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Jamie
編輯 | 鄧痕痕
36氪獲悉,垂直電商平臺禮物說已完成1億元C1輪融資。這筆資金將用於禮物說小程序的產品迭代和營銷推廣。
此前,禮物說曾獲得紅杉資本300萬美元的A輪融資、騰訊產業基金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以及廣渠資本數千萬元的B+輪融資。
今年2月,禮物說開始內測禮物說小程序,這款小程序支持用戶像發紅包一樣送禮物,定位中產富裕階層,新玩法、強社交是禮物說小程序最顯眼的標籤。它的運營邏輯在於用禮物紅包的社交玩法做社交電商。
禮物說小程序基本沿用了微信紅包的操作方法,設計界面也與微信紅包界面相仿,區別在於紅包裡不是現金而是禮物。送禮用戶可以先在禮物說小程序的商城中挑選禮物,價格從一元至上千元不等,選好的禮物會放入禮物紅包中,還可以配上祝福語,發送至個人或者微信群友。參照個人紅包、拼手氣包等紅包玩法,禮物說小程序的玩法包括直接送禮、定時開獎、滿人開獎。對於收禮用戶,首次填寫保存收件信息後,就可以通過快遞形式領取自己拆到的禮物。
兩個月的內測期內,玩法新穎、操作簡單還自帶社交屬性的特點讓禮物說小程序獲得了不錯的數據。目前,禮物說小程序已擁有3000名高端用戶和50多萬大眾用戶,次月留存率達26%。其中高端用戶客單價達350元,復購率高(部分用戶一周內就會送出幾十份禮物,消費金額過萬元)。內測期間,禮物說小程序與全棉時代、三隻松鼠、阿芙、WIS等多家品牌商進行了聯合營銷,3天內總計發出禮物10萬次,送出了20多萬份禮物。
禮物說創始人兼CEO溫城輝表示:「禮物的本質是社交,具備天然社交土壤的微信足夠長出規模可觀的禮物說小程序。未來,禮物說將更多關注社交體驗而非傳統的電商模式。」
從主攻新零售做線下店轉向社交電商,禮物說真正看中的是微信 8 億微信紅包用戶、日活1.7億微信小程序的「流量紅利」。此外,不同於成熟的電商平臺,在微信小程序裡,禮物說可以採用全新的思維方式、全新的打法,去解決信任、獲客、運營、沉澱等問題。
除了小程序,禮物說曾在自身的商業模式上做過一系列嘗試,2014年7月內容電商平臺禮物說app上線,曾在13個月內獲得了2000萬用戶,流量紅利消失後禮物說轉型線下。自2017年6月以來,禮物說開設了數十家實體店,隨後還嘗試了向B端擴展,面向企業提供禮品定製服務。
雖然內測數據不錯,但禮物說小程序接下來可能面對的問題有兩個:一、如何教育市場以及保持用戶的新鮮感;二、同樣是紅包,禮物與現金是有差異的,實物不可避免會涉及到物流、售後等後續問題。轉型成功還是一次試錯,還需要市場和用戶的再一次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