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經久不衰,人們對於三國時期的一些卓越人物都有著一定的了解與自身的看法,當然,一千個人眼裡肯定是有一千個三國演義,在不同的人眼中對於三國內的人物看法也是不一樣的。近些年來,有一種說法的呼聲特別高,那就是,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臥龍大家肯定清楚,這說的應該就是劉備的得力幹將諸葛亮了,那麼郭嘉又是怎樣的人物呢,竟然能夠排在諸葛亮之前?郭嘉其實是曹操早年的謀士,通常被成為郭奉孝,只不過英年早逝,死的比較早。也正因為他死得早,諸葛亮出山較晚,這才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說法。那麼,事實又是怎樣的,且聽小編娓娓道來。
郭嘉第一次亮相之時還並不是曹操的手下,在那個時候他還在跟著袁紹幹,為袁紹出謀劃策,但是郭嘉也不是尋常的謀士,通過長時間的接觸使郭嘉明白,袁紹不是合適的那位君主,因此在荀彧的推薦之下,郭嘉輾轉到了曹操的營帳之中,兩人一見面就進行了徹夜長談,第二天曹操很高興,當場對手底下的人說道,此人能夠助我成就霸業。而郭嘉也說,這才是我真正應該為之效力的君主。因此,從這一點看,郭嘉確實擁有著真才實學,否則是不會讓梟雄曹阿瞞說出這樣的話的。
而郭嘉也確實做出了一番事業,可以這樣說,倘若曹操沒有郭嘉的幾條建議,那麼曹操根本沒有逐鹿群雄的資本。郭嘉剛到曹操帳下,就立刻獻上了四條建議。在當時,劉備和袁紹聯手了,因此讓曹操非常頭痛,可是郭嘉怎樣說的,他讓曹操直接打劉備,不要去管袁紹,因為他心裡十分清楚,袁紹成不了氣候。第二條建議,在官渡之戰時,孫策支撐不下之後,就對曹操投降,依然是郭嘉對曹操說,不要搭理他,他的仇家太多,我們只需要一心把袁紹拿下即可,果然,不出郭嘉預料,很快的,孫策還沒有出兵成功就已經遇刺身亡,而與此同時曹操也獲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就是這一戰的勝利才奠定了日後曹操的地位與實力。
而當時曹操在獲得勝利之後,他擔心袁紹的兒子還會繼續復仇,便打算一路追擊下去,也依然是郭嘉站出來了,告訴袁紹,不需要追的太緊,只需要在適當的時候讓他們鷸蚌相爭即可,曹操依然採納了郭嘉的建議,果然,最終袁紹兩個兒子開始了內鬥,最終曹操非常輕鬆的就把這兩人消滅了。
按理來說,單單憑藉這幾條建議就能夠顯示出郭嘉的本領了,也確實因此有不少人才會發出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聲音。可是,這只是一些有心之人的鼓吹罷了。歷史上的記載可並不僅僅只有這些。在臥龍沒有出山之前,他的老師水鏡先生就曾告誡過諸葛亮,郭嘉這個人雖然確實是有學之士,但你日後遇到他一定不能與他結識,這個人的毛病非常多,不僅嗜酒,甚至十分的好色。
因此,他們倆根本沒有可比性,至於諸葛亮為何那麼晚出山也一直是因為他在等待劉備的原因罷了,諸葛亮的功績那是過了幾千年也被人所熟知的。因此,在小編看來,郭奉孝實在是沒有和諸葛亮比肩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