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論英雄:劉備說自己害怕打雷 真忽悠住曹操了嗎

2021-01-08 書生閒談

在《三國演義》中可以說「青梅煮酒論英雄」這回,是全書不可錯過的一回,雖然不知道歷史上有沒有關於曹操和劉備的這一段故事,但是此回中對於什麼是英雄的見解是很獨到的。而且很多學者都認為劉備在曹操說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嚇得筷子掉了,正好打雷於是劉備說自己害怕雷聲。曹操笑著說:"大丈夫也怕打雷嗎?"劉備說:"聖人聽到颳風打雷也會變臉色,何況我怎麼能不怕呢?"就這樣劉備怕打雷的表現忽悠住了曹操,真的是這樣嗎?曹操有這麼好糊弄?

《三國演義》「青梅煮酒論英雄」這回中,羅貫中借曹操之口說出自己對「什麼是英雄」的見解:曹操說:"使君知道龍的變化嗎?"玄德說:"願聞其詳。"曹操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曹操以龍來比英雄,很多學者都認為曹操是話裡有話,因為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世人也稱其為「劉皇叔」。漢室正統真龍天子不就是劉家皇族嗎,曹操之所以跑來和劉備「青梅煮酒」就是為了試探劉備,而且此時正好是曹操白門樓殺完了呂布。

大多數學者都說是那一聲雷救了劉備,要不曹操就準備對劉備痛下殺手了。因而都大讚劉備應對得當,才讓曹操放下戒心。而且青梅煮酒後劉備趁著一個機會,向曹操要了五萬兵馬帶著關羽張飛跑了。而就在劉備走後不久,曹操就派人去追劉備,這都表明曹操讓劉備給忽悠了。

但書生個人見解《三國演義》中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時根本就沒被劉備忽悠住,曹操本就沒想殺劉備,也不能殺劉備,因為此時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終究還是漢臣,劉備龍困淺灘也是個皇叔呀。

劉備之所以急忙找機會溜,是因為「衣帶詔案」這場還沒實施就破滅的政變。劉備知道政變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曹操手握兵權,因而劉備是不想被牽連,讓曹操找到殺自己的藉口,按照歷史上曹操多疑的性格,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就是在試探和警告他要安分守己。

至於曹操讓劉備率領五萬大軍去攔截袁術,是曹操根本就沒把劉備放在眼裡,在歷史上劉備是重新把徐州城給奪回來了,可是劉備的徐州牧照樣沒當幾天,當劉備在徐州城頭看見曹操的旗幟時,嚇得劉備立馬跑路連好兄弟關羽都扔下不管了。

或許曹操給劉備獨自領軍,就是想找個藉口幹掉劉備,只是劉備跑路的功夫一流,也很當機立斷,一般人好歹也會堅守下城池,劉備倒好看到曹操來了,直接棄城而逃了,要說這點曹操還真被忽悠住了,小瞧劉備的梟雄之志了。

相關焦點

  • 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為何說只有兩人是英雄,真實意圖是啥?
    在小說中,有關於兩人「青梅煮酒」的片段,但這一歷史性的會面卻沒有出現在正史《三國志》中,因此青梅煮酒的真實性還有待考究。但曹操那句關於他倆是英雄的點評,卻是有記載的。    漢獻帝嘴上不敢說,但對曹操還是非常不滿的,他們兩個人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在這個節骨眼上,曹操只能藉助其他皇室成員的力量幫自己「正名」。
  • 古今酒文化,煮酒論英雄
    煮酒論英雄這是個家喻戶曉的三國故事了。講述的是曹操與劉備,邊煮酒飲酒邊評論天下何人是英雄。這倆人都是三國裡的梟雄人物,性格卻是恰恰相反的。曹操詭詐陰鷙、驕橫霸氣、更重要一點是多疑,而劉備呢是大智若愚,善於韜光養晦,用人不疑能信任人。
  • 雙柑鬥酒聽黃鸝和「煮酒論英雄」與江雨三丙祖辛溫酒壺
    《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片段,裡面有兩個英雄人物,一個長歌當嘯,豪氣沖天,指點群雄;一個寄人籬下,一味謙恭,裝孬不折本,他們分別是曹操和劉備。期間曹操用來試探劉備是否有稱霸天下的野心,現在一般就用來單純的表示談天論地。
  • 動畫故事 | 《三國演義》系列——「煮酒論英雄」
    小太陽人的故事樂園 煮酒論英雄 都在朝廷中擔任很重要的職位,但曹操總是欺負懦弱的皇帝並想藉機篡權,劉備對曹操的行為很不滿。
  • 假裝不是說自己,這才最科學!
    假裝不是說自己,這才最科學!我有個同事老魏,是標準的,吃啥啥不剩,幹啥啥不行。是標標準準的就會捅婁子,就會出問題。但是人家卻有一點,那就是臉皮超級厚。每次領導在開會的時候,為了顧及眾人的面子,總是不點名的批評人。批評人的時候總是說,最近個別老員工真是吃啥啥不剩,幹啥啥不行,只會標標準準的捅婁子,出問題。批評老魏的時候,領導還拿眼睛一直盯著他。大家都知道這是在批評老魏呢。
  • 劉表「名稱八俊,威震九州」,但曹操說他不是英雄,依據在哪裡?
    劉表「名稱八俊,威震九州」,為何曹操說他不是英雄?依據在哪裡 曹操與劉備兩位亂世梟雄之間的「青梅煮酒論英雄」堪稱是一段千古佳話,對話中成功剖析了東漢末年幾位能夠影響歷史走向的梟雄人物,例如袁紹、袁術、孫堅、公孫瓚、劉表以及劉璋等等。
  • 為什麼說反應慢的人其實很聰明?真的是別人口中的大智若愚嗎?
    為什麼說反應慢的人其實很聰明?真的是別人口中的大智若愚嗎?大部分人的主觀印象都是反應快的人聰明,認為一個人如果反應很快那麼也會很聰明。其實不然,一些反應快的人很可能就是浮精神,沒有底蘊和內涵。之所以說一些人反應慢是因為聰明,原因就在於這些人在沒有把事情徹底考慮清楚之前,不會輕易下決斷,不會很草率的去做決定,凡是會經過深思熟慮再去做,一般不會衝動做事。反應慢的人不是大腦沒有轉,而是比別人想得更周全。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諸葛亮是真的害怕郭嘉因而不敢出山嗎?
    羅貫中的,讓我們把這段歷史熟記於心,在那個名將輩出謀士雲集的年代,譜寫了一段段真實而可歌可泣的歷史,名將就不用說了,只說謀士,像曹操這邊有五大謀士: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劉備集團也有臥龍、鳳雛、法正三人;孫吳這邊也有周瑜、魯肅和陸遜等。
  • 曹操臨終前,從野狼變兔子,留下3項遺言,暴露了天下男人的軟肋
    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曹操又是一個「亂世之英雄」。魯迅曾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首先,曹操掃平了北方的混戰局面,為統一全國鋪平了道路。其次,曹操在統一北方時所採取的一些政治、經濟措施值得肯定。
  • 見關羽張飛是劉備的幸運?其實這更是關張二人的幸運
    就會有人惹噉嘅諗法,得到關羽張飛,實在系劉備太好彩,但系佢哋其實唔知,搵到劉備噉嘅主公,更加系關羽張飛噉嘅好彩。要想知劉備究竟值唔值得投靠,我哋要睇佢出身。講到劉備,大家都以為佢作草鞋嘅,但系個作草鞋嘅家庭可以畀細路盧植為師,同公孫瓚做同學?
  • 青梅煮酒論英雄,為何源自中國的梅酒卻是日本人的最愛?
    沒有什麼比梅酒更能代表日本家鄉的味道了,宛如電影《海街diary》的 4 姐妹,望著母親出生那年所種的梅樹,喝著外婆留下的陳年梅酒,日本每一戶人家,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梅酒記憶。
  • 古代君子有三戒,呂布三戒全犯,劉備犯了兩戒,曹操犯了幾戒?
    呂布連犯三戒,這才讓曹操有機會水淹下邳城,用一根繩子把呂布吊在了白門樓上。呂布連犯三戒,尤其是第一條,他到老了還在犯,以至於有同樣愛好的曹操都看不下去了,在白門樓上怒斥:「卿背妻,愛諸將婦,何以為厚?」通過呂布前期的所作所為和曹操的批評,我們發現呂布在犯君子三戒第一戒的時候,簡直是半夜摘茄子——不管老嫩。人都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呂布卻是一隻專吃窩邊草的懶兔子。
  • 奸雄曹操最霸氣的七句話,尤其最後一句,雖被罵千年但霸氣十足!
    確實曹操是很了不起的,那麼了不起的曹操說過什麼霸氣的話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七 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冢中枯骨,指墳墓裡的枯骨。猶言死人,用以譏諷志氣卑下、沒有作為的人。煮酒論英雄中,曹操評價(袁術)為"冢中枯骨",諷刺其志氣卑下,毫無作為。玄德曰:「淮南袁術,兵糧足備,可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這句話體現出了曹操的霸氣,一種傲視群雄的感覺。
  • 關羽一生就對劉備發過一次怒 劉備耐心解釋卻被裴松之說成是撒謊
    這種雲天高誼,確實不是持陰謀論的小人所能理解的——而在兩千年的歷史中,似乎也從來沒有人懷疑過劉關張之間的感情,只是近來有人為了故作驚人之語,才編出了「劉備借刀殺關羽」的謠言。編造這種謠言,只能說明有些人心理陰暗,屬於純粹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為了謀害自己的左膀右臂,連荊州都搭進去了,腦袋進水的劉備還能稱得上三國梟雄嗎?
  • 不讀劉備,不足以談人生
    年輕的時候,他和曹操、公孫瓚等人一起打黃巾,曹操、公孫瓚已經成了一方諸侯,他還只是個縣令,手下沒兵又沒名氣;好不容易有機會入主徐州,眼看就要走上人生巔峰時,卻被呂布偷襲,徐州和家眷都丟了;向呂布求和後不久,又被呂布打敗,他不得不投靠曹操;原以為曹操能幫他出頭,沒想到再次敗於呂布,又一次丟了家眷;直到曹操親率大軍前來,才打敗呂布,劉備隨曹操回許都,在這期間,他愛上了種菜;與曹操煮酒論英雄被嚇出一身冷汗後
  •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全琮篇(特別篇)——周瑜之子受罰的聯想
    三國良將系列之全琮(特別篇)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全琮重大事件之七——為周瑜之子求情赤烏二年(239),周瑜次子周胤不知犯了什麼罪,被孫權發配至廬陵郡。諸葛瑾、步騭聯名上疏為其求情,緊接著全琮、朱然也為周胤求情。孫權同意撤銷處罰,但周胤卻已經病死。不消說,所謂周胤病死跟被發配有著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