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柑鬥酒聽黃鸝和「煮酒論英雄」與江雨三丙祖辛溫酒壺

2020-12-05 樂飛傳承

作者:徐樂飛

「雙柑鬥酒聽黃鸝」是揚州瓷刻名家江雨三在丙祖辛溫酒壺中所刻之字,來源於明朝劉泰詩《春日湖上》,煮酒論英雄,鬥酒縱人生。

《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片段,裡面有兩個英雄人物,一個長歌當嘯,豪氣沖天,指點群雄;一個寄人籬下,一味謙恭,裝孬不折本,他們分別是曹操和劉備。期間曹操用來試探劉備是否有稱霸天下的野心,現在一般就用來單純的表示談天論地。

《煮酒論英雄》,這一篇絕世妙文把他們兩人的心態刻畫得淋漓盡致,其中有一個細節是:操以手指玄德,然後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章回中,有如下描述: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酒至半酣,忽陰雲漠漠,驟雨將至。從人遙指天外龍掛,操與玄德憑欄觀之。操曰:「使君知龍之變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詳。」操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請試指言之。」玄德曰:「備肉眼安識英雄?」操曰:「休得過謙。」玄德曰:「備叨恩庇,得仕於朝。天下英雄,實有未知。」操曰:「既不識其面,亦聞其名。」玄德曰:「淮南袁術,兵糧足備,可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可為英雄?操笑曰:「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稱八俊,威鎮九州:劉景升可為英雄?」操曰:「劉表虛名無實,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氣方剛,江東領袖——孫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孫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劉季玉,可為英雄乎?」操曰:「劉璋雖系宗室,乃守戶之犬耳,何足為英雄!」玄德曰:「如張繡、張魯、韓遂等輩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玄德曰:「舍此之外,備實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誰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操笑曰:「大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聖人言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

這一段故事發生在曹操在白門樓勒殺呂布後,帶著劉關張三人回到許昌,劉備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獻帝和劉備論上了親戚,並稱劉備為皇叔。獻帝此時察覺曹操的不臣之心,於是給董承衣帶詔書,除掉曹操。而董承在暗地裡聯合了劉備等大臣密謀除掉曹操。謀臣勸說曹操早日幹掉劉備,免得劉備日後做大,曹操嘴上說:「實在吾掌握之內,吾何懼哉?」實則還是有所顧慮,劉備之仁義天下知道,而關羽、張飛都是虎狼之將,於是就發生了曹操對劉備的考驗,出現了以上精彩的一幕。

那日,風雨變化,天外龍掛,用現在的話說,發生了雷雨天氣,而此處的龍掛指的是龍形狀的雲彩。於是曹操指天為題,以龍的變化、升隱來暗指英雄的行為,這正指劉備的痛處,劉備就是擔心曹操把他當做對手,就是怕曹操把他當作英雄。如果那樣,別說劉備要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連人頭都會不保。於是在曹操追問他天下英雄時,他假裝糊塗,處處設防,甚至用一些其他人物來搪塞,比如袁紹、袁術、劉表等。以劉備的胸懷,這些碌碌無用之人,又怎麼能入他的眼睛?

曹操是不是言過其實、過於自負了呢?從三國演義後面的情節來看,曹操的這番話充分體現了一個政治家的高瞻遠矚:袁術淮南稱帝後,被曹操所破,帶璽欲歸其兄袁紹,被劉備截殺,落魄驚恐而亡,臨死想喝蜜水都不能如意。袁紹空自兵強馬壯,先自毀長城,拘田豐於獄中,關沮授於軍營,驅許攸於陣前,終被曹操破於官渡,十餘年內,其三子先後被曹操所滅。劉表枉稱八俊,憂慮焦思而亡,而其子更不如他,後人寫詞如此道:劉景升子,豚犬耳。而孫策空稱江東小霸王,死在許貢三門生下。看這些所謂「英雄」的結局,曹操的眼光是何等超前?

短文的高潮發生在最後,劉備在曹操面前使用韜晦時,曹操卻不買他的帳,用手一指劉備,再指自己,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一言而石破天驚,梟雄如劉備者也變了顏色,匙箸落於地。能如此看透劉備胸懷,天下無二人。而天不滅劉備,忽傳驚雷,劉備這才掩飾說:「一震之威,乃至於此。」好個機智的劉備。

老天是眷顧劉備的,此時若無驚雷,曹操就立刻洞穿了劉備的內心世界。兩人雖同為英雄,在境界上還是有差別,想到曹操獻七寶刀行刺董卓的從容應對,劉備靠的還是天的眷顧啊!但假設劉備真死於此地,諸葛亮就不會出場,那些轟轟烈烈的故事就戛然而止!這段描寫,我們統計了一下,總共732個字,如此短小的篇幅,卻把兩個人物活然於紙上。一個如升龍,躍於雲上,虎視天下,所謂視天下無一物,曹操的措辭是何等張揚,「我必擒之,非英雄,何足為英雄?」等等。而劉備似隱龍,因為時機沒到,羽翼未豐,還要藉助他人的力量,在談吐中步步後退,在危急時刻又能急中生智,巧度難關,不愧是曹操所指的英雄。

時間的流逝,能把很多東西一洗而空,豪華高貴的銅雀臺如今早就荒蕪,當年的赤壁古戰場也沒了金戈鐵馬的模樣,但有一種東西卻流傳了下來,英雄主義的光彩和英雄們的故事,始終心耳相傳。

如今很難再看見龍掛的天氣,即使有,也很難找到那樣的人陪你喝酒,天下多的是「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的人,對於這樣的人,不如埋頭喝自己的酒吧,還可以聽聽北京人玩的搖滾:

風吹不散長恨,花染不透鄉愁,雪映不出山河,月圓不了古夢,沿著掌紋烙著宿命,今宵酒醒無夢,沿著宿命走入迷思,夢裡回到三國(唐朝)。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

[宋] 晏殊

青梅煮酒鬥時新。天氣欲殘春。東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繡袂,展香茵。敘情親。此情拚作,千尺遊絲,惹住朝雲。

丙祖辛溫酒壺
「雙柑鬥酒聽黃鸝

相關焦點

  • 古今酒文化,煮酒論英雄
    煮酒論英雄這是個家喻戶曉的三國故事了。講述的是曹操與劉備,邊煮酒飲酒邊評論天下何人是英雄。這倆人都是三國裡的梟雄人物,性格卻是恰恰相反的。曹操詭詐陰鷙、驕橫霸氣、更重要一點是多疑,而劉備呢是大智若愚,善於韜光養晦,用人不疑能信任人。
  • 動畫故事 | 《三國演義》系列——「煮酒論英雄」
    小太陽人的故事樂園 煮酒論英雄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今天,小太陽人哥哥將和星寶星、
  • 青梅煮酒論英雄:劉備說自己害怕打雷 真忽悠住曹操了嗎
    在《三國演義》中可以說「青梅煮酒論英雄」這回,是全書不可錯過的一回,雖然不知道歷史上有沒有關於曹操和劉備的這一段故事,但是此回中對於什麼是英雄的見解是很獨到的。而且很多學者都認為劉備在曹操說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嚇得筷子掉了,正好打雷於是劉備說自己害怕雷聲。
  • 青梅煮酒論英雄,為何源自中國的梅酒卻是日本人的最愛?
    關於果酒的消費場景,之前有看過一篇文章提及,消費場景的模糊,這是一個果酒和米酒整個品類都存在的問題。 那麼果酒的消費場景如何從模糊到清晰,產品端、品牌端和體驗端該如何塑造? 本文以日本的梅子酒為例,嘗試做一些分析,希望有所啟示。
  • 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為何說只有兩人是英雄,真實意圖是啥?
    12:05:52 來源: 阿森侃文 舉報   《三國演義》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曹操和劉備這兩人了
  • 飛花令,含有黃鸝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唐·杜甫《白絲行》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唐·王維《積雨輞川莊作》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宋·晏殊《破陣子》正當今夕斷腸處,黃鸝愁絕不忍聽。——唐·李白《灞陵行送別》笙簧百囀音韻多,黃鸝吞聲燕無語。
  • 涼風吹雨過江湄,萬家煙柳迷離
    江上春光如夢,不知人在天涯。回首亂雲深處,斷橋斜日西飛。《蘇幕遮》夢迷離,香霧溼。一片西江,涼雨收殘碧。落葉驚風吹不得。冷蕊疏籬,滿目天涯隔。倚闌幹,愁欲滴。無限思量,何處尋幽跡。十二樓臺深院陌。綠暗紅稀,簾外鶯啼急。
  • 發現詩詞之美:在詩詞中出現最頻繁的黃鶯和黃鸝有什麼區別?
    出場最多的當屬黃鶯和黃鸝了。當然還有一個高頻率的」燕子「。但是很多人也許會誤認為黃鶯和黃鸝是兩種鳥類。雀形目黃鸝科動物,專指黑枕黃鸝。黃鶯是古人的俗稱。黃鶯,也有稱「黃鸝」、「黃鳥」等,分類上屬鳥綱黃鸝科。而詩中出現的黃鶯和黃鸝一般是出現春天的詩詞中,是代表春天來了。比如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就是來代表春天來了。
  • 小黃鸝鳥鶯鶯
    請你搬一個小板凳,乖乖地坐好,聽乾媽給你講故事。今天的故事叫《小黃鸝鳥鶯鶯》。小黃鸝鳥鶯鶯長得非常漂亮,簡直比一隻標準的黃鸝鳥還要漂亮。而且它的聲音是那麼的動聽,唱起歌來婉轉極了,幾乎整個山林都聽得見它的歌唱。
  •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全琮篇(特別篇)——周瑜之子受罰的聯想
    三國良將系列之全琮(特別篇)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全琮重大事件之七——為周瑜之子求情赤烏二年(239),周瑜次子周胤不知犯了什麼罪,被孫權發配至廬陵郡。諸葛瑾、步騭聯名上疏為其求情,緊接著全琮、朱然也為周胤求情。孫權同意撤銷處罰,但周胤卻已經病死。不消說,所謂周胤病死跟被發配有著直接關係。
  •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詩詞中的黃鸝意象
    黑枕黃鸝尤為出眾,通體金黃色,頭枕部有黑紋,嘴是粉紅色,兩翅為黑色,腳為藍灰色。黃鸝不光外形俊美,還有婉轉動聽的叫聲和溫和柔婉的性情。路人問他往何方,他回答說:「往聽黃鸝聲」。又是一年春將暮,北宋徐鉉詩云「重來已見花飄盡,唯有黃鶯囀樹飛」。見黃鸝飛過薔薇,北宋黃庭堅詞雲「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唐詩中,戎昱說「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柳宗元說「倦聞子規朝暮聲,不意忽有黃鸝鳴」;王維說「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宋詞中,賀鑄說「疏雨池塘見,微風襟袖知。
  • 鼓吹造句和解釋_鼓吹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3、偉大的思想和偉大的壯舉一樣,無需鼓吹。4、國父當年奔走各地鼓吹革命思想。5、仗勢凌人或鼓吹革命。6、宜定新禮設吉服導從如舊,其兇服鼓吹宜除。7、歸來晚,聽隨軍鼓吹,已帶邊聲。8、鼓吹小資情調是變相的粉飾太平。9、他最先發表文章鼓吹崇洋媚外,真可以說是始作俑者。
  • 帶你尋找那些年古詩裡的黃鸝、黃鶯
    「兩個黃體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打起黃鶯鳥,莫教枝上啼」,黃鸝、黃鶯都是古詩中經常見到的意向,但是你知道嗎,其實黃鶯和黃鸝是一種鳥,只不過不同的詩人對它們的稱呼不同。它是是報春鳥,是林間的歌唱家,又是擾人清夢的不速之客。
  • 鴻雁、杜鵑、黃鸝:古詩詞中的那些鳥兒,究竟有什麼寓意?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鸝【含義】黃鸝又名黃鶯、倉庚,羽色鮮黃可愛,鳴聲清亮婉轉,常常出現在歌詠春天的詩裡!【例句】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晏殊《破陣子》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燕子、黃鸝、杜鵑:古詩詞中的那些鳥兒,究竟有什麼寓意?
    黃鸝 【含義】 黃鸝又名黃鶯、倉庚,羽色鮮黃可愛,鳴聲清亮婉轉, 【例句】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 ——晏殊《破陣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黃鸝是益鳥嗎 黃鸝屬鳥類為著名食蟲益鳥
    黃鸝鳥有著漂亮的外表和優美的叫聲,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古代黃鸝鳥就是文人們喜歡的動物之一,是很多詩人歌頌的對象,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飼養黃鸝鳥,不過也有不少朋友想知道黃鸝鳥是益鳥嗎?因為飼養的多,也不能對大自然造成危害呀!那下面就隨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聆聽 | 聽,外面下著雨……
    聽 雨作者:春光似海   主播:清顏唽哩譁啦的雨又下起來了。隆隆的雷聲伴著閃電,一桿杆風姿搖曳的倩影,在夜裡欣喜著,狂歡著。我多麼期待一場雨的到來。也許是老天憫人,一場「及時雨」說來就來。我什麼也沒想,就一頭扎進這雨裡,沿著鎮遠古城的河岸城牆,奮力奔跑,一串串雨點如無數發子彈,打在頭上,打在身上,打在心上,頓時整個人已是千瘡百孔,心力交瘁,癱軟在城牆上,迷糊著雙眼,任憑雨水澆灌全身,直到心涼了,冷了,死了……
  • 古詩《滁州西澗》中,清脆悅耳的黃鸝鳥聲,像極了天上仙音
    黃鸝鳥雖然不屬於我國的四大鳴鳥之一,但是雄性的黃鸝鳥卻是鳴叫聲讓人聽了非常的悅耳。唐代的詩人杜甫寫了一首後人一直流傳的詩,也是寫到了黃鸝鳥。當時是因為叛亂被平定,杜甫回到了成都的草堂,當時的他心情甚好,所以便將當時生機勃勃的景象寫了出來。《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