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連鯊魚都吃 自白堊紀晚期以來就互相不對付

2020-12-10 網易科技

最震撼的例子發生在1877年,數百隻美洲鱷魚聚集在佛羅裡達州朱庇特市附近的一處水灣,原來這裡出現了一群被漲潮的海水推到岸邊及淺海的鯊魚。在一番群毆之後,80英裡(約128千米)之外的海灘上都散落著兩種動物的屍體。這是當時的體育類雜誌《釣魚公報》(The Fishing Gazette)的記載。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譯者|翟中超

這種美洲爬行動物的飲食單涵蓋範圍極廣,但是科學家仍然對他們的新發現感到驚訝。

美洲鱷魚吞下一隻成年的窄頭雙髻鯊。(圖/朱蒂·庫克)

只要送到嘴邊,美洲鱷魚能吞下任何東西!現在,一項新的研究在美洲鱷的菜單中增加了新的食物:黃釣魚和鯊魚!

「因為鱷魚被認為是淡水食肉動物,所以這項發現特別令人驚訝,」該研究負責人、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生態學家詹姆斯·尼馮說道。

事實上,當尼馮問鱷魚專家是否曾遇到過鱷魚捕食板鰓類魚(包括鯊魚、鰩魚等)的情況。很多人都以為尼馮是在開玩笑。

堅持終於得到了回報,尼馮確認美洲鱷魚的食物單裡有這四種動物:檸檬鯊、鉸口鯊、窄頭雙髻鯊以及大西洋黃貂魚。

尼馮還發現了一些關於鯊魚捕食美洲鱷的歷史記錄,這表明這兩種食肉動物的關係比我們之前認為的要更複雜。

位於佛羅裡達州的一處國家公園內,一隻美洲鱷魚在吃一條鉸口鯊。(圖/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

「美洲鱷魚和鉸口鯊這兩種動物都因極端的飲食習慣而聞名,他們都是很會投機取巧的捕食者,」尼馮說道。尼馮的發現發表在最近一期的同行評議期刊《東南博物學家》雜誌上。

「一旦有潛在的捕食機會,這兩種動物是不會無動於衷的,因為善於抓住捕食機會是他們的特色。」

鯊魚VS短吻鱷

既然鯊魚和短吻鱷之間存在捕食關係,那麼為什麼現在才發現呢?下面有一些解釋。

首先,想要在這兩種動物的沿海棲息地進行跟蹤和觀察是比較困難的,北佛羅裡達大學研究短吻鱷的生態學家亞當·羅森布拉特說道。

此外,短吻鱷捕食的鯊魚形態較小,相比於大白鯊,這些被鱷魚捕食的鯊魚體型要小許多,因為即便有人看到,也會以為鱷魚是在吃普通的魚。

上面的解釋的確是有道理的,那麼問題來了,鱷魚研究人員能夠利用一種介於胃泵和海姆利克氏急救法的辦法來檢查活鱷魚的胃裡有什麼東西,為什麼此前就沒發現短吻鱷的胃裡有鯊魚呢?

「這說法看著也道理,但事實並非這麼簡單,」非常熟悉鱷魚嘔吐物的羅森布拉特說道。

「大多數鱷魚消化得很快,」他說道。「只要進入鱷魚胃裡,除了身體的特殊部位如毛髮和殼體,所有被消化的食物看上去都沒什麼區別了。」

恩怨已久

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也發現了一些類似的案例,短吻鱷科、即鱷科和凱門鱷都在與板鰓類魚展開血雨腥風的廝殺。

在澳大利亞,有人目睹了灣鱷(也稱鹹水鱷)跑到海浪中捕食公牛鯊。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西澳大利亞取樣的淡水鋸鰩中,有一半以上的創傷都是淡水鱷魚造成的。

在南非,人們發現一隻尼羅河鱷魚的胃裡有兩條未辨別出是何種品種的鯊魚的遺骸。

甚至還有一些鱷魚化石上發現了古代鯊魚的咬痕,暗示這些食肉動物自白堊紀晚期以來一直就是敵人!

無主之地

尼馮諸多發現中最有趣的也許是幾隻鯊魚和一群短吻鱷展開群毆!

最震撼的例子發生在1877年,數百隻美洲鱷魚聚集在佛羅裡達州朱庇特市附近的一處水灣,原來這裡出現了一群被漲潮的海水推到岸邊及淺海的鯊魚。在一番群毆之後,80英裡(約128千米)之外的海灘上都散落著兩種動物的屍體。這是當時的體育類雜誌《釣魚公報》(The Fishing Gazette)的記載。

雖然這些記錄帶有明顯的「修飾」色彩,可能會誇大動物的數量及體型大小,「但沙灘上的遺骸就是鱷魚和鯊魚爭鬥的明證,」尼馮說道。

羅森布拉特同意這種說法:「鱷魚通常會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以捕食獵物,眾所周知,鯊魚也有類似的習性,因此這兩種動物發生大規模廝殺肯定是有可能的。」

他還補充道無論是鱷魚還是鯊魚,兩者的數量都比以前要少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今天如此大規模的集會是罕見的。成群出現都罕見了,更何況成群對抗呢?

「大自然真是充滿著野性與瘋狂!」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 責任編輯:郭浩_NT5629

相關焦點

  • 白堊紀很流行兩腿行走嗎?科學家:連鱷魚都「跟風」,用兩腿行走
    白堊紀,是地球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恐龍由鼎盛走向滅絕的時期。由於這一時期的歐洲海底沉積物中有大量的白堊(一種白色的微細的碳酸鈣的沉積物),由此而得名「白堊紀」。在那個時期,陸地上有很多標誌性的食肉動物,如霸王龍、小盜龍、棘龍、鴨嘴龍等。它們前肢小而短,後腿粗壯有力,使得它們能在陸地上直立行走,獲得最快的速度,成為最兇猛的獵手。
  • 白堊紀很流行兩腿行走嗎?科學家:連鱷魚都「跟風」,用兩腿行走
    白堊紀,是地球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恐龍由鼎盛走向滅絕的時期。由於這一時期的歐洲海底沉積物中有大量的白堊(一種白色的微細的碳酸鈣的沉積物),由此而得名「白堊紀」。在那個時期,陸地上有很多標誌性的食肉動物,如霸王龍、小盜龍、棘龍、鴨嘴龍等。
  • 白堊紀末日狂鯊,連滄龍都敢吃!
    除了這些來自陸地的大爬蟲,一直以海為家的魚類也積極爭奪海洋霸權,鯊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到了晚白堊世,白堊刺甲鯊的出現宣告了鯊魚家族對海皇寶座發起的最有力挑戰。荒野中的尖牙利齒被稱為新大陸的美洲對於剛剛踏上這裡的歐洲人絕對是一片夢想之地,所有的動植物對他們來說都這麼陌生而新鮮。當人們來到美國西部的時候,發現這裡有大量的化石,其中包括了大片突出地面的牙齒。
  • 恐龍真的都滅絕了嗎?鱷魚、科莫多巨蜥和恐龍真沒一點關係?
    這也許是所有吃瓜群眾的問題,因為跟白堊紀的恐龍比起來,鱷魚和科莫多巨蜥在體形上是比較接近的,那麼兩者與恐龍之間有關係嗎?一、鱷魚和科莫多巨蜥都是進化自什麼物種?1、鱷魚其實並不是魚,它是一種變溫、卵生的爬行動物,它是最原始的爬行動物之一,也是活化石!鱷魚最早出現於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曾經與恐龍並肩生存於地球之巔,但物是人非,恐龍不知何處去,鱷魚依舊笑春風!
  • 白堊紀海洋竟然存在這種生物 十大遠古魚類盤點
    1、杆菊石杆菊石杆菊石(Baculites),這種白堊紀晚期的屬只有殼上最最早期的部分保持盤卷目:菊石亞目;科:杆菊石科:俗名:菊石;時代:白堊紀晚期;分布:全世界。研究這種筆直菊石的生活方式仍無定論:有的古雅生物學家認為它們在水中是垂直生活的,觸鬚在海床中搜索食物;有的則認為它們是水平地生活在靠近海面的地方。
  • 白堊紀鱷魚竟然長出了野豬獠牙
    白堊紀鱷魚竟然長出了野豬獠牙鱷魚在我們的印象中總能與兇惡、冰冷劃等號,像《殺人鱷魚潭》、《史前巨鱷》等驚悚恐怖電影更是加深了這個印象。由於僅僅發現了野豬鱷的頭骨,因此關於其體長和身體形態都是推測的。古生物學家推測野豬鱷的長度約6米,很可能是一種陸行鱷。
  • 鱷魚這種神奇的物種是怎麼從幾億年前存在到現在的?
    鱷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疊紀晚期的一種類似鱷魚的類目。這種動物可以說是最早的鱷魚,也是今天鱷魚的祖先。這種動物的典型代表是來自英格蘭南威爾斯的鱷魚類。這種鱷魚的祖先不像今天的鱷魚那樣又長又粗,而是又輕又結實,只有0.5米長,頭部和今天的鱷魚一樣長,牙齒又細又突出。它的後腿很長,說明它們可能是兩足動物,而不是四足動物。
  • 鱷魚的進化之謎被解開:超級巨鱷將重現人間?
    然而,鱷魚不僅沒有滅絕,就連樣貌,相較於2億年前的變化都沒多大——除了體積「濃縮」了。與此同時,今天存活著的鱷魚種類也很少——只有25種。相同的時間裡,蜥蜴和鳥類已經演化出了數千種不同種類,豐富了物種多樣性。這個特殊現象引起了不少生物學界的關注。如今,布里斯托大學科學家發現,這一現象可能還和當前國際社會最火熱的氣候問題有關。
  • 遠古時期的3大鱷魚種類,每一種都很兇猛,連恐龍都是它們的食物
    一直以來,鱷魚都是人人害怕的動物,即使我們現在有很強大的熱武器,但是遇到這種大型、身上覆蓋一生硬甲的怪物,我們難免有些怯場。但其實現在的鱷魚已經不算是最強大的鱷魚了,曾經的鱷魚家族才是最為輝煌的時候,那個時候指的是遠古時期,很多人說到遠古時期,想到的就是恐龍,但其實在遠古時期中,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真的是太多了。
  • 鯊魚的天敵有哪些?虎鯨、鱷魚、魷魚都拿它當菜吃
    體型較大的鯊魚一般都是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比如大白鯊、虎鯊、牛鯊等。這些攻擊性較強的鯊魚也有一些天敵。   虎鯨遊泳速度更快,更聰明,是十分高效的獵手,在殺死大白鯊和其他幾個物種都會做很多準備工作,會有計劃地進行狩獵和伏擊獵物。
  • 地球遠古巨獸來襲——白堊紀篇
    1、鯊齒龍,現如今發現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它們擁有著非常鋒利的牙齒,他們的牙齒就鯊魚一樣鋒利,長到成年的鯊齒龍體長能達到十四米,最低種六噸左右,就是腦容量不大,所以它們不是很聰明。在白堊紀末期,最兇猛的霸王龍成為了整個陸地生態系統中的最強霸主,它們體型碩大,行動敏捷,生性兇猛。
  • 鯊魚試圖從鱷魚口中搶奪食物,沒曾想卻被鱷魚吃掉
    據澳大利亞9News 7月31日報導,在澳大利亞西部的金伯利地區,有一條專門供遊客餵養鱷魚的河流,導遊們經常會帶著來參觀的人們來到這裡投餵食物。在這段視頻裡水上正好有一條大鱷魚,船上的漁民向它投餵了幾片魚屑,就在鱷魚以為食物就要到嘴裡的時候,沒想到卻衝出來一條和它搶奪食物的鯊魚。就在鱷魚張嘴準備吃下食物時,那條小鯊魚從水下快速的遊上來搶先一步吃到食物,它本以為可以從鱷魚這裡分到一杯羹。
  • 海洋世界裡鯊魚減肥 鱷魚下蛋(組圖)
    蓬萊海洋極地世界有數十頭大鯊魚,每頭鯊魚大約吃四斤鮁魚,有時候還吃一些多魷魚;有表演節目的時候要給鯊魚減量一斤多的食物,保持鯊魚的飢餓感和捕食慾望。  如今海洋世界的鯊魚體重正常,還沒有發現有鯊魚脂肪含量超標,但是為了預防館內的鯊魚患上脂肪肝,海洋世界的工作人員還是給鯊魚經常來減肥運動。
  • 蓬萊海洋極地世界:「鱷魚下蛋」「鯊魚減肥」
    中新網濟南七月十九日電 題:「鱷魚下蛋」 「鯊魚減肥」  ——山東省蓬萊海洋極地世界見聞  作者 隋廣朋 陳鶴 姜山  炎炎夏日,從渤海灣畔的山東省蓬萊海洋極地世界傳來喜訊,海洋極地世界館的一對熱戀的鱷魚有了「愛情的結晶」。
  • 科莫多巨蜥,口腔含有上百種細菌,連骨頭和蹄子都能腐蝕掉
    前言要說到鱷魚,恐怕大家都不會陌生,畢竟鱷魚可是號稱「水中霸主」。但今天我們來說說鱷魚的「表親」,那就是號稱從不「刷牙」的科莫多巨蜥。如果論資排輩的話,恐怕科莫多巨蜥連鱷魚的「曾孫子輩」都算不上。要知道,鱷魚可是和恐龍生活在一個時代的,恐龍生活在三疊紀至白堊紀晚期,距今6500萬年。
  • 考古學家化石揭秘恐龍時代八種遠古鱷魚物種
    原標題:考古學家化石揭秘恐龍時代八種遠古鱷魚物種   考古學家化石揭秘恐龍時代八種遠古鱷魚物種  來源:科技訊我有話說  鱷魚以前張什麼樣子?近日考古學家揭秘了遠在恐龍時代的八種遠古鱷魚物種。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在恐龍霸主時代的鱷魚吧。
  • 大白鯊遭人誤會千年,它只是「替罪羊」,另一種鯊魚連鱷魚也吃
    筆者-小文在許多電影中,大白鯊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怪物,只要距離大白鯊方圓一公裡的海裡有一滴血,聞到血腥味的大白鯊就會發狂並且衝向獵物。而實驗的結果令人驚訝,除了綁有牛血的衝浪板吸引了41條鯊魚外,鯊魚對於其餘四種液體根本沒有理會,可見人血對於鯊魚而言並不如傳聞中的那麼感興趣。據統計,全世界每年被鯊魚殺死的人數量不超過兩位數,而在許多鯊魚襲擊人類的事件中,大多都是人類主動挑釁引起的。
  • 你以為同一個時代的恐龍滅絕,鯊魚倖存了下來?並不是這樣!
    其實鯊魚和恐龍並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物種,當然您不要以為鯊魚能生存下來是因為在小行星撞擊之後出現的,恰恰相反,鯊魚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時候,恐龍還不知道在哪呢!最早的鯊魚是四億年前的裂口鯊,裂口鯊的身體結構接近與軟骨魚類進化系統主幹的最原始基點,它代表了這一種模式的開端,後期所有的鯊魚都是從裂口鯊的為基礎發展出來的不同種類!雲南霑益的石炭紀地層中發現過裂口鯊的牙齒化石,昆明晚三疊紀地層中還發現過弓鮫的被刺化石。
  • 男子給鱷魚投食,鯊魚突然躥上來搶食,下秒悲劇了
    男子給鱷魚投食,鯊魚突然躥上來搶食,下秒悲劇了提起鱷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鱷魚是大型食肉動物,它們有著龐大的體型和強悍的咬合力,一般喜歡潛伏在水邊伏擊前來飲水的動物,一旦被它們咬住動物們很難逃脫。一隻野豬正在河邊吃東西,完全沒有察覺到鱷魚的到來,這時鱷魚悄悄靠近野豬,隨後衝了過去一口咬在野豬的腿上。雖然野豬劇烈的掙扎,但是最終還是被鱷魚一步一步的拖入水中,不一會兒鮮血就染紅了整個湖面。而國外有一男子膽子非常大,他在出海的時候發現船隻後面跟了一條鱷魚。
  • 恐龍都滅絕了,同一時期的鱷魚為何卻可以撐到現在?
    究其原因,應該是隨著地球環境的重大改變,恐龍的食物鏈斷絕造成的,換句話說就是很多恐龍都是被餓死的。那處於同一時代的鱷魚,為什麼就能活下來呢?本人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沒有天敵鱷魚的棲息地一般為湖泊、河流、沼澤等潮溼地帶,與大部分的食肉恐龍活動範圍分開,大家都知道,鱷魚有著厚重的盔甲,防禦加成是相當高的,鱷魚體型較大並生性兇猛,其大嘴的咬合力相當的驚人。正是上述原因,在恐龍橫行的時代,鱷魚才沒有被列入食肉恐龍的菜單(畢竟好吃的動物那麼多,何必自找苦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