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屈辱的生還到暴風雨般的反擊,羅馬如何擴版,統治義大利半島

2021-01-21 騰訊網

連戰連勝的羅馬人遭受了磨鍊。爭奪義大利南部的霸權是羅馬發動戰爭最充分的理由。特別是從外人角度看來,擴張霸權的羅馬只是為了擴張領土而已。公元前327年,羅馬和薩莫奈再次發生戰爭。這是一場漫長而奇怪的戰爭。山地士兵擅長遊擊戰術,是勇敢和強勁的對手。而且,由於是羅馬派軍隊遠徵薩莫奈,薩莫奈能明顯佔據地勢之利。可以預想,羅馬軍隊將面臨一場苦戰。

一、遠徵薩莫奈

公元前321年,卡爾維努斯和波斯圖米烏斯當選執政官。兩人強烈主張遠徵薩莫奈,因此,元老院通過了決議,發動戰爭消滅薩莫奈。同年,四個軍團通過坎帕尼亞東部邊境地帶,入侵敵方陣地。由於沒有阿庇亞大道,行軍極其艱難,軍事計劃也操之過急,敵情不明。

薩莫奈軍隊首領是龐蒂烏斯,不幸的是,他是一位比羅馬統帥更有謀略的勇將。他選擇十名士兵,扮成牧羊人,混入羅馬軍隊的營地。這些牧羊人散布謠言,說羅馬的同盟國被薩莫奈軍隊包圍,馬上就要陷落。同時,龐蒂烏斯在考狄烏姆峽谷的森林裡秘密安排了伏兵。

羅馬的統帥本應該先搞清楚這個情報的真假再做決定,但他卻沒有,反而輕易相信了謠言。因為對這兩個主戰派來說,這個情報來得正是時候。羅馬軍隊深入有高山深谷的森林地帶,一路上感覺良好。背著沉重行李的羅馬士兵,行軍特別艱難,但仍竭盡全力行進。不久,像被引誘似的,全部士兵都進入了考狄烏姆峽谷間的窄路上。

羅馬軍隊全都掉進陷阱裡了,可發覺上當時,前後左右到處都是數不清的薩莫奈士兵,羅馬軍隊完全被包圍住。羅馬軍隊進退不能,猶如袋中老鼠。儘管羅馬士兵拼死突圍,也無濟於事。很快,羅馬士兵就被近在眼前的死亡恐懼所籠罩。

但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包圍持續了幾天,薩莫奈士兵只是在樹木和巖石間晃動,一點也沒有進攻的意思。薩莫奈人也有某種擔心,害怕如果把羅馬人全部殺死,羅馬人會來報復。

放掉羅馬人,才能和羅馬人恢復和平關係,這是薩莫奈人所希望的。龐蒂烏斯不僅是勇將還是智將,於是,他召見羅馬執政官進行談判,要求羅馬停止敵對行為,返還被佔領的土地。但失敗一方必須表示恭順之意。如果不能,就要忍受屈辱,走過用矛架起來的軛形門。這是他們回國的條件。

如果背上這種恥辱,倒不如戰死。羅馬士兵這樣叫喊著,但執政官決定讓羅馬士兵活著回到羅馬。兩根柱子被豎起來,上面橫著一支矛,羅馬士兵一個個鑽過。士兵被脫去褲子,軍官被取下勳章和位階徽章。周圍的薩莫奈士兵不斷謾罵,屈辱的儀式顯得特別漫長。

歸途上羅馬士兵有氣無力地走著,好像骯髒的流浪者隊伍。勇士的身影不見了,這支被打垮的隊伍如同行屍走肉。一位經驗豐富的元老院元老說:「雖說羅馬士兵被打垮了,被虐待的屈辱感、胸中積鬱的痛恨一定會喚醒他們的名譽心和復仇心。這種陰鬱的沉默很快就如暴風雨般襲向薩莫奈人,颳倒城牆,讓敵人鑽過軛形門。」

實際上,正如這個元老所說那樣,在新的執政官領導下,羅馬變成新的軍團,進擊薩莫奈。他們得到確切情報後,急襲敵人陣地。戰場既無峽谷也無森林。羅馬士兵怒火中燒,叫喊著:「這裡只有勇氣。」薩莫奈士兵屍橫遍野,活著的士兵逃往城內。很快,放棄抵抗的薩莫奈軍隊向羅馬軍隊投降。七千名薩莫奈士兵在龐蒂烏斯帶領下鑽過用矛架起來的軛形門。

二、吹走和平方案的古老演說

與山地民族薩莫奈人的戰爭耗時達二十多年,實際上是相當困難的戰爭。在戰爭最激烈的公元前312年,羅馬鋪設了通往坎帕尼亞的卡普亞的阿庇亞大道。這是動員全體羅馬公民完成的,可見當時和山地民族的戰爭是何等地危急。

羅馬通過戰爭吞併領土,與各個城市分別締結同盟關係,更在要害地區設立軍事據點。羅馬勢力的擴張已經使義大利半島的各民族倍感威脅,頑強的薩莫奈人再次舉起反抗旗幟,並拉攏周邊部族,使戰亂進一步擴大。伊達拉裡亞人和高盧人也都支援薩莫奈人。雖然處境不利,但羅馬畢竟是羅馬。公元前290年,羅馬迫使薩莫奈人徹底屈服。羅馬在義大利的霸權已經難以撼動了。

義大利半島南岸自古以來就有希臘人居住,該地區被稱為。這些希臘人難以擺脫和羅馬衝突的宿命,但只靠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希臘勢力,是對抗不了羅馬的。

我們查看地圖就可以知道,義大利半島南端和希臘本土非常近,半島南端的對岸就是伊比魯斯王國。國王皮洛士是一位像亞歷山大大帝那樣野心勃勃的人。大希臘向皮洛士請求支援,皮洛士立刻率領兩萬五千名士兵和二十頭戰象挺進義大利。皮洛士不僅以大帝自居,同時也很擅長戰術。戰況發展對皮洛士越來越有利,義大利的居民開始動搖,對羅馬的支援越來越猶豫。羅馬也出現要同皮洛士和解的聲音。

阿庇烏斯已經是一位隱退的瞎老頭了,他聽到消息,說入侵義大利的皮洛士王派使者帶來了和平方案,而且元老院害怕義大利居民倒戈,打算接受這個和平方案。已經看不見的阿庇烏斯在兒子們的攙扶下來到元老院會場,要求發言。

我眼睛已經看不見了,即使耳朵也聽不見了,我也還可以思考。所謂皮洛士式的和平,是非常有傷羅馬名聲的。平時,各位向所有人宣揚的名言去哪裡了呢?「如果亞歷山大大帝來到義大利,年富力強的我們和父輩一起戰鬥,他就不會被讚美為天下無敵,也許因敗走而溘然長逝,羅馬的名聲便會更高。」這樣的氣概哪裡去了。

公元前3世紀初,羅馬已經擊退入侵的高盧人,臨近的各部族也已臣服,特別是打敗勁敵薩莫奈人後,羅馬在義大利半島勢力已銳不可當。古老的性情再次激發出羅馬人戰爭的熱情,皮洛士派來的和平使者被遣送回國。使者回國後這樣報告:

在我看來,元老院如王者雲集之地。民眾就像九頭蛇那樣砍掉頭還能再生,是戰場上的可怕對手。後面待命的士兵是站在前列的兩倍,還要對付拿著武器的羅馬人,人數比這些士兵還要多數倍。作為共和國根基,元老院裡充滿了勇將,這些勇將都有國王般的才幹。

三、最終統治義大利半島

羅馬公職人員有一種前導官,扛著被稱為「法西斯」的斧頭和棒束,象徵著公職人員的權威。法西斯主義是結合國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大眾運動。

古代的法西斯主義必須經歷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發展到獨裁政體。因為羅馬人憎惡伊達拉裡亞人「傲慢者」塔克文,同樣厭惡獨裁政體,所以,可以說,羅馬人國家展現的是「共和政體法西斯主義」。

擊退皮洛士國王,形狀如同長靴的義大利半島,其「腳跟」和「腳尖」部分都納入了羅馬的統治範圍。唯有這樣的義大利的霸主才是S.P.Q.R。

如果說法西斯主義國家的真實面貌是什麼,那一定是對軍隊和國家的讚美。這樣的事例在祖先的故事中有很多。周邊部族、伊達拉裡亞人、高盧人都支持薩莫奈軍隊,強悍的羅馬軍隊眼看就要到崩潰的邊緣。平民出身的執政官德西烏斯·穆斯仰天長嘯:「如果明媚的陽光照耀我的祖國,我願犧牲自己。」說完隻身衝向敵陣,壯烈戰死。

結語

無論是亞述帝國、波斯帝國,還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帝國,始終都是由獨裁者統率的霸權國家,真正的王者只有一個。但羅馬有很多王者,共和政體與法西斯主義結合在了一起。追尋祖先的故事,我們能看到羅馬人的國家的原型。至少到公元前2世紀中期,羅馬一直採用「共和政體法西斯主義」的統治形式。

參考文獻:

《講談社·興亡的世界史》

《看得見的歐洲史》

《羅馬史》

相關焦點

  • 從「阿瑞斯」到「馬爾斯」:希臘與羅馬的淵源
    那麼到了羅馬時代戰神的形象和地位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將具體介紹。  希臘與羅馬的淵源  當希臘人在阿提卡形成雅典城邦的時期,地中海中部亞平寧半島上的古代義大利人,也在拉丁平原上形成了另一個城邦,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羅馬。古代義大利人在種族上是和希臘人同出一源的。
  • 西班牙:被穆斯林統治七個世紀,是如何徹底「去伊斯蘭化」的?
    從711年阿拉伯帝國徵服伊比利亞半島開始,到1492年西班牙完成收復失地運動結束,穆斯林政權統治了伊比利亞半島多達7個世紀之久,但目前兩個國家都是基督教國家。一、基督教紮根伊比利亞早在伊斯蘭政權到來之前,基督教就已經在伊比利亞半島紮根,布匿戰爭(羅馬人和迦太基人)之後,羅馬人佔據了伊比利亞半島。從此,伊比利亞半島成為了羅馬的行省之一,羅馬人的到來為伊比利亞半島帶來了先進的技術,也帶來了文化的影響。
  • 你的笑就像義大利南部的天!羅馬的美,不是一天建成的
    一般來說,我們都將羅馬以南的義大利叫做南部義大利,南部義大利範圍大致上相當於古代的那不勒斯王國。一般包括了今日的巴斯利卡塔、坎帕尼亞、卡拉布裡亞、普利亞、莫利塞五個大區,有時還包括阿布魯佐、拉齊奧南部、西西里島和撒丁島,一共九個地區。在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中,義大利南部常常與貧窮、犯罪和黑手黨聯繫在一起。而在經濟發展方面。南義大利始終落後於北義大利。
  • 百萬椋鳥羅馬擾民 鳥糞如雨點般從天而降[圖]
    蘇格蘭小鎮上空出現「萬鳥歸巢」奇觀(圖)  義大利地處歐洲南部,每當冬季來臨,各種鳥類就會從北歐飛抵這裡。最近十多年來,這裡每年冬季都會吸引大量椋鳥到來,首都羅馬更是椋鳥成災,鳥糞臭氣燻天,讓市民不勝其擾。   椋鳥成災  據統計,今年到羅馬過冬的椋鳥數量已達500萬,為義大利所有城市之首。   椋鳥喜歡成群結隊活動。一大群黑壓壓的鳥鋪天蓋地,像蝗蟲一樣密集。
  • 都靈vs羅馬 羅馬差一步掉進深淵無法生還
    都靈VS羅馬   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   比賽時間:2018年8月20日00:00   捷報比分網訊,北京時間20日00:00,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全面開打,都靈主場對戰羅馬,羅馬能否客場拿到開門紅
  • 世界史:羅馬徵服之前的比提尼亞
    比提尼亞(Bithynia)位於小亞細亞半島西北部,西臨普羅龐提斯海(Propontis,今馬爾馬拉海),北臨攸克辛海(今黑海),密西亞(Mysia)和弗裡吉亞(Phrygia)在它的南面,西面是色雷斯(Thrace,位於巴爾幹半島東南部),東面是帕夫拉戈尼亞(Paphlagonia)和本都(Pontus)。
  • 手機攝影|義大利 尋奧黛麗赫本腳步玩羅馬
    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絕對是羅馬乃至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它建於72-80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是當時為取悅凱旋的將領士兵和讚美偉大的古羅馬帝國而建造的。  落魄記者喬(格利高裡·派克)第一次見到安妮公主(奧黛麗·赫本)的時候,她迷迷糊糊的說「競技場,我家住在競技場」。於是,第二天喬便騎著小摩託帶她來到了這個讓她魂牽夢縈的地方。
  • 義大利共和國概況
    【首 都】 羅馬(Roma),人口約300萬。最熱的月份為7月,一般氣溫在20~32℃;最冷月份為1月,一般氣溫在1-10℃。【國家元首】 塞爾焦·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2015年1月31日當選,2015年2月3日宣誓就職。【簡 況】 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撒丁等島嶼。
  • 義大利的馬洛克式建築——羅馬耶穌會教堂
    義大利的馬洛克式建築——羅馬耶穌會教堂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築。 http://goabroad.sohu.com/20131112/n390004408.shtml goabroad.sohu.com true 搜狐教育 http://goabroad.sohu.com/20131112/n390004408.shtml report 470 義大利的馬洛克式建築
  • 第九期:媽媽咪呀,歡迎來到義大利羅馬
    轉眼間,新賽季的城市探索之旅都已經到了第五站了,不知道前幾站的城市中,哪一個場分站是你最期待的,對於我來說,國內站當然期待三亞的到來,而國外站的比賽,特別值得大家期待的一定是今天要介紹的義大利羅馬站的內容。
  • 彈丸之地國中之國,羅馬為何允許梵蒂岡獨立?
    日益膨脹的教皇帝國與義大利的統一以羅馬為中心的教皇國在丕平及其子孫後代的保護下逐漸成長起來,領土橫跨義大利亞平寧半島。在這期間,沒有大國敢跟其對抗,小國也樂於成為教皇國的附庸,來間接獲得法蘭西王國的保護,維持穩定性。一時之間,教皇國迅速成長為一個龐大的政權。而教皇不僅是所有教徒的精神領袖,也是自己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 《羅馬浴場》續集義大利首映 上戶彩為觀眾按摩
    《羅馬浴場》續集義大利首映 上戶彩為觀眾按摩 時間:2014.04.1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分享到:
  • 與距離鬥爭:波斯、羅馬與秦漢帝國的中央集權和地方自治
    在公元前6世紀的波斯帝國,公元前後的羅馬和主要依靠陸上交通的秦漢帝國,距離是更大的敵人。這些古代帝國面積廣大,羅馬帝國「從安東尼邊牆和北部邊界達西亞到阿特拉斯山和北回歸線的寬度便超過2000英裡,而從西海洋到幼發拉底河的長度則更超過3000英裡」。②哪怕我們考慮到羅馬相對居中的位置,則從羅馬到帝國周邊地區的距離,絕大多數仍然超過1500千米,個別邊境地區可能是這個距離的一倍。
  • 「抗影」——從反擊蒙古 波斯 羅馬 奧斯曼,到抵抗蘇德美!
    由於叛徒的出賣,希臘軍隊被波斯軍隊抄到了身後形成圍剿之勢。列奧尼達為了保存聯軍實力,讓聯軍首先撤退,自己率領300精兵死守溫泉關斷後。面對十萬波斯大軍,斯巴達士兵爆發出驚人的戰力。整個戰爭整整持續了2天,300精兵全部陣亡,而波斯軍隊則損失了20000多士兵,薛西斯一世的兩個兄弟也在此役中戰死。
  • 三世紀危機後,羅馬陷入統治危機,執政官戴克里先是如何解決的?
    三世紀危機羅馬陷入混亂公元3世紀上半葉,羅馬帝國因一直未能解決諸多社會危機,從而開始走向衰落,即所謂的三世紀危機。在這個亂世裡,羅馬政治幾乎完全陷於癱瘓的狀態,經濟環境也大不如前,整個帝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分裂趨勢。
  • 《釜山行2:半島》預告片全球首播!人類瀕臨滅絕,全球都是喪屍
    最新消息據了解,苦等了4年的《釜山行》第2部也即將問世一一《 釜山行:半島》,最新預告片終於出爐啦!稍後小編會放上相應的視頻哦。由於第1部的反響非常好,讓影迷們都非常期待第二部,而《釜山行》第2部:《釜山行:半島》預計將會在今年暑假檔上映,可是不懂會否因為疫情的情況而受影響。由於導演在第一部的時候就已經把男主「孔劉」寫死了,所以其實第二部並不是正宗的續集。
  • 義大利五大城市三維地圖:羅馬,都靈,米蘭,威尼斯和佛羅倫斯
    其中城鎮化率為69.1%,這說明了有近七成的人口集中在城鎮當中,城鎮的發展在義大利的社會經濟的進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像波河平原上的米蘭,威尼斯,都靈,中部地區的羅馬,佛羅倫斯,南端的那不勒斯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城市。而像這次義大利的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嚴重的北部的「波河平原」是義大利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有著阿爾卑斯山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
  • 義大利羅馬周末辦貓展 (1/6)
    義大利羅馬周末辦貓展 (1/6) "← →"翻頁 當地時間11月16日,義大利羅馬舉行貓展,數百隻喵星人同臺參與貓科動物美容大賽。
  • 莫斯科為何自稱第三羅馬?東正教中心是如何轉移到俄羅斯的?
    隨著基督教徒的增加,特別是一些羅馬貴族的加入,這些人逐漸改變基督教反羅馬的教義。在3世紀末期,羅馬帝國出現統治危機,國內經濟衰落,北方蠻族日耳曼人不斷侵擾邊境。為了維持帝國東部的穩定,君士坦丁皇帝選擇歐亞大陸的交通中心君士坦丁堡(拜佔庭)為帝國的「新都」。他為了加強皇帝的統治並獲得信奉基督教的貴族支持,又專門建立了當時五大主教區之一的君士坦丁堡教區。
  • 「羅馬和平」下不同文化的相遇
    羅馬通過長期徵服和帝國主義外交,在舊大陸西部建立了一個大帝國。地中海成了羅馬人名副其實的「我們的海」。這片海域之外從萊茵河到大西洋沿岸的西歐大陸、多半個不列顛島、多瑙河流域以南的中歐部分和以北的羅馬尼亞、大部分黑海沿岸、尼羅河流域、阿拉伯沙漠的西北邊緣等地也都被組織到這一政治體中。甚至兩河流域和亞美尼亞也短期落入羅馬治下,高加索地區曾不乏其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