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說與小程序,找到社交電商的流金之地

2021-01-08 闌夕

文 | 闌夕

1994年,傑夫·貝佐斯在美國華盛頓州註冊了一家在線銷售圖書的網絡書店Cadabra。二十四年後的今天,這家全球最早的電商企業早已更名為Amazon,成長為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全球第二大網際網路企業。

有趣的是,中國的電商行業最早同樣是從圖書售賣起步,1999年當當網的上線吹響了國內電商平臺起航的號角。而在網際網路產業高速前進的近二十年時間中,已經一路發展出綜合電商、垂直電商、內容電商和社交電商等形態。

相較於前者們明朗的商業模式與可預期的發展前景,社交電商最初沒能在良好的社交氛圍和泛濫的商業信息之間找尋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因此,過去幾年一直在摸石頭過河,但這條大河始終沒有波浪寬。

自去年年初,微信小程序出現後,事情開始起變化。

儘管張小龍在2018微信公開課上表示「小程序不是專門為電商準備的」——但誰也無法否認,隨著不同賽道上京東、拼多多、微盟等一眾品牌的靠攏,小程序電商的時代已經來臨。比如,社交電商領域的代表品牌禮物說,也在接入小程序後,於4月19日完成了C1輪1億元的融資。

小程序的出現意味著打破社交邊界的想像力,隨著如模糊搜索的限制、禁止朋友圈的分享等約束條件的打破,小程序對用戶認知和現有秩序正在造成愈發強烈的衝擊。

傳統意義上的零售行業,均以商品為核心,用戶在產生購買需求後才會去尋找商品,而無論渠道是在線上還是在線下,其用戶既不融合也不互通。

基於微信社交生態的小程序,打破了這一局面——其用戶天然具備強關聯的社交關係網絡,小程序電商的特點是以人和內容為核心,引發消費需求,即幫助商家把商品和用戶連接起來,把產品推送到用戶面前,藉助社交網絡的裂變效應,在短時間引爆產品,觸達眾多用戶。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傳統電商的核心是出售商品,因此售賣信息的分發,往往會對社交氛圍形成傷害,而禮物說的業務本質是送禮物,行為本身有極強的社交屬性,既符合微信的社交生態要求,又可充分利用小程序的局部流量入口屬性。

正如1995年麥肯錫獎得主克萊頓·克裡斯坦森在其代表作《創新者的窘境》中所說,「破壞性技術的發展速度往往會超過用戶需求的增長速度」。很多時候技術發展,往往並非由用戶需求驅動,而是新技術的產生和應用,刺激並帶來了新需求的增長。

而根據QuestMobile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隨著應用與場景的逐步形成,微信小程序月活躍用戶規模呈爆發式增長突破4億,2018年3月在微信中的滲透率為43.9%,電商小程序的流量環比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最高時期達到了89%,更有95%的電商平臺都已接入小程序。

另一方面,相較於傳統電商正在遭遇的流量成本暴漲困境,騰訊口中的智慧零售戰略——騰訊只提供「工具箱」,零售商才是「主人」——毫無疑問透過小程序開始了新一輪發力,也帶給了更多垂直賽道上的小而美玩家以更多機會。

這其中,在2014年上線後專注於社交電商的禮物說的身上,我們能清晰看到在小程序電商賽道上社交電商的前景所在。

正如社交電商的核心在於「社交」而非「電商」,禮物說自誕生以來就專注於「送禮」這一社交場景,曾只用了13個月就收穫2000萬用戶,也在去年下半年開始擁抱線下,開設實體店,隨後還嘗試向B端擴展,面向企業提供禮品定製服務。

出於這種執拗或者說初心,禮物說在社交電商尚未有清晰輪廓的過往幾年中,數度遭遇波折。而伴隨2018年春天一場收效極佳的實驗,這些波折變得「輕舟已過萬重山」。

4月4日那天,身為禮物說創始人兼CEO的溫城輝,用禮物說小程序往圈內好友組成的一個微信群中發送出幾份禮物,原意是希望大家試玩一下,給點評價。結果,群友們一發不可收,開始不斷用禮物說搶禮物,重現四年前微信紅包誕生時,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玩到凌晨的場景。

至第二天凌晨三點,這個微信群一共刷出超過30萬元的禮物。參照區塊鏈的故事,這個微信群後來被改名為「三點鐘禮物群」。

隨即,禮物說小程序開始和品牌方合作,並與全棉時代、三隻松鼠、阿芙、韓後、WIS等多家品牌商進行聯合營銷。在三天時間內,用戶們一共發出禮物10萬單,送出禮物超20萬份。期間,禮物說沒有花推廣費用,主要靠用戶自行分享、禮尚往來。這是一場典型的社交裂變傳播,也是品牌商們可遇不可求、求之又不得的「病毒式」傳播。

某種程度上,正是這次傳播的效果、所獲的數據,讓禮物說再度獲得資本的垂青。

截至4月底,禮物說小程序已經擁有100多萬大眾用戶和超過5000名高端用戶,次月留存率達26%。客單價方面,大眾客戶能達到130元,其中高端客戶更高達350元。

不難看出,禮物說小程序瞄準的其實是微信坐擁的10億用戶,以及小程序已經突破4億且仍在增長的月活用戶。用溫城輝的話來說,「禮物的本質是社交,具備天然社交土壤的微信足夠長出規模可觀的禮物說小程序。未來,禮物說將更多關注社交體驗而非傳統的電商模式。」

基於此,禮物說小程序的玩法也高度貼合了微信用戶的社交使用習慣——其頁面與微信紅包頁面相似,用戶可以在小程序上挑選商品作為禮物,放入禮物紅包中,配上祝福語,發送給微信好友或者微信群。

就像微信紅包可以設置人數和金額一樣,禮物說小程序也有直接送禮、定時開獎、滿人開獎等玩法,只不過用戶送出的紅包裡不是現金而是禮物。

從搶紅包,變成搶禮物。禮物說先社交後電商的理念,更接近於「社交電商」的本質。在社交情境中,禮物並不是一種商品品類,而是一種與文字、語音和微信紅包一樣的社交方式,天然地具有裂變傳播的潛在能量,就像「三點鐘禮物群」所展示的那樣。

相比之下,其他社交電商玩家在本質上與傳統電商的區別並不大,依然是基於電商做社交,通過朋友之間的傳導做導流,核心在於賣貨,只是在運營流量的方式上取決於小程序的土壤而產生了變化。

這其中最為出名、同時也與禮物說相映成趣的是拼多多。兩者策略迥異,分野鮮明。

對許多哪怕是從未用過拼多多的微信用戶來說,只需要接觸過拼多多的「0元購」、「拼團」等促銷玩法,就可清晰洞察到拼多多的玩法,其本質是低價導向——儘管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認為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滿足用戶心裡佔便宜的感覺——但對於電商滲透率並不高的三四線城市用戶群體來說,這已經足以促使他們去幫朋友砍價,進而分享邀請自己的社交圈參與進來。

換言之,與禮物說的強社交屬性、動輒數百元起步的客單價相比,拼多多的暢銷商品單價非常低,更以電商常見的低價促銷玩法進行拼單連結分發,拉動那些購物導向依然是價格驅動的消費者群體進行分享,藉助微信社交生態鏈條進行自髮式裂變傳播,從而降低獲客成本。歸根結底,這依然是用電商玩法切社交。

知名社會學家閻雲翔在其著作《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一書中寫到,「眾所周知,禮物饋贈是人類社會中最為重要的社會交換方式之一。義務性的禮物往來,維持、強化並創造了各種社會聯結。」

這句話或許是在說,人類社會概念的延續就意味著禮物饋贈行為的流傳。現如今,禮物說已經找到了小程序這一社交電商的流金之地,未來更加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禮物說C1輪融資1億元,All in微信小程序社交電商
    4月19日上午消息,國內禮物電商平臺禮物說宣布完成1億人民幣C1輪融資,投資方暫未公布,C2輪融資即將完成。禮物說宣布,將把這筆資金用於禮物說小程序的發展上。禮物說創始人、CEO溫城輝強調,此次C1輪融資完成後,資金將用於禮物說小程序的產品迭代和營銷推廣,在短時間內搶佔消費者的品牌心智,培養起「送禮就用禮物說」的使用場景與消費習慣。隨著微信小程序的應用與場景逐步成熟,「流量紅利」似乎在此開始重現。2018年2月,定位「禮物紅包」的禮物說小程序悄然內測,可以讓用戶像發紅包一樣發禮物的小程序,在中高端社群自發裂變。
  • 社交電商來襲 禮物說完成1億人民幣融資
    【手機中國 新聞】如今,微信小程序已經孕育出了太多的「流量紅利」的應用典範,比如耳熟能詳的"跳一跳"。然而,微信小程序孕育出的除了遊戲以外,還有一些全新的模式,比如今天談到的社交電商。2018年2月,定位「禮物紅包」的禮物說小程序悄然內測,這個可以讓用戶像發紅包一樣發禮物的小程序,在中高端社群自發裂變,引爆出一個全新市場。
  • 在咪蒙上投廣告的禮物說,代表了社交電商的未來嗎?
    至於為什麼要在咪蒙上打廣告,除了剛融資需要傳播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咪蒙的女性粉絲和禮物說的目標用戶高度重合,而這背後其實是整個社交電商的崛起。禮物說是什麼?禮物說是一個可以給微信好友送禮物的小程序,最早是app形態,去年嘗試過線下店,今年2月開始內測小程序,結果上線兩個月積累了50多萬用戶。
  • 禮物說小程序GMV兩周破1500萬 新增用戶復購率56%
    DoNews6月21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21日,禮物社交電商平臺禮物說披露,6月4日至18日的2周內,GMV突破1500萬、新增用戶數突破百萬。禮物說於2014年7月上線,從內容電商起步,隨後開設數十家實體店,線上線下同步拓展。今年4月份,禮物說完成1億人民幣C1輪融資,同時禮物說小程序正式上線。
  • 36氪首發 | 「禮物說」完成1億元C1輪融資,用禮物紅包小程序發力...
    作者 | Jamie編輯 | 鄧痕痕36氪獲悉,垂直電商平臺禮物說已完成1億元C1輪融資。這筆資金將用於禮物說小程序的產品迭代和營銷推廣。此前,禮物說曾獲得紅杉資本300萬美元的A輪融資、騰訊產業基金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以及廣渠資本數千萬元的B+輪融資。今年2月,禮物說開始內測禮物說小程序,這款小程序支持用戶像發紅包一樣送禮物,定位中產富裕階層,新玩法、強社交是禮物說小程序最顯眼的標籤。它的運營邏輯在於用禮物紅包的社交玩法做社交電商。
  • 禮物說完成1億元C1輪融資 未來將發力微信小程序
    【TechWeb報導】4月19日消息,禮物電商平臺「禮物說」今天對外宣布完成1億人民幣C1輪融資,並正在進行C2輪融資。據了解,禮物說將把這筆資金用於禮物說小程序的發展上。
  • 禮物說完成C1輪1億人民幣融資 將重點布局微信小程序
    4月19日,國內最大的禮物電商平臺禮物說宣布完成1億人民幣C1輪融資,據了解,禮物說將把這筆資金用於禮物說小程序的發展上。此前,禮物說已獲得紅杉資本300萬美金的A輪融資、騰訊產業基金數千萬美金的B輪融資;之後又獲得了廣渠資本數千萬人民幣的B+輪融資。
  • 「微博+QQ小程序」助力微店成為頭部社交電商平臺
    「微博+QQ小程序」助力微店成為頭部社交電商平臺 2021年01月15日來源:網際網路 提要:近期,社交電商平臺微店宣布了兩項重大舉措,其一是打通微博小店,微店平臺商家可通過微博渠道獲得訂單;其二是接入QQ小程序,幫助微店平臺商家打造私域品牌。
  • 社交電商大爆發,誰才是社交電商之王?
    創始人說「社交電商是一個偽概念,電商就是電商,社交就是社交,沒有人為了社交去買東西,只會說因為已經在社交,順便買了東西。」2、雲集創始人說「世界上並沒有好東西和壞東西之分,找到對的人,東西就是好的」7、環球捕手
  • 掘金微信流量 禮物說融資1億元
    小而精的垂直正在獲得資本更多的青睞。4月19日,垂直電商禮物說宣布完成1億元C1輪融資,資金將用於禮物說在微信平臺中開發和升級小程序。如今,線上流量日益匱乏,微信匯集的社交資源,已經成為巨大的流量池,眾多的電商企業將微信視為新的流量變現掘金地。
  • 案例|認養一頭牛如何持續發力小程序電商
    小程序電商何以成為新銳品牌的活躍陣地?小程序依附於擁有超過12.03億用戶的社交平臺微信之上,使得小程序在社交裂變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經由微信聊天、朋友圈分享等幾何級的獲取新顧客,天生適合新銳品牌的擴散和發展;同時小程序電商平臺相較於APP,用戶分布更偏年輕化且消費意願更強,無需下載安裝的便捷性及強大的支付系統,也為新銳品牌社交變現提供勢能。
  • 「小鵝拼拼」小程序上線,騰訊自營電商折返跑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134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從最初的拍拍網到現在的小鵝拼拼,購物形式變了、操盤手變了、載體也變了,但騰訊自己做電商的心思沒有變。5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騰訊上線了一款拼購模式的微信小程序「小鵝拼拼」,相比拼多多和京東旗下的京喜,小鵝拼拼的頁面更簡潔,社交推薦的氛圍更濃。
  • 小程序的奧秘是什麼?鯨選操盤手這樣說
    據悉,世紀聯華在2016年就嘗試了基於微信的移動電商,同時鎖定「精選」定位,後期加入動物元素的「鯨選」體系正是由此升級而來。而後,其對線下終端的升級也逐漸融入進來。鯨選小程序則於2017年1月正式上線,成為了新生態裡的第一批玩家,不過,大力推廣還是發生在其服務商有贊推出了小程序多網點功能(即基於LBS功能打通不同門店庫存,並為消費者提供庫存提示)之後。
  • 能同時打通微信小程序和百度智能小程序,百匯微站到底是什麼?
    無論是微信還是百度,小程序天然的是一個更強調體驗和智能的存在,微信小程序和百度智能小程序各有優勢,在大家還在考慮到底是布局微信小程序還是百度智能小程序的時候,商派推出了百匯微站平臺。左手微信封閉化社交流量,右手百度開放化搜索+信息流量。 百匯微站是什麼?百匯微站,是企業、商家移動網際網路應用與商業服務平臺。
  • 社交電商「野蠻生長」
    作為後電商時代的「新物種」,社交電商儼然已成為資本追逐的新「風口」。9月16日,社交電商平臺窩邊優選宣布獲得起點資本千萬級Pre-A輪融資。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了窩邊優選外,自今年8月起,社交電商行業已經有呼呼省錢、同城生活、賺夠夠、甩甩寶寶、花生日記等近10家企業獲得融資。
  • UR電商謝劍峰:如何構建更好的社交電商策略?實戰乾貨分享
    一、社交電商策略1、社交電商如何賦能傳統零售?我們都知道門店營業時間是固定的。早10點開業,晚22點關門。但小程序可以全年無休,即使員工下了班,也可以運營。社交電商可以定期發布新品資訊、品牌活動資訊,並與消費者形成新的交互方式。觸達率和效果效率瑤遠大於簡訊或者電話。
  • 社交電商小獾推手將拿出365萬元扶持招商團長搶奪流量紅利
    2019年微信小程序交易總額超8000億。預計2022年社交電商市場份額將佔比零售電商的21.6%。在傳統電商遭遇流量滑坡和同質化競爭加劇的雙重考驗的當前,社交電商正以大步向前的步伐迅速發展壯大。日前總部位於南京的社交電商平臺小獾推手高調宣布,預計疫情結束後市場將迎來一波紅利增長期,平臺將拿出365萬元補貼平臺招商團長「磐石聯盟」,以扶持後者每天打造一個爆款(訂單量至少達到1萬單),搶奪流量紅利。
  • 小鵝拼拼再「進化」 騰訊「槓上」社交電商
    程序頁面比較簡潔、沒有搜索功能全靠程序推薦、不存在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導致這款產品如今不溫不火,甚至有商家出現半個月成交0單的狀況。或許是為了拯救這款產品,「群小店」誕生了。《電商報》了解到,想要開通微信「群小店」,用戶必須通過「小鵝拼拼」小程序內的「群小店」選項分享入口連結,在群友點擊連結後即可正式開通,第一個分享入口連結的人自動成為店主。
  • 淘集集破產,社交電商雪崩?
    相對於其他社交電商領域的創業公司,微選在起步階段是幸運的。微選是京東和美麗聯合集團去年 1 月合資成立的公司,初期定位於微信社交生態的電商平臺,當年 3 月,微選在微信購物入口內上線。不過運營不足一年,微選接連被戰略降級。今年 2 月,微選在京東購物小程序的入口位置被下調,取而代之的是京東自有社交電商平臺拼購。
  • 社交電商怎麼做?社交電商和傳統電商有什麼區別?
    社交電商就是藉助社群,自媒體,社交軟體的傳播途徑,通過社交互動、內容運營等方式來影響、引導用戶產生購買意願和行為的電子商務模式。 社交電商是做一群人的交易,而不是單個人的交易。 社交電商比傳統電商有什麼優勢? 社交電商和傳統電商的最大區別就在於貨、場、人三個因素的變化,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中國是以貨為核心的時代,那時候,只要有貨,基本不愁賣。 到了90年代,商品越來越豐富,場(渠道)就變得越來越重要,那時候大家都在努力建設渠道,因為渠道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