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農大學教授發明一種試紙,可快速檢測蘋果枝枯病

2021-01-09 南報網

2019-05-22 07:25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一張試紙,快速檢測蘋果枝枯病

南報網訊 (通訊員 朱凱 記者 談潔)蘋果枝枯病是梨和蘋果等薔薇科植物的毀滅性細菌病害,是我國規定的檢疫性有害生物,病原多從花器和嫩枝頂部以及傷口侵入,引起花腐、枝枯甚至造成整株樹木死亡。對於該病情的鑑定耗時長、成本高。近日,南京農業大學教授發明了一種試紙,可以快速、簡易、準確地診斷該病,目前已經在部分地區應用。

蘋果枝枯病最早於2016年在新疆伊犁發現,目前除吐魯番地區,新疆其他地州均有分布,嚴重危害梨和蘋果的生產,每年造成50萬棵果樹染病,導致約6800萬元的經濟損失。由於很多其他病害如腐爛病、乾枯病等易於和枝枯病相混淆,疑似標本通常要送到實驗室進行鑑定,耗時長,成本高。 

速測試紙條研發者、南農大植物保護學院王利民副教授介紹,蘋果枝枯病速測試紙條是一種「雙抗夾心」的試紙條。當樣品進入試紙條後,樣品會帶動檢測抗體在試紙上層析。層析過程中,如有待測物質,那麼「檢測抗體」會與之結合,並在經過檢測區域時被「捕獲抗體」所捕獲,呈現陽性。

南農大植物保護學院植物檢疫課題組負責人胡白石教授介紹,該試紙是世界上第一個針對枝枯病的基於單克隆抗體技術的膠體金免疫檢測產品,方便攜帶,判斷結果直觀,在田間使用非常簡單,體積只相當於一支口紅。目前該試紙條已經在新疆枝枯病調查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相關焦點

  • 從新疆庫爾勒蘋果枝枯病,看保護蘋果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糧食和農業生物多樣性是確保糧食安全、可持續發展以及很多重要生態系統服務供給的不可或缺的條件。2019年2月份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世界糧食和農業生物多樣性狀況》顯示,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對全球糧食和農業的未來構成了重大風險。新疆被認為是世界上蘋果的起源地。筆者最近梳理文獻發現,近年來,新疆的蘋果產量被一種新的疾病困擾——蘋果枯枝病。
  • 專家稱愛滋檢測試紙暫不會技術迭代
    據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檢測愛滋病病毒感染的新方法,有望通過唾液檢測抗體行為,而非抗體本身,從而更加快速、準確地檢測感染。那麼,是否意味著愛滋病檢測試紙迎來新一輪技術迭代?為此,記者採訪了愛滋病診療機構、相關生物技術公司的專家,聽聽他們怎麼說。
  • 派氏德康攜南農獸醫博士發布新型狗糧 蘊含多項中美發明專利
    2019年12月21日,派氏德康攜韓健寶獸醫博士在南京農業大學學術交流中心發布了派氏德康免疫營養型功能全價全期犬糧,這款狗糧蘊含多項中、美國家發明專利,徹底解決了寵物少生病,不生病,營養均衡更強壯的需求,填補了寵物功能犬糧的需求空白。
  • 50美分的試紙條,讓癌症檢測像測孕一樣簡單
    近日,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化學家在《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雜誌上展現了一種成本僅為50美分的試紙條,可用於癌症和瘧疾等疾病的檢測,而且檢測樣本只需一滴血。和驗孕棒一樣方便:一滴血,一個試紙條,就可以檢測癌症和瘧疾在非洲農村和東南亞地區,成千上萬的民眾因為瘧疾而死,每年有數億人被感染。
  • 科學家利用斑馬魚發明出病毒診斷卡片,「掃碼」檢測新冠病毒
    斑馬魚是一種原產於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尼泊爾的淡水小魚類,它體型較小,加上身上的條紋以及成群遊動的習性酷似斑馬,故得名斑馬魚。加上它性情溫和,小巧玲瓏,所以成了風靡全球的觀賞魚類,可飼養在水族箱內。
  • 中國科學家發明試紙可30秒驗血型—新聞—科學網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王詩堃)日前,中國科研人員研究出一種能夠在1分鐘內鑑定血型的新型試紙,成果發表於新一期的《科學·轉化醫學》雜誌。
  • 哈佛教授呼籲推行「1美元」新冠檢測法,稱現有檢測法難普及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近日,哈佛大學一些專家認為,應該在美國推行一種「快速檢測法」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每次僅花費約1美元,雖然準確率不高,但是由於其便捷性,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接受測試的人群範圍與頻率。據法新社8月4日報導,哈佛大學傳染病學專家麥可·米納(Michael Mina)幾周來一直在推動一種的「快速檢測法」(「crappy」tests)。根據其想法,目前使用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法在國內大多數地區仍難以普及,且人們通常需要等待數小時才能進行檢測,並需等待幾天甚至一周才能得到檢測結果。
  • 是否感染能自我檢測?網際網路讓愛滋病快速檢測更可及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林苗苗、鮑曉菁)世界衛生組織近日發布愛滋病病毒檢測建議提出,把感染者自我檢測作為一種途徑。專家表示,自我檢測是早期篩查愛滋病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應正確了解愛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不必過度「恐艾」。
  • 日本首次開賣中國研發的15分鐘新冠檢測試紙,它是什麼原理?
    從本月16號開始,日本開始發售一種新冠快速檢測試紙,這種試紙只需要15分鐘就可以給出檢測結果,檢測精度為95%。 有了這種試紙以後,就可以在機場、火車站、學校或者工廠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對疑似病人進行快速檢測。
  • pH試紙測水分酸鹼 農夫山泉pH試紙可準確檢測
    10月15日,有媒體發文稱農夫山泉贈送的pH試紙測強酸也顯示弱鹼性。此報引起了不少媒體關注,水的酸鹼與健康的關係也成為了焦點話題。10月16日,農夫山泉新浪官方微博發出一則說明。在這則聲明裡,農夫山泉解釋說,其派發的是測試範圍5.5—9.0的精密pH試紙,無法測試超出範圍的強酸強鹼。農夫山泉還強調,普通試紙無法準確區分出飲用水的酸鹼度,因而使用精密試紙。其還上傳了實驗圖片證明其說法。
  • 大學教授發明應急坐便器 穿雨衣坐路邊解決內急
    昨日,記者得到一個好消息,重慶大學的一位教授發明了「可攜式摺疊應急坐便器」,並在近日的重慶車展亮相過。該產品可以解除自駕遊、長時間堵車等造成的無廁所方便的煩惱。  這項發明花了一年多  「我們因為經常要到野外考察,類似的情況經常遇到。」
  • 中國科學家發明試紙可30秒驗血型 成果登國際頂級學術刊物封面
    據南方網3月19日報導,日前,中國科研人員研究出一種能夠在1分鐘內鑑定血型的新型試紙,成果發表於新一期的《科學·轉化醫學》雜誌。這份雜誌是《科學》雜誌子刊,為相關領域的頂級學術刊物。 該技術由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中心實驗室主任羅陽團隊開發。其試紙含有一種特殊染料,遇血時,能夠根據血型中抗體不同的作用,顯示出褐色及藍綠色,進而通過比對得出血樣的血型。
  • 讓驗孕試紙更私密、更環保的專利技術「IP創新贏」
    直到有一天,小贏發現: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生E·貝薩妮及同伴為解決上面這個難題提供了可能——她們開發出一種可衝進馬桶的驗孕試紙。試紙採用天然植物纖維材料製成,在測試時能夠保持足夠長時間的疏水性,又能迅速在水中分解。比起傳統的驗孕棒,這種新型試紙不僅輕鬆保守住了女性的小秘密,還減少了塑料垃圾排放。
  • 中國科學家發明試紙 30秒可驗血型
    日前,中國科研人員研究出了一種能夠在1分鐘內鑑定血型的新型試紙。還不知道自己血型的人,今後可能不需要專門去醫院檢驗了。其試紙含有一種特殊染料,遇血時,能夠根據血型中抗體不同的作用,顯示出褐色及藍綠色,進而通過比對得出血樣的血型。這一過程大約需要30秒,並可以分辨出Rh陰型的罕見血型。而傳統方法,通過離心機分離血液進行化驗分析,需耗時半小時至數小時不等。
  • 熊鷹教授、陸聲教授榮獲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創新獎」一等獎
    熱烈祝賀我會專家熊鷹教授、陸聲教授等主持的課題《OBS技術精準治療複雜骨折的體系創建與應用》榮獲中國發明協會
  • 商戶給黃鱔餵避孕藥不划算 普通pH試紙可檢驗海鮮
    如何快速檢測水產品鮮度……昨天,市海洋與漁業局與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聯合舉辦溫州市初級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實驗室宣傳周開放日活動,有關專家現場就市民關心的問題答疑解惑。黃鱔用避孕藥餵養?傻瓜才會這麼幹活動現場,有市民問養殖黃鱔是否用避孕藥餵養?專家解釋,黃鱔雌雄同體,生長過程中要經歷性逆轉。
  • 採集稀有品種提取獨特香氣 南農大「菊花口紅」新鮮出爐
    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採訪獲悉,充滿硬核科技又不失人文情懷的南農大菊花口紅15日新鮮出爐。  來源:從全國各地採集稀有品種  南京農業大學菊花遺傳育種團隊負責人陳發棣教授介紹  功效:香氣獨特,還能保溼抑菌  「例如,採集自新疆地區的一個菊花近緣種質具有獨特的香氣,提取其精油後發現它的抗氧化和去除自由基能力很強,可作為化妝品的加工原料。」
  • 全國採集稀有菊花品種 南農大造菊花口紅
    據南京農業大學菊花遺傳育種團隊負責人陳發棣教授介紹,他的導師、原金陵大學李鴻漸教授從1944年開始就從事菊花品種搜集、保存等工作,距今已有76年的歷史。古有神農嘗百草、今有傳人採千菊。2017年以來,團隊王海濱副教授前往全國各地採集菊花種質資源,飛行次數達百次,總裡程12萬公裡。採集的品種包含許多來自高原的稀有菊花品種,採集地遍布全國,平均海拔2800米,最高海拔5800米。
  • 女子稱有胎兒性別檢測試紙在售賣,準確率98%!
    近日,黃女士在微博看到一條有關於檢測胎兒性別的消息。啥情況?!試紙檢測性別?! 醫生:尿液只能檢測是否懷孕,不能檢測嬰兒性別。律師:這是違法行為!
  • 全國獸醫行業專家齊聚南農大,只為紀念這樣一個人!
    昨天(12月5日),紀念羅清生獎學金設立35周年活動在南京農業大學舉行。來自全國的羅清生教授親屬、學生及歷屆「羅清生獎學金」獲獎者代表齊聚南農,共同緬懷這位我國現代獸醫教育和家畜傳染病學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