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假如神話傳說都是真的」系列的特別篇:精衛填海的真相。
精衛填海是被記載於《山海經》中的一個故事,在今天我們把精衛填海當作是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但是精衛填海的故事真的只有這麼簡單嗎?今天我們就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一下精衛填海這件事,其實精衛填海的背後隱藏著炎黃之間的戰爭。
01精衛為什麼填海?
關於精衛填海的故事被記載於山海經的《北山經》之中,其中講到:「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一個叫做發鳩山的地方有一種鳥,樣貌特別像是烏鴉,頭上的羽毛有花紋,長著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她的名字就叫做「精衛」,她的叫聲像是在呼喊自己的名字,其實這隻鳥是炎帝的小女兒叫做「女娃」,有一次去東海遊玩的時候溺水而亡,所以化身成為了精衛鳥,經常叼著西山上的石塊來填塞東海。
是不是完全感覺不到堅持不懈的精神?感覺就像是在復仇,發洩自己的怨恨,那麼為什麼精衛要如此發洩自己的怨恨呢?按說精衛是炎帝的女兒,也算是一位「公主」了,為什麼還能在東海溺死呢?這背後隱藏著一個什麼樣的陰謀呢?我們再繼續往下看。
02東海上的陰謀
既然精衛溺死於東海,那麼我們就要從東海看起,在《山海經》中曾記載過四海之神,每片海域上都應該有一個海神的,那麼東海的海神是誰呢?在《大荒北經》和《海外北經》中都曾記載過,東海的海神叫做禺猇,也是一位神靈,他長著人頭鳥身,這個形象挺像是埃及神話中的神,不同的是,禺猇也有著中國神的象徵,他的耳朵裡有兩條黃蛇,腳下還踩著兩條黃蛇,關於中國神和蛇的關係,我們之前也提到過,既然東海有海神為什麼炎帝的女兒還能在東海溺死呢?我們再來理一下這位海神背後的關係。
熟悉《山海經》的朋友知道,自從黃帝坐上王位之後,基本上整個家族都飛黃騰達了,黃帝的家族基本上霸佔了所有的「重要崗位」,在《大荒東經》中提到過:「黃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禺猇處東海,禺京處北海,是為海神。」也就是說,禺猇其實就是黃帝的後代,這個時間是黃帝和炎帝聯盟剛剛打敗蚩尤部落的時候,那麼為什麼在這個時機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呢?我們不妨根據神話線來猜測一下。
03王位之爭
黃帝和炎帝擊敗蚩尤之後,兩個人按說是要做天下共主的,但是黃帝卻把天下據為己有,這當然引起了炎帝一脈的不滿,所以為此炎帝一脈決定反抗,但是此時炎帝的神農氏是遠遠不如黃帝的軒轅氏的,所以炎帝一味的避讓,甚至是去到了「南方天庭」,在當時天下設置了多處天庭,也就相當於「皇城」,黃帝在最中央的「中央天庭」,整個天下唯一能夠威脅到黃帝的王位的就是炎帝了,所以黃帝決定斬草除根,但是炎帝卻一味避讓,所以讓東海之神禺猇溺死了炎帝的小女兒女娃,至此著名的阪泉之戰就開始了,結果當然是黃帝一脈獲勝,炎帝的神農氏又受打擊。
為此,刑天還專門一路殺到了中央天庭和黃帝理論,結果被黃帝的一劍斬落了頭顱,緊接著就是夸父、共工和祝融父子直接反目成仇,共工也被擊敗,最後炎帝的神農氏不復存在,天下也就落入黃帝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