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縣魚生」又俗稱「兩片」,歷來被橫縣人稱作「縣菜」,它代表著橫縣的烹飪技術和飲食文化的最高水準、接待客人的最高規格。在南寧,乃至整個嶺南地區,熟悉橫縣的人都把魚生與橫縣同等在一起,稱魚生為橫縣魚生,橫縣魚生之所以出名、美味,與其做法工藝之獨特、選料配料之精細有著密切的關係。
想要吃到好魚生,選魚是重要的第一步。據當地人介紹,做魚生最好的魚是桂花魚,但要逮到夠分量的桂花魚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鬱江裡的草魚、鯉魚是做魚生的好料。
橫縣魚生一般不用池塘的魚,一是不如江魚乾淨,二是江魚肌肉更結實。魚肉的質量對魚生而言至關重要,這決定了魚肉的口感。有勁的魚肉脆甜,越嚼越有味道。
殺魚小技巧
平時殺魚都要先去除魚鰓,做這個料理魚生不能直接殺死,應割腮後繼續放入水中,這樣魚不會馬上死去而是在水中放血,幾分鐘後,血盡魚亡。
接著便是將魚去麟、起肉、剝皮,一塊鮮嫩魚肉就會瑩白如雪,玉色逼人。魚肉需要包上特製的魚生紙數分鐘,將多餘的水分和殘血吸出,使魚肉保持韌性,口感更好。
薄即魚片要切得薄如蟬翼,才容易入味。要想切薄片,須備一把快刀,左手拇指、食指壓住魚肉,右手把刀,刀與魚肉呈45°夾角,一刀斜切,片羽滑落,可得薄片。展開一看,薄可見字。
說橫縣魚生比起日式刺身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那是因為橫縣魚生還有一個「外掛」加持,那就是「厚」。此「厚」可不是魚肉厚,而是料「厚」。
魚生在口感上比刺身要脆,爽口些,很多網友說魚生更好吃
吃魚生,調料的種類一定要豐富厚重,才能壓住腥味,方能體會到魚生的鮮美可口。蔥、姜、蒜末、頭菜、魚生草、小辣椒,泡椒 油鹽醬醋是必不可少的基本配料。
橫縣魚生更在這些基礎上加入橫縣獨特的木瓜丁,土檸檬、魚腥草、紫蘇葉、辣丁根、炸芋頭絲等二十多種,再配上橫縣本地花生油、生抽醬油、胡椒粉總共三十多種生鮮猛料,共同陶冶魚生片。
在橫縣品嘗魚生,會讓你不知如何下筷。因為不同部位的幾碟魚生片和一盤五顏六色的配料擺放在一起,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不要說吃到嘴裡,看著就是一種享受了。
我最喜歡的配料是酸蕎頭,酸葁絲、炸芋頭絲、花生米、和木瓜絲……一吃完全停不下來,哈哈哈哈
一大把生鮮猛料,包一片魚生,放入口中,香辣酸鮮,濃香衝鼻,嗅覺極度震撼,味蕾大受刺激,頓時口舌生津,噴湧而出,肌肉痙攣,牙齒情不自禁,一陣猛嚼。 只見舌齒紛飛,翻江倒海,片花飛落,魚生的鮮甜、配料的兇猛,漸漸就出了味道,只覺得濃香滿口,齒頰留芬,餘音繞梁,三日不絕,連連感嘆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
吃魚生的方式沒有一定的定式,依個人喜好,先把魚生夾放到調料碗裡浸泡片刻,然後夾起放到另一個小碗裡,再將細切成絲的各種配料如在中藥店執中草藥一樣,夾少許放到小碗的魚片上,端起小碗一併將魚生和配料送入嘴中。
慢慢咀嚼,你會感覺到魚生的豐腴與細膩,稍彈的筋道與咀嚼即化的感觸既矛盾,又融合地在嘴裡變化。調料消除了魚生的腥味,把魚生的口感通過對比更強烈地表現出來,更為味鮮爽口,讓人忍不住再夾一筷。接待我們的主人笑著說,在橫縣的餐桌上,吃得最快的必定是魚生。
晚上三五好友出去吃宵夜,一份魚生就夠了 ,魚身切片,魚頭和魚尾會拿來煮粥,熱乎乎的魚粥,撒上蔥花,吃完魚生再喝一完魚粥,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