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評判領導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績的重要標準。注重考核民生保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引導領導幹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切的實際問題。增強政績考核群眾參與度,在政績考核中充分反映群眾感受、體現群眾評價。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顯著特徵,黨的十九大強調,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以人民為中心置於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地位,明確提出「把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準」。
從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來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廣泛發動群眾,最終打贏這場攻堅戰。什麼是最大的人權,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才是最大的人權。我們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從免費救治感染新冠肺炎病人,關閉一座城、供應一座城、檢驗一座城到贏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勝利、中國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我們黨用實際行動給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案卷。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牢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始終把滿足人民需求、回應群眾呼聲作為最大的政績,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練就深入聯繫群眾的基本功。要經常深入基層、走訪群眾,開展調查研究,想群眾之所想、憂群眾之所憂廣泛,了解群眾期盼,忠誠履職,敢於擔當。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決不能做自以為領導滿意,實際讓群眾失望的蠢事。作為基層幹部,要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切忌好大喜功、好高騖遠,工作中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人民群眾滿不滿意作為基層工作的最終評價標準,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必須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一枝一葉總關情」,我們的工作事關千千萬萬群眾利益,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要加強學習,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走高質量發展路線,跳出短期的狹隘的眼光視野,謀求惠及更多群眾利益的長遠政績,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定力,努力工作。(四川省蘆山縣景孟龍)
[ 責編:王宏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