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狗非小事 法律規定嚴(文明養犬經驗談)
莫斯科的冬天已經顯現出威力,晚上七八點的時候尤其冷,室外寒風凜冽。謝廖莎似乎並不介意壞天氣,每天這個時候,他總會牽著一隻矮胖的黑色狗出去散步。這個穿著橙色羽絨服的少年和記者住在一棟樓裡。樓裡養狗的人不少,有的家庭甚至養了兩隻。
在莫斯科到底有多少狗,目前並沒有準確的統計。有俄羅斯媒體幾年前的抽樣調查顯示,41%的莫斯科家庭養狗。記者家旁邊有一片森林,林間小道上,總有人牽著自家的愛犬漫步其間。大狗往往都被戴上防咬口罩,防止它傷人或是亂吃東西。
按照俄羅斯法律規定,除了人煙稀少的地方,遛狗時,狗主人一定要牽著狗,還要在小狗脖子處掛一個卡片,寫上聯繫方式。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禁止遛狗,更不能讓狗靠近兒童看護設施和兒童遊樂場。此外,法律還規定,養狗的人必須在當地獸醫監管機構為狗登記,每年接種狂犬病疫苗。
2011年,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關於動物責任待遇」的法律,對養犬有較為詳盡的規定。但在莫斯科市杜馬主席阿列克謝·沙波什尼科夫看來,對養狗的人還應該有更多的限定。他告訴記者:「要看養狗的人有沒有犯罪記錄、健康證明,另外,養寵物狗的人還要通過關於養狗的教育課程。為了防範導致他人財產或健康的損失,養狗的人還需要給狗上保險,因此法律需要更新。」
沙波什尼科夫表示,更為重要的是要對那些危險品種的狗進行定義。列入這一清單的狗,如何登記、怎麼接種疫苗都應該有特殊的規定。莫斯科市杜馬環境政策委員會負責人卓婭·左託娃指出,狗的大小不是危險與否的決定因素,應有詳盡的標準列出這類狗的特徵。
事實上,俄羅斯的流浪犬問題也很嚴重。今年年初,莫斯科州庫斯塔科沃的一群流浪狗襲擊村民,導致一名年輕人當場死亡。據媒體報導,僅莫斯科地區流浪狗的數量就超過3萬條。莫斯科市杜馬農業政策和消費者市場委員會主席謝爾蓋·科爾斯雷恩介紹,2017年,莫斯科地區為捕捉和飼養流浪動物投入了近1.25億盧布(1盧布約合0.1元人民幣)。科爾斯雷恩認為,國家應強制登記寵物飼養者的信息,並處罰遺棄寵物的人,此外還要建立更多的流浪動物庇護所。「登記、捕獲、建庇護所三種措施共同實施,多年之後將慢慢顯現效果。」
為治理流浪狗問題,俄羅斯有不少動物慈善組織也在籌集資金建設庇護所。在庇護所裡,流浪狗將得到妥善治療並接受訓練,庇護所把這些流浪狗的信息輸入到資料庫中,最終找到合適的領養者。
(本報莫斯科電)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殷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