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終究拗不過數位化浪潮

2021-01-08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Alter

營業70年的宜家《家居指南》,在半個多月前結束了自己的傳奇旅程。

有些意外的是,國外還有不少網友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給宜家留言,國內卻是一如既往的平靜,鮮有媒體懷念曾經在發行量上比肩《哈利波特》的宜家小冊子,自然也無緣近日的微博熱搜。

可以給出的解釋有很多。消費者的注意力越來越多地集中到手機屏幕上,紙質出版物的式微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哪怕是流行了70年的宜家《家居指南》,也未能逃脫一步步失去存在感的宿命。

只是當「濃眉大眼」的宜家都開始「背叛」的時候,無疑在向外界宣示家居行業的數位化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

01、宜家的「後手」

對於為何要停發《家居指南》,宜家官方給出的說法是:令人傷感但理智的決定。

如果把目光轉移到2018年,或許可以找到一些系統性的答案。彼時和宜家相關的關鍵詞有很多,諸如全球裁員、快閃店上線、追趕電商、數字創新中心等等,宜家在這一年的新動作遠比往年頻繁。

其中最主要的誘因在於,宜家在2018財年營業收入的增速明顯放緩,淨利潤甚至出現了跳水式下滑。

75歲的宜家亟需在全球範圍內做出一些改變,然後制定了為期3年的「轉型計劃」。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上,面對只有9.3%的同比增長,來自中國本土的朱昌來被迫卸任宜家中國區總裁,接力棒交給了「救火隊員」安娜·庫麗佳。除了沿用原有的商業模式,安娜·庫麗佳提出了基於宜家全球轉型大勢下的「中國方案」。

2019年8月份的宜家中國戰略發布會上,安娜·庫麗佳首次打出了「未來+」戰略的卡牌,主要圍繞多元化渠道、數位化、家居生活服務專家三個方面展開,並宣布將在中國市場投入大約100億元成立數位化創新中心。

直接相關的動作就是宜家的電商化:

2018年8月份,宜家正式上線了名為「IKEA 宜家家居快閃店」的微信小程序。作為宜家在中國試水電商的重要一步,宜家官方在小程序中以快閃店的形式進行宜家限量概念套裝的不定期售賣,並且在小程序中提供了好友贈禮服務,試圖藉助微信的社交屬性將粉絲進一步轉化為顧客。

2020年3月份,宜家正式入駐天貓旗艦店,並在當天同步推出了宜家的官方購物APP。不同於在微信小程序上的溫吞試水心態,宜家天貓旗艦店一口氣上架了3800餘款產品,同時將宜家線下實體店的會員體系與天貓旗艦店打通,進一步完成了從抵制電商到主動擁抱電商的轉型。

就在宣布停發《家居指南》的半年前,宜家趁著618促銷季在天貓旗艦店上1:1實景復刻了上海寶山店,消費者可以360度查看商品款式,並對沙發、茶几、地毯等家居進行自由搭配,甚至可以利用AR技術預覽它們放在家裡的真實效果。

正如阿里巴巴副總裁湯興在阿里家裝峰會上給宜家做的背書:「以前我們在線下經歷的所有消費場景,在線上都能夠以還原度更高的方式來展現,讓消費者可以在線上逛品牌的門店,逛宜家和你在線下逛沒有什麼區別。」

同時小紅書、微博、公眾號等社交媒體上也逐漸出現越來越多的宜家「種草」內容,10萬+的閱讀量取代精美裝訂的小冊子成為宜家的新目標,就連華為應用商店等都成了宜家連接用戶的新賽場。

也就是說,宜家停發《家居指南》的背後,顯然還留了「後手」,即通過線上的內容營銷吸引客戶,並嘗試在線上為用戶提供和線下相同的體驗。

02、零售的規律

倘若只是從宜家的電商化、從紙媒轉向數字媒體的維度解讀停發《家居指南》的誘因,很可能會「只見樹木」。

比增長乏力更能觸動宜家的,可能是下面兩組數據:

一是CBNData在2019年發布的《中國家居風格消費偏好洞察》報告:雙十一期間,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分別交出了219億和208億元的成績單;

二是宜家集團同時期發布的2019財年財報:整個2019財年,宜家在中國的28家門店累計接待了1.08億人次訪客,但累計銷售額只有157.7億元。

只需要進行數字上的簡單對比,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宜家在中國全部門店全年的銷售額,甚至抵不過紅星美凱龍的一次電商大促。為何同樣進行電商轉型,同樣嘗試內容營銷,並且在品牌知名度上不遜於紅星美凱龍的宜家,最終卻未能複製前者的神話?

答案在於宜家早期對數位化的狹隘理解。不管是電商化還是數字營銷,宜家的出發點均在於降低自身的成本,卻忽略了用戶端的痛點:家居家裝本身就是非標品,消費者選擇商品的時間成本並未因為電商而降低。

反觀居然之家等友商的數位化進程,其實可以細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線下場的改造,傳統門店的導購通過大屏、平板等智能終端升級為線上線下融合的數位化導購,既能帶領顧客體驗線下的場景,也能為線上門店持續引流,同時通過品牌跨店聯購等方式來提升線下場的銷售額。

第二步是線上場的優化,基於LBS定位技術將線下門店和線上綁定,引導用戶到就近的門店消費;通過實景復刻技術將線下門店的「貨」和「場」數位化,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雲逛店」,線上線下不再是互相割裂的孤立場景。

第三步是重構產業鏈條,比如居然之家與躺平設計家共建的設計師生態,居然之家的優質供應鏈與躺平設計家的設計師資源整合,設計師可以直接調用資料庫中的商品,用戶和家居品牌的連接進一步向多元化渠道邁進。

做一個對比的話,宜家在2020年之前的數位化程度遠不及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還停留在古典電商時代。但作為影響一代人消費理念的「商業偶像」,宜家從來都不是一家守舊的企業,而是善於抓住零售的規律。

中國的家裝產業經歷了從野蠻生長到各自為戰,到垂直服務商的出現,再到巨頭以流量和技術反哺傳統產業的數位化改造期。在日新月異難以揣測的市場變化中,最終活下來的往往是順勢而為的玩家,將前端的設計、商品營銷、履約服務和後端的供應鏈進行數位化,進而找到了高效運轉、低成本經營和較高的商業轉化的理想狀態。

於是就有了前面提到的一幕,宜家開始在天貓旗艦店打造3D樣板間,試圖滿足年輕人在線上實景逛宜家的需求;開始在中國市場推行城市店的理念,不再像過去那樣自己買地建商場,而是租賃3000平大小的店鋪,配合數位化解決方案打造集購物、休閒、社交為一體的家居零售新體驗。

確切地說,零售市場的規律才是那雙看不見的手,不僅讓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以及大大小小的家居品牌積極求變,也讓宜家主動跳出原有的商業邏輯,為消費者打造多元化的場景,即用戶在哪裡,宜家就應該在哪裡。

03、時代的洗禮

無論宜家代表的家居企業是否意識到,家居市場正在進行一輪全新的洗禮,並且逐步滲透到家居零售的肌理。

宜家花了長達十年的時間,宜家門店的數量也僅僅從8家增長到了28家,隨著國內土地價格的飆升,宜家在線下市場的複製壓力可想而知。然而線下賣場的輻射範圍非常有限,宜家想要吃到下沉市場的紅利,數位化是近乎唯一的路徑。

而中國作為全球電商產業最為發達的市場,某種程度上扮演了宜家全球變革的急先鋒,乃至是全球家居家裝的風向標。

家具的生產和銷售原本是一門典型的區域性生意,顧家、林氏木業等卻成了電商時代的寵兒,每個月的電商銷售額輕鬆過億,並將大大小小的家具賣到了全國各地,徹底打破了家具廠商區域化生產經營的宿命。

家裝設計原本是一項複雜的體力勞動,僅僅是一套三居室的樣板間設計,就要花費設計師近一個禮拜的時間。但在3D雲渲染和AI智能樣板間等技術相繼出現後,設計師最快8秒可以拿到自己設計的高清渲染圖,商家的設計效率在極速提升。

技術和商業上的顛覆性變革還遠未結束,中國的電商巨頭們正在醞釀新的動作,並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家居零售下一步的走向。

比如宜家停發《家居指南》的前一周,阿里有意向外界釋放了淘寶即將重大改版的消息,不僅將發布「逛逛」打造自己的內容生態圈,「猜你喜歡」也將進入首頁的第一順位,預示著線上營銷的邏輯正在進行微妙的變化;

再比如騰訊頻頻通過微信小程序向家居企業拋出橄欖枝,並以微信內的私域流量作為招攬家居企業的抓手;京東上線了主打場景購的「京東家」頻道,希望打造從家居產品到流通再到安裝施工和售後服務的全鏈條布局......

至少宜家的中國友商們已經搶先證明了全面數位化轉型的正確性:2020年雙11期間,100層的「3D家裝城」迎來超過6000萬人次「雲逛街」,歐派、尚品宅配等家裝家居品牌紛紛聯合KOL以「3D樣板間+直播」的形式種草,最終由3D樣板間引導下單的整體成交金額比幾個月前的618時翻了4倍。

對於宜家來說,停發《家居指南》絕不是終點,在數位化早已成為時代主旋律的背景下,要麼迎接時代的洗禮,要麼被時代所淘汰。在邁出擁抱數位化浪潮的第一步後,等待宜家的可能是這樣一個場景:

宜家的線下賣場將進行徹底的數位化改造,顧客在店裡就能掃碼下單並送貨上門;越來越多的商品在線上進行實景復刻,線下賣場進一步向物流中心轉型;像歐派那樣利用3D虛擬直播等工具引導客流,加速線上場和線下場的融合;同時積極融入設計師生態,打通設計師、家居產品、消費者體驗的閉環......

04、寫在最後

借用《中國商業周刊》的一個觀點:時代從未改變商業的本質,但時代又總是改變商業的模樣。

現年77歲的宜家一度影響了50後、60後、70後、80後等群體的生活方式,可當千禧一代的年輕人走到了買車買房、結婚生子,他們的消費習慣也在影響著宜家。或許宜家的產品仍將陪伴這代年輕人的一生,但彼此溝通的渠道絕不會只是坐落在城市郊區的「大藍盒子」,而是藏在消費者的手機裡。

相關焦點

  • 股市四海堂自媒體課堂:宜家迎來數位化浪潮
    2019年8月份的宜家中國戰略發布會上,安娜·庫麗佳初次打出了「將來+」戰略的卡牌,主要盤繞多元化渠道、數位化、家居生活效勞專家三個方面展開,並宣布將在中國市場投入大約100億元成立數位化創新中心。直接相關的動作就是宜家的電商化:2018年8月份,宜家正式上線了名為「IKEA 宜家家居快閃店」的微信小程序。
  • 宜家《家居指南》謝幕,是為了徹底擁抱數位化?
    2019年8月份的宜家中國戰略發布會上,安娜·庫麗佳首次打出了「未來+」戰略的卡牌,主要圍繞多元化渠道、數位化、家居生活服務專家三個方面展開,並宣布將在中國市場投入大約100億元成立數位化創新中心。直接相關的動作就是宜家的電商化:2018年8月份,宜家正式上線了名為「IKEA 宜家家居快閃店」的微信小程序。
  • 長春宜家申請註銷,終究還是辜負了長春
    2021年後便申請銷戶 這是不是意味著 寬城區政府努力了許久 乃至讓長春人民萬眾期待的宜家 終究還是辜負了長春呢? ●回顧長春宜家● 2017年11月17日 寬城區發布消息 經宜家家居總公司研究決定
  • 宜家為何把「第一次」給了中國,給了天貓?
    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全面布局線上市場此前,外界有不少聲音認為,宜家對於電商、全渠道和數位化等零售新趨勢,反應過於保守和謹慎。消費者已經變了,市場更是在巨變,宜家怎能不變呢?去年8月,宜家中國首次對外發布了其「未來+」戰略,數位化和全渠道變革被放到了最顯眼的位置。實際上,宜家上天貓對於雙方來說,都只是各自新故事的開始。
  • 宜家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 將提供約3800種宜家產品
    【TechWeb】3月10日消息,宜家今天對外宣布宜家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據悉,這是宜家第一次通過第三方平臺為消費者提供宜家產品和家居解決方案。上線初期將首先服務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消費者,之後將逐步拓展至全國其他省市。
  • 宜家被「逼」上天貓
    2019年8月,宜家對外宣布,2020財年(2019年9月1日-2020年8月31日)將在中國市場投資100億,這是其歷史上最大年度投資額,將用於渠道拓展、數位化和探索新的業務模式。3月10日,亮相的不僅是「IKEA宜家家居天貓官方旗艦店」,還有宜家自己的購物APP。到目前為止,宜家已經形成「自有購物網站+天貓官方旗艦店+宜家APP+小程序」的線上渠道矩陣。
  • 智能客艙——航空公司的客艙數位化變革浪潮
    通過利用大數據的有效支持和詳盡分析,飛機製造商、航空公司都在努力建立一個數位化客艙運營系統,致力於為旅客提供更精準、更有針對性的客艙服務。在數位化浪潮中,達美航空保持了領先和創新。據悉,阿里雲和天地互聯為該架飛機客艙進行了數位化改造,保證旅客在航程中享受流暢的上網、互動娛樂、空中直播及購物支付等服務。這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利用數位化航空娛樂服務系統及數字客艙一站式軟體解決方案,構建了包括移動端空中內容娛樂、航旅出行服務、空中電商新零售等多元空中網際網路生態,成為支持疫後民航業結構重塑和數位化轉型的優秀範例。
  • 從大賣場到城市店,宜家的轉型「雖遲但到」
    不僅是「小程序」,IKEA City裡還有更多「數位化」的工具可以讓消費者體驗宜家自由靈活的產品組合方案。例如提供個性定製方案的PAX衣櫃系列2.0設計工具、以交互式可視化方式輔助產品設計的貝達3D模塊設計工具等。
  • 宜家入駐天貓,打出「家居+電商」組合拳
    億歐3月10日訊,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宜家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去年8月,宜家中國宣布針對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戰略,將渠道和數位化作為其中的戰略重點。此次入駐天貓,標誌著宜家中國「未來+」戰略實現了又一重要的裡程碑,也是宜家全球發展的重要舉措。
  • 準備了八個月,今天,宜家終於上線天貓
    天貓與宜家重點就如何打通線上線下會員權益、倉配物流制定進行運營優化。目前,宜家天貓旗艦店與門店會員系統已經打通,且線上線下同價。如今,消費者只要登錄天貓旗艦店,選擇首頁「加入宜家俱樂部」便可錄入會員系統。宜家天貓旗艦店首頁呈現了一系列宜家高人氣經典產品,比如愛克託三人沙發、奧斯迪檯燈、瓦德拉咖啡杯墊等。
  • 在市中心逛宜家,中國首家「IKEA City」入駐上海靜安寺
    文 | Rita Zeng7月22日消息,宜家在上海靜安寺開設了一家名為「IKEA City」的線下門店,這也是宜家在中國的首家城市門店。與宜家以往的標準門店、體驗門店不同的是,此前宜家的門店選址大多是位於城郊外,IKEA City則更靠近市中心。
  • 宜家入駐天貓 打出「家居+電商」組合拳
    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宜家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去年8月,宜家中國宣布針對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戰略,將渠道和數位化作為其中的戰略重點。此次入駐天貓,標誌著宜家中國「未來+」戰略實現了又一重要的裡程碑,也是宜家全球發展的重要舉措。
  • 宜家家居IKEA 正式入駐天貓
    宜家家居IKEA 正式入駐天貓 2020-03-13 08:39:46 來源:全球紡織網 近年來各大家居企業紛紛轉戰線上.3月10日,宜家家居(IKEA)
  • 落「滬」靜安,宜家在中國有了首家城市店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王曉濤報導 7月23日,宜家在中國市場的首家城市店——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將正式開門迎客。這意味著自2019年8月底發布「未來+」中國本土化發展戰略後,宜家中國在中國市場的又一標誌性成果落地。
  • 宜家家居:2020財年計劃在中國投資100億元
    宜家中國宣布,2020財年總投資額將為宜家中國歷史上最大年度投資額,計劃規模100億元。同時,為推動業務進一步發展,宜家中國將在新財年招聘超過3000名新員工。截至2018年財季末,宜家中國銷售額約佔宜家集團年銷售額的6%左右,從2011年的第11大市場,躍升到全球排名第5位左右。
  • 遲了十年,IKEA宜家終於擁抱電商
    在數位化轉型戰略上,宜家中國最先選擇的是自建商城,但在引流不佳的情況下,宜家最終還是攜手了天貓。想要打破僵局,宜家現階段最好的選擇,自然是和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一樣,擁抱電商,完成自己的數位化轉型。   合作阿里,對宜家有著多重意義,首先是消費群體的拓展。
  • 實探|中國首家Mini宜家,值得排隊2小時嗎?
    在餐飲區的另一側,則是「宜家全屋設計中心」。在這裡,可以通過宜家提供的數位化設計工具,對自己的家進行設計,無論是工業風還是極簡風,都可以進行DIY設計。宜家城市店,哪兒不一樣?與一逛可以逛「一天」的其他宜家商場不同,算上「排隊」上樓的時間,58妹僅僅用了30分鐘就把一整座宜家城市店逛完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與其他店鋪相比,除了「小」,這座宜家還有什麼不同呢?1、數位化全覆蓋,加速轉型對於已經76歲的宜家來說,如何全面數位化、適應當下電商環境,一直是個難題。
  • 宜家登陸天貓,有3800種商品
    記者 | 劉雨靜編輯 | 昝慧昉1中國消費者終於可以在天貓上購買宜家商品了。3月10日,瑞典家居巨頭宜家宣布,將於當日正式上線宜家天貓旗艦店。這是宜家在全球首次與第三方平臺合作銷售全線產品。宜家天貓旗艦店將提供約3800種宜家產品,並與宜家自有電商平臺一樣提供送貨、上門安裝和退貨。天貓旗艦店上線初期將首先服務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市場,之後將逐步拓展至全國其他省市。目前,宜家中國共銷售9500多種商品,宜家自有線上商城銷售9300種商品,天貓旗艦店銷售的3800種商品以熱銷系列為主。
  • 宜家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 為用戶提供更加靈活的購物體驗
    2020年3月10日,全球領先的家具及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在上海宣布宜家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這是宜家第一次通過第三方平臺為消費者提供宜家產品和家居解決方案,標誌著宜家中國「未來+」戰略實現了又一重要的裡程碑,也是宜家全球發展的重要舉措。宜家天貓旗艦店將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一個全新的數位化環境中的宜家觸點,以及無縫便捷的購物體驗。
  • 宜家推出智能家居技術部門
    北青網訊 瑞典家具巨頭宜家(Ikea)正變得越來越聰明,它成立了一個部門,致力於推出智能家居解決方案,並與科技公司合作,打造未來的家居。新部門宜家家居智能事業部將負責與美國消費電子公司Sonos等公司合作,開發無線充電、智能照明和智能揚聲器等智能家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