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是真有依據,還是言過其實?

2021-01-08 探索人物歷史

因為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經久不衰,人們對於三國時期的一些卓越人物都有著一定的了解與自身的看法,當然,一千個人眼裡肯定是有一千個三國演義,在不同的人眼中對於三國內的人物看法也是不一樣的。近些年來,有一種說法的呼聲特別高,那就是,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臥龍大家肯定清楚,這說的應該就是劉備的得力幹將諸葛亮了,那麼郭嘉又是怎樣的人物呢,竟然能夠排在諸葛亮之前?郭嘉其實是曹操早年的謀士,通常被成為郭奉孝,只不過英年早逝,死的比較早。也正因為他死得早,諸葛亮出山較晚,這才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說法。那麼,事實又是怎樣的,且聽小編娓娓道來。

郭嘉第一次亮相之時還並不是曹操的手下,在那個時候他還在跟著袁紹幹,為袁紹出謀劃策,但是郭嘉也不是尋常的謀士,通過長時間的接觸使郭嘉明白,袁紹不是合適的那位君主,因此在荀彧的推薦之下,郭嘉輾轉到了曹操的營帳之中,兩人一見面就進行了徹夜長談,第二天曹操很高興,當場對手底下的人說道,此人能夠助我成就霸業。而郭嘉也說,這才是我真正應該為之效力的君主。因此,從這一點看,郭嘉確實擁有著真才實學,否則是不會讓梟雄曹阿瞞說出這樣的話的。

而郭嘉也確實做出了一番事業,可以這樣說,倘若曹操沒有郭嘉的幾條建議,那麼曹操根本沒有逐鹿群雄的資本。郭嘉剛到曹操帳下,就立刻獻上了四條建議。在當時,劉備和袁紹聯手了,因此讓曹操非常頭痛,可是郭嘉怎樣說的,他讓曹操直接打劉備,不要去管袁紹,因為他心裡十分清楚,袁紹成不了氣候。第二條建議,在官渡之戰時,孫策支撐不下之後,就對曹操投降,依然是郭嘉對曹操說,不要搭理他,他的仇家太多,我們只需要一心把袁紹拿下即可,果然,不出郭嘉預料,很快的,孫策還沒有出兵成功就已經遇刺身亡,而與此同時曹操也獲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就是這一戰的勝利才奠定了日後曹操的地位與實力。

而當時曹操在獲得勝利之後,他擔心袁紹的兒子還會繼續復仇,便打算一路追擊下去,也依然是郭嘉站出來了,告訴袁紹,不需要追的太緊,只需要在適當的時候讓他們鷸蚌相爭即可,曹操依然採納了郭嘉的建議,果然,最終袁紹兩個兒子開始了內鬥,最終曹操非常輕鬆的就把這兩人消滅了。

按理來說,單單憑藉這幾條建議就能夠顯示出郭嘉的本領了,也確實因此有不少人才會發出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聲音。可是,這只是一些有心之人的鼓吹罷了。歷史上的記載可並不僅僅只有這些。在臥龍沒有出山之前,他的老師水鏡先生就曾告誡過諸葛亮,郭嘉這個人雖然確實是有學之士,但你日後遇到他一定不能與他結識,這個人的毛病非常多,不僅嗜酒,甚至十分的好色。

因此,他們倆根本沒有可比性,至於諸葛亮為何那麼晚出山也一直是因為他在等待劉備的原因罷了,諸葛亮的功績那是過了幾千年也被人所熟知的。因此,在小編看來,郭奉孝實在是沒有和諸葛亮比肩的資格。

相關焦點

  • 「郭嘉不si,臥龍不出」,歷史上的郭嘉真的比諸葛亮還有能力嗎?
    郭嘉是三國時期曹操集團的重要謀士,在諸多的謀士中也是翹楚。而郭嘉去世的那一年,臥龍諸葛亮剛好追隨劉備出山,由於郭嘉才華出眾,使許多人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看法。那麼歷史上郭嘉對諸葛亮,到底誰更勝一籌?一、戰略方面戰略方面可以從兩者的著書中看出一些端倪。
  •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是言過其實還是名副其實?郭嘉到底有多厲害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些話流行了很長時間,很多三國謎都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挺郭嘉,有的人挺諸葛亮,今天我們依據事實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下。首先,這話話應該來說還是有些道理的,因為決定有無三國最關鍵的一個點是赤壁之戰。曹操兵敗赤壁過後,說了一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 《潛龍在淵》揭秘「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那諸葛亮與郭嘉誰更勝一籌
    「 三 國 演 義"有句名言:"郭 嘉 不 死,臥 龍 不 出"。這是因為郭佳有一個偉大的策略,所以他活著的時候。郭嘉如此厲害是有原因的。其中,他的師傅是郭佳的很大的貴人。 郭嘉的師傅是"三 國 演 義"中著名的"水 鏡 先 生"。雖然"水 鏡 先 生"做得不多,但從郭佳的非凡成就來看,"水鏡先生"是一個很有力量的人物。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歷史上的郭嘉真的那麼厲害嗎?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武將方面,人中呂布是大家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而在文臣謀士方面,雖然最有名的是諸葛亮,以及鳳雛龐統等人,但是隨著「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個觀點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爭論諸葛亮和郭嘉誰才是真正的三國第一謀士。鬼才郭嘉到底有多麼的富有謀略,才會讓後人覺得他能夠和諸葛亮相提並論,甚至超過了諸葛亮呢?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諸葛亮是真的害怕郭嘉因而不敢出山嗎?
    羅貫中的,讓我們把這段歷史熟記於心,在那個名將輩出謀士雲集的年代,譜寫了一段段真實而可歌可泣的歷史,名將就不用說了,只說謀士,像曹操這邊有五大謀士: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劉備集團也有臥龍、鳳雛、法正三人;孫吳這邊也有周瑜、魯肅和陸遜等。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臥龍將出郭嘉嚇死?郭嘉恐怕讓兩方都失望了
    然而他很快就看出袁紹是個扶不起的阿鬥,於是辭官回鄉了——相當於現代直接不要跨國大企的高薪崗位回家待業,不是有遠見的人還真做不到(筆者21歲那年找個實習生都累成狗)。《魏書》記載:有人勸曹操劉備有英雄志,應該儘早宰了他。而郭嘉勸說曹操:你想一籮筐網盡天下英雄,如今有英雄之名的劉備來投,你卻把他殺了,以後誰還敢輔佐你定天下呢。曹操採納了郭嘉的建議。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無人不曉,然而後面還有一句,也是經典
    而在三國時期也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多數人都只記得這一句,實際上,這句話的後面還有一句更為經典,便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段話中傳遞的信息量無疑是非常巨大。,誰知兩人見面之後脾性十分相投,郭嘉在軍事方面更是傾盡所能大力輔佐曹操,有時曹操在處理軍務上遇到困難,便求助於他,他便會給出十分完美的解決方案,曹操也越加器重他。
  • 沒有郭嘉,曹操統一不了北方?有沒有郭嘉,都並不影響曹操的成功
    但長大了之後,才覺察出這才是真正的戰爭史,將領在其中能夠起到不小的作用,但是絕對沒有那種靠單挑就能決定戰爭勝負的情況出現。同樣的,三國演義對謀士的神話也有一些太過了,其中神話的最厲害的就是諸葛亮和郭嘉了。郭嘉在三國演義裡面被認為是曹操的首席謀士,在曹操統一北方的過程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勳,他甚至給人一種很深的印象,就是如果沒有郭嘉的話,曹操似乎根本就無法統一北方。
  •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郭嘉不死諸葛亮不出山?郭嘉到底多厲害
    三國時期的郭嘉,以「才策謀略,世之奇才」八個字形容當之無愧。甚至後人評價:如果郭嘉不是英年早逝,根本不會出現三分天下的三國。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郭嘉出道,諸葛亮不出山 郭嘉能力極強,不管是曹操還是後人對其都是極富盛譽。
  • 郭嘉如果不死,曹操赤壁之戰會失敗嗎?
    個人覺得,郭奉孝有能力,但是會否影響到赤壁之戰結果卻很難定論。歷史不允許重來,戰爭不存在假設。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已經看是把自己視為周公,已經開始心圖天下了!!!何等的驕橫!!!??同時,曹操挾80萬之眾而號稱百萬,要一統江東,其心其勢,已經膨脹到極點。所以說,就算郭嘉在也不一定能勸解曹操。最多不過挽回點損失罷了,這是歷史的必然。
  • 赤壁之戰中,不識水性的曹操大敗,如果郭嘉沒死會扭轉戰局嗎?
    實則,三國時期的謀士還有兩位委實是萬分出彩的,一名是法正還有一名就是郭嘉。不得不說,這兩位謀士的智慧也是挺高的。對於一些愛讀愛研究三國的人來說,郭嘉之名絕對是不陌生的。甚至這些人會覺得惋惜,這麼厲害的郭嘉卻是無緣與臥龍諸葛亮一較高低,大家都想知道"齊佐"郭嘉與諸葛亮之間,到底誰的才識更高一些。郭嘉輔佐曹操的時候,曹操便是當時最厲害的霸主,直接一統中原,掃平北方。
  • 為什麼郭嘉被稱為三國第一謀士?只因這個方面出類拔萃
    但天妒英才,郭嘉由於操勞過度,罹患疾病而去世。在缺少了郭嘉的輔助後,曹操後來的軍事行動確實再也沒有了十分出彩的記錄。也由此可見郭嘉在曹操的陣營中有多麼重要。除了神機妙算,智計百出之外,還有一個方面的能力也是別人無法企及的。其實,他最擅長的不是計謀,看穿人性,看透人心!我們可以列舉三個郭嘉的生平事跡,看看他在為曹操出謀劃策時到底做了什麼。1、當郭嘉初投曹操時,需要面對的敵人,就是北方強大的袁紹,當時的曹操無論從領土範圍還是兵力,幾乎是全方位的被袁紹碾壓,對上袁紹,連曹操自己都心裡發怵。
  • 真正的賣血將從不會有血賣不出!
    有那麼幾個武將,玩家對他們有著非同一般的情結,比如郭嘉。一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帶給我們無限遐想,再加上飄逸帥氣的皮膚更是俘獲了千萬粉絲!不過還是要原諒小野,因為今天我是來貶低他的,這馬上都2021年了,你還覺得郭嘉是賣血將呢?賣血將難道都是有血賣不出的嗎?誠然,在多年前,一對宇宙兄弟叱吒三國殺,超高的賣血收益讓敵人望風而逃,可現在呢?
  • 原來曹操被郭嘉騙了!
    在這期間郭嘉也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理性地分析了袁紹有十個戰敗的誘因,而曹操有十個戰勝的理由。最後曹操也是在得到郭嘉的激勵後,如願以償地拿下了官渡之戰的勝利,一統北方。不過如今在不少人看來,郭嘉和他的「十勝十敗論」實在是有些言過其實了,這番理論只不過是闡述事實外加誇大曹操的能力罷了,作為戰前宣言是不錯,但這種類似洗腦文的理論真的能稱得上是作戰計劃有用嗎?
  • 如果不是郭嘉早死,還有諸葛亮什麼事兒?
    於是郭嘉在亂世中一直隱匿自己的聲名,跟諸葛亮出山之前一樣,靜靜地觀察著天下大勢的發展。 二十七歲那年,郭嘉正式出山,他第一個選擇的主公不是曹操,而是當時聲名顯赫的袁紹。當時曹操還沒什麼名氣,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的人,自然就是袁紹了。
  • 郭嘉、龐統和周瑜,正史中他們真的厲害嗎?都有過哪些計策呢?
    但郭嘉說:孫策在江東誅殺英雄豪傑甚多,那是因為他手下將士勇猛盡力,但他平時不太防備,如果有刺客埋伏刺殺,只要一人就可以。後孫策果然被許貢賓客刺殺而死。劉備殺徐州刺史車胄背叛曹操,曹操想要徵討劉備,又怕袁紹背後襲擊,疑慮不定,以問郭嘉。郭嘉說:袁紹遲而多疑,就算來襲速度也必慢,要趁著劉備未站穩腳,眾心未附,急擊而能勝。果然,不到一月,擊敗劉備,生擒關羽,然後招降關羽。
  • 三國中最厲害的五位英雄人物,此人堪稱第一,據說此人不死諸葛不出
    長得醜,是諸葛孔明的老鐵,一生遭嫌棄,好不容易混到了一個副軍師中良將,卻在落鳳坡被劉璋手下名將張任用伏兵亂箭射死,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234年在寶雞五丈原逝世。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 項羽為什麼會失敗、韓信用八個字評價,三國的郭嘉四個字總結
    比如項羽的老對手劉邦就評價其為「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四百年的三國時代,那個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的世之奇士」郭嘉對於楚霸王項羽給出了自己的評價,昔項籍七十餘戰,未嘗敗北,一朝失勢而身死國亡者,恃勇無謀故也,恃勇無謀,郭嘉作為後世的人對於項羽評價,當然帶有自己的主觀意識,我們來看看和項羽同時代的韓信如何評價他的老東家項羽。
  • 三下海南(4)肇慶:七星巖名不虛傳,鼎湖山言過其實
    肇慶七星巖核心景區面積不是很大,喀斯特地貌特徵明顯,水在山中,山在水中,湖光山色,綽約多姿,加上遠處嶺南大山的陪襯,非常精巧雅致,若不費錢耗時坐船去仙女湖看與湖光山色沒啥關係的火烈鳥和丹頂鶴,核心景區放鬆遊覽下來,大約需要兩個小時,加上爬山鑽洞,三個小時足夠。此地尤其適合老年人,也是攝影愛好者「出大片」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