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貓狗咬傷後如何處理

2020-12-05 寵物醫生桑嘉楠

在養寵物的過程中,經常發生家裡的寵物被貓、狗咬傷。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多寵家庭,或在外遛時。因此導致的外傷,多發生在面部、頸部、四肢、胸腹部。咬傷發生後,建議主人第一時間將受傷的寵物帶到動物醫院進行檢查,明確有無內傷,檢查傷口情況,並進行相關治療,具體如下:

1、當咬傷發生後,如寵物出血嚴重,需使用清潔的毛巾、手帕、紙巾等按壓傷口,緊急止血。帶到動物醫院後,要和醫生詳細說明事情的經過,以及與寵物打鬥的貓、狗的基本情況;

2、醫生會根據寵物的傷情,選擇是否需要進行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明確有無內傷、骨折。如有內傷、骨折,可能考慮進行緊急手術;

3、無內傷、骨折時,通常需對傷口處進行剃毛處理,檢查寵物的外傷情況。如有無皮膚穿孔、皮下組織撕裂、皮下淤血等。如寵物較疼痛、情緒激動,考慮進行鎮靜、止疼處理;

4、一般使用生理鹽水、聚維酮碘溶液等反覆清洗傷口,對傷口內外的汙物、滲出液進行清理,同時傷口和周圍皮膚進行消毒,有嚴重時還需放置引流管或手術縫合;

5、傷口處理完畢後,寵物需佩戴伊莉莎白圈,防止舔咬傷口。定期進行換藥,檢查傷口情況。如被免疫、健康情況不明的貓狗咬傷,還需考慮是否需要緊急接種狂犬疫苗。

通常家中的寵物咬傷後,有可能因為此事產生一定的心理陰影,因此建議主人對寵物多加關愛,同時外遛時牽好牽引繩,避免它們再次受傷。

相關焦點

  • 貓狗抓傷或者咬傷,應該如何處理?
    如果您被家裡養的寵物或者是被別人家的貓狗抓傷、咬傷,常規的我們就得考慮這個傷口可能引起狂犬病毒感染。那麼我們對於這個抓傷、咬傷,到底應該如何處理呢?有人說:直接用十日觀察法吧。只要抓傷自己的貓狗,十天以後沒有發瘋,沒有死掉,那麼就沒問題。
  • 被貓狗咬傷後,該如何處理傷口,需小心細菌感染
    貓咪和狗狗都是有著尖牙和利爪的寵物,雖然在長期的共同生活當中,大部分的寵物都會被被磨掉了攻擊性,然而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意外或者是狗狗仍未訓練好的情況下,就會出現被貓狗抓傷或者咬到的情況。一旦不小心被狗狗咬傷以後,該如何處理傷口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吧。
  • 如何避免寶寶被寵物咬傷?貓狗咬傷、抓後的處理方法,家長要學會
    文 | 小書蟲媽媽 "醫生,我家寶寶被小狗咬傷已經十個小時了,怎麼辦啊?現在還可以注射狂犬病疫苗嗎?」一對年輕的父母抱著一個兩歲左右的男孩,焦急地問。 醫生檢查了一下孩子的傷口,情況不算嚴重,便隨口問:「為什麼咬傷後,這麼晚才送來處理?
  • 貓狗咬傷後該怎麼辦
    上期和大家分享了關於溺水的安全知識,本期和大家分享貓狗咬傷後的急救與處理。近期我院急診科接診了不少被貓狗咬傷的病例,兒童居多,尤其是在夏季皮膚相對暴露,兒童被貓狗咬傷的機率也較大。據統計,兒童被動物咬傷佔兒童意外傷害的比例排在前五名。
  • 主人被貓狗抓傷,或者咬傷後,什麼情況下不用打針
    所以筆者今天系統闡述一下被寵物抓傷、咬傷後,什麼情況需要打針,什麼情況不需要,以及生活中如何防止貓抓狗咬的各種方法。被貓狗抓傷或者咬傷後,什麼情況下需要打針?當被以下幾種貓狗咬傷,或者抓傷後需要立即打針:別人家的貓狗,無論其主人如何解釋,一旦破皮,最好去打針。在救助流浪貓狗時,如果被流浪貓狗抓傷或者咬傷,一定第一時間去打針。
  • 被小動物咬傷應該注射狂犬疫苗嗎? 被小動物咬應如何處理?
    被小動物咬傷應該注射狂犬疫苗嗎? 被小動物咬應如何處理?時間:2018-03-26 11:49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被小動物咬傷應該注射狂犬疫苗嗎? 被小動物咬應如何處理? 近幾年,除了貓狗,不少朋友飼養刺蝟、倉鼠、兔子、龍貓、荷蘭豬等看起來體態嬌小的寵物。
  • 【寵維微教程】被貓狗抓咬傷傷口處理不馬虎
    和寵物貓狗相處過程中,難免會不小心被抓傷或咬傷,此時傷口護理很重要,如果沒處理好,可能會導致傷口感染。被咬抓咬傷時,應立即衝洗傷口,再壓出傷口唾液消毒,處理時要僅慎,如嚴重出血不止就應送醫。1、狂犬病毒感染要看進入人體的狂犬病毒的數量多少,如果瘋狗、病貓咬人時處於發病的早期階段,它們的唾液中所帶的狂犬病毒就比處於發病後期時少。
  • 被貓狗抓傷、咬傷會怎樣?來看看正確的處理方式
    正是認識到這個病無藥可救,於是被犬和貓(家養或流浪) 或野生動物比如狐狸、狼、豹、浣熊、臭鼬、蝙蝠等動物咬傷要儘快接種人狂犬病疫苗。記者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犬傷門診看到,不少市民因為被犬貓咬傷、抓傷後到醫院就診。「我是貓咬傷的。」劉小姐是一名網球教練,會員帶貓到會所,劉小姐幫忙照顧,結果貓突然咬傷了她的腿,四五條血痕,痛得她直飈眼淚。
  • 被寵物咬傷該如何處理
    比如小朋友們看到小貓小狗十分可愛,總想靠近一起玩耍,但由於小朋友年齡小缺乏安全意識,不知道該怎麼跟寵物互動玩耍,無意間刺激到寵物就很容易發生貓狗意外傷人。又比如當你看到社區裡那些流浪貓狗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想給它們投餵一些食物,但動物的天性看到陌生人靠近就會自動進入防禦狀態,所以這些愛心舉動都可能會引發寵物傷人事件。
  • 被寵物咬傷該如何處理
    比如小朋友們看到小貓小狗十分可愛,總想靠近一起玩耍,但由於小朋友年齡小缺乏安全意識,不知道該怎麼跟寵物互動玩耍,無意間刺激到寵物就很容易發生貓狗意外傷人那麼我們在生活當中應該如何避免寵物咬傷呢? 萬一發生意外,被寵物攻擊後,不要慌張,在第一時間科學地處理傷口
  • 貓狗咬傷需及時自我處理
    但及時、正確的傷口處理和全程、正規的免疫接種,基本能夠預防狂犬病的發生。  那麼被可疑動物咬傷後如何正確處理,什麼情況必須就醫?專家們建議市民首先要判斷受傷的嚴重程度,然後採取不同的處理措施。與動物僅有普通接觸或餵養動物,或者被舔後皮膚完好,無需處置。
  • 被貓狗咬傷後的自救措施
    來源:新浪財經10月23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被貓狗咬傷後的自救措施》。一旦被狗、貓咬傷,重要的是做好現場救護工作。傷口反覆衝洗後,再送醫院作進一步傷口衝洗處理,(牢記到醫院傷口還要認真衝洗),接著應接種預防狂犬病疫苗。這裡特別要指出的是,千萬千萬不可被狗、貓咬傷後,傷口不作任何處理,錯上加錯的是不僅傷口不衝洗,而是塗上紅藥水包上紗布更有害,切忌長途跋涉趕到大醫院求治,而是應該立即、就地、徹底衝洗傷口,在24小時內注射狂犬疫苗。
  • 被貓狗咬傷後怎麼辦?預防狂犬病專家教您這樣做
    受訪專家:黃立嵩,航天中心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中國疫苗行業協會狂犬病防治分會副主任委員擅長:犬咬傷傷口的治療及狂犬病的預防免疫、面部傷口的清創粘合什麼情況會感染狂犬病?狂犬病毒主要存在於貓狗的唾液裡,傷口如果接觸到動物唾液,會存在感染風險。大多數狂犬病爆發,都是在一年之內,其實以一個月之內發病為最多。其次是三個月最長,一般不超過一年。被貓狗咬傷後怎麼辦?1、如果要是被貓狗抓傷咬傷,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水衝洗。
  • 被動物咬傷後怎麼辦?專家教你科學處理辦法
    中新網5月9日電 天氣變暖後,寵物脾氣變得暴躁,加之人們穿著單薄,動物的抓咬更容易傷及皮膚,因此感染狂犬病的風險也比冬季更高。那麼不慎被被貓狗等寵物咬傷後,如何處理才能避免感染狂犬病?北京和睦家醫院護理部總監侯豔為大家答疑解惑。
  • 被貓狗咬傷後,為了不得狂犬病,第一時間你該做什麼?
    第一點,要有強烈的防護意識,在咬後切記不可以掉以輕心。  第二,馬上處理傷口。用針刺破傷口旁邊的皮膚,並用力把裡面的血擠出來。用老肥皂水或者是3%的雙氧水進行衝洗。如果條件不足的話,也可以用鹽水或者是清水,但這樣清洗時間一定要長。在清洗傷口的時候我們同時要注意把傷口擴大。因為貓狗咬傷往往是口小但卻深。以上步驟反覆衝洗至少30分鐘,保證能把貓狗攜帶的唾液和細菌都擠出來。
  • 【科普】被貓狗咬傷後,「十日觀察法」到底有沒有用?
    【科普】被貓狗咬傷後,「十日觀察法」到底有沒有用?被貓狗咬了第一時間該如何處理?世衛組織的「十日觀察法」在國內是否適用?我們請專家講一講。什麼是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人獸都可以感染,又稱恐水病、瘋狗病等。該病主要是通過動物咬人時牙齒上帶的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體而受到感染。
  • 被貓狗等寵物抓傷咬傷後如何緊急處理?
    如何預防貓狗抓咬 A對於大型的兇猛犬類,一定要遠離,以免被攻擊。 B對於寵物類,不要發生拉扯它的耳朵、身上的毛或尾巴等不友好的行為,也不要對寵物進行挑逗,更不要騎在狗身上,以防惹怒它而攻擊自己。 C不要接近陌生的狗,即使它看起來非常友好。
  • 被老鼠咬傷 該如何處理?
    近日,大連一名剛出生11天的嬰兒被老鼠咬傷,牽動著很多人的心。 鼠咬傷預後一般良好,但有併發症時較為嚴重。老鼠身上會攜帶很多細菌和病毒,嚴重的感染會導致膿毒症、腎衰竭、休克等併發症。 鼠咬傷還可以傳播流行性出血熱、鼠咬熱、羌蟲病、斑疹傷寒、破傷風、鉤端螺旋體病等多種疾病,其中又以流行性出血熱發病比較嚴重。 需要打流行性出血熱疫苗麼?
  • 【動物咬傷門診】不僅是貓狗咬傷,有毒昆蟲叮咬致傷也可以就診
    為優化門診服務流程,提高診治水平,進一步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提高患者滿意度,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新開設動物咬傷門診,為建鄴及周邊群眾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 不幸被貓狗咬傷後,應該怎麼處理傷口,不要以為打了疫苗就沒事了
    家裡養了貓咪或者狗狗的人們應該都會有被咬傷的經歷,又或者是不幸被外面的惡犬咬傷了,千萬不要以為打了疫苗就沒事了,清理傷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狗狗嘴裡會有很多細菌,而這些細菌就會從破裂的皮膚傷口中進入人的身體,引發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