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醫學觀察點護士日記

2020-12-05 澎湃新聞

隔離醫學觀察點護士日記

2020-04-25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香坊區幸福醫院負責的北大荒青少年培訓中心的醫學觀察隔離點,已經有連續5批11名醫護人員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戰鬥。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她們用忠誠、奉獻、敬業的精神逆流而上,與病毒鏖戰。90後護士孔祥飛宇在隔離點忙碌之餘記錄下的點滴,帶我們一起去往抗「疫」前線……

3月23日,正式進駐隔離點第一天。院裡終於批准我進入隔離點並且能有幸和優秀的護理前輩宋偉(80後副主任護師,我院咽拭子採集操作第一人)並肩作戰內心很激動,穿上防護服帶上口罩護目鏡,抓緊時間熟悉工作環境及掌握工作內容,昨天解除隔離八個房間清理出來的垃圾很多,八個大袋子都裝的滿滿的,拎起垃圾袋的同時,想到前幾梯隊的同事們,她們在隔離點時候工作量遠比我們現在大很多,頓時心疼起前幾梯隊的夥伴們,感覺到了呼吸真的很困難,原本力氣活就很耗力,現在更感覺到透支體力的疲憊……不論怎樣,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住。

下午兩點背著消殺桶對6000平方米範圍內進行第二次消殺的時候,感覺到兩個肩膀的疼痛已經沒有上午那麼明顯了,但是後背的消殺桶依舊很沉重,護目鏡塗過洗潔精真的沒有再起霧,只是一項工作結束就預示著另一項工作的開始。消殺完畢,送出解除隔離人員3人,又開始接收4人入住,這4人中1人為境外返哈人員,另3人均為高風險人員。在採集新轉來入住人員信息時,有個別隔離人員對再次進入隔離點有些情緒不穩定,宋偉和我就對他們進行耐心的疏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進行安撫,隨著隔離人員情緒逐漸安穩,抓緊時間完成了信息採集工作。剛剛完成信息採集,其中有一名新入住高風險人員就因身體不舒服,需要就診,經請示我院副院長朱爽,當日晚上18:40分,由120將該患者轉至省醫院,宋偉陪同就診辦理住院手續,當晚20:30分宋偉才返回到隔離點。緊接著又接到通知,晚上十點鐘還要轉入兩名高風險人員,接完這兩個高風險人員後,已是凌晨12點,第一天的工作就這樣在緊張而忙碌中結束了。

3月25日,進駐隔離點第三天,所有工作基本上都得心應手了,從護理前輩宋偉身上學到的很多東西,讓我感到分外珍貴。除了和她學到嚴謹的工作作風、工作的方式、方法外,還有她對隔離人員的那份關愛、那份細緻入微,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從春節醫院通知取消休假開始,宋偉夫妻就憑藉職業的敏感(宋偉的愛人是哈市收治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定點醫院的醫生)把上小學的兒子送回了姥姥家,她愛人從春節回到醫院上班至今已經近2個月沒有回家了,但是無論多忙,每天她們夫妻二人都會抽時間給對方發條微信,報一個平安,相互鼓勁打氣。在宋偉的身上,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名優秀的護理工作者的無私奉獻,更多的是我從她的身上看到了在這次抗擊疫情阻擊戰中,黨和國家統籌部署,白衣天使們不分日夜救死扶傷,全國的醫務工作者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為百姓築起堅實「防火牆」的眾志成城,每個人、每段故事都令人奮進、催人淚下……

3月26日中午11:16分,接到120電話,馬上要轉過來9名隔離人員。其中,4人是高風險人員,5人是確診治癒後病例。放下電話,我和宋偉就進行了分工,由她負責接人,我負責採集信息,待9名隔離人員全部安排就緒,時間已經是下午一點半了,我倆來不及吃午飯,立即背起消殺桶,進行下午的消殺工作。由於這9名隔離人員前期已經在定點醫院治療並在其它隔離點隔離過一段時間,起初不肯配合信息採集補充工作,我們就耐心地解釋、安撫和鼓勵。通過交談,情緒波動最大的2名隔離人員不但情緒穩定了,而且對我們表示非常的感謝,說我們就像他們自己的女兒一樣,這讓他們感到很暖心。忙完這些,我和宋偉狼吞虎咽吃下了兩頓合一頓的晚飯。

3月30日,進駐隔離點第八天,解除1人。「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在得知家人都在此隔離的少年樊小寶今天過生日時,宋偉和我借著下午消殺時將為我們自己備食的桶裝康師傅方便麵作為「生日長壽麵」送給了這個17歲的少年,雖然不是生日蛋糕,雖然不是什麼美味佳餚,但是少年在收到祝福和康師傅方便麵的一瞬間,仍然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我想這個特殊的生日一定會在少年成長的過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少年的家人在得知我們溫暖的行動後通過微信向我倆表達了感謝之情。

往期精彩回顧

識別二維碼關注最正宗的香坊大小事

圖文編輯丨香坊發布

圖文來源丨香坊發布

喜歡本文,請點這裡

原標題:《隔離醫學觀察點護士日記》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小夥寫隔離日記記錄7天隔離生活 自稱像中大獎
    甲型H1N1流感·隔離背後  被隔離 感覺像中大獎  從5月10日起,在接受醫學觀察的7天時間內,有許多「隔友」通過網絡書寫幽默有趣的「隔離日記」,受到廣泛追捧。昨(16)日,本報記者聯繫上成都發布第一篇「隔離日記」的網友「T伯伯」和一名當天川航3U8882航班上的乘客、目前在北京工作的德陽小夥子「猴子」,探訪他們7天隔離生活背後的故事。  緊張:參加完婚禮後被隔離  「哎,我們著了魔,心靈深處燃燒著熾熱的火焰。該死的猴子,為什麼改籤坐那3U8882。
  • 山東建築大學張志斌教授參加濟南市「隔離觀察點汙水及垃圾處置...
    中國山東網訊(通訊員 王建華 牟永念) 為全面保護生態環境和市民健康,2月6日,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市衛健委、市城管局、市城鄉水務局聯合召開專家諮詢會,研究部署全市隔離觀察點汙水及垃圾處置工作。山東建築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張志斌教授作為特約專家參加諮詢會。
  • 德國友人被隔離慶幸在中國,臨別寫英文藏頭詩將醫護喚作天使
    德籍友人Andy不久前在蘇州高新區密切接觸者集中醫學觀察點正式解除了隔離。在離開之前,他將自己原創的英文藏頭詩,製作成電子海報送給了醫護人員。這首英文藏頭詩中,Andy將醫護人員喚作天使,而每句詩的頭一個字母連在一起的意思是:「保持健康和微笑。」
  • 馬鞍山兩個集中醫學隔離點清空
    3月3日上午,經過嚴格醫學檢查確認無相關症狀,達到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時限,按照流程,馬鞍山和縣雲山集中醫學隔離點的最後五位隔離觀察人員正式解除隔離。至此該隔離點留觀人員全部解除隔離這也是和縣首個清空的隔離點此處集中隔離點從2月3日起開始陸續收治隔離觀察對象,最多時收納隔離人員達60多位,也是和縣首個啟用的隔離點。該隔離點點長、和縣投資促進中心主任姜華對即將離開的隔離人員交代:「回去後,要繼續居家隔離14天。
  • ...隔離觀察點貼心服務溫暖遊子心 「我不知道你是誰,但很感謝你」
    內容提要:為執行首都機場分流天津機場入境人員隔離觀察任務,武清區於3月25日緊急啟動奧藍際德商務酒店隔離點的籌備改造工作,以做好原定於27日的承接準備。按照市指揮部的統一調度和緊急安排,於26日提前開始承接部分入境人員的隔離觀察任務。
  • 這場「高考」在隔離點進行
    這場「高考」在隔離點進行 1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新冠疫情隔離醫學觀察點 進行著一場特殊的考試
  • 清華教職工集中住宿健康觀察點的門內門外
    溫暖的清華人 溫暖的大家庭清華教職工集中住宿健康觀察點的門內門外記者 張靜3月6日,正處於返京隔離期的教職工郝世葉收到了一份難忘的生日禮物——一張由四號樓集中住宿健康觀察點的後勤教職工手工製作的生日賀卡,賀卡的結尾還有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和校黨委書記陳旭的手寫籤名。
  • ...咱家門口四季青醫院已接受醫學觀察點任務!北京動物園今起恢復...
    看完外邊的看看咱家門口的~ 咱家四季青醫院已接受醫學觀察點的任務! 了解一波~ 四季青醫院 我們一起加油 3月21日,北京四季青醫院接到入駐集中醫學觀察點的任務,得知3月22日首批「客人」就要入住,8名醫務人員僅用兩個半小時就到達指定集中醫學觀察點開展各類工作
  • 瀘州龍馬潭區九獅山留置觀察點臨時黨支部:感恩便利貼貼滿一面牆
    貼著一些便利貼,這是從醫學留觀人員給工作人員們的留言。這讓留置觀察點臨時黨支部書記嚴家福頗為驚喜。「這些便利貼,原本是提供給醫學留觀人員用來傳遞各類需求的。沒想到,他們解除觀察後,會留下這麼多的感恩便利貼。」
  • 107個日夜之後,樂昌這個隔離點解除隔離,將重新開業
    5月13日,在這個平凡的日子,樂昌九福蘭花公園迎來了不平凡的時刻,作為樂昌市唯一一個集中隔離點,正式解除隔離。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蘭花公園臨危受命,成為樂昌市集中醫學隔離點,期間累計隔離觀察人員143人,接觸隔離觀察103人,轉為居家隔離40人。
  • 蹲點日記|二次下沉,每天十幾趟,我為村民倒便桶
    大興區水務局 王海軍蹲點日記下沉到北臧村鎮馬村值守了4個多月,只等交接完最後一項工作,我就可以回水務局上班了。
  • 南京治癒患者自述隔離治療13天:從恐懼煩躁到感動感恩
    路上的車很少,急救車一路呼嘯,約莫過了40分鐘,劉偉抵達了目的地,開啟了為期13天的隔離治療。治癒的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合影隔離病房倒是沒有想像中嚇人,護士姐姐教他脫防護服,「要邊卷邊脫,手不能碰到外面那層。」劉偉的動作有些笨拙,但脫下防護服的那刻感覺整個人都爽快了。病房乾淨敞亮,設施齊全。劉偉住進了一間能擺放三張病床的房間,有10天,劉偉獨自住在這間病房。
  • 鎮海援鄂護士的畫開始在武漢隔離病房...
    最近,武漢天佑醫院隔離病房內一張漫畫開始流傳 畫這副圖的人叫賀梅潔是鎮海區龍賽醫療集團龍賽院區ICU護士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推出了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第二十一集《有畫想要對你「說」》,片中的主人公正是武漢天佑醫院重症四組成員,其中包括鎮海區龍賽醫療集團龍賽院區ICU護士賀梅潔。
  • 美國護士:新生兒護理
    一些新生兒護士可能會照顧大約2歲以下的嬰兒。大多數新生兒護士從嬰兒出生到出院一直在照料嬰兒。在美國,每年大約有40,000個低體重兒出生。由於醫學上的重大進步以及為非常脆弱的嬰兒提供幫助的醫生和護士的努力,現在的存活率比15年前提高了10倍。在某些情況下,提供新生兒護理工作的護士不會在醫院工作,而將在社區中為高危嬰兒提供家庭護理或隨訪。
  • 【甘肅全民戰「疫」】翻開甘肅民警的抗疫日記 總有一句話戳中淚點...
    本網記者 程健 文/圖  世界沒有一處是「孤島」  我們每個人  都在進行著一場屬於自己的戰「疫」  疫情中的警察蜀黍們  悄悄寫下日記  妻子張苗是秦安縣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秦安縣人民醫院已經被確定為我縣新冠病毒肺炎定點發熱門診,我有點擔心我們夫妻倆都要上一線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並不是因為對安全的考慮,主要是兩個孩子太小沒人照顧,大女兒8歲,小女兒只有2歲,和妻子商量了一番,她說放在她娘家,讓她母親照顧,因為嶽母身體不好,常年都要服藥,兩個孩子又比較調皮,我說出了自己的憂慮,妻子抓住了我的手,目光堅定的對我說,我媽媽可以
  • 米軒熠:嚴防死守,築牢「咬」不破的隔離防網
    1月26日晚,米軒熠加入皇馬假日酒店醫學集中隔離觀察點的巡特警大隊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正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米軒熠說:「剛開始人手較少,入住的有疫情嚴重地區旅居史客人比較多,有些忙不過來,但是我們克服了困難。」進駐留觀點之後,米軒熠根據留觀點的建築結構和入住人員,與突擊隊其他隊員一起制定臨時安保方案,安排警力24小時執勤。
  • 險情不斷一直在戰鬥…武漢隔離病房南京護士「4小時日記」
    昨天,記者連線了戰鬥在重症病區的醫療隊員陳慧,講述了自己戰鬥在隔離病區的故事。  帶著「包大人」進隔離病房  2月18日凌晨,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這是第三批援武漢抗疫醫療隊隊員陳慧第一個進艙班。  第三名患者就是早上鼻流血的老人家,由於缺乏營養且還有潛在出血的可能,所以血管彈性差及充盈度不夠,等到採血操作完成回到護士站時,已經07:00多。陳慧和陶護長開玩笑說:「三個患者抽血竟然用了一個小時,簡直是對我職業生涯的侮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