二戰大西洋海戰故事《灰獵犬號》
說起二戰的海戰電影,你可能會想起剛剛過去的《決戰中途島》這一次,又有一部海戰的二戰片《灰獵犬號》,也是漢克斯繼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的22年後,再次回歸主演戰爭片,湯叔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全程無尿點的電影。
大西洋的「黑暗海溝」
1942年是二戰局勢發生轉折的一年,也是德國潛艇最為輝煌的時期,這一年中、蘇、美、英等26個國家籤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在大西洋的某處,船隊要帶著補給和物資穿越大西洋,抵達歐洲大陸,而在運送的途中,最容易受到德國U型潛艇攻擊的地方就是大西洋的中央,這一區域超出了空軍的護航範圍,空軍到達此地只能返航,因此這片海域被稱作是「黑暗海溝」
《灰獵犬號》故事大綱
1942年二月,船隊帶著物資前往英國利物浦,37艘運兵及補給艦由四艘輕型軍艦護航,領隊的是艦長克勞斯(湯姆漢克斯飾演)指揮的驅逐艦,灰獵犬號!他需要指揮整個護航艦隊,在沒有空中火力掩護的50個小時內,穿越北大西洋的「黑暗海溝」而等待他的不只是大西洋洶湧的波濤,還有令人聞風喪膽的德國u型潛艇,這是他第一次穿越大西洋,同樣也是他第一次執行護航任務。
湯叔自編自導《灰獵犬號》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編劇,影片是根據作家福裡斯特的小說《牧羊犬》改編,(據說小說的靈感源於二戰時期的真實故事)雖然這部電影沒有戰爭中出現的血肉模糊,但這部電影直接將你拉入到了緊張的劇情當中,沒有國家角度的立場,沒有一些人情冷暖的關懷,它的表現非常直接,全程都讓你沉浸在緊張的氛圍當中。
而影片中那些專業的海軍用語,更是讓人拍手叫絕,可以看得出來,湯姆漢克斯在編劇上是下足了功夫,這部電影的純片長只有80多分鐘,雖然短了點,但節奏特別緊湊,比起一般的戰爭爽片,我覺得本片拍的還是挺真實的,比如子彈打在水面上彈起來,這個有人專門做過實驗,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己搜來看看,還有各種設備的使用,數據的報告,戰機的把握,戰鬥的過程,這少在觀賞層面,這些邏輯關係是很清晰,很抓人的。(推薦大家看原片)
大西洋海戰,團滅未滿,比張東升正義多了!
在《灰獵犬號》當中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在溼冷天氣裡,有個士兵通訊時打了個噴嚏,讓聲納部重複一遍剛才的方位,這差點讓他的長官給開除了,千鈞雷霆,間不容髮,你敢打噴嚏?貽誤了戰機怎麼辦?打擾了艦長的思路怎麼辦?這個細節處理得太好了,大兵仔,都是非人哉。
在影片的最後,全隊艦船損傷2艘,損失7艘,包括驅逐艦,英軍接管了船隊,讓灰獵犬號帶著另外兩艘護衛艦去倫敦德裡的海軍基地休整待命,艦隊慶賀任務完成,船隊的所有人登高雀躍,慶賀安全到達了,都紛紛致電灰獵犬號,感謝艦長的軍事指揮才能,和整個護航艦隊的付出,艦長移交了指揮權,艱難地回到了船艙,戰鬥前、餐前、睡前都會虔誠地祈禱上帝,想起對岸的女友,沉沉地進入了夢鄉。
黑暗的大西洋戰爭
我們更熟悉的是太平洋戰爭,而大西洋戰爭是米國同時進行的另一場海戰,衝破德軍納粹潛艇的封鎖,以YG為據點,源源不斷地輸送兵員和補給,最終支撐盟軍打贏了納粹德軍,期間,超過3500艘艦船和數以百萬噸計的貨物被擊沉,超過7.2萬人魂歸大海,他們用生命守衛了人類的和平,海天一色,英魂長存!
疫情影響,改為網絡流媒體播放
雖然Apple TV+斥資了7000萬美元將《灰獵犬號》買下,但這顯然是一部更適合大銀幕而不是流媒體的電影,任何一塊電視螢屏都無法像大銀幕那樣還原一部戰爭片帶給觀眾的刺激性和緊張感,然而一部有緊張感的戰爭片只能算作合格。
結語:該吐槽的吐槽!
作為電影的編劇,在故事中塑造人物明顯是漢克斯的短板,艦長這個角色他有虔誠的信仰,有「敵軍也是人命」這樣充滿人性的想法,但是個角色還是不夠生動,他不具備足夠的移情作用,當我們為一個角色動容的時候,實際上是與他產生了某種情感的聯繫和同理感受,做出了情感投入,並不是因為他身上閃了一點點人性光輝,對比一下《薩利機長》中機長一角,我們就能知道什麼叫生動了,電影中的敵軍就更別提了,僅聲音出境的敵軍多少帶著股「抗日神劇」的味道。
我是千層雲,如果你也喜歡電影,請關注小編,小編致力於分享好電影給您,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