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奇葩兒歌「細思恐極」

2020-12-03 千龍

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短小精巧、生動活潑。兒歌幾乎是兒童與文學世界產生聯結的第一扇窗口,在生命的最初階段帶給孩子們美的享受以及關於宇宙的啟蒙認知。「月兒彎彎,像只小船,搖呀搖呀,越搖越圓」,是月亮盈虧;「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蟲,保莊稼,我們大家都愛它」,是田野童趣……

幼時習得的兒歌往往在成年後還能讓人脫口而出,成為人們重回童年的秘密通道。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兒歌開始被加入了越來越多的新元素,有的內容甚至讓家長無力吐槽;而對於傳統的「經典兒歌」,新生代的家長們也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反思。

【有悖常識類】

案例:《種太陽》

我有一個美麗的願望/長大以後能播種太陽/播種一個 一個就夠了/會結出許多的許多的太陽/一個送給 送給南極/一個送給 送給北冰洋/一個掛在 掛在冬天/一個掛在晚上 掛在晚上/啦啦啦 種太陽/啦啦啦 種太陽/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種太陽/到那個時候 世界每一個角落/都會變得 都會變得溫暖又明亮

家長吐槽:據說這首歌的創作初衷是要表達少年兒童想要讓世界變得更加溫暖、明亮的美好願望,但是也太有悖自然規律了。南極、北冰洋,冬天、晚上?還讓不讓人好好活了?極地氣溫升高,海平面上升,「種完太陽」後殘酷的現實要怎麼跟孩子解釋?

【暗黑童年類】

案例1:《兩隻老虎》

兩隻老虎 兩隻老虎/跑得快 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真奇怪 真奇怪

家長吐槽:這是一首可以追溯到17世紀歐洲的法國兒歌,有一個起源版本說,這是一個兄妹倆相戀為世俗不容最後索性自殘的悲劇。為了證明對彼此至死不渝的愛, 哥哥最後弄瞎了自己的眼睛,妹妹弄聾了自己的耳朵。所以,這原本是首「恐怖」的歌。就算不知道故事的起源,單單想像一下,一隻沒有眼睛和一隻沒有尾巴的老虎在森林裡跑來跑去,這也不是個多麼美好的畫面吧?

案例2:天上的飛機墜毀/地上的火車脫軌/褲衩飛/褲衩飛

家長吐槽:墜機、脫軌是多麼嚴重的交通事故啊,居然這麼輕描淡寫。「褲衩飛」說的是受傷人群嗎?讓人絲毫感覺不到對生命的尊重,真是細思恐極,充滿血腥。

【觀念陳舊類】

案例1:《好爸爸壞爸爸》

我有一個好爸爸/爸爸 爸爸 爸爸 爸爸 好爸爸 好爸爸/我有一個好爸爸/做起飯來鏘鐺鐺 鏘鐺鐺/洗起衣服嚓嚓嚓 嚓嚓嚓/高起興來哈哈哈 哈哈哈/打起屁股啪啪啪 啪啪啪/嗯 真是稀裡譁啦/爸爸 爸爸 爸爸 爸爸 好爸爸 好爸爸/我有一個好爸爸/哪個爸爸不罵人/哪個孩子不害怕/打是親來罵是愛/哪個不是好爸爸/爸爸 爸爸 爸爸 爸爸 好爸爸 好爸爸/我有一個好爸爸

家長吐槽:這不是一個喜怒無常的神經病爸爸嗎?「哪個爸爸不罵人?哪個孩子不害怕?」是在鼓勵暴力育兒嗎?「打是親罵是愛」的觀念早就過時了!

案例2:有個大姐整十七/過了四年二十一/尋個丈夫才十歲/她比丈夫大十一/一天井臺去打水/一頭高來一頭低/不看公婆待我好/把你推到井裡去

家長吐槽:這應該就是特定時代裡的「娘親」吧?一首歌謠讓我看完了一出家庭劇,充滿哀怨和報復。

【惡毒缺愛類】

案例1:《世上只有媽媽好》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

家長吐槽:一首歌傷害了多少孩子的心?就算是歌頌母愛的偉大也不必說「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吧。孩子本來就是脆弱而敏感的,這不僅讓單親家庭的孩子、孤兒、留守兒童聽了難受,還會讓別的小朋友嘲笑沒有媽媽的人。

案例2: 《拔蘿蔔》

拔蘿蔔,拔蘿蔔/嗨吆嗨吆,拔蘿蔔/嗨吆嗨吆,拔不動/老太婆,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蔔

家長吐槽:有次孩子指著奶奶叫「老太婆」,我都驚呆了!後來才發現是這首兒歌惹的禍,好好的「稱謂」不教給孩子,卻讓孩子從小學了這麼沒有禮貌的稱呼。

【成年早熟類】

案例:皮皮蝦我們走/去找一個男朋友/吃炸雞,喝啤酒/還能一起手拉手

家長吐槽:這是我家阿姨嘴裡常常給孩子念叨的兒歌,這是什麼歌詞啊?找男朋友、喝啤酒?對我家不到三歲的孩子來說,根本沒法解釋清楚裡面的意義啊!

【簡單粗暴類】

案例:《車車車車》

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有架車車車車/有架車車車車/有架車車車車/衝向你爸爸/爸爸 爸爸 爸爸/看住 爸爸 爸爸

家長吐槽:我家孩子有段時間迷上了麥兜,每次看完電影都要聽好幾遍。一開始聽到歌詞,嚇了我一跳,這是詛咒自己爸爸被車撞嗎?後來才知道,是提醒孩子的安全教育歌。基本靠一個字單曲循環就成了首歌,也真是讓人佩服。

【細思恐極類】

案例:泥娃娃泥娃娃/一個泥娃娃/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眼睛不會眨/泥娃娃泥娃娃/一個泥娃娃/也有那鼻子/也有那嘴巴/嘴巴不說話/她是個假娃娃/不是個真娃娃/她沒有親愛的媽媽/也沒有爸爸/泥娃娃泥娃娃/一個泥娃娃/我做她媽媽/我做她爸爸/永遠愛著她

家長吐槽:懷孕時搜到這首歌,聽得我起一身雞皮疙瘩,覺得歌詞陰森森的像詛咒。動畫裡的泥娃娃怎麼看都像是一個真正的小孩的靈魂被封印在了玩偶裡,而且這個孩子的靈魂依然活著,他看得見也聽得見,但動不了,也說不了話。他甚至不能表現出自己的痛苦,他的表情已被固定成微笑,身體也永遠在單調地搖擺。

專家觀點

家長鬚辯證看待 做好過濾和引導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徐明認為,當今的兒歌惹來家長如此多的吐槽,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與時俱進的好兒歌太少。「過去的好兒歌是極有生命力的,比如『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語言具體形象,非常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沒有一個多餘的字,又朗朗上口,這樣的經典近年來少了。」在徐明看來,造成好兒歌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於創作人員不足;此外,與其他類型作品相比,兒歌對創作人員還有著更高的要求。

對於所謂的「奇葩」兒歌,徐明表示,作為家長,應該辯證看待,有些兒歌被吐槽,是因為時代變化了;有些被誤解,可能也有文化的差異。比如,被吐槽的《拔蘿蔔》中的「老太婆」,在北方人看來可能含有貶義,但是可能在南方某些地方文化中,這個詞其實有著尊敬和抬愛的意思。

在此基礎上,家長還應該做好「翻譯官」和「把關人」。據徐明介紹,與中小學讀物相比,和幼兒相關的兒歌、繪本、故事等內容相對來說更加開放和自由,「比如有的繪本中就可能會用到比較成人化的語言」。家長在講給孩子聽的時候,要做好「翻譯官」,轉化成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並適時對不當的內容進行修訂和引導。

那麼,家長到底該如何為孩子選擇兒歌呢?有二十多年從教經驗的石景山實驗幼兒園教師左振紅提供了參考建議,她告訴記者,平時在一線教學中,老師們也會特別注意對兒歌的選擇,選擇時一般會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一方面,語言要簡短明快,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另一方面,內容中能滲透相關領域知識,比如介紹四季變化的《四季歌》,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生活常規的《洗手歌》,介紹小動物形象習性的《小白兔》,培養幼兒美感和審美能力的《秋風》等。此外,老師們一般還會注意判斷選擇的兒歌是否能促進幼兒思維想像及創作能力、是否能幫助幼兒掌握準確發音、口齒是否能清晰表達等,「總體來說,就是選一些孩子感興趣,對幼兒欣賞、思維、想像和語言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有教育意義的兒歌作品。」

相關焦點

  • 盤點「細思恐極」奇葩兒歌 小朋友聽了根本把持不住
    兒歌幾乎是兒童與文學世界產生連結的第一扇窗口,在生命的最初階段帶給孩子們美的享受以及關於宇宙的啟蒙認知。「月兒彎彎,像只小船,搖呀搖呀,越搖越圓」,是月亮盈虧;「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蟲,保莊稼,我們大家都愛它」,是田野童趣……幼時習得的兒歌往往在成年後還能讓人脫口而出,成為人們重回童年的秘密通道。
  • 兒歌鑑賞:河北經典兒歌賞析
    本文對其民歌中的三首兒歌的曲式、調試、旋法特徵以及內容表現等方面進行分析,旨在進一步加強對河北民歌的宣傳,讓河北民歌這朵民族民間音樂百花園中的奇葩清香遠溢、源遠流長。   河北民歌按照其風格色彩的不同特點可分為冀西北、冀東、冀中三個不同特徵的色彩區域。冀西北包括張家口市所轄區域,冀東包括現唐山、秦皇島兩市所轄區域,冀中則包括除以上兩個區域之外的河北省所有轄區。
  • 童漫裡的從未注意過的細節,現在看來簡直細思恐極,你發現了沒?
    童漫裡的從未注意過的細節,現在看來簡直細思恐極,你發現了沒?觀看動漫這件事,是很多人從小就開始在觀看的了。當時看的話,最主要的就是看個主要的情節,長大以後的話,再次看這些動漫就會發現,其實這些童年的動漫裡面,有些細節的話,是從來未注意過那些細節,現在看來的話,還有些細思恐極。那麼接下來的話,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那些動漫細節吧!首先就是名偵探柯南了,當然,不是說柯南走哪哪就有兇殺案的事情,畢竟這個大家都是知道的。
  • 我們是唱著這些兒歌和童謠長大的
    看了人們談論的老北京兒歌,使我也想起小時候的兒歌和童謠,同時也勾起我對幾十年前的少兒生活的懷念。沒錯,生活在北京最難忘的是老北京的兒歌,唱著兒歌長大,又唱著兒歌養育子女,正向這篇文章描述的那樣老北京的兒歌生動活潑、雋永純真,非常貼近生活。唱著兒歌,聽著兒歌仿佛又回到童年的生活中。
  • 經典兒歌回顧(四)大跌眼鏡的奇葩主題曲
    【PConline 音樂】自和大家分享動漫歌曲和兒歌之後,小編感到相當高興。基本上每一期介紹的歌曲都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先不管是好是壞,是讚美還是罵戰,起碼能夠勾起大家的童年回憶,也是相當值得高興的一件事。繼之前三期和大家一起回憶了一系列經典的動漫主題曲和兒歌,今天小編決定要和大家分享一些哭笑不得的歌曲。
  • 今天是世界兒歌日 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兒歌
    不同年代 不同兒歌60後: 《一分錢》《小鴨子》《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代人的童年在上世紀70年代。這是一個「玩具不多,但遊戲豐富」的年代,彈玻璃球、跳格子、跳皮筋、滾鐵環等等,說起這些遊戲,很多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都不會陌生,因為這些遊戲陪伴著他們成長,給了他們很多樂趣和美好的回憶。
  • 每一首兒歌都記錄著美好的童年 市民講述與兒歌的故事
    核心提示: 兒歌童謠點綴著每個人的童年,記錄著我們兒時的笑聲和心跳。連日來,三秦都市報持續關注兒歌遇冷現狀,探究如何讓優秀兒歌重回孩子的童年。不少熱心讀者參與其中,來電與我們分享自己和兒歌的故事。
  • 小燕子兒歌 小燕子歌曲兒歌
    兒歌簡介  兒歌指的是以低幼兒童為主要接受對象的具有民歌風味的簡短詩歌,它是民歌的一種,在全國各地都十分流行。兒歌的節奏輕快,易於上口,適合小朋友傳唱。兒歌中既有民間流傳的童謠,也有作家創作的詩歌,兒歌可以反映兒童的生活情趣,具有傳播生活和生產知識的作用。
  • 兒歌大全:英語兒歌《水果》
    兒歌大全:英語兒歌《水果》2015-05-12 15:14:2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英語兒歌《水果》  apple,apple圓又圓,吃到嘴裡酸又甜,pear pear黃燦燦,又解渴來又去痰,  banana彎又彎,剝開黃皮吃裡邊,peach,
  • 兒歌創作的「春天在哪裡」
    我是賣報的小行家」……想起這些熟悉的兒歌,哪怕你記不清歌詞裡寫了什麼,可那朗朗上口的曲調,想必也能張口即來。就好像音符裡天然帶著顆童心一般,哼唱的同時,心情也放鬆了不少。這,便是兒歌的魅力。我們與音樂的初次相遇,大都是從這裡開始。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兒童歌曲的創作水準卻並沒有取得想像中的進展。
  • 《豆樂兒歌》:新生代兒歌翹楚,兩年從不聞一名到爆款IP
    在《豆樂兒歌》面世之前,孩子們聽的兒歌大多老舊,且對孩子們的啟蒙教育沒有太多幫助。而《豆樂兒歌》對孩子們來說,是兒歌曲庫,是遊戲大全,更是知識寶典。朗朗上口的原創新兒歌,即時可玩的親子小遊戲,和無處不在的生活常識與科學道理,不僅為孩子們帶來了高質量的親子互動和陪伴,還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到更多常識和道理,提高了孩子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理解能力和想像力。
  • 兒歌大全:啟迪寶寶智力的兒歌特點
    兒歌大全:啟迪寶寶智力的兒歌特點2015-11-16 10:24:2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1 簡介早教兒歌[1]是針對0-6歲的兒童推出的一些兒歌,是集兒童歌謠,經典兒歌,搖籃曲為一體的兒歌匯合,歡快的節奏,簡短的歌詞,簡單的結構,易學易懂的特點,深受廣大小朋友和家長的喜歡
  • 昨日是世界兒歌日,是否記得那些年,我們唱過的老成都兒歌
    昨天是世界兒歌日,一大批成都網友紛紛在網絡上回憶那些年唱過的兒歌,很多已為人父母的網友更是感嘆,小時候從大人嘴裡學來的兒歌,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會唱了。專家表示,對此不必過多傷感,隨著時代的發展,更應該期待符合時代特徵的新兒歌出現。
  • 被低估的兒歌力量 兒歌究竟有多重要
    而我們隨口就能唱上幾句的兒歌,其實是一種被低估的教育方式。   一位兒童文學作家曾經說過「兒歌是知識的百寶袋,蘊藏著人類語言的珍珠……」兒歌語句精練,內容淺顯易懂,語言活潑節奏分明,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是一種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的教育方式。   兒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究竟有怎樣的教育意義?
  • [世界兒歌日]武漢百年間的兒歌記憶
    .……」  「小螺號,嘀嘀地吹,海鷗聽了展翅飛……」  ……  荊楚網消息(記者安立、袁筱 實習生黃翌)還記著這些童年的歌謠嗎?溫暖純美的歌聲曾伴隨我們整個童年,一代人又一代口口相傳。有人說兒歌中有歷史,有人說兒歌是時代變遷的記錄。100年來,武漢人都曾唱過那些兒歌?是否還曾有人記起?
  • 兒歌唱過的年代
    肖歡 還記得兒時唱的歌謠嗎:我們窩在媽媽溫暖的懷抱裡,伴著搖籃曲入睡;我們坐在院子裡的葡萄架下,聽奶奶講過去的故事;我們吹起小螺號,懷著種太陽的夢想一天天長大…… 不同年代,不同兒歌。 「60後」:《一分錢》《小鴨子》《讓我們蕩起雙槳》。
  • 自編好兒歌 預防禽流感
    最近,多首預防H7N9禽流感的兒歌在市鐵西路小學校園中流傳,而這些兒歌都是該校師生自創的。  「前段時間,我在課堂上講解H7N9禽流感預防知識,效果不是很好。」該校一名老師說。她告訴記者,由於這些預防知識比較生硬,學生們不易接受,後來她順口編了兩句兒歌,發現學生們很感興趣,而且記得很快。這名老師的做法很快在全校普及開來。該校師生自告奮勇,開始編寫預防H7N9禽流感的兒歌。
  • 兒歌飄在春風裡
    嬰兒在搖籃裡,媽媽就唱起了兒歌,10歲以前兒童們都喜歡傳唱兒歌。3月21日是春分,還是「世界兒歌日」。1976年,在比利時可諾克兩年一度的國際詩歌會上,將春天到來的第一天確立為「世界兒歌日」。近日,「嘹亮童聲?唱響未來」新時代兒童歌曲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開始前,會場循環播放著這些經典兒歌,最「年輕」的也已經是上世紀90年代的作品。
  • 兒歌對孩子成長的非凡意義:父母選好兒歌,孩子聰明又健康
    父母如何挑選適合孩子的兒歌?1. 適合孩子發展和性情不同的孩子擁有不同的性情,而且同一個孩子在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認知發展,隨意選擇兒歌的第一步就是要根據孩子當前的發展和孩子的性情,去選擇適合孩子傾聽的兒歌。孩子語言發展不成熟時,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都較弱,這個時候就要選擇一些朗朗上口,節奏簡單,詞語短小的兒歌。
  • 寶寶學兒歌 你真的懂了嗎?
    可是關於兒歌,爸爸媽媽們真的懂了嗎?兒歌的作用1.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兒歌雖然內容簡單,但是我寶寶卻能理解其中的真摯感情,寶寶會跟著優美的旋律,體會這種情感,例如《世上只有媽媽好》,寶寶能理解其中對媽媽的愛,這種寶寶感同身受的情感,兒歌就可以作為這樣的媒介,讓寶寶把具體感受和一些情感聯繫在一起,並用自己能掌握的特有的方式把這些情感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