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諸葛亮是真的害怕郭嘉因而不敢出山嗎?

2020-12-01 騰訊網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兩漢四百年的大一統王朝,到了東漢末年遇到黃巾起義,為了鎮壓起義軍,中央政府被迫允許地方招兵買馬以對抗農民起義,由此最終導致諸侯傭兵自立,群雄逐鹿,最終來到了三國時代。

羅貫中的,讓我們把這段歷史熟記於心,在那個名將輩出謀士雲集的年代,譜寫了一段段真實而可歌可泣的歷史,名將就不用說了,只說謀士,像曹操這邊有五大謀士: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劉備集團也有臥龍、鳳雛、法正三人;孫吳這邊也有周瑜、魯肅和陸遜等。

圖|郭嘉

建安22年,公元207年,劉備前往隆中請得諸葛亮出山,同一年,曹操率隊遠徵烏桓大勝而歸,但郭嘉在途中水土不服而病逝,曹操因此損失了最重要的一個謀士。次年,即公元208年,曹操破劉表,直逼孫吳政權,劉備也帶著被曹操打敗的殘兵敗將和孫吳合兵一處,共同抗曹,終於通過赤壁之戰,大敗曹操。曹操在逃亡路上說過這樣一句話:若奉孝(郭嘉的字)在,不使孤至此。意思是說,要是郭嘉還活著,我曹操也不至於淪落到這麼狼狽。

根據這段歷史,於是民間便傳言,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那麼這是真的嗎?諸葛亮是真的害怕郭嘉因而不敢出山嗎?

圖|諸葛亮

先說說巧合的部分,從時間上來看,郭嘉正好是公元207年去世,諸葛亮出山也剛好是同一年。郭嘉在世時,曹操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敗袁紹,非常順利;可是郭嘉去世後,孫劉聯軍就在赤壁之戰擊敗了曹操。給人的感覺就是因為曹操損失了郭嘉因此而吃了敗仗,這其實是高估了郭嘉,貶低了曹操及曹操麾下的謀士集團。

誠然,敗袁紹,郭嘉闡述曹操袁紹十勝十敗論,從而讓曹操堅定信心,最終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

擒呂布,曹軍先破彭城,再敗呂布,最後圍困下邳。呂布堅守不出。戰役持續了大半年,曹操見士兵疲憊,準備放棄。這時,郭嘉卻看出了勝機。他以項羽為例勸諫曹操,提出「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的觀點,勸曹操急攻。曹操依郭嘉計策而行,一面攻城,一面決堤水掩下邳,果然同年月攻克下邳,擒殺呂布。

劉備依附曹操時,郭嘉識得劉備英雄氣,不可殺劉備但也不可不防,最好把劉備軟禁起來,可是曹操為了拉攏劉備,沒有聽取郭嘉的建議,還和劉備上演了一場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好戲,最後驚得劉備尋得一藉口從而脫離了曹操,並重新開始舉兵對抗曹操,曹操由此後悔沒有聽郭嘉的話。

從上述分析來看,郭嘉的謀略使得曹操在軍事上取得了不少的勝利,但是,郭嘉的建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萬萬不可把功勞都歸結於郭嘉。

只能說,曹操能這麼快統一北方,郭嘉的功勞是不小的。

諸葛亮其實是全能型人才,偏向於國家治理,是個政治家,在軍事上,諸葛亮善於排兵布陣,而弱於臨場應變,而出兵穩重,不善奇謀,諸葛亮北伐曹魏時,魏延提出了子午線奇謀,也是被諸葛亮一票否決了,由此可見,郭嘉和諸葛亮不是同一類人,一個是偏科的軍事奇才,一個是全能的善於排兵布陣的穩重人才,兩個人在一起沒有對比性。

諸葛亮在出山前,在隆中耕耘時就常常自比是管仲和樂毅,志向不小,雖隱居隆中,卻在觀天下事,尋找明主,這樣一個有著遠大志向的人,也是不可能不出山的,而且有此胸懷的人,絕對不可能因為某一個人還活在世上,而嚇得不敢出山,躲在家裡當縮頭烏龜。

再說一下赤壁之戰,拋開三國演義,尊重真實歷史,我們可以知道,孫吳聯軍擊敗曹操,真正的指揮者是東吳的周瑜,周瑜操練水軍熟練,而曹操失敗的原因是北方人來到南方,一來不適應氣候,很多士兵生病了,得了傳染病;二是因為北方人不適應水戰,呆在船上一顛簸就吐,這兩者造成軍隊戰鬥力急劇下滑,因此,曹操才不得不用鐵索把戰船連起來,穩固大船,增加戰鬥力,但沒有想到東吳用起了火攻。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北方人來到南方不適應,水地不服,再加上長江天險,曹操沒有能力贏得這場戰爭,即使郭嘉還在,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畢竟周瑜、孫權不是袁紹之流能夠比擬的。

相關焦點

  • 《潛龍在淵》揭秘「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那諸葛亮與郭嘉誰更勝一籌
    「 三 國 演 義"有句名言:"郭 嘉 不 死,臥 龍 不 出"。這是因為郭佳有一個偉大的策略,所以他活著的時候。,同意出山協住劉備問鼎三國。,在曹操得手下幹第一「參謀長」,曹操聽取郭嘉很多的意見大敗袁紹 郭嘉,這個人,曾經說過:"郭佳不死,臥龍不出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歷史上的郭嘉真的那麼厲害嗎?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武將方面,人中呂布是大家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而在文臣謀士方面,雖然最有名的是諸葛亮,以及鳳雛龐統等人,但是隨著「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個觀點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爭論諸葛亮和郭嘉誰才是真正的三國第一謀士。鬼才郭嘉到底有多麼的富有謀略,才會讓後人覺得他能夠和諸葛亮相提並論,甚至超過了諸葛亮呢?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是真有依據,還是言過其實?
    因為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經久不衰,人們對於三國時期的一些卓越人物都有著一定的了解與自身的看法,當然,一千個人眼裡肯定是有一千個三國演義,在不同的人眼中對於三國內的人物看法也是不一樣的。近些年來,有一種說法的呼聲特別高,那就是,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 「郭嘉不si,臥龍不出」,歷史上的郭嘉真的比諸葛亮還有能力嗎?
    郭嘉是三國時期曹操集團的重要謀士,在諸多的謀士中也是翹楚。而郭嘉去世的那一年,臥龍諸葛亮剛好追隨劉備出山,由於郭嘉才華出眾,使許多人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看法。那麼歷史上郭嘉對諸葛亮,到底誰更勝一籌?一、戰略方面戰略方面可以從兩者的著書中看出一些端倪。
  •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郭嘉不死諸葛亮不出山?郭嘉到底多厲害
    三國時期的郭嘉,以「才策謀略,世之奇才」八個字形容當之無愧。甚至後人評價:如果郭嘉不是英年早逝,根本不會出現三分天下的三國。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郭嘉出道,諸葛亮不出山 郭嘉能力極強,不管是曹操還是後人對其都是極富盛譽。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臥龍將出郭嘉嚇死?郭嘉恐怕讓兩方都失望了
    本文按照時間順序,客觀為您回顧郭嘉出山的11年7大事。郭嘉到底有沒有那麼牛?讀完之後,相信您自己便可以得出答案。 棄袁投曹,先見之明 公元191年,四世三公的袁紹集團是最財大氣粗的一方諸侯,人人都想進的黃金企業,21歲的郭嘉一開始也跑去投靠。
  • 如果不是郭嘉早死,還有諸葛亮什麼事兒?
    比如劉備的諸葛亮,東吳的魯肅,再比如曹操的郭嘉。一直以來,都有人對郭嘉英年早逝非常惋惜,說如果不是郭嘉早死的話,赤壁之戰曹操幾乎不會失敗,那後面也就沒有諸葛亮什麼事兒了。 雖然這是歷史的假設,我們且看郭嘉給曹操的貢獻就知道了。
  •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是言過其實還是名副其實?郭嘉到底有多厲害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些話流行了很長時間,很多三國謎都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挺郭嘉,有的人挺諸葛亮,今天我們依據事實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下。首先,這話話應該來說還是有些道理的,因為決定有無三國最關鍵的一個點是赤壁之戰。曹操兵敗赤壁過後,說了一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無人不曉,然而後面還有一句,也是經典
    而在三國時期也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多數人都只記得這一句,實際上,這句話的後面還有一句更為經典,便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段話中傳遞的信息量無疑是非常巨大。,誰知兩人見面之後脾性十分相投,郭嘉在軍事方面更是傾盡所能大力輔佐曹操,有時曹操在處理軍務上遇到困難,便求助於他,他便會給出十分完美的解決方案,曹操也越加器重他。
  • 赤壁之戰中,不識水性的曹操大敗,如果郭嘉沒死會扭轉戰局嗎?
    對於一些愛讀愛研究三國的人來說,郭嘉之名絕對是不陌生的。甚至這些人會覺得惋惜,這麼厲害的郭嘉卻是無緣與臥龍諸葛亮一較高低,大家都想知道"齊佐"郭嘉與諸葛亮之間,到底誰的才識更高一些。郭嘉輔佐曹操的時候,曹操便是當時最厲害的霸主,直接一統中原,掃平北方。可惜的是,郭嘉身體一直十分孱弱,最後在赤壁之戰開戰前便去世了,也就與諸葛亮無緣相逢了。
  • 沒有郭嘉,曹操統一不了北方?有沒有郭嘉,都並不影響曹操的成功
    在三國演義裡面描述了一些非常厲害的武將,這些武將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個人往往就能夠令對方的千軍萬馬不敢輕舉妄動,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上,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記得在看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時候,前期看到那些武將單挑,覺得非常的過癮,從那些故事中可以看到一些武將武力實在太強,往往一個人就能夠決定戰爭的勝負,當時覺得這完全就是自己的偶像,自己完全就想能夠成為這樣一個強大的武將。
  • 郭嘉如果不死,曹操赤壁之戰會失敗嗎?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已經看是把自己視為周公,已經開始心圖天下了!!!何等的驕橫!!!??同時,曹操挾80萬之眾而號稱百萬,要一統江東,其心其勢,已經膨脹到極點。所以說,就算郭嘉在也不一定能勸解曹操。最多不過挽回點損失罷了,這是歷史的必然。
  • 郭嘉、龐統和周瑜,正史中他們真的厲害嗎?都有過哪些計策呢?
    三國時的郭嘉、龐統、周瑜,他們都以智謀之士的形象流傳於後世。同時他們本身也存在著許多爭議,有人覺得他們智謀一般,沒有人們誇讚的那麼厲害。但是大家對他們的了解,大多數都只停留於《三國演義》之中,因此覺得是《三國演義》把他們誇大了。今天我們來看一看,他們在正史中,都有過哪些計策,是不是真的像人們誇讚的那麼厲害。
  • 三國中最厲害的五位英雄人物,此人堪稱第一,據說此人不死諸葛不出
    長得醜,是諸葛孔明的老鐵,一生遭嫌棄,好不容易混到了一個副軍師中良將,卻在落鳳坡被劉璋手下名將張任用伏兵亂箭射死,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234年在寶雞五丈原逝世。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 真正的賣血將從不會有血賣不出!
    有那麼幾個武將,玩家對他們有著非同一般的情結,比如郭嘉。一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帶給我們無限遐想,再加上飄逸帥氣的皮膚更是俘獲了千萬粉絲!不過還是要原諒小野,因為今天我是來貶低他的,這馬上都2021年了,你還覺得郭嘉是賣血將呢?賣血將難道都是有血賣不出的嗎?誠然,在多年前,一對宇宙兄弟叱吒三國殺,超高的賣血收益讓敵人望風而逃,可現在呢?
  • 《三國志11》:十勝十敗論真的是良策?原來曹操被郭嘉騙了!
    在這期間郭嘉也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理性地分析了袁紹有十個戰敗的誘因,而曹操有十個戰勝的理由。最後曹操也是在得到郭嘉的激勵後,如願以償地拿下了官渡之戰的勝利,一統北方。不過如今在不少人看來,郭嘉和他的「十勝十敗論」實在是有些言過其實了,這番理論只不過是闡述事實外加誇大曹操的能力罷了,作為戰前宣言是不錯,但這種類似洗腦文的理論真的能稱得上是作戰計劃有用嗎?
  • 三國殺:武將神奇表情包你知道嗎?笑到頭掉
    大家好,這裡是「笑到停不下來」的玖見三國。相信大家都有收藏那麼幾張《三國殺》的表情包,尤其是孫笨那一系列,幾乎每個玩家都看過。下面再給大家分享幾張三國殺表情包,忍俊不禁,妙趣橫生。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老用孫笨表情包,小霸王也超委屈的。
  • 為什麼郭嘉被稱為三國第一謀士?只因這個方面出類拔萃
    郭嘉,曹操麾下最傑出的謀士之一。他為袁紹效力,卻發現袁紹雖然禮賢下士,卻不能人盡其用;善於謀劃,卻優柔寡斷,這樣的人將來必成就不了大事。於是棄袁紹而去,轉投了曹操,並為他出謀劃策,先後殺呂布,滅袁紹,計鬥袁譚袁尚,最終輔佐曹操統一了黃河流域以北的地區,為後來曹魏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折射出積極的精神,才是文學作品真正價值
    我覺得這個劇,除了當中對曹操的一些說法我不太贊同之外,其他人物的性格和謀略都完美契合了我心目中這些人物的形象。比如在前幾集中,劉平剛被調包,伏壽皇后以他身體不好為由,請荀彧先退下,荀彧說要替皇帝請太醫診治,皇后說:「荀令君,你也要讓陛下不安嗎?」荀彧惶恐道:「臣不敢。」
  • 三國機密皇帝要收買郭嘉,說了什麼話?被網友調侃再讀讀三國志吧
    當時有人提議要對曹操身邊的第一鬼才軍師郭嘉實施暗殺,這樣就可以除掉了曹操的左膀右臂,為以後漢獻帝重新奪權政權減少一個十分巨大的絆腳石。可是漢獻帝劉平左思右想之後覺得多有不妥,實則是想要將郭嘉收為己用,於是就說出了:「郭嘉是見到袁紹大勢已去,恐一世英名被埋沒,所以不得已投靠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