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港幼童學編程,上海幼升小查祖宗三代,幸虧生活在廣東……)
全國民辦小學招生陸續開始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
對魔都的父母來說
無疑是一場嚴酷的考驗
5月6日-7日
上海市民辦中小學面談日
各個小學的大門口
人頭攢動嚴陣以待
儼然有一種高考的架勢
許多家長萬萬沒想到
自己闖過了高考、國考等人生難關
最終會摔倒在孩子的幼升小考察上
在上海陽浦小學的面談過程中
除了孩子之外
家長也參與了考試
來看看給家長們的「考題」:
你是不是做不出?
人生重來算了……
你的另一半是不是也做不出?
那人生一起重來算了……
更有家長直接表示:
自己都不會!愧對列祖列宗!
魔都家長真可憐
幾十歲的人了
還得被小學再侮辱一次!
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
上海青浦世外學校
家長問卷調查
爺爺奶奶的學歷
才更讓人驚訝
了解一下家庭基本構成也沒啥
但是學歷和畢業院校也要考察
這個不是考學識,是考基因吧
有家長在群裡問大家:
家長們對此是這樣的評價:
請牢記公式:
雞血媽+拼得上的爹+神爺爺+神奶奶+神外公+神外婆 = 超一流小學
其實,做考題還算好的
網上還傳出有學校二面
要看家長身材的
↓↓
求家長的心理陰影面積……
最新處理結果
↓↓
7日晚,上海市教委回應此事稱,已對涉事陽浦小學、青浦世界外國語學校兩所民辦學校,在全市教育系統內提出通報批評,要求其所在區教育局進行追責,並將要求兩校公開致歉,同時核減下一年度招生計劃。
7日,上海青浦世外學校就「小學招生面談調查問卷家長」一事致歉。
可是
魔都這些面試題算什麼
在香港「幼升小」面前
簡直太小兒科了好嗎?
香港最近播出了一部紀錄片
《沒有起跑線?》
紀錄片內
香港小孩子為了備戰幼升小
要讀兩間幼稚園
三四歲就已經沒有娛樂時間
天天學學學
香港家長對興趣班的執念
不只是在周末
而是日常
看了覺得可怕
這位媽媽Athena的孩子
同時在上六個興趣班
每天完成功課之後要十點多才睡覺
你以為興趣班還只是
鋼琴、跳舞和畫畫?
人家孩子都已經開始學編程了!
心疼香港的小朋友
也心疼家長
在紀錄片的一開篇就有家長說
——
在這樣環境裡
香港很多小孩
都有「我不進步就是退步」的覺悟
覺得自己不能輸
那麼,廣州的幼升小又考什麼?
孩子們是不是也背負著巨大的壓力
從小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是不是也得拼腦力拼爹媽?
今年3月份,廣州某私立學校要求家長要本科學歷以上,鬧得沸沸揚揚。
5月6日
中山大學附屬小學開始面試
據微信號「家長幫廣州站」報料
現場家長也是嚴正以待
據現場爸媽透露
今年的中大附小面試題如下
這套試題沒毛病
很正常
再來看看
網傳2017年廣州民辦小學面試題
(備註:暫時無法證實真實性)
廣州華美英語實驗學校:
1.自我認識:父母的簡單介紹等
2.運動能力:單腳站立、聽指示做動作等
3.記憶能力:重複聽到的數字串等
4.觀察力:比較兩幅圖的異同
5.常識題:拼七巧板,考察圖形、顏色等
6.計算能力:10以內的加減法
7.思維能力:故事續編
8.合作能力:分組合作砌杯子等遊戲
尤其注意禮儀教育、注意力集中以及持久度幾思維能力和肢體動作的訓練
廣外增城外校
1.看圖講故事
2.二十以內加減法
3.唱歌
4.跑步
5.詢問父母職業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家長面試題:
1.孩子基本情況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理念
2.孩子就讀的幼兒園
3.平時如何培養
4.為什麼選擇華外
5.對於未來培養小孩有什麼規劃
6.父母的職業
學生面試題:
1.看圖編號講故事
2.跟讀繞口令
3.看數字編規律
4.看圖找不同
5.英文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天河實驗學校
1.自我介紹
2.報警急救電話
3.數學:口算,兩題加法一題減法
4.家長的電話號碼
5.背誦古詩、三字經
6.找不同
7.英文單詞:數字與動物
8.認字、認形狀
9.自選做兩個肢體動作
廣州大學附屬小學(石井校區)
1.自我介紹:自己的名字
2.拼音、音節、識字量
3.看圖說話
4.20以內連加連減
5.看圖計算
6.記憶力
7.腦筋急轉彎
8.才藝表演
黃岡中學廣州實驗學校小學部
孩子面試題:
1.年齡
2.特長是什麼?現場表演唱歌等才藝
3.記憶題:記數字,用七巧板拼飛機、聖誕樹,玩積木,說積木的顏色和形狀。
4.數學題:
(1)你前面有5人,後面有5人,這一排一共多少人?
(2)他從前面數第五個,從後面數第六個,這一排一共多少人?
(3)媽媽給你五元錢買了一個冰激凌,還剩一元錢,冰激凌多少錢?
(4)有五塊錢,花了三塊,剩下幾塊?
(5)給一排數字,先讀一次,再背出來。
(6)有兩杯水,喝掉其中一杯的半杯,從另一杯倒半杯到喝過的那杯,再喝掉半杯,再從另一杯倒半杯到喝過的那杯,把這杯都喝掉,問:你一共喝了幾杯水?
(7)一個哥哥比你大三歲,一年後這個哥哥比你大幾歲?
5.英語單詞:
(1)動物類:大象、獅子、猴子、狗、熊貓
(2)其他類:蘋果、蛋糕、眼睛、嘴巴、顏色、書本、書包
6.老師唱《我愛北京天安門》,問天安門在哪裡
7.看圖講故事
8.讀給出的中文字
9.文體:跳遠、拍皮球、打節拍
家長面試題:
1.幼兒園有沒有轉過學?幾歲入學?
2.孩子是否一直在家長身邊教育?誰輔導功課?
3.平時爸爸帶還是媽媽帶?
4.如果孩子犯錯了,家長會如何處理?
5.為什麼選擇我們學校?
6.有沒有兄弟姐妹?
7.爸媽教育上出現分歧了聽誰的?
8.周末有什麼親子活動?
9.怎麼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
2016年南都記者找到的
兩間民辦小學面試真題
A校
1.走迷宮(團隊合作能力+對方位感的理解):2個孩子合作,1個孩子被蒙上眼睛,另外1個孩子指揮他通過障礙。
2.聽音樂或看電視,再進行模仿。
A.觀看一段有唱歌和跳舞的視頻,讓孩子們將這些內容模仿出來;
B.聽歌曲,學唱歌。
3.手眼腦協調能力考核:A.跳繩4次;B.原地踏步。
4.看圖說話:老師指著1幅圖片,問孩子「圖片中的人物在做什麼事情」?
據孩子們看到的圖片有:2個孩子在跳舞或2個孩子在唱歌。
5.觀察識別能力+記憶能力+書寫能力綜合考核:
A.給出1個字,讓孩子認識並記憶,再書寫出來;
B.給出1個拼音音節或字母,讓孩子認識並記憶,再書寫出來;
C.給出1個簡單單詞或1個英文字母,讓孩子認識並記憶,再書寫出來。
D.給孩子看1個2-3位的數字,讓孩子觀看2秒後拿走,讓孩子記住並書寫出來;
6 .數學類(序數考核)給小動物找房間,這些小動物分別住在第幾層?
7.拼圖考核:給出一幅缺少1塊拼圖的圖案,讓孩子從A B C D答案中挑選出來。
8.四宮格計算:孩子在試卷上填寫。
9.自我介紹。
10.才藝:彈鋼琴(額外加分項),老師就問了是否會彈鋼琴,沒有讓現場彈奏。
B校
1.自我介紹。
2.記憶能力考核:圖片記憶。
3.數學類:圖形方面,給4個小鴨子擺出4種不同的圖形;運算方面,20以內加減法運算。
4.語文類:單圖的看圖說話、聽故事回答問題、識字等。
不管是今年網傳題
還是往年的真題
其實廣州幼升小考題
基本都是測試孩子的
表達能力
記憶能力
思維能力
算數能力
如果有特長還能加分
可是這些考題
分分鐘「考」的是家長
如果家長平時沒有給孩子加班加料
孩子能順利完成以上考題嗎?
南都記者曾在去年
採訪了不少家長和老師
一班主任說:
我們班上有好幾個學生這學期一星期都請假兩天,到外面讀幼小銜接班了。
一家長說:
每天晚上都給孩子滲透一些小學的題目,特別是算術題。因為身邊不少同事的孩子100以內的加減法都會了,還能進位借位列算式。孩子起點晚,目前連「2+7=9」都是硬背下來的。
一校長說:
其實,在民辦學校入學面談中,更多的是「考」家長,至於孩子在學前會背多少詩句,會算多少道數學題都不在學校考核範圍內。
其實
不管是香港上海還是廣州
當大家都追捧教育資源時
這些怪現象也就不怪了
難得有一回
我們慶幸自己長大了!
要擱到現在
恐怕連幼兒園
都法成功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