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上講古詩詞,學生愣說陶淵明是個斜眼,氣得我想打人了

2021-01-12 白白蒙小白

分享者為友人某村鎮語文老師,作者代筆。

我是一個初中語文老師,也是當班主任的,按照規定帶班是從初一帶到初三,直到把他們這些猴崽子送走。現在教初二,前天講到了文言文部分,魏晉陶淵明的《飲酒》。陶淵明的《飲酒》想必讀過書的都很熟悉,沒讀過的恐怕也是在電視上聽到過其詩詞名句的,全詩曰: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是田園詩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詩歌多有田園清麗返璞歸真之風。這首詩的大意也是要表達詩人心內厭倦當時魏晉的官場腐敗,決心歸隱田園的精神,主要體現了陶淵明超脫世俗的思想境界。

本來課件準備得好好的,就要給學生們逐字逐句講詩詞大意,班上有幾個刺頭兒一直在下面竊竊私語,很是擾亂課堂氣氛。他們說著說著還大笑起來,我大聲叫起一個來,問他笑什麼,我這是講詩歌也不是講相聲。

那傢伙說:「歐陽老師,陶淵明是個斜眼!」嗯?何以見得?「他在東籬下採菊,抬眼卻瞅見了南山!」他說完全班都笑了,我一時被哽住說不出話來。不過當時也來不及細想,只是,不管怎樣他關注的點也太不對了吧,我們學古詩詞是為了了解它的含義和詩人要表達的情懷, 他幾個卻在課上不依不饒糾結詩人的身體特徵,一來二去半節課都過去了,氣得我想打人!

後來下了課仔細琢磨一下,陶淵明在東籬下採菊,能瞧見南山,是不是,真有點斜眼啊?額……

相關焦點

  • 這個罵古人的老頭火了:李白這德性就當不了官,陶淵明種的個鬼田
    「不怕,我認為驅趕孤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搞事。」網友喊話:「聽您講古詩詞,再也對古詩詞恨不起來了。「我現在再也不打遊戲了,一有空就刷您的講課視頻,太有趣了,上癮啊。」戴建業老師出生於麻城的一個農村,父親給他取名「建業」,就是希望他長大能夠「建功立業」。可事與願違,他小時候講話都講不好,輕飄飄的,總是被父母訓斥。父親甚至在臨死的時候,都斷言他成不了大事。
  • 世說丨斜眼看人是一種病
    從柵欄似的睫毛縫裡,我看到教授質地優良的西服袖口沾了一滴牛血,他的頭髮像南海觀音的拂塵一般雪白。  下了課,我急急忙忙往家趕。換車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前面有一叢飄拂的白髮。是眼科教授!我本該馬上過去打招呼的,但我內心是個孤獨羞澀的女孩。我想只上過一次課的教授不一定認識我,還是迴避一下吧。  沒想到教授乘車的路線和我一樣。
  • 有一種勸人惜時之作叫陶淵明的雜詩(上)
    古詩詞中,有一種勸人惜時之作叫陶淵明的雜詩世界上最難以捉摸的就是時間,想抓抓不住,想留留不住,金錢萬貫都買不到,這才最令人抓狂。存於世間,生而為人,總有追求,但無論什麼樣的追求,又都不得不藉助世間。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在中國古詩詞中,勸勉世人惜時的作品——陶淵明《雜詩》陶淵明的《雜詩》共有十二首,我們主要介紹的是其一和其五。「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植物的根部,深藏於泥土,除了吸取養分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緊緊抓住地面,在狂風中不至於東倒西歪,甚至隨風飄零。「蒂」是連接植物花果與枝莖的地方,相當於一個樞紐,不可或缺。
  • 每日心理學:斜眼看人是一種病
    我本該馬上過去打招呼的,但我內心是個孤獨羞澀的女孩。我想只上過一次課的教授不一定認識我,還是迴避一下吧。沒想到教授乘車的路線和我一樣。只是他家距離公共汽車站很遠,要繞過我家住的機關大院。教授離開了講臺,就是一個平凡的老頭。他疲憊地倚著椅子扶手,再沒有課堂上的瀟灑。我心想他乾脆變得更老些,就會有人給他讓座了。又恨自己不是膀大腰圓,沒法給老師搶個座。
  • 古詩詞,到底應該怎麼讀?
    但沒想到,這個課程的預告剛發出來,就跑來了一堆學生報名。她預感到,「這群孩子又要做傻事了」。於是,他們被挨個質問。有個每天都在中文系遊蕩的商學院男孩說,是因為特別喜歡聽她的課,「可是我每周都在教學樓裡講10節課,也沒看到你來旁聽啊」;有個天天半夜被考研時間表嚇醒的姑娘說聽課是為了複習古代文學,然而黃曉丹打發她去背書了。最終,她成功地把學生們都擋在了課程之外。
  • 樂學品讀行線上顯實力,暖場直播課10000+家庭受益
    在對抗疫情的特殊時期,樂學品讀行制定了線下轉線上的學習方案,將樂學培優課程轉移至樂學培優APP上的「樂學在線」模塊,截至目前,已在大年初五和初七分別為學生送上兩波多位明星教師主講的免費直播暖場課,累計有超10000個學生家庭成功試聽。(品讀行在線課界面)對於上網課,不少家長心存疑慮,課堂氛圍怎麼樣?孩子偷懶怎麼辦?課程內容好不好?對視力有影響怎麼辦?
  • 吳其堯︱古詩詞中「處」字的理解與英譯
    進入正題之前,首先容我講述一段陳年往事。大約三十年前,我還是一所師範大學的學生。有一次翻譯課,老師發現大家對他講的內容興趣不大,無奈而有些感慨地說:如果你們覺得我的課沒有什麼可聽之處,不妨去圖書館看看書或去其他系聽聽課,但不許回寢室睡覺或去城裡逛街。老師的由衷之言令人深為感動,作為學生的我覺得實在不能虛度青春,應該珍惜韶華,於是決定下次翻譯課去中文系聽聽古典文學課。
  • 煉「金」記:聚焦學生眼中的「金課」
    前幾天和朋友泡芙吃飯,她忽地用手肘杵了我一下:「給你講個趣事!」   「我這不是早上手機沒電睡過了頭嘛,充上電一瞧,已經過了8點,火急火燎地趕去上植物生理學,你猜怎麼著?」   「一定是挨批了吧。」我笑她。
  • 學生上課瘋鬧被老師打手心,結果老師被停課反省、向學生家長道歉
    老師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到底要不要使用戒尺懲戒?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有家長支持、有家長反對;尤其是反對的家長,一旦自己孩子被老師懲戒,輕則要求老師道歉、重則要求開除罷免老師!這種情況下,最難做的還是老師!1月12日,官方通報武漢一小學教師用尺子打了學生手心;結果被停課反省,並向學生和家長道歉。
  • 「講道理」變「講故事」 計量大學讓思政課生動起來
    學生黨員江亞琪說,「現場沉浸式教學讓我們身臨其境式地重溫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時刻,更容易產生思想共鳴。」  日前,中國計量大學思政教師充分利用義烏校區周邊紅色資源,帶領義烏研究生院的2020級252名研究生赴陳望道故居和侵華日軍細菌戰史實陳列館進行思政課現場實踐教學。  這只是中國計量大學探索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縮影。
  • 古詩詞中的情景交融
    統編語文教材收錄了不少經典古詩詞作品,選擇的時代跨度較大,囊括了從先秦到明清各個時期的經典詩詞,包含的題材眾多。那麼,教師如何用好教材,教好古詩詞呢?日前我聽了江蘇省第21屆青年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課中的幾節古詩詞教學課,其中《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思政課這樣上,同學們都說「有意思」
    「我們把學生的部分思政課安排在這裡上,讓學生感受濃厚的湖湘紅色文化氛圍,身臨其境,上課效果更好。」2018級茶藝與茶葉營銷專業稂盈盈說,她的努力不斷為自己的青春增光添彩,擔任了學校踐行者協會會長和班上的團支書,組隊參加2019年湖南省第五屆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競賽獲得一等獎。「我剛進校時很迷茫,去年上半年,鄧豔君老師的一堂課改變了我。」湖南商務職院2019級市場營銷2班學生蔡秋玉說,那堂課的主題是《紅色青春:革命者的理想與愛情》。
  • 師德優秀女教師把學生臉抽腫,28秒連抽20多下耳光,事後稱被氣哭
    女老師課上掌摑學生,男生母親心疼落淚事情發生在7月9日橋山中學的初二三班的一節語文課上,打人者為該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孟老師。據悉,事發當天孟老師發現男生趴在座位上睡覺,就喊他起來,他沒有聽,於是孟老師又讓他出去,他仍然坐在座位上不動,並和老師發生了爭執。爭吵之下,孟老師開始掌摑男生。
  • 貓咪摳掉了鍵盤上2個字母,男子核對後氣得想打人:這是罵誰呢?
    這位男子家裡養了一隻貓咪,都說貓咪的性格很安靜,就像一個淑女,而自己家的貓咪宛如被哈士奇附身了一樣,很會拆家,經常趁鏟屎官不注意就搞破壞。這天男子在廚房做飯,回到客廳時,遠遠地看見貓咪趴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頓時就有種不祥的預感了,感覺貓咪已經對自己的筆記本下手了,當他湊近後一看,果然印證了他的猜想。
  • 我與家長誦讀古詩詞
    三年級學生陳泓瑜與其媽媽一起朗誦古詩。通訊員林雅茜 攝為激發學生閱讀古詩詞興趣,品味經典魅力。近日,湛江市赤坎區華陽實驗學校組織開展「我與家長誦讀古詩詞「活動。該活動不僅使學生在父母帶領下,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發現古詩詞中蘊藏的諸多精髓,更能夠促進學校與家庭結合教育。「人之初,性本善......」在耳熟能詳的《三字經》誦讀聲中,一年級的古詩詞誦讀活動拉開了序幕。同學們和爸爸媽媽齊上陣,精心挑選《三字經》中喜歡的名句,跟隨著韻律節拍誦讀,每晃動一下小腦袋,就會蹦出一條簡單卻深刻的道理,而家長們鼓勵的笑容就是孩子摸索未知世界的動力。
  • 高中老師在課上表演起了魔術,「一根皮筋」讓學生愛上課堂
    「大家看老師手裡的5個骰子,你們說任意一個數,我都可以把這五個骰子全都要出這個數。」孔老師說這露出神秘的笑容。老師話音剛落一個同學報出了數字「4」,孔老師把骰子的順序打亂接著蓋上盒子,一搖,打開,只見盒子裡五個「4」井然有序地拍成一排。班裡頓時熱鬧了,一些人說老師的骰子有問題,一些人說老師放骰子的盒子一定有問題,可是檢查了一遍什麼都沒有發現。
  • 學生個在「長」課桌椅可「調」全區中小學生可望用上可升降課桌椅
    「在各校看樣、選樣基礎上,各校將與中標單位籤訂合同並組織安裝,通過集中採購,全區4萬套左右可升降課桌椅將進入健康教室。今年秋季開學,全區中小學生可望用上可升降課桌椅。」昨日,教體局普教科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如是說。「明眸亮睛」工程有序前推可升降學生課桌椅進教室,緣起於我區實施的民生實事——「明眸亮睛」工程。學生健康無小事。
  • 湖上吹水的他 也可以快意指點天下文章
    可是真要是賴在床上,不可能最近又一下子出版了兩本書,《湖上吹水錄》和《詩的八堂課》。他說自己不愛拋頭露面,出了新書也不想面對面地跟讀者對話。他自嘲有「公眾場合恐懼症」,但在杭州的各種讀書會和詩歌活動上,偶爾也能見到他的身影,他似乎更安於自在地坐在一個角落,默默當一名聽眾,聚光燈不用照到自己才好。  他在浙大上文學和文化課。
  • 解剖課上學生向遺體捐獻者鞠躬 尊稱"大體老師"
    南京醫科大學七年制2011級臨床8班,有8個同學約定了一個特殊的儀式:每次這門課開始時,大家穿著白大褂,默默地站在老師的周圍,低著頭,持續一分鐘。這是一堂局部解剖課,這個實驗組的同學簇擁著的,被橙色布袋覆蓋著的,是南醫大最特殊的教育者——「大體老師」。
  • 新教師如何上好第一堂課?
    為此我很謹慎我的第一節語文課。因為學生畢竟是學生,個子再高也畢竟是孩子,有孩子的弱點。我們常聽他們說:這老師,從一見面我就不喜歡他,以後一上他的課就煩。所以這「一見面」就顯得十分重要。一見面只有喜歡你這個人,才會喜歡你的課,才會樂意接受你傳授的知識。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生動地將學習比喻成吃飯,吃飯要有食慾才能吸收;學習要有興趣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