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骨頭應該算是一道東北的特色美食,東北醬骨頭的特點是色澤紅潤、醬香濃鬱、回味悠長。醬骨頭我本人特別愛吃,也喜歡在家給家人做;也有幸遇到一位醬骨頭店的大師傅,向其請教了做醬骨頭的特色配方及製作方法,下面就分幾步分享給大家:
一、滷料包的配置。東北醬骨頭主要的味道是醬香濃鬱,雖然醬香是主導,但是也離不開其它香料的作用。【材料】草果3克(去籽)、良姜3克、當歸3個、小茴香4克、黨參3克、花椒10克、砂仁4克、桂皮5克、肉豆蔻8克、草寇8克、白芷3克、陳皮3克、香葉4克、山奈4克。
【操作】將全部滷料,用清水浸泡5-10分鐘,撈出後裝入滷料包中(也可以用紗布代替);滷料用清水浸泡會有益於滷料的味道釋放。
註:草果為什麼要去籽?草果在滷製時是需要去籽的,一個因素是草果籽帶有一種特異的臭氣,草果不去籽,滷出來的食物就會發苦,影響整體的香味。另一個因素是草果籽會使滷汁顏色變重,影響滷肉的色澤。因此草果在使用前一定要記得去籽。
二、老湯的製作。要想滷味好,老湯離不了。要想做出色澤紅潤、醬香濃鬱、回味悠長的東北醬骨頭,同樣也是需要老湯的加入。【材料】水10斤、雞架2個、色拉油50克、鹽50克、味精20克、老抽50ml、生抽50ml、料酒35克、耗油80克、黃豆醬80克、蔥150克、姜100克。
【製作方法】鍋內倒水、放入雞架燒開,撇去浮沫、轉小火熬2個小時;放入薑片熬20分鐘;放入其它材料、繼續小火熬1個小時,關火,過濾出雞架、蔥、姜。
三、糖色的炒制。炒製糖色可以起到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調色、二是調味。【材料】色拉油50ml、白糖100克。【製作方法】鍋內加色拉油,下入白糖,轉小火不停地攪拌翻炒、待鍋內起大泡後轉為小泡時,加入老湯攪拌均勻。
四、最後滷製。鍋內倒入清水、放入豬骨頭燒開,撈出豬骨洗淨。將焯燙過、洗淨的豬骨放入滷料湯中,燒開;此時湯麵上還會有一些浮沫,用湯勺撇淨。蓋上鍋蓋,中小火,燉煮約1.5小時即可。
一般愛吃肉的寶寶們,也是比較喜歡這道菜的,每次回家吃都有滿滿的愛意之情,所以從家長那裡偷學來的技術,然後給你們示範一下,你們可以休息一下。
醬骨頭算是東北的一道傳統名菜。根據主料的不同有醬脊骨,醬排骨,和醬棒骨。這幾種原材料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經得起長時間的燉煮而肉質不會發柴、發死。其中又因為豬脊骨經燉煮後口感最為軟糯,啃起來也更有樂趣而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