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標誌物升高=復發?看這篇就夠!

2021-01-11 健康界

「腫瘤標誌物上升,是復發?是治療無效?是耐藥?……」在複診檢查後,癌症患者第一時間拿到檢查結果,看到高高低低的腫瘤標誌物,往往被嚇得血壓忽高忽低,情緒跌宕起伏,彷佛「人生過山車」再次扎到谷底。

也難怪癌症患者忐忑不安,因為在初次確診癌症的時候,就見識到腫瘤標誌物放過的「大招」。這第二次「交手」,心裡也沒「搞掂」對方的自信。那麼就針對患者群中最常問的問題,做一篇「乾貨」總結。

什麼原因導致升高?

這個問題有點複雜。腫瘤標誌物是反映腫瘤存在的一類化學物質,據統計曾在臨床應用或被研究的腫瘤標誌近百種。複診中出現腫瘤標誌物升高,可能是腫瘤導致,也可能是其他因素。

當然,腫瘤進展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這裡說的腫瘤既包括良性腫瘤,也包括惡性腫瘤(癌症)。

而除了腫瘤,還有很多原因可能引起腫瘤標誌物升高,比如飲酒、進補、服用某些藥物、炎症疾病、息肉、增生性病變等等,以及目前還無法解釋的一些不明因素。例如,網上有說法:消化道腫瘤標誌物CA724是一種糖類抗原,如果患者服用了靈芝等含有多糖物質的保健品,其血清CA724濃度會大幅升高,停藥後即可降至正常。

腫瘤標誌物升高=復發?

單憑一次升高結果,並不能準確判斷。

總體上來講,除了癌症,其他多數情況下的腫瘤標誌物升高幅度並不會太高,而更重要的是變化趨勢,惡性腫瘤引起的腫瘤標誌物升高,多數會進行性持續升高,也就是說,TA 會一次比一次升高。

而其他非癌性疾病引起的升高,儘管有的可能升得較高,但通常不會持續升高。所以,如果多次複查腫瘤標誌物,結果呈現持續升高,就要特別重視了。

腫瘤標誌物升高=治療效果不佳?

腫瘤標誌物水平的降低,或返回正常水平,可能表明癌症對於治療有反應。然而,由於細胞裂解,腫瘤標誌物水平可能在有效治療後升高,但這種升高並不代表著治療失敗。

如前所述,只有在腫瘤標誌物水平持續升高,並且缺乏臨床症狀改善的情況下,才可能表明治療失敗、耐藥等狀況。同時,如果在完成癌症治療之後,腫瘤標誌物水平仍然升高,這通常表明可能存在持續性的慢性疾病。

腫瘤標誌物複雜性升高,表示什麼?

如果經多次測量,腫瘤標誌物像股票K線般曲折性升高,又表示什麼呢?如排除藥物、進補等其他影響因素,可判斷如下:

複雜性升高,表示:

A、 先下降到正常範圍內,一段時間後,又重新升高

表示:治療的時候腫瘤被大部分殺滅或明顯抑制,治療過後殘存腫瘤或被抑制的腫瘤再次生長。

B、 治療後未降至正常,且再次升高

表示:經過治療後腫瘤被部分殺滅或部分抑制,治療過後腫瘤再次生長。

新的腫瘤標誌物升高,表示什麼?

原發腫瘤對應的標誌物穩定,但出現新的腫瘤標誌物升高,往往表示新發腫瘤。因為腫瘤患者經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後免疫力低下,再加上腫瘤多發體質未變,存在新發可能。

此時就有必要了解,常見的腫瘤標誌物對應的瘤種:

常見的腫瘤標誌物對應的瘤種:

1)甲胎蛋白(AFP):

篩查原發性肝癌,抽血檢查。

2)癌胚抗原(CEA):

廣譜型的腫瘤標誌物,尤其是肺癌及消化道癌症檢測。

3)細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 :

非小細胞肺癌的血清標誌物。

4)糖類抗原125(CA242):

廣譜性腫瘤標誌物,主要針對早期卵巢癌,抽血檢查,可發現50%-60%的卵巢癌。

5)糖類抗原242(CA242):

消化道腫瘤標誌物。

6)糖類抗原72-4(CA72-4):

消化道腫瘤標誌物,尤其是胃癌。

7)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小細胞肺癌的血清標誌物。

8)Free-β-HCG:

生殖細胞腫瘤的特異性腫瘤指標物,與腫瘤惡化程度密切相關。

9)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50歲以上男性篩查前列腺癌的腫瘤標誌物。

10)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

常見於鱗癌,主要是消化道、生殖道和呼吸道癌症,如宮頸癌、肺鱗癌、食管癌。

11)糖類抗原19-9(CA19-9):

消化道腫瘤標誌物,尤其是胰腺癌。

12)糖類抗原15-3(CA15-3):

乳腺癌血清標誌物。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第一、現今所知的腫瘤標誌物都不是百分百與某一特定的腫瘤相關,如:癌胚抗原(CEA)在下列腫瘤都可能升高:肺癌、結腸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等。

第二、一種腫瘤可能有多種腫瘤標誌物都升高。如:肺癌可能有下列標誌物升高:癌胚抗原(CEA)、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鱗狀細胞癌抗原(SCC)、糖抗原125(CA125)等。

腫瘤標誌物下降,一定無復發嗎

腫瘤標誌物濃度下降但沒降到正常範圍內,這種情況可能是在康復過程中,標誌物逐漸下降,提示治療正在起作用;但最終沒有降到正常值,可能提示腫瘤沒有被完全控制,或者有殘留,甚至也可能有復發轉移。

僅通過腫瘤標誌物上高,就可確認復發嗎?

某些腫瘤標誌物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不高,也就是假陽性和假陰性率比較高。腫瘤病情的變化不能單獨依靠一次檢查的結果,只有連續、動態觀察腫瘤標誌物的變化才能作為判斷依據。如果發現標誌物持續升高,那麼應提高警惕,需要進一步檢查。

一旦發現腫瘤標誌物持續上升,可綜合影像學、病理學,進行綜合判斷。一般來說,這三種方式各有所長,也各有局限,可取長補短,發揮1+1>2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還可藉助CTC檢測。CTC即「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由腫瘤原發灶或轉移灶脫落進入血液循環系統的腫瘤細胞。

CTC檢測彌補了腫瘤組織難以獲取的局限,且能重複取樣,具有實時監測功能。腫瘤標誌物是由腫瘤細胞分泌的物質,而CTC則是實實在在的腫瘤細胞,直接反映腫瘤負荷。在臨床上,也遇到過非常典型的案例:腫瘤患者利用CTC檢測做腫瘤複查,在外周血中檢出CTC,結果提示該患者腫瘤新發,新發腫瘤與結直腸相關性較大。隨後進行腸鏡檢查,發現一個低分化腺瘤。

寫在最後

一言以蔽之,腫瘤標誌物很重要,TA 對於我們了解腫瘤的治療、復發、轉移等情況提供了參考。但腫瘤標誌物並非100%準確,只有觀察 TA 的動態變化才有意義。如果複診時,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不必先心神不寧。如有異常,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儘早確診病情變化。

如果您身邊有糾結於腫瘤標誌物的朋友,別忘記分享給他們。

參考文獻

[1] 郭瑋, 孫雲帆, 潘柏申, et al. 循環腫瘤細胞檢測及臨床應用價值[J]. 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雜誌, 2014, 2(3):43-48.

[2] 謝躍文, 王強, 夏潔. 腫瘤標誌物檢測在惡性腫瘤診斷中的應用[J]. 國際檢驗醫學雜誌, 2011, 32(1):107-109.

[3] 武強. 腫瘤標誌物:升高=腫瘤?[J]. 健康世界, 2017, 24(1):22-24.

相關焦點

  • 腫瘤標誌物升高就代表有腫瘤嗎?怎樣檢查腫瘤標誌物才有意義?
    腫瘤標誌物 ≠ 腫瘤 體檢中一般會進行腫瘤標誌物這個項目,如果結果異常會導致一些人非常焦慮。胡洋醫生談到,「我們在臨床上遇到一些患者,他沒有腫瘤,但是腫瘤標誌物升高,就覺得自己得了癌症。再加上有些肺部小結節的患者,他本身就焦慮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癌,一檢查出來腫瘤標誌物升高,那就更加害怕了。
  • 腫瘤標誌物CA125升高該怎麼辦,不用著急,有些正常人也會升高
    腫瘤標誌物CA125升高該怎麼辦,不用著急,有些正常人也會升高 CA125是一項比較常見的腫瘤標誌物,和癌胚抗原CEA一樣,一般放在體檢腫瘤篩查項目中。
  • 30種腫瘤標誌物合集|腫瘤標誌物|乳腺癌|血清|細胞|肺癌|患者|肝癌...
    腫瘤標誌物,是指特徵性存在於惡性腫瘤細胞,或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或是宿主對腫瘤的刺激反應而產生的物質,並能反映腫瘤發生、發展,監測腫瘤對治療反應的一類物質。腫瘤標誌物存在於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洩物中,能夠被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的方法所檢測。本期就臨床上常見的腫瘤標誌物進行匯總分享。
  • 腫瘤標誌物升高,意味著得癌了?醫生列出幾種情況,逐一來分析
    ,很多人在看法到自己的腫瘤標誌物升高就害怕得不行,感覺自己患上腫瘤了。但是實際上,腫瘤標誌物的改變,並沒有大家想的這麼糟糕,醫生告訴大家,腫瘤標誌物出現升高現象,不僅僅是癌症的反應,還有很多的其他因素都會造成腫瘤標誌物升高,醫生列出幾種情況,逐一進行分析。
  • 腫瘤標誌物高了未必就是癌
    什麼是腫瘤標誌物腫瘤標誌物(TM)又稱腫瘤標記物,是指由腫瘤細胞本身合成、釋放,或者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或升高的一類物質。能反映腫瘤發生、發展,對於腫瘤的診斷、療效和復發的監測、預後的判斷具有一定的價值。
  • 閒話體檢:手把手教你讀懂報告——腫瘤標誌物全面解析(1)
    惡性腫瘤可能出現在人體內的各個部位,而部分惡性腫瘤在形成後,可能會生成在在健康人體內較少見的,具有一定腫瘤特異性的物質,而這一類物質就被稱為「腫瘤標誌物」。 檢測體液(主要是血液)中所含有的腫瘤標誌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是否罹患惡性腫瘤、惡性腫瘤的進展情況以及治療效果等信息。
  • 腫瘤標誌物異常=患癌?聽完專家的解讀我放心了
    衡量一個腫瘤標誌物質量主要看它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敏感性可簡單理解為「能不能檢測到腫瘤」,特異性可理解為「能不能對應某類腫瘤」。理論上,一個理想的腫瘤標誌物檢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應該都為100%,但很遺憾,業界至今沒有發現一種具備高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標誌物指標。 比如說,癌胚抗原(CEA)絕對是體檢套餐中的「老大」。
  • 查出甲狀腺結節,腫瘤標誌物檢查不要遺漏了這一項!
    (CEA)略高,輾轉當地多家三甲大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均未發現明顯異常,考慮吸菸也會引起CEA輕度升高,就也沒再放在心上。 2、超聲檢查 拿到彩超結果時,作為不懂醫的吃瓜群眾,大多數人會直接看結果有沒有「癌」、「惡性」這些關鍵字(彩超的圖片想看也是看不懂啊……),建議還是聽聽專業醫生對超聲結果的解答,然後看有沒有什麼進一步的叮囑:是定期複查還是需要進一步檢查。
  • 腫瘤標記物CA125 升高就是得了卵巢癌了嗎?
    血CA125升高就是得癌症了嗎是得癌症了 血液中CA125升高就一定是得了癌症嗎? 血液中的腫瘤標誌物,檢查方便,快捷。隨著腫瘤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腫瘤標誌物也被越來越多的健康人納入體檢項目中。 糖類抗原125(CA125)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腫瘤標誌物,也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標記物,在確診卵巢癌前10~12個月CA125會升高,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CA125陽性率50%。
  • 最全腫瘤科普:腫瘤預防、早診篩查、治療 一文全包括
    通過檢測腫瘤標誌物的存在和表達情況,可以輔助腫瘤的斷、鑑別診斷、療效觀察、復發監測以及預後判斷,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首先,腫瘤標誌物可用於某些腫瘤的早期發現和篩查,但這種腫瘤標誌物很少,目前比較明確可用於早診篩查的標誌物僅兩個: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用於前列腺癌的篩查;甲胎蛋白(AFP)用於原發性肝細胞肝癌的篩查。
  • 想篩查癌症,腫瘤標誌物和PET-CT,哪個更適合?
    PET-CT不適用於所有人雖然說,PET-CT有一定要準確性,它能基本判斷體內所有的癌細胞情況,但並非適用於所有人:首先,PET-CT實用性不強,因為PET-CT這是針對晚期患者復發檢測的一種方法其次,並不是每個人都都PET-CT敏感的,這項檢查現在主要用於對癌症患者體內癌細胞情況的評估,比如在化療之前要進行的相應判斷,以及預後檢測是否有復發轉移的可能,如果普通都進行PET-CT,不僅浪費資源,其中的放射性元素對檢查者的健康也是一種傷害。
  • 這幾項指標升高,可能是大病信號
    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先說一個真實的病例吧,曾經一名35歲的女子因為食欲不振,頭暈乏力,去醫院體檢。醫生先給開了一個血常規檢查,報告出來後,白細胞非常高。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骨髓穿刺活檢,最終確診為白血病。從這個病例中,血常規對於白血病的最終確診起到了重要的提示作用。
  • 警惕腫瘤復發轉移丨學會這3招,讓癌細胞無路可逃!
    2、患者在確診之後,心理壓力大,總覺得自己沒有安全感,恐懼導致自己的免疫力進一步低下,心態不好,什麼藥物都不行,這也是部分人癌症復發的根源。3、手術、放化療後,疾病得到暫時的緩解,患者覺得自己沒事了,沒有養成康復護理的習慣,大意失荊州;部分患者因為沒有去除體內癌細胞生長的環境,加之手術或者放化療後,免疫力下降了,導致癌細胞捲土重來,這是癌症復發的最大因素。
  • 肝功能和B超每次檢查都正常,為何甲胎蛋白突然升高?醫生告訴你
    如果B超檢查正常,可以初步判斷肝的形態沒有太大的改變,這就像我們看一個人的外表,可以大體的判斷,至少在外觀上沒有多大的異常,有沒有疾病有時也並不是一看就知道的。這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有些人「好端端」的進醫院,但血液檢查可能存在著嚴重的問題。肝功能檢查正常,是指膽紅素、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鹼性磷酸酶和穀氨醯轉肽酶等指標,都在正常的範圍之內。
  • 血鈣升高或是甲狀旁腺腫瘤危險信號
    沒想到前幾天突然暈倒被120送到醫院急診,診斷結果是甲狀旁腺腫瘤。醫生告訴她,要終止妊娠,不然會危及母體生命。  「我們檢查發現張女士血鈣明顯升高,已經出現全身明顯的骨質疏鬆、泌尿系統多髮結石、腎積水等併發症。超聲檢查胎兒發育也有問題。事實上,甲狀旁腺腫瘤很容易引起流產、死產,新生兒死亡率非常高,就算僥倖活下來,新生兒也很有可能出現甲狀旁腺發育不全或不發育、先天性心臟病等情況。」
  • 腫瘤並非絕症,得了這3種腫瘤,算你好運,治癒率非常高
    李女士這段時間身體很不舒服,下陰部位會疼痛,一開始李女士以為是月經剛走引起的,沒大在意。結果兩天後卻越來越嚴重,疼痛感覺越來越強烈。李女士去醫院檢查,醫生看了檢查報告後說是患了子宮肌瘤。 李女士一聽,很心慌:「子宮肌瘤?不會是癌症吧?我對這個也不太了解,是不是需要手術啊?
  • RayBiotech抗體晶片在肺癌新型循環標誌物中的應用
    腫瘤標誌物可用於肺癌的臨床診斷,其中血液中的循環標誌物,如分泌的蛋白,新陳代謝產物,microRNA,自身抗體等可作為一個重要的檢測指標,然而,目前的標誌物不能滿足於早期的臨床診斷,因此迫切需要尋找新的靶標準確靈敏的應用於臨床診斷。      Raybiotech抗體晶片是一種高通量測序蛋白組的技術,廣泛應用於識別培養基和體液中分泌的細胞因子的生物學研究。
  • 查血常規能看出腫瘤?這些指標異常請進一步檢查,或是癌症信號
    而這也表明,血常規的檢查,對於癌症的檢測並不起到絕對性的指導,而只能是一種輔助性質的作用。因為腫瘤在發生後,患者血液數值的變化沒有普遍性,自然也就沒有絕對參考的意義了。 但是,在血液檢測中還有一項腫瘤標誌物的檢測,這是專門針對腫瘤而檢測的一種項目。
  • 肺部腫瘤手術切除後會復發嗎?
    肺部腫瘤手術切除後會復發嗎?  手術方式  目前,肺癌的手術治療方式有3種。  病灶是否切除乾淨  採用將腫瘤完整切除,並且切緣比較乾淨確保無腫瘤細胞黏附,同時切緣與正常組織相距至少2釐米的根治性手術,一般情況下術後不會復發。不過如果病灶過大,或者粘連胸膜、心包等周圍組織,那麼就很難將其完全切除,術後有較高的復發機率,部分患者術後半年到一年內可能出現局部復發。
  • 肝病患者檢查完看不明白報告,怎麼辦?
    三、腫瘤標誌物檢測 很多人在拿到體檢報告上看到腫瘤標記物異常,就會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以為自己已經得了癌症。醫生表示,一般輕度升高可能提示的不是癌症而是其他疾病,如果升高比較明顯,比如3倍以上的升高,需要及時通知體檢患者,馬上到相關專科進行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