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琪
昔日為爭奪「名人故裡」名號而面紅耳赤,今天卻成了投資6千萬元之後的爛尾工程,此等尷尬,怎一個羞字了得?山西婁煩「孫悟空孫大聖故裡」景區折騰了兩年,投資了6千萬元之後卻只建成了一座接待中心,成為繼各種爛尾之後的又一標誌性爛尾景區。(據中國廣播網)
「孫大聖名人故裡」景區從當初爭奪名號到爛尾工程,過程就像一個任性的孩子在強烈佔有欲的驅使下,無論是不是自家的東西,都要以勢在必得的姿態,不計後果、不計成本地將東西拿到手再說。至於拿到了之後,短暫的新鮮感之後,隨手將它丟到了垃圾箱還是玩具箱,全憑一時的興趣。如果一級地方政府也以此等「玩具心態」對一項投資項目先是任性爭奪、接著斥資把玩、最後不了了之,其結果不僅是勞民傷財,更是一種讓人後背發冷的禍國殃民的做派。
巨額投資打了水漂,一時意氣成了笑料,代價以現實和未來計……在殘酷的結果面前,當初的任何一種意氣風發和美好想像都成了一種自欺欺人。此時大呼上當,早已後悔莫及。政績觀和GDP發酵的各種項目各種搞,畢竟不是成人玩具。不是玩具卻有著「玩具心態」,所催生的施政惡果,映射如今的拍腦袋政府形態。屁股與腦袋嚴重不同步的胸大無腦政府,是弔詭的政績觀和邪惡的GDP共同催生的一大怪胎。
不作為與亂作為早已提了若干年,雷聲大雨點小的各種處罰舉措也成為社會「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各種爛尾、各種公共設施安全事故、各種坍塌、各種凹陷,背後都隱藏著若干血淋淋的人命。在隱性和顯性的各種爛尾事故中,躲藏從來都無法隱匿,生命的消逝卻成為更深刻的停留。從各種意義上說,不作為與亂作為,都是一種草菅人命、一種為虎作倀。我們不必將回望的眼光放得過於久遠,我們也不必將最近一段時日發生的種種顯性的爛尾和潛在的爛尾一一看遍,我們只圍繞「名人故裡」這個由頭,找尋那些「被爛尾」的名人噱頭——以景觀樹枯死為代表的河南汝南 「梁祝故裡」,以暫緩建設為代表的湖北襄陽「郭靖黃蓉雕像」,以誤讀為代表的河南開封「汴京勝景」云云,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傷,來自機制層面的和道德層面的隱性問題更甚於已經顯露出的各種危害。
一直以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一度成為各級政府慣用的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對於無限誇大現實政績觀而急功近利的一級政府而言,開發景區、製造景點並不是目的,其目的在於發展旅遊,而發展旅遊的落腳點是發展經濟,發展經濟的落腳點在於GDP。當GDP擁有了評價一級政府政績的極大權重,無形中便促成了政府對其的趨之若鶩。異化的政績觀催生了變異的發展模式,不計成本、不計後果、不計代價地大上、快上、狠上各種噱頭工程,「爛尾」或為噱頭的最終宿命。於是,以政績觀和DGP為出發點,以不了了之的爛尾為終點的惡性循環,成為安全、事故、責任、性命和血腥的代言。
社會對事前拍腦袋決策、事後拍屁股走人的極大耐心催生著不作為與亂作為者的極大野心。急於求成出政績、急功近利出成績的績效思想更是爛尾「膿瘡」的深層病灶。醫生對病症的祛除講求標本兼治,由裡及外地對病根進行消解,既要對症施藥,又要患者積極配合。對製造了各種城市病症的機制、制度、思想、理念方面的原因,尚須內外共同發力,解除「爛尾」病患才指日可待。各種「爛尾」只是問題表象,對深處的病灶刮骨挑刺方見其藥效。尤其是在掛「文化頭」賣「經濟肉」的模式中,以文化搭臺唱一出經濟大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文化的內容涵蓋可謂廣矣。脫離了風土人情、自然人文景觀和歷史積澱的文化噱頭,背叛了歷史和現實,何談對未來負責?昔日「為覓新詩強說愁」,今朝開建時的雄心轉瞬卻成了後續無文、無以為繼,痛定思痛,由歷史和現實搭建的未來在哪裡?
齊魯時評,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
qilushiping@iqilu.com;
網上投稿;請關注
齊魯時評官方微博。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