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孩備戰幼升小:有人同時上六個興趣班

2020-11-30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原標題:香港幼童學編程,上海幼升小查祖宗三代,幸虧生活在廣東……)

  全國民辦小學招生陸續開始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

  對魔都的父母來說

  無疑是一場嚴酷的考驗

  5月6日-7日

  上海市民辦中小學面談日

  各個小學的大門口

  人頭攢動嚴陣以待

  儼然有一種高考的架勢

  許多家長萬萬沒想到

  自己闖過了高考、國考等人生難關

  最終會摔倒在孩子的幼升小考察上

  在上海陽浦小學的面談過程中

  除了孩子之外

  家長也參與了考試

  來看看給家長們的「考題」:

  你是不是做不出?

  人生重來算了……

  你的另一半是不是也做不出?

  那人生一起重來算了……

  更有家長直接表示:

  自己都不會!愧對列祖列宗!

  魔都家長真可憐

  幾十歲的人了

  還得被小學再侮辱一次!

  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

  上海青浦世外學校

  家長問卷調查

  爺爺奶奶的學歷

  才更讓人驚訝

了解一下家庭基本構成也沒啥

  但是學歷和畢業院校也要考察

  這個不是考學識,是考基因吧

  有家長在群裡問大家:

  家長們對此是這樣的評價:

  請牢記公式:

  雞血媽+拼得上的爹+神爺爺+神奶奶+神外公+神外婆 = 超一流小學

其實,做考題還算好的

  網上還傳出有學校二面

  要看家長身材的

  ↓↓

求家長的心理陰影面積……

最新處理結果

  ↓↓

  7日晚,上海市教委回應此事稱,已對涉事陽浦小學、青浦世界外國語學校兩所民辦學校,在全市教育系統內提出通報批評,要求其所在區教育局進行追責,並將要求兩校公開致歉,同時核減下一年度招生計劃。

  7日,上海青浦世外學校就「小學招生面談調查問卷家長」一事致歉。

  可是

  魔都這些面試題算什麼

  在香港「幼升小」面前

  簡直太小兒科了好嗎?

  香港最近播出了一部紀錄片

  《沒有起跑線?》

  紀錄片內

  香港小孩子為了備戰幼升小

  要讀兩間幼稚園

  三四歲就已經沒有娛樂時間

  天天學學學

  香港家長對興趣班的執念

  不只是在周末

  而是日常

  看了覺得可怕

  這位媽媽Athena的孩子

  同時在上六個興趣班

  每天完成功課之後要十點多才睡覺

  你以為興趣班還只是

  鋼琴、跳舞和畫畫?

  人家孩子都已經開始學編程了!

  心疼香港的小朋友

  也心疼家長

  在紀錄片的一開篇就有家長說

  ——

  在這樣環境裡

  香港很多小孩

  都有「我不進步就是退步」的覺悟

  覺得自己不能輸

  那麼,廣州的幼升小又考什麼?

  孩子們是不是也背負著巨大的壓力

  從小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是不是也得拼腦力拼爹媽?

  今年3月份,廣州某私立學校要求家長要本科學歷以上,鬧得沸沸揚揚。

  5月6日

  中山大學附屬小學開始面試

  據微信號「家長幫廣州站」報料

  現場家長也是嚴正以待

  據現場爸媽透露

  今年的中大附小面試題如下

這套試題沒毛病

  很正常

  再來看看

  網傳2017年廣州民辦小學面試題

  (備註:暫時無法證實真實性)

  廣州華美英語實驗學校:

  1.自我認識:父母的簡單介紹等

  2.運動能力:單腳站立、聽指示做動作等

  3.記憶能力:重複聽到的數字串等

  4.觀察力:比較兩幅圖的異同

  5.常識題:拼七巧板,考察圖形、顏色等

  6.計算能力:10以內的加減法

  7.思維能力:故事續編

  8.合作能力:分組合作砌杯子等遊戲

  尤其注意禮儀教育、注意力集中以及持久度幾思維能力和肢體動作的訓練

  廣外增城外校

  1.看圖講故事

  2.二十以內加減法

  3.唱歌

  4.跑步

  5.詢問父母職業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家長面試題:

  1.孩子基本情況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理念

  2.孩子就讀的幼兒園

  3.平時如何培養

  4.為什麼選擇華外

  5.對於未來培養小孩有什麼規劃

  6.父母的職業

  學生面試題:

  1.看圖編號講故事

  2.跟讀繞口令

  3.看數字編規律

  4.看圖找不同

  5.英文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天河實驗學校

  1.自我介紹

  2.報警急救電話

  3.數學:口算,兩題加法一題減法

  4.家長的電話號碼

  5.背誦古詩、三字經

  6.找不同

  7.英文單詞:數字與動物

  8.認字、認形狀

  9.自選做兩個肢體動作

  廣州大學附屬小學(石井校區)

  1.自我介紹:自己的名字

  2.拼音、音節、識字量

  3.看圖說話

  4.20以內連加連減

  5.看圖計算

  6.記憶力

  7.腦筋急轉彎

  8.才藝表演

  黃岡中學廣州實驗學校小學部

  孩子面試題:

  1.年齡

  2.特長是什麼?現場表演唱歌等才藝

  3.記憶題:記數字,用七巧板拼飛機、聖誕樹,玩積木,說積木的顏色和形狀。

  4.數學題:

  (1)你前面有5人,後面有5人,這一排一共多少人?

  (2)他從前面數第五個,從後面數第六個,這一排一共多少人?

  (3)媽媽給你五元錢買了一個冰激凌,還剩一元錢,冰激凌多少錢?

  (4)有五塊錢,花了三塊,剩下幾塊?

  (5)給一排數字,先讀一次,再背出來。

  (6)有兩杯水,喝掉其中一杯的半杯,從另一杯倒半杯到喝過的那杯,再喝掉半杯,再從另一杯倒半杯到喝過的那杯,把這杯都喝掉,問:你一共喝了幾杯水?

  (7)一個哥哥比你大三歲,一年後這個哥哥比你大幾歲?

  5.英語單詞:

  (1)動物類:大象、獅子、猴子、狗、熊貓

  (2)其他類:蘋果、蛋糕、眼睛、嘴巴、顏色、書本、書包

  6.老師唱《我愛北京天安門》,問天安門在哪裡

  7.看圖講故事

  8.讀給出的中文字

  9.文體:跳遠、拍皮球、打節拍

  家長面試題:

  1.幼兒園有沒有轉過學?幾歲入學?

  2.孩子是否一直在家長身邊教育?誰輔導功課?

  3.平時爸爸帶還是媽媽帶?

  4.如果孩子犯錯了,家長會如何處理?

  5.為什麼選擇我們學校?

  6.有沒有兄弟姐妹?

  7.爸媽教育上出現分歧了聽誰的?

  8.周末有什麼親子活動?

  9.怎麼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

  2016年南都記者找到的

  兩間民辦小學面試真題

  A校

  1.走迷宮(團隊合作能力+對方位感的理解):2個孩子合作,1個孩子被蒙上眼睛,另外1個孩子指揮他通過障礙。

  2.聽音樂或看電視,再進行模仿。

  A.觀看一段有唱歌和跳舞的視頻,讓孩子們將這些內容模仿出來;

  B.聽歌曲,學唱歌。

  3.手眼腦協調能力考核:A.跳繩4次;B.原地踏步。

  4.看圖說話:老師指著1幅圖片,問孩子「圖片中的人物在做什麼事情」?

  據孩子們看到的圖片有:2個孩子在跳舞或2個孩子在唱歌。

  5.觀察識別能力+記憶能力+書寫能力綜合考核:

  A.給出1個字,讓孩子認識並記憶,再書寫出來;

  B.給出1個拼音音節或字母,讓孩子認識並記憶,再書寫出來;

  C.給出1個簡單單詞或1個英文字母,讓孩子認識並記憶,再書寫出來。

  D.給孩子看1個2-3位的數字,讓孩子觀看2秒後拿走,讓孩子記住並書寫出來;

  6 .數學類(序數考核)給小動物找房間,這些小動物分別住在第幾層?

  7.拼圖考核:給出一幅缺少1塊拼圖的圖案,讓孩子從A B C D答案中挑選出來。

  8.四宮格計算:孩子在試卷上填寫。

  9.自我介紹。

  10.才藝:彈鋼琴(額外加分項),老師就問了是否會彈鋼琴,沒有讓現場彈奏。

  B校

  1.自我介紹。

  2.記憶能力考核:圖片記憶。

  3.數學類:圖形方面,給4個小鴨子擺出4種不同的圖形;運算方面,20以內加減法運算。

  4.語文類:單圖的看圖說話、聽故事回答問題、識字等。

  不管是今年網傳題

  還是往年的真題

  其實廣州幼升小考題

  基本都是測試孩子的

  表達能力

  記憶能力

  思維能力

  算數能力

  如果有特長還能加分

可是這些考題

  分分鐘「考」的是家長

  如果家長平時沒有給孩子加班加料

  孩子能順利完成以上考題嗎?

  南都記者曾在去年

  採訪了不少家長和老師

  一班主任說:

  我們班上有好幾個學生這學期一星期都請假兩天,到外面讀幼小銜接班了。

  一家長說:

  每天晚上都給孩子滲透一些小學的題目,特別是算術題。因為身邊不少同事的孩子100以內的加減法都會了,還能進位借位列算式。孩子起點晚,目前連「2+7=9」都是硬背下來的。

  一校長說:

  其實,在民辦學校入學面談中,更多的是「考」家長,至於孩子在學前會背多少詩句,會算多少道數學題都不在學校考核範圍內。

  其實

  不管是香港上海還是廣州

  當大家都追捧教育資源時

  這些怪現象也就不怪了

  難得有一回

  我們慶幸自己長大了!

  要擱到現在

  恐怕連幼兒園

  都法成功畢業

相關焦點

  • 口述|香港「幼升小」故事:這是一場壓力下的「配對」遊戲
    【編者按】各地「幼升小」陸續開始。入學考試考倒家長;孩子被復讀幼兒園……有人把「幼升小」稱為「沒有硝煙的戰爭」。香港某電視臺的一檔真人秀節目《沒有起跑線》曾集中展現家長的教育焦慮。有家長不無心酸地自嘲,在香港不做兩件事會活得很輕鬆:生孩子和買房子。
  • 2013幼升小準備:大班幼小銜接工作計劃
    本年度本班幼兒38名,經過幼兒園兩年的學習,我們認為:幼兒在生活自理能力、學習習慣、任務意識方面都有了較大進步,尤其是在班級全語言環境的影響下,幼兒的閱讀能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因為幼兒間年齡相差較大,男女比率失衡,造成了班級幼兒能力相差較大、班級常規有待繼續培養的局面。
  • 「幼升小」面試課程潛入學前班 家長躊躇是否上
    可是這些天,曹女士一直在為今年9月給孩子上幼兒園大班還是上學前班躊躇。記者調查發現,本市公立小學早已不再開設學前班,可教育機構的學前班卻越發紅火,應對「幼升小」的考試課程與面試技巧,今年已普遍進入學前班課程。名校入學考試過關難,成為擺在家長面前的現實問題。
  • 兒童興趣班時間表
    現如今,做家長的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很多父母也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孩子該學什麼呢?什麼時候學合適呢?一份參考表格做家長的可記得收好。真正報班跟著老師學習一般從四歲左右開始比較適合。書法4-7歲書法是一種技巧性很高的藝術,對書法有興趣的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就可以開始接觸書法。真正系統地學習書法,從三年級開始較為適當。
  • 幼升小擇校必知的13個關鍵詞
    一、幼升小  幼升小是幼兒園或學齡前兒童升小學的簡稱。幼升小在幾年前原本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隨著教育的改革,特別是小升初升學方式的多元化、學籍制度 管理的強化,幼升小已在小升初、初升高中變得最為重要。
  • 「我不斷給孩子報興趣班,為的就是讓他多學習,有什麼錯」
    4歲:學科啟蒙-英語、演講、數學上幼兒園了,幼升小的壓力實在太大,不得不報一些基礎課程,加強孩子的系統學習,使用正規膠材更有效果。4歲:體育類-跳繩、跆拳道體育館就在樓下,但是因為孩子不會簡單的一些體育運動,必須要開展的身體素質教育。
  • 贏在起點早教中心︱從2019上海幼升小變化,看2020面談趨勢與準備策略
    同時強調,民辦學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應嚴格按照計劃數錄取新生。  民辦學校究竟如何選擇生源?為引導民辦中小學結合學校辦學理念和特色,創造性地設計和實施面談,本市教育專業機構開展了幼升小、小升初入學準備研究,提出了多元化的綜合素質評價框架。比如幼升小主要考察運動健康、語言發展、科學認知、自我和社會性、學習品質。
  • 給孩子報興趣班注意:三種興趣班不僅費錢還費時間,得不償失
    看過一個教育節目——《老師請回答》,有一期來了一個家庭,3年為了孩子上興趣班賣了北京的一套房,一共花了120多萬。有一個叫晴晴的女孩,今年七歲,三年的時間家人竟給她花了120萬的課外培訓費!!!費用:跟公司籤約13.8萬,一對一聲樂表演40萬,工體演出30萬,紐約2次T臺20萬,還有各種興趣班的費用,共計120萬。
  • 北京2019年義務教育入學意見發布 幼升小符合政策老居民仍單校劃片
    在「幼升小」方面,符合政策的老居民仍然實行單校劃片。同時,本市戶籍無房家庭在租住地入學、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政策均基本與去年保持一致。此外,要求各區應建立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證明證件材料聯合審核機制。今年政策的 「公平」「平穩」著重體現在免試就近入學方面。本市將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釋放的優質學位全部用於派位入學。
  • 在這些好玩的興趣班面前,奧數、英語、鋼琴都不算什麼……
    奧數班、英語班、鋼琴班、書法班、繪畫班 培養考試小能手和文人雅士的興趣班有點濫大街 足球班、陶藝班、烘焙班、樂高班、剪紙班 再也不能「鶴立雞群」
  • 在過去的四年裡,送孩子上了十幾個興趣班,20萬算投資失敗?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都有過那麼一個階段,或者瞬間,覺得自己生了一個聰明絕頂的孩子。 當然,現在悟出來了:未來絕頂是有可能的。聰明不聰明,就真不好說了 在當時我覺得那麼聰明的小孩,不好好挖掘培養怎麼行呢。
  • 畫畫興趣班怎麼挑 杭州家長都用好多興趣班
    然而面對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的美術興趣班,家長到底該怎麼挑選,才能選個靠譜機構,挑個好老師,讓自己和孩子不踩坑?  家住杭州的高女士表示,最近用「好多興趣班」APP給女兒挑選了一家美術興趣班,非常不錯。
  • 給娃報啥興趣班,就是中年夫妻感情的照妖鏡
    從經濟學角度看(薛教授上身),報興趣班屬於投資行為,需要出資、出力(得有人管接送,還得督促完成課後作業),合伙人之間產生分歧是很正常的。 最近在看央視教育紀錄片《起跑線》,有一集就講了幾組家庭因為興趣班而產生的分歧。 北京小學二年級學生湯笑嫣,有一個極為雞血的全職媽媽。
  • 5歲孩子報17個培優班 專家:莫透支兒童興趣精力
    周一拼音,周二陶土,周三聲樂,周四英語,周五鋼琴,周末識字和數學……  武漢的徐女士先後為兒子報了17個培優班,近年來累計花費近12萬元。因此被稱為「最著急」家長。  此種「快馬加鞭」的培養到底圖啥?
  • 4歲小朋友6+2個興趣班,爸爸要瘋媽媽好嗨
    那麼,媽媽們都是為什麼給孩子上興趣班,要上多少個興趣班才能讓媽媽們停止競爭焦慮呢?新姐給大家分享幾個自己身邊的故事。對上興趣班持開放心態的小蝦米表示,孩子現在上的興趣班都是自己喜歡的,誰說上興趣班的孩子沒童年?一群孩子在一起邊學邊玩,那是他們的休閒沙龍,開心著呢,比在外面瘋玩更有成就感。
  • 舞蹈興趣班隨便換 用好多興趣班幫孩子挑好老師
    作為既能夠提升孩子身體素質和協調性,又可以培養孩子個人氣質的興趣愛好,舞蹈近年來逐漸成為中國家長眼中的興趣班熱門選項。然而在舞蹈興趣班熱火朝天的同時,因學舞蹈導致兒童截癱的事件卻也開始頻頻出現。有的孩子在練習下腰等舞蹈動作時發生意外,不僅沒有練成絕佳氣質,反而付出了終身無法挽回的代價。
  • 「小眾」興趣班受青睞 究竟該給孩子選怎樣的興趣班?
    凱比泰馬術俱樂部教練梁先生告訴記者,該馬術俱樂部目前採取的是按課時收費,一年共20個課時,每400元一個課時。同樣的,擊劍興趣班的收費也不便宜,三一國際擊劍俱樂部的創始人謝先生說,該俱樂部目前收費標準全年是14800元,不限課時,一節課90分鐘;也有寒暑假體驗班,一個假期的收費標準是3180元,還附送一套裝備。
  • 家庭之星育兒:別讓興趣班破壞了孩子的興趣!
    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孩子學習時完全被動,學習興趣不可持續。要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孩子學習主動的最主要影響因素。報個興趣班反而破壞了孩子的興趣,賠了夫人又折兵,讓人如何承受?因此,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報的話,報什麼比較好?令家長們更加焦慮糾結。對於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答案是肯定的。
  • 幼升小面試題讓成人汗顏:龍捲風分幾種
    精彩看點:  北京各區幼升小面試題大匯總 難倒家長  上海十所名校幼升小面試題集錦  特別策劃:上個小學真費勁兒—  答案:10條  1個孩子用6分鐘吃完一個漢堡包,問3個孩子同一時間各吃1個漢堡包用多少分鐘?  答案:六分鐘  草莓和桃子各代表一個數,草莓加桃子等於7,草莓加草莓等於8,草莓和桃子各是幾?  答案:草莓是4、桃子是3。
  • 給孩子報「興趣班」成潮流,這3種興趣班,最好別給孩子報
    現在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已經成了潮流,人家報3個有的家長就得報4個,人家報4個咱就得報5個,甚至有的家長給孩子報的興趣班都不下10個,搞的孩子一點時間都沒有。但是家長給孩子報那麼多興趣班,真的都是孩子喜歡的嗎?對孩子真的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