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那個往唐朝運袈裟的日本人是誰?

2021-01-17 澎湃新聞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全國,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所在捐贈給中國湖北高校的抗疫物資上附了八字寄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相關截圖在網上廣為流傳。在當下的時局裡,這八個字確實能為我們帶來別樣的感動。

關於「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截圖,來自網絡

有心人不難查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典出《唐大和尚東徵傳》,是鑑真和尚在決定前往日本傳戒律時,與眾弟子談話中的內容,原文如下:

時大和尚(原文作『上』,為行文便利意改,下同)在揚州大明寺為眾僧講律,榮叡、普照至大明寺,頂禮大和尚足下,具述本意曰:「佛法東流至日本國,雖有其法,而無傳法人。日本國昔有聖德太子曰:『二百年後,聖教興於日本。』今鍾此運,願大和尚東遊興化。」大和尚答曰:「昔聞南嶽慧思禪師遷化之後託生倭國王子,興隆佛法,濟度眾生。又聞,日本國長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來施此國大德眾僧,其袈裟緣上繡著四句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以此思量,誠是佛法興隆,有緣之國也。今我同法眾中,誰有應此遠請,向日本國傳法者乎?」

根據這一文本來看,長屋王向唐朝高僧大德布施的袈裟,以及袈裟上「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的偈文,可以說是讓鑑真下定決心東渡日本的原因之一。那麼長屋王是何許人也?這個故事有幾多真實性?本文將首先從這裡開始。

長屋王是誰?

長屋王是高市皇子(公元654?年-696年)之子,而高市皇子是天武天皇(公元?-686年)庶長子,天武天皇則是奠定了近乎整個八世紀日本皇權正統性之人。關於這一時期日本皇權的複雜狀態在此無法用三言兩語簡述,讀者諸君只需知道以下這一事實應該就足以理解接下來的內容:

在八世紀初的近三十年內,長屋王一直是日本皇族中的第一權力者,同時在公元720-729年期間他還是名副其實的政壇第一人。

此後他於公元729年死於與藤原氏的權力鬥爭,這就是日本古代史中著名的長屋王之變,它與此後的藤原光明子立後事件一同,被視為是藤原氏勢力擴張過程之中的一大裡程碑。

長屋王在歷史上一直被認為是藤原氏權力擴張過程中的犧牲品。他在日本史學界,甚至稍微有些年紀的日本人中也有著很高的知名度,這與他的宅邸遺址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被發現也有很大關係:

當時伊藤洋華堂準備在奈良市二條大路附近開新店,結果動工過程中在新店選址地方發現了大量木簡。經調查發現,這正是當年長屋王宅邸所在地,而當時發現的數以萬計的木簡中也有大量與長屋王家政機關運營相關的內容。

這一發現為八世紀初的日本史提供了大量新材料,稱其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也毫不為過。那幾年間接連公布的研究成果,以及關於應當如何處理長屋王宅邸遺址所爆發的大量爭論,將長屋王從一個只是在教科書中出現過的名字,一定程度上還原成了一個似乎觸手可及的形象。而試圖保存長屋王宅邸遺址的努力,也可以說是日本史學界在公共事務領域積極發聲的典型事件。

但諷刺的是,當時正值泡沫經濟最盛期,學界與地方的奔走呼籲也未能攔下伊藤洋華堂開店的步伐,現在只有商店一角的紀念碑昭示著這個繁華的購物中心在一千三百年前曾經是長屋王一家的宅邸所在(執筆此文時順便檢索了一下才發現,當年一手推進開發的伊藤洋華堂已經於數年前退出,現在店面由另一家大型百貨公司接手,不禁又產生了世事無常之嘆),而日本史學界逐漸遠離公眾領域,似乎也是從這前後開始的。

長屋王宅邸遺址紀念碑

長屋王的木簡與願經

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現了長屋王宅邸的遺址,從遺址中發現了總數約3萬5千件的木簡,這些木簡被統稱為「長屋王家木簡」,為我們復原當時的頂級貴族生活提供了眾多鮮明的材料。

例如,「畫指木簡」,即在一根寫有人名的木簡上描出此人食指或中指的三個指節位置,以此作為這個人的特定標記,這應當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員工工作證。又如,寫有各種食材、藥材與物品的木簡,這為學界復原當時貴族的餐桌提供了眾多鮮活的材料;筆者印象比較深刻的除了各地方貢進的各種海產品(尤其多的似乎是鮑魚,畢竟是重要的鮮味來源)之外,有提到向貢進「牛乳」之人提供口糧的木簡,這指的可能是牛奶或者奶酪等乳製品。以及,長屋王顯然是個狗黨而非貓黨(這一時期貓是否已經傳入日本尚未可知,關於日本貓的問題有機會可以另行探討),從長屋王家木簡知道在他家中設置有管理狗的「犬司」,有向剛生產的母狗支給口糧米一升(換算成現在的計量單位應該是約800毫升,不知道這是多久的口糧)的木簡,根據木簡還可知道他家中養有「越犬」也就是原產地在日本北陸地方的犬種(據說外形與柴犬類似,是典型的日本犬,純血種似乎已經在上世紀70年代滅絕);甚至,在長屋王家發現的土器上還有活靈活現的狗頭塗鴉……

長屋王宅邸遺址中發現的土器上的塗鴉,圖片來源於奈良文化財研究所

長屋王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另一著名物事是長屋王願經,從現存已知的材料來看他至少兩次發願抄寫《大般若經》,一次是和銅年間為供養去世的文武天皇(與長屋王算是堂兄弟關係),這被稱為「和銅願經」;另一次則是在神龜年間為供養父(高市親王)母(御名部內親王,天智天皇女)與聖武天皇以上歷代天皇而發願書寫,這被稱為「神龜願經」。

這兩次書寫經典分散在日本諸寺流傳至今,當年楊守敬在日本訪書期間也購得有數卷。這些經典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長屋王佛教信者的身份,也為長屋王向唐朝的高僧大德贈送千件袈裟這一敘述提供了些許可信度。

日本漫畫中的長屋王形象

長屋王的千件袈裟

在拉拉雜雜說了許多八卦之後,故事終於到了正題,也就是傳說中讓鑑真下定決心東渡的、長屋王的千件袈裟,以及袈裟上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四句偈文。先從結論來說,長屋王或許確實發願向唐朝的高僧們布施過袈裟,以他的財力而言應當也負擔得起,但是要說這個是讓鑑真下定東渡傳法決心的重要因素,或許只是後世作者的潤色。這四句偈文似乎更多與鑑真(而非長屋王)綁定,更多少讓人有些張冠李戴的錯位感。

長屋王於公元729年去世,根據《懷風藻》中他享年五十三歲的記載倒推,他的出生時間應當是公元676年前後(學界的另一種觀點是根據律令規定將他初次敘位的年齡推定為21歲,由此倒推出的生年是684年);無論取這兩種推定中的哪一種,他實際開始從政的時間大致是八世紀初。到了八世紀二十年代,則是毫無疑問的政權首班。

而鑑於八世紀初的中日交流中還幾乎不見外交遣使之外的民間活動,長屋王寄贈袈裟的行為應當也是附屬於日本諸次對外遣使活動之下的。假如限定在遣唐使內,那麼則基本可以限定在養老遣唐使(公元718年派遣,阿倍仲麻呂、吉備真備等人於本次入唐學習),假如認為是通過遣新羅使或是遣渤海使代為中轉,他寄贈袈裟的時間也應該被推定在八世紀二十年代前後,不會有太多偏差。

而當時鑑真應該已經結束了在長安的遊歷返回揚州。假如這些布施發生在長安周邊,那麼恐怕鑑真並沒有身臨其會的機會(雖然這一時期遣唐使走的應該是南海路,也就是先南下衝繩再北上杭州灣一帶的航路,由此推演其入京路程,也並不能完全否定其途徑揚州並沿途有所布施的可能性),即使長屋王確實有過布施袈裟之事,這在當時的中土佛教界究竟是否足以引起關注也值得細思。

而之所以會認為這個故事出於傳記作者的潤色,是因為與這四句偈文一起出現的南嶽慧思轉生故事——南嶽慧思圓寂之後轉生為聖德太子的傳說在日本頗為流行,是聖德太子信仰中的重要一環,但是這個故事逐漸發酵起來是在中世之後,很多故事細節(例如聖德太子轉生之後遣小野妹子返回中國取經等)都是在這期間一點點被構建補充起來的。在《東徵傳》成書的時間點,這個故事還非常簡單(或者說這似乎是轉生傳說在文獻上的首次出現),缺乏後世可見的眾多細節,更難以想像這個尚未構建完畢的故事已經傳入中國、為鑑真所知,而此後例如《宋高僧傳》等文獻中關於鑑真的記載基本也都以《東徵傳》的敘述為底本。結論上來說,這個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更可能是《東徵傳》作者在行文時潤色進來的。

最後,關於《東徵傳》這一文本的史學利用狀態做一個簡單的說明。《東徵傳》成書於寶龜十年(公元779年),作者是當時的著名文人淡海三船,其諸抄本不一,各抄本間的出入使得其甚至沒有一個固定的定名,通常《以唐大和上東徵傳》這一全名與《東徵傳》這一簡稱最為人所熟知。關於這一文本的歷史學利用,這基本是唯一可以用來推定鑑真來日活動細節的文本,在鑑真東渡的相關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手文獻,但也僅限於此,反而因為它作為傳記史料的性質,導致其中關於鑑真來日之後行跡的記載裡,與其他文獻相齟齬的部分通常都被認為有美化、避諱之嫌,並不會作為主要的材料來使用。

相對來說,中國學界似乎更關注這一文獻,在1970年代末就出版了校注本,這或許與當時學界重視交流史研究的潮流有關;或許也是由於對鑑真的關注,「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八個字往往被與鑑真綁定在一起。

檢索在此之前對於這八個字的使用例,往往出現在各種鑑真紀念活動中,而長屋王的名字卻很少被提及,這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算是張冠李戴的一個表徵。

餘談:文字的力量

雖然本文主要在說「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與鑑真東渡之間很可能不存在聯繫,但是考辨「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或者是長屋王布施千件袈裟這件事情的真偽,又或者是推斷鑑真是否能夠看到這句話,也許並不重要。

筆者在寫作過程中的感想是,即使當年長屋王布施袈裟這整件事都出自《東徵傳》作者的潤色,也無礙於這八個字所傳遞出的人文關懷與溫暖。

這在一開始或許只是長屋王延請高僧時所使用的套話,但是這其中所包涵的、能夠帶給我們感動的力量卻也並非虛妄。無論它的出典如何,在這千百年間的流傳過程與這次義援行動中帶給無數人的感動,讓筆者不禁感嘆,文字自然是有其力量的,對於通常將歷史學與歷史研究當作工具的筆者而言,有時反而更容易忘記這一點。在冰冷的歷史敘述之後有鮮活的人與情感,這才是本文的執筆初衷。因此本文著力介紹了一些長屋王的相關事宜,並努力還原一個更為人格化的長屋王形象;筆力有限,不知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筆者的目的,或者說分享到筆者的共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什麼意思?鑑真「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出處介紹
    大概在一千三百年前,崇敬佛法的日本長屋王造了千件袈裟,布施給唐朝眾僧。袈裟上繡著四句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後來,鑑真和尚聽聞此偈,很受觸動,決定東渡日本,弘揚佛法。
  • 共結來緣已千年 日本畫家手書「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將拍賣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2日電(記者 宋宇晟)「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記者獲悉,這八個曾令無數人動容的漢字,即將在8月中旬亮相拍場。  幾天前,中國嘉德宣布2020年北京春季拍賣會即將啟幕。雖然現在早已不是「春季」,與往年國內各大拍賣行的春拍相比也晚了差不多兩個月,但依舊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怎樣對下一句回禮日本?
    「不戴口罩就出門,這個雜種不是人。」「出門打斷腿,還嘴打掉牙。」「傳人就是害人,聚餐就是找死。」「今年上門,明年上墳。」「不戴口罩滿街走,勝似糞池自由式!」當這些滿嘴髒話的標語傳到網上,不少人給出的評價是「厲害了我的國」、「支持!
  • 命運與共 | 山川異域,他在南京記錄同天風月
    命運與共 | 山川異域,他在南京記錄同天風月 時間:2020.04.1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今日影評Mtalk 分享到:
  • 旅日大熊貓產子,趙立堅:「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友好見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據中國駐大阪總領館11月23日發布的消息,11月22日,日本和歌山縣白濱町休閒樂園「冒險大世界」的大熊貓「良浜」,生下了一隻雄性熊貓幼仔,母子健康。
  •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日本HSK事務局的文化延續
    近日,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因為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支援湖北高校物資而火遍全網。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其中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的文字頗有淵源,已經多次被化用來描述中日之間的友誼,傳為佳話,其來源可以追溯到
  • 日本唐招提寺將向揚州大明寺贈送漢詩刺繡袈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9月7日報導,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6日宣布,為紀念第9批遣唐使派遣(717年)1300周年,將向與鑑真和尚(688年~763年)有深厚淵源的大明寺(位於江蘇省揚州市)贈送袈裟,並向媒體展示了這件帶有漢詩刺繡的袈裟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我採訪日本朋友,聊了聊他們眼中的中國與日本
    這四年裡,感受到了日本國內很多有趣的中國元素。我的碩士導師堤教授研習「少林寺拳法」30年,在學術大會後也會和同好者切磋。有一次我給日本高中生教漢語,學生送我一包肉乾,這是孔子時候開始的「束脩」之禮。那時我即將結束一年交換留學,於是採訪了幾位日本朋友,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作為普通日本人,他們是如何看待中國與日本的。*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HSK事務局)記得2013年8月在尼泊爾的安娜普爾納徒步,遇到一個日本人。剛聊了沒幾句,他得知我是浙江人,一想就說:「就是勾踐臥薪嘗膽這個地方!」
  • 從錢瘦鐵與橋本關雪的交往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錢瘦鐵與橋本關雪的交往,也表現了於政治外交關係之外的另一種中日觀,今年初日本民間向武漢捐贈抗疫物資時的那句口號「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其實正是橋本關雪與錢瘦鐵這段交往傳奇的寫照。錢瘦鐵所題的《橋本關雪素描集》日本京都白沙村,橋本關雪舊居2019年春,我有日本京都之旅,訪銀閣寺時,曾與白沙村擦身而過。
  • 日本中學生為什麼學古漢語?給還在猶豫學不學日語的你
    新冠疫情肆虐之際,日本為湖北提供援助物資,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溫暖了很多人的心,也成為了今年熱點話題之一。這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出自8世紀初長屋王(天武天皇之孫)寫在贈送唐朝人袈裟上的一首詩(《繡袈裟衣緣》)。
  • 還記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嗎?我們正式回贈了,超美!還畫了畫
    其中,三姑是指尼姑、道姑、卦姑(算命的人),六婆是指牙婆(人販子)、媒婆、師婆(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福禳災為業的人)、虔婆(逼雛妓接客的老鴇子)、藥婆(通曉術數與醫方,兼賣春藥迷藥的人)、穩婆(接生婆)。此外,區別於「三姑六婆」,古代還有「三婆」一說,即奶婆(奶媽)、醫婆(醫生)、穩婆,她們是有正式編制的公務人員,地位較高,能出入皇宮。
  • 日本的捐贈包裝箱,真的讓國人汗顏嗎?
    很多人甚至產生一種文化自愧,並開始自貶起來。這個國家就是日本,其援助之特別,不在於物資本身,而在於物資的包裝上。在日本捐贈物資的包裝箱上,赫然用古典詩句表達共同戰「疫」之情,而且有的詩句竟然來自中國!更而且許多國人竟然未曾讀到過!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出自一首佛教偈語,是日本古代一位皇族親王寫的,在我國的盛唐時期,因於佛教交流。
  • 武漢人給援漢醫護人員的最好表達
    在疫情初期,日本友人(其實多為在日華人華僑)援助中國,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等,一箱箱珍貴的物資貼著暖人的標籤。「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在捐贈湖北20000個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的物資箱上,日本漢語教學考試機構HSK事務局引用這一偈語。《唐大和上東徵傳》記載,1300年前,崇佛的日本長屋王造了千件袈裟,布施給唐朝眾僧。
  • 還在羨慕日本給我們開詩詞大會?其實這些「詩意」的製造者也是華人...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伴隨日本各機構捐贈中國抗擊疫情的醫療物資陸續到達,物資外箱上貼著的一行行優美的詩詞寄語相繼走紅網絡。今天讓我們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開始,重讀這些有「一衣帶水、同舟共濟、天涯知己」之意的詩歌。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譯文:朋友啊,雖然我們山河相異,彼此有所阻隔,但我們擁有清風明月,抬頭時,看到的是同一輪明月。
  • 日本人常說的「八嘎呀路」,到底啥意思?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唐玄宗時,日本長屋親王曾命人將這四句偈語繡在袈裟上,送給大唐,希望大唐高僧能前去日本講授佛法。日本也多次派出使者來唐交流。大唐高僧鑑真更是不懼風險,東渡日本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