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鱒魚是不是三文魚,銀鱈魚是不是鱈魚?專家建議分清魚類合理烹飪

2020-12-04 中國經濟網

虹鱒魚到底是不是三文魚?銀鱈魚究竟是什麼魚……曾在網上吵翻天、讓消費者疑惑犯愁的問題,現有人決定站出來,率先規範命名,明確品種品類。

5月14日,記者從新零售標杆品牌盒馬生鮮公司獲悉,該公司旗下自有品牌「帝皇鮮」,將率先針對銀鱈魚、三文魚等容易讓消費者困惑的產品的名稱定下規矩,從自身做起抵制市場亂象,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有零售商選取6款海產品探索規範命名

據了解,當前國內的三文魚命名,前綴甚多,挪威三文魚、帝王三文魚、紅三文魚等等,甚至還出現「淡水三文魚」,讓人們在選擇時,不僅眼花繚亂,而且還不知它們之間有何區別。

去年媒體爆出虹鱒魚假冒三文魚出售的消息後,網上引發一輪輪」虹鱒魚到底是不是三文魚「的爭論。一方認為,三文魚是對某一類魚的統稱,而不是特指某種魚,所以虹鱒魚也是三文魚;另一方則認為,只有大西洋鮭才是三文魚,虹鱒魚不算。雙方各執一詞。

鱈魚在市場上亦很混亂,冠以各種「鱈」的產品大大小小有十數種,還有部分水產魚不屬鱈魚類,亦被冠名為「銀鱈魚」,這些號稱「鱈雪」的水產,價格差異亦很大。

「中國消費者的海產消費越來越多,從食物多樣化角度有利於國民健康水平的提升。」盒馬帝皇鮮品牌採購總監黃玲說,人們對海產品不夠了解,加上市場沒有統一的標準,消費時容易被誤導。

「我們希望從自己做起,讓消費者能夠清晰知道買的是什麼,怎麼吃對自己最好。」據上述人士稱,該公司現公布的一批規範水產命名,如帝皇鮮銀鱈魚採用的是「巴塔哥尼亞犬牙魚」(又名小鱗犬牙南極魚),拉丁名為「Dissostichus eleginoides」,其中,「銀鱈魚「的命名標準由盒馬和MSC(海洋管理委員會)共同發布。

另一熱銷的三文魚,選取的必須是「大西洋鮭魚」,拉丁名為「Salmo Salar」。此外,該公司還發布帝王鮭,即海水養殖的大鱗大馬哈魚;泰國黑虎蝦,即斑節對蝦;北極甜蝦,即北方長額蝦等6款海產品的正確命名規範,這些水產的命名,在商品名、中文學名、拉丁文名、英文名等方面均做了規範。

黃玲表示,未來希望更多的海產品牌能夠站出來,明確商品名稱和屬性,給消費者一個透明、規範的消費環境。

專家稱要充分尊重消費者知情權

人們對「三文魚到底是哪種魚」爭議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關乎它是否能生食。若三文魚是大西洋鮭魚,其適合用作刺身生食,若是虹鱒魚,作為一種淡水魚,則更適合煮熟吃,生食有健康風險。

「所有的淡水魚類都不建議生食。」中漁協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態專委會主任委員、知名科普博主「開水族館的生物男」周卓誠說,「只要分清種類、烹調合理,都是好食材,前提是要充分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

他表示,非常支持對海產品的商品名稱進行規範和公示,畢竟買得清楚,才能吃得明白。」

據悉,為了使消費者明白消費,盒馬還與多家機構、企業合作,推出可追溯體系。其中,該公司與MSC(海洋管理委員會)合作,在銀鱈魚扒包裝上標註有MSC藍色生態標籤的,代表該產品命名規範,並可追溯到可持續認證的漁業,經過獨立的第三方審核。隨後,還將與ASC(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共同開發三文魚電子溯源系統;與GAA(全球水產養殖聯盟)在帝皇鮮鮮蝦系列進行合作,等等。

【南方網全媒體記者】歐志葵

來源:南方網

相關焦點

  • 抵制市場亂象 滬部分商超為銀鱈魚三文魚正名
    原標題:滬部分商超為銀鱈魚三文魚正名  據《勞動報》報導,水產界套路深,油魚可能冒充銀鱈魚,淡水虹鱒偽裝深海三文魚……記者注意到,滬上部分商超正為銀鱈魚、三文魚等富有「爭議」的水產品正名,增設命名標準、定製標籤,並實現追溯管理。
  • 油魚偽裝成鱈魚,你都不知道被坑了!
    在海鮮界,不少昂貴的魚類品種經常被冒牌,賣家魚目混珠,用其它劣質品種的魚替代了優質魚種。下面我們來看看,海鮮都有那些高仿貨。一、虹鱒魚與三文魚三文魚以其細膩口感喝鮮美的味道備受歡迎,市面上三文魚價格昂貴,不少商家為了從中謀取高利,以淡水魚虹鱒魚替代,這種魚類肉質口感不僅沒有三文魚鮮嫩,連營養價值也差了一大截,市面上價格只有30元左右,三文魚是其三倍。
  • 名字相似,卻是兩種魚類?鱈魚和銀鱈魚價格口感營養都不同
    很多人會混淆鱈魚和銀鱈魚,以為是一種魚類,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是不同種類的魚,且銀鱈魚除了價格比鱈魚貴得多,口感和營養價值都能秒殺普通鱈魚。「銀鱈魚」實際上包含了兩種高端冷水魚,裸蓋魚 (又名黑鱈阿拉斯加銀鱈魚)和南極犬牙魚 (又名銀鱈魚/法國銀鱈魚)。 口感極好,肉質入口即化,這跟普通鱈魚粗糙的口感比起來,堪稱天壤之別。且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極高。
  • 【分辨】銀鱈魚油魚啥區別
    銀鱈魚肉雪白,油魚色如雞胸脯肉  ●記者買的是鱈魚嗎  這兩種鱈魚到底是什麼鱈魚?是不是像銀鱈魚的油魚?記者帶著從世紀聯華和樂購超市買的兩種散裝鱈魚,專程請海洋魚類專家、省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副調研員劉定康來鑑別一下。
  • 三文魚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還能給孩子吃海魚嗎?專家回應來了!
    01三文魚VS虹鱒魚 你以前會買三文魚嗎?你知不知道你買的三文魚可能是假的? 不信?我們先來看一張圖片。 研究表明,海水的流動性大且含鹽度高,所以生活在海裡的魚類感染寄生蟲的概率較小。 而且,海魚中就算有寄生蟲,這些寄生蟲也無法在人體的「淡水環境」中存活。 知道生食淡水魚的危害以後,我們到底要如何區別三文魚和虹鱒魚呢?
  • 餐廳吃到的三文魚是不是虹鱒魚冒充的?檢測後發現……
    ,自從《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發布、消費者質疑標準中將虹鱒魚列入三文魚類別以來,他「再也沒吃過三文魚」。相關閱讀:《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  消費者:三文魚口感不對 懷疑是虹鱒魚  顧先生告訴記者,這家餐廳的三文魚沙拉口感不對,「三文魚的肉爛得太碎了,不像原來吃的三文魚是一整片比較有韌性的感覺,這個很容易就撕爛了。」  為此,顧先生留了個心眼,把吃剩下的三文魚打包回來。
  • 挪威北極鱈魚,下一個三文魚?「洋海鮮」成家常菜新寵
    昨日,挪威海產局在杭州發布的一組數據透露,挪威北極鱈魚進軍中國市場的三年時間內,產品已入駐杭州盒馬鮮生、永旺、麥德龍、物美、Ole『等超市進口生鮮專櫃,各廠商的挪威北極鱈魚銷量增幅達到50%——300%。  針對市場上品類繁多的進口鱈魚, 有著豐富烹飪經驗的杭州西溪賓館餐飲總監韓政建議,挑選肉質飽滿、色澤白淨的進口鱈魚,品質更好。
  • 央視調查稱國內所售鱈魚可能均非真正鱈魚
    近日,網上關於「假鱈魚」的消息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市場所出售的大部分「鱈魚」實際上並非鱈魚,而是油魚。油魚體內的脂肪含量達到了18%到21%,而真正的鱈魚脂肪含量應該在5%以下。專家表示,食用油魚易導致身體不適,建議少吃。央視【真相調查】 :「有毒」油魚充鱈魚?
  • 鱈魚!鱈魚!那些「假鱈魚」能給寶寶吃嗎?
    根據小愛了解,很多媽媽在給寶寶吃魚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鱈魚,因為鱈魚營養豐富,肉質細膩,還沒有那麼重的魚腥味,寶寶是特別的愛吃。正是因為鱈魚這麼優秀,所以一大批魚肉就打著鱈魚的名頭,什麼銀鱈魚、黑鱈魚、水鱈魚,一時間真是跟霧裡看花似的,要是沒有一雙慧眼,想分辨出真假鱈魚那就是難上加難!
  • 鱈魚,銀鱈魚?一字之差區別大,名字相似卻不是一種魚類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鱈魚」和「銀鱈魚」的字樣,它們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卻讓很多人誤以為它們是一種魚,而事實上,「鱈魚」和「銀鱈魚」是兩個不同種類的魚,在營養、口感等方面都有區別。「銀鱈魚」實際上包含了兩種高端冷水魚,即裸蓋魚和南極犬牙魚。
  • 超市裡的銀鱈魚為什麼價貴且暢銷?
    讓鱈魚揚名立萬的卻不是真鱈三兄弟,而是與鱈科並沒有半毛錢關係的銀鱈魚,銀鱈魚只是一個叫法,實際上沒有銀鱈魚這個種類。通常被稱為銀鱈魚的魚類有兩種,一種是南極犬牙魚,屬於鱸形目,在中國被稱為銀鱈。  銀鱈魚:我和鱈魚一點關係都沒有  鱈魚肉味甘美、營養豐富。
  • 你吃的三文魚是淡水虹鱒?水產裡「強攀親戚」的還不少
    不曾想,這則初衷為宣傳水產養殖高科技的新聞,卻意外開啟了一出跌宕起伏的「連續劇」——先是有網友指出,龍羊峽出產的並非根正苗紅的三文魚,而是虹鱒魚;科普達人很快「接棒」,指出生吃淡水虹鱒有感染寄生蟲病的風險;消費者則陷入震驚與失望中,中國漁業協會、水產加工與流通協會緊急發聲,為淡水虹鱒正名;企業也祭出檢驗報告自證安全。
  • 六招分清鱈魚和油魚的區別
    從概念上了解一下油魚和鱈魚1.油魚油魚是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通稱,分布於熱帶和溫帶海域,屬低價魚類,主要用於提煉工業用潤滑劑它含有一種名為蛇鯖毒素的天然蠟酯。蠟酯在人體內難以消化,食用後容易導致胃痙攣,油脂囤積在直腸,導致排油性腹瀉。油魚沒有毒,一次食用量不超過三兩一般沒事。但小朋友抵抗力較弱,媽媽們更要注意。
  • 確認過眼神,它才是真正的法國銀鱈魚
    法國銀鱈魚營養價值極高,含有豐富的鐵、鋅、維生素A和維生素D,魚肉中還富含EPA和DHA。DHA有助於大腦發育並提高記憶力,被稱為「腦黃金」,而EPA有降低血壓、血脂的作用。因此銀鱈魚被稱為「餐桌上的營養師」。常被人們當做輔食的首選食材。
  • 法國銀鱈魚肉質細嫩刺少且營養豐富,尤其適合當寶寶的輔食
    7-9個月寶寶胃已經能夠承受一些肉質輔食,但這並不代表寶寶的消化功能已經接近成人,所以我們建議寶寶滿10個月後,再往輔食中添加魚肉,初次添加時量要少,如果寶寶愛吃且不過敏,之後再慢慢加量。魚肉大多具有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的特點,尤其是深海魚類,其富含的DHA對於促進寶寶的腦部發育有積極作用。作為寶寶的第一口魚肉,很多媽媽會選擇法國銀鱈魚。
  • 真假鱈魚你分得清嗎
    幾天前,一場關於「真假三文魚」之爭引發全國討論,有人還列舉假三文魚的種種不是,當時我就笑了,天天關注什麼三文魚啊,你以為我們吃得起嗎?而最近,「真假鱈魚」又進入了公眾的視線。很多醫生會建議孩子吃一些鱈魚,因為其刺少、營養豐富、還富含智力發育所需的特殊物質,不過咱們市面上的鱈魚琳琅滿目參差不齊,甚至還有假鱈魚,這還真得分辨一下。馬伊琍曾在微博上抱怨,自己女兒吃了「鱈魚」後「拉了一堆的油」。明星都對鱈魚分不清,就更別說普通人了。在淘寶上搜索,會出現很多不同價位的「鱈魚」,售價從幾百到幾十不等,而在生鮮市場,各類「鱈魚」更是魚龍混雜。
  • 眼花繚亂的鱈魚怎麼分?新凍派帶你速看「真」鱈魚
    鱈魚家族可謂「魚」丁興旺,鱈形目下約十三個科共幾百種不同的魚類。廣義上,它們都可以被稱為「某某鱈魚」。 但由於命名體系的混亂和商業上的運作,鱈魚前面往往會被冠上各種高大上的名字,什麼五顏六色的藍鱈、黑鱈、白鱈、銀鱈,又或是天南地北的大西洋真鱈魚、法國銀鱈魚、阿拉斯加鱈魚、冰島鱈魚、南極鱈魚。 這就讓不少在超市選購的消費者犯了難,面對五花八門的種類,身為消費者該如何挑選來滿足自己的味蕾呢?
  • 一條法國銀鱈魚,引發的南極危機
    鱈魚名稱有多混亂,一般的消費者想想就頭大,特別是法國銀鱈魚,這種鱈魚血統不純正的魚就有很多的名頭,鱈魚市場的水深得跟這魚的生活環境有得一拼。為啥一條法國的魚,會跟南極扯上關係?這事兒還得先從智利說起。法國銀鱈魚異曲同工這起成功的改名,在世界營銷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也讓這條「土裡土氣」的魚開始在人類高端海鮮餐桌上嶄露頭角。它的另外一個名字:法國銀鱈魚,名頭雖然更加洋氣,可也正是依靠傳奇的「智利海鱸」打下的江山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大行其道。法國沿海地區並不出產這種魚,但法國有一個叫留尼旺的南半球領地,出產犬牙魚,而且是全球重要產地。
  • 不在法國捕撈的銀鱈魚憑什麼叫法國銀鱈魚?!
    奶油香味十足的銀鱈魚,令人垂涎欲滴,隨便在網上一搜銀鱈魚,各種法國銀鱈魚,點開一看,關於產地的介紹是這樣的:分布於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兩側,原產於北歐至加拿大和美國東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海域。不明真相的群眾也看不出什麼問題,但其實裡面的問題很多很多,這也是市場長期以來的誤解和誤導,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這其中的問題,包括「法國銀鱈魚」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銀鱈魚「的捕撈區域、非法捕撈情況和捕撈加工過程。
  • 郯城農民幫200對銀鱈魚上「產床產子」
    「你看這條七八斤重的銀鱈魚排出的卵足足有一斤重,大約能產出25萬粒卵。這不是一般賣給消費者食用的銀鱈魚,這是留下的種魚,每條都餵養了5年左右的時間,整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預留了800對銀鱈魚。工人們再次從中精挑細選出200對體格健壯的親魚,進行人工授精排卵孵化魚苗,這是銀鱈魚排卵最佳時機,工人們正在『產床』給銀鱈魚排卵進行體外受精,然後放到孵化桶裡孵化,今年至少能產出2000萬尾銀鱈魚苗。」5月12日,在郯城縣魚胖胖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我們見到了社長倪長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