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老大」承包了300畝魚塘後,租金斷崖式下跌!9萬暴跌到2.5萬!

2020-12-05 水產養殖網

「黑老大」承包了300畝魚塘後,租金斷崖式下跌!9萬暴跌到2.5萬!

2020-12-03 14:5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南特區報        瀏覽量: 275 次 我要評論

海口市靈山鎮東和村委會位於南渡江下遊入海口處,是海口江東的魚米之鄉。20多年來,東和村約300畝村集體魚塘,先後3次被承包經營。2006年開始,魚塘的承包租金開始突然從每年的9萬元降到3.5萬元。2014年,魚塘年租金再次降低,降至2.5萬元。如今,村民希望收回被賤租的集體漁塘,公開招標出租。(記者&nbsp廖自如&nbsp文/圖)

村民看著魚塘,憂心忡忡

A&nbsp村民聲音

村裡約300畝魚塘承包租金低,希望能收回

11月11日,東和村委會78歲的村民吳光漢,站在集體魚塘旁邊,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20多年來,我們村的魚塘承包租金,咋越來越低呢?」

吳光漢說,1999年8月20日至2006年8月20日,東和村將約300畝的魚塘承包給東營農業開發公司,魚塘每年承包租金為9萬元,每位村民每年分得60元。2006年8月,時任東和村委會主任陳進財籤字將約300畝魚塘承包給甘波、黃某某,租賃期為2006年8月30日至2016年8月30日,每年承包金3.5萬元。2014年5月,陳亞文擔任東和村委會主任期間,與甘波籤訂魚塘承包租賃合同,承包金由3.5萬元/年降到2.5萬元/年,承包期至2032年。2019年甘波二審被判處有期徒刑25年後,將魚塘承包權授權給其兒子甘某某,委託甘某某負責經營管理並代繳魚塘承包租金,委託期限自2019年至2044年。

魚塘承包租金從9萬元/年降到3.5萬元/年,再降到2.5萬元/年,村民希望,收回被賤租的集體漁塘並公開招標出租。

記者查閱了相關合同發現,確實如村民所說,約300畝村集體魚塘,承包租金從9萬元/年降到3.5萬元/年,再降至2.5萬元/年。

B&nbsp承包者說

甘波兒子:魚塘管理經營權由自己接管

昨日,甘波的兒子甘某某告訴記者,「2019年,父親被抓後,我和父親籤訂了魚塘承包租賃合同委託書,補交了2019年8月到2022年8月的魚塘承包金,現在由我接管魚塘的管理經營。」

C&nbsp各方回應

東和村村支書:&nbsp承包合同由村原兩委幹部商議決定

海口市美蘭區靈山鎮人大主席兼東和村黨支部書記黃海龍表示,「以甘波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覆滅後,鎮裡安排我兼任東和村黨支部書記。2019年8月21日,甘波的委託人、其兒子甘某某補交了2019年8月到2022年8月的魚塘承包租金7.5萬元。我諮詢過律師,儘管甘波被判刑,但是其生產經營權不可剝奪。2013年之前,村委會籤訂的承包合同由村裡原來的兩委幹部商議決定,不需要召開村民代表會議,他們籤訂的合同是有效的。現在由甘波的兒子甘某某履行魚塘承包租賃合同。」

省農業農村廳:村集體魚塘承包租賃,需經村代表成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省農業農村廳政策法規處處長黃永軍表示,「村集體魚塘承包租賃,應該有村民代表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的同意、籤字按手印,才合理合法,如果只有村委會主任一個人籤字,合同無效。」

省農業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副處長戴誠表示,對有瑕疵的合同,海口市靈山鎮東和村委會村民可以提議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就村集體魚塘承包租賃合同表態,如果三分之二以上成員要求中止原不合理的魚塘承包租賃合同,原合同可以中止,然後可以對該魚塘進行公開招標。村民也可以通過向靈山鎮司法所提出解除魚塘租賃合同,或者通過法院判決解除原來的合同,維護村集體的合法權益。

D&nbsp相關報導

甘波涉黑團夥覆滅,「黑老大」獲刑25年

2018年12月16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甘波等54人涉黑犯罪一案,並於同年12月21日當庭宣判,甘波犯10項罪行,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25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陳亞文利用擔任靈山鎮東和村委會書記、主任的職務便利,為甘波取得土方、租地等項目提供幫助,多次組織村幹部及村民開會或親自做村民思想工作,解決徵、租土地面臨的村民阻攔問題,收受甘波等人給予的169萬元賄賂款。陳亞文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一審獲刑十年。

2019年4月2日,省高院對該案進行二審公開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男子釣魚不滿被收茶水費 承包整個魚塘半年虧10萬
    「我們想改變世界,卻連一個魚塘的規矩都沒改變。」拿回魚塘最後帶來的1.5萬收入,楊鑫心裡極不是滋味。一年半前,他和釣友六人因為不滿農家樂老闆釣魚15元一位茶水費的「捆綁消費」,怒而租下帶魚塘的農家樂,決定當作「大家休閒的釣魚場所」,順帶經營。既是愛好,又是生意,每人每年租金不過兩千多元,投入也小。
  • 70畝魚塘科學搭配養殖四種特種魚,年純利潤超五十萬
    當地有個遠近聞名發展特種養殖的魚塘老闆叫費新斌,他70畝的魚塘主要養殖青魚、黃顙魚、翹嘴紅鮊、鱸魚四類品種,年純利潤達50餘萬元。&nbsp2009年費新斌承包了50畝魚塘正式開始特種魚養殖,但由於初期使用小廠家飼料效益不盡人意,每年純利潤僅15萬元。直到2011年跟隨蘇州通威公司的養殖模式養殖特種魚,他的產量及效益比之前翻了一番。
  • 這5點原因,導致馬犬價格,斷崖式下跌後,依舊無人問津
    馬犬有著出色的身體素質和工作能力,一度成為了寵物市場上的熱門犬種,但是如今再來看看,馬犬的價格呈現出了斷崖似的下跌,馬犬最高時期的價格達到近萬元,而今天就算是跌倒了1000多元,也是無人願意去購買,飼養它們在,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問題出在了哪裡?下面讓我們共同了解一下,這5點便是導致馬犬價格斷崖式下跌以後,依舊無人問津的原因。
  • 邢臺市今年計劃推廣節水型鱸魚養殖1萬畝
    「我家魚塘共有12畝,7月1日前後,先後投放魚苗約1.4萬尾,鱸魚數量約為1.26萬尾,上市時每條鱸魚可以長到1.2斤左右,按一斤22元計算,這個魚塘大概可以收入27萬元,除去生產成本,賺個15萬左右不成問題。」他認真算過帳,「這下鱸魚變『金魚』了。」
  • 十畝魚塘養魚年賺二萬,但十畝魚塘養烏龜可以年賺50萬
    2015年雷明向村裡承包了十畝地養四大家魚,然而每年的收益並不大,除去人工費、塘租、水電費、飼料成本,魚損耗等,一年也就賺個二萬左右。之前雷明心大,一口氣向村裡承包了十五年的合同。現在這般收入,做夢都想放棄轉讓,但又不甘心。夫妻倆陰霾之心,如同飄在空中的風箏隨風遂流——定性不了方向。
  • 以獼猴桃為例,上市後價格斷崖式下跌
    另一個農產品價格的「斷崖式下跌」!房子外面堆成小山,農夫們愁盼著賣農業產品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產品特性,在市場上的優勢不可能大面積種植。有的農產品即使種在別處,長出來的果子味道也不一樣。因此地域性的農產品可以依靠原產地標誌吸引消費者購買,產地價值也是農產品在市場上的優勢。
  • 又是一波暴跌,30億市值蒸發,1萬股民被套!
    有這麼一隻股票十分悲慘,曾突發2個跌停後進入到橫盤區域當中,但是,就在最近又開啟了新一輪的下跌模式,而且,這新一輪的下跌模式更悲慘,因為,又是一波暴跌啊。也就是說,在這又是一波暴跌之後,公司30億市值蒸發掉了,而且,在這一波暴跌當中,公司的股價更是連續經歷了5個跌停,其中4個跌停還是一字跌停,可謂是猝不及防啊。而且,從公司公布的最新一期的股東表當中可以看到,目前,持有公司股票的股東人數還有1萬人左右,也就是說,這1萬左右的股民被套在高位當中。
  • 2018年6月後全國大蒜價格預測
    1、2013-2015年大蒜連續多年的價格低迷,打擊農民種植大蒜的信心,全國大蒜種植面積低於600萬畝。市場供應明顯不足。 據權威研究機構統計,2015年全國收穫大蒜550萬畝,同比下降13%,比2010年680萬畝還要少19.1%。全國總產量660萬噸,同比下降5%。
  • 在阿拉善種梭梭樹,嫁接蓯蓉建設2萬畝沙漠農場|投融界專訪
    阿拉善盟下轄的額濟納旗獨特的生長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造就獨有的品質,產出的肉蓯蓉肉質肥大、油性足、鱗片清晰,是肉蓯蓉中罕見的品種,藥用價值極高,年產量約10萬公斤。馬能俊團隊響應內蒙古阿拉善當地防沙治沙產業政策,規劃承包2萬畝沙地(保守預計已有6000畝野生梭梭),進行規模化、規範化梭梭種植和肉蓯蓉人工嫁接,邊種植邊接種,形成周期循環盈利模式和肉蓯蓉資源可持續利用,快速佔有需求市場,獲得顯著的生態效益與可觀的經濟效益。近日,投融界就該項目採訪了其創始人馬能俊。投融界:馬總,您是內蒙古人嗎?為什麼想做蓯蓉種植這個項目?
  • 莆田涵江閩中蔬菜批發市場被承包 商戶租金暴增超200%
    (東南網記者 陳媛媛 攝)東南網莆田1月5日訊(本網記者 吳炳端 金晶晶)近日,網友鄭先生在東南網《直通屏山》上留言,反映莆田市涵江區閩中蔬菜批發市場被當地政府轉包給私企經營,將從2021年1月1日起,租金上漲200%-300%,對不承租的店鋪,承包商將斷水斷電,引發眾商戶不滿,要求儘快協商解決。就此,記者了解了情況。
  • 佛山一魚塘裡數萬尾名貴長江鰵魚一夜暴斃(圖)
    4月9日晚8時左右,順德水藤村村民吳日升的魚塘價值三萬多元的魚全部死光。新快報記者 許都/攝  佛山名貴塘魚一夜暴斃   損失料超3萬元,有關部門已展開調查  新快報訊  (記者 尹政軍 實習生 柯玉藝)「這些長江鰵魚活生生時能賣15元一斤,現在送都沒人要了。」
  • 畝利潤1.5萬多!他如何養殖黃顙魚?如何提高水花成活率?
    江西宜春有養殖戶朋友,10畝塘,放苗15萬尾,一年養下來利潤達到15萬多! 一、池塘養殖條件 黃顙魚開花塘一般在2-5畝,池底平坦,淤泥控制在10-20cm,池子無滲水保水性一定要好,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根據池塘條件建議密度控制在15-30萬/尾每畝左右。
  • 魚塘突現神秘「天坑」,一夜吞吃5萬斤魚,直接損失高達50萬元
    文/玉濁清魚塘突現神秘「天坑」,一夜吞吃5萬斤魚,直接損失高達50萬元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不再局限於種田,很多農民開始了養殖業,承包魚塘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經濟來源,但是沒想到近日,在廣西的一個農村裡,有位農戶家裡的魚塘水位忽然急劇下降,魚塘的水瞬間少了大半,更讓人心急的是這個被承包的魚塘,養了5萬多斤的魚,魚塘裡的水不見了,那魚更是兇多吉少。那麼魚塘的水是怎麼消失的呢?
  • 為了「一條魚」,鄭州這家餐廳,在黃河灘上打造了萬畝魚塘!
    而在邙山腳下,有一位「養魚人」羅大華,每天清晨他都會踱步到邙山上,早上的春風,帶著絲絲涼意從山頂飄過,直至黃河。看著陽光把邙山和黃河連成一片,羅大華心情愉悅。讓羅大華開心的不僅是春風和陽光,還有他腳下蔚為壯觀的萬畝魚塘。
  • 原油期貨暴跌至負值,什麼才是最穩投資?
    但從2020年3月開始,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在4月20日,美國WTI原油期貨5月結算價收於每桶-37.63美元,首次跌為負數,下跌55.90美元,暴跌305.97%。中國現在的租金回報率,也就是現金流都是極低的。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都在1.5%以下,好一點如成都武漢在2%左右,而11月CPI漲幅是2.2%。這意味著,如果房價不上漲,那投資國內房地產的租金收益和餘額寶差不多是一個水平。
  • 魚塘變「食堂」:國家保護動物吃光十幾萬斤魚,養殖戶卻「惹不起」
    不過,由於附近魚塘的魚更多,它們就在溼地歇腳,把魚塘當作「食堂」。這給當地養殖戶出了一道棘手的「選擇題」——保魚還是護鳥?他們似乎誰都「惹不起」。光是東方白鸛,數量就是往年的三倍馮義豹,已經和東方白鸛「僵持」了近一個月。他承包的魚塘,兩片寬闊的水面,被一條「穿心溝」分開,加起來1400多畝。
  • 樂亭:今年將植綠2.16萬畝
    據了解,今年樂亭國土綠化任務2.4萬畝,其中新造林2.16萬畝、森林撫育0.24萬畝,重點圍繞「九大工程」實施。一是唐港、沿海高速公路,青樂、樂北、平青樂、沿海等省級以上公路綠化提升工程。完善提升現有高速公路每側寬度100米內生態景觀林及生態防護林帶建設標準,開展補植補造,補齊斷檔斷帶,年內完成新造林550畝;二是城區綠色空間拓展工程。
  • 江蘇推廣生態工廠化養殖:50畝魚塘僅用1畝來養魚
    開春了,新華日報記者驅車從秦淮河到青龍山,江蘇南京江寧東部圩區的不少魚塘,陸續起幹塘底,清淤護壩,準備蓄水投放魚苗,開始一年一度的「春放」。可在湖熟街道周崗水科院基地,這裡已是一幅「漁業大生產」的忙碌景象:蓄滿水的偌大魚塘,中間砌出「塘中塘」——面積約一畝的方形管槽,槽邊、水裡管線、設備密布,推水機「呼哧呼哧」作業,將循環水推進推出。
  • 草魚養殖40天增重1.5斤 28畝塘淨賺15萬
    何石養告訴記者,他的魚塘位於廣州市增城區正果街黃塘村委坑背村,面積為28畝,是今年9月底才接手過來的,前任塘主已經投了苗,接手時塘裡還有平均規格1斤的草魚約2萬尾。「為了使魚儘快長大趕上上市季節,我們飼料投得很足,」何石養回憶,他們當時供料特別猛,最高峰時一餐餵到18包料,一天餵兩餐,到第40天的時候,草魚平均規格已經達到2.5斤。
  • 安忠:兩年為沽源馬鬃山植綠萬餘畝 實現多重收益
    原標題:安忠:兩年為沽源馬鬃山植綠萬餘畝 實現多重收益  長城網張家口8月13日訊(記者 鄭世繁 通訊員 梁志剛 閆利霞)8月12日,沽源九連城鎮馬鬃山村村民像過年一樣,歡快地跳起了秧歌,放起了鞭炮,個個喜笑顏開,歡慶由沽源察北中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忠投資建設的桃園山莊生態園開業,該生態旅遊項目佔地6萬畝,可解決村民就業5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