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說起野生動物,往往首先想到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其實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大草原也是毫不遜色於非洲草原的野生動物王國。雖然這裡是人類的禁區,但是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卻讓它成為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絕佳場所。
草原遍布著荒漠草甸,藍天白雲、碧波蕩漾仍掩不住連天的荒涼。這裡的空氣很稀薄,含氧量僅為平原的一半,稍微走得快一點,人就喘得厲害,但這裡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高寒缺氧的惡劣條件讓人望而生畏,原本是人類生活的禁區,野生動物卻為何能在此繁衍生息?中國科學家認為,在羌塘大草原,高山、草原、荒漠、河湖交錯分布,加上陽光充足、人跡罕至,其實是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理想環境。
在廣袤的草原上,成群的野生動物不斷衝進遊人的視線。尤其是個子小巧,屁股處有塊心形的白色印跡,的藏原羚最為顯眼。它們被人類稱之為「愛心屁股羊」,這是藏原羚最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有一塊兒愛心形狀的白色屁股,那麼,它有什麼用呢?當然不是為了賣萌啦,是用來逃命的!
高原上的陽光真的很強烈,所以當太陽照到這一塊兒白色的時候,就會反射出特別刺眼的光,它們在跑的時候,會故意把屁股一顛兒一顛兒的,這就像我們晃動正在反光的鏡子一樣,讓在後面追它們的動物眼花繚亂。這一招真的是又損又可愛,至於為什麼要是心形,可能要去問問「造物主」了。
野犛牛則是很有氣魄的野生動物,堪稱野生動物王國的「將軍」。它強健碩壯,最重可超過一噸。野犛牛身上披著黑褐色的毛,走起路來威風凜凜。當它豎起尾巴,鼻冒「青煙」時,人們就得當心了,即便是越野車,也不是它的對手。
尤其是金絲野犛牛,被譽為「藏地神牛」,是藏地最珍貴的「神獸」,且只有羌塘獨有,當地藏族同胞都以見到金絲野犛牛為榮,據說每一個見到金絲野犛牛的人,好運會伴隨一生,但是金絲野犛牛可不是你想見就能見的,它們嗅覺非常靈敏,可依靠風向收集氣味以躲避人類,尋找極其不易。
如今,這些野生動物在羌塘樂園和諧相處,在羌塘大草原上,藏羚羊和藏野驢時常相伴而行,十分親暱。在尼瑪縣還常能看到藏羚羊和家羊一起吃草的場面,綿羊、山羊和藏野驢也在一起跑來跑去。
其中,藏野驢是一種不追上車不罷休的「倔驢」,它們有種極為可愛的特殊習性——喜歡與汽車賽跑。如果有越野車離它們較近時,野驢群會在頭驢的帶領下與汽車追逐賽跑,必須超越汽車繼續奔跑一陣後才肯罷休,所以有常識的人往往減速讓驢兒們超過汽車,以免對它們造成未知傷害。
而有著「草原上的健美選手」的藏羚羊,相對有點尷尬,因為很多人把它跟藏原羚分不清楚。其實藏羚羊個頭要比藏原羚大得多,腿更長、身形更健美,只是缺一個性感的白屁股。
因為人類的利慾貪心,這麼多可愛的生物,卻在上個世界八九十年代,遭到過大規模的盜獵,數量瘋狂減少。為了嚴厲打擊盜獵,我國政府相繼在西藏、青海、新疆設立了羌塘、可可西裡和三江源、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
經過多年以來的大力保護,羌塘保護區內很多珍稀野生動物數量都已實現恢復性增長。那曲地區目前有1萬多頭野犛牛、10萬多隻藏羚羊、8萬多頭藏野驢,比1994年保護區成立之前有較大幅度增加。
多次到羌塘考察的美國著名動物學家喬治·夏勒博士說:「中國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保存最完整、未經人類破壞的一塊野生動物樂園。」
2015年9月17日,國家林業局在拉薩舉行「西藏羌塘藏羚羊、野犛牛國家公園」授牌儀式,至此,我國第一個大型野生動物類型國家公園成立。該公園依託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目前面積最大、海拔最高和物種最典型的國家公園。
羌塘,藏語的意思是北路的草原,跨那曲、阿里兩個地區,是青藏高原的中心區域。羌塘國家公園的安寧,離不開國家大力建設支持與保護。
西藏一直秉承著「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發展」的理念,在那曲、阿里兩地區不斷強化生態環境執法檢查,最大限度的減少了人為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使羌塘草原始終保持碧水藍天青草的秀美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