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全文

2021-01-18 中國農藥網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證《

農藥

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貫徹實施,加強對

農藥

登記、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促進

農藥

工業技術進步,保證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畜安全,根據《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農業部負責全國

農藥

登記、使用和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制定或參與制定

農藥

安全使用、

農藥

產品質量及

農藥

殘留的國家或行業標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協助農業部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

農藥

登記,負責本行政區域內

農藥

研製者和生產者申請

農藥

田間試驗和臨時登記資料的初審,並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

農藥

監督管理工作。縣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

農藥

監督管理工作。

  第三條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負責全國的

農藥

具體登記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

農藥

檢定機構協助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

農藥

具體登記工作。第四條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必要時可以依法委託符合法定條件的機構實施

農藥

監督管理工作。受委託單位不得從事

農藥

經營活動。

  第二章

農藥

登記

  第五條對

農藥

登記試驗單位實行認證制度。農業部負責組織對

農藥

登記藥效試驗單位、

農藥

登記殘留試驗單位、

農藥

登記毒理學試驗單位和

農藥

登記環境影響試驗單位的認證,並發放認證證書。經認證的

農藥

登記試驗單位應當接受省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

  第六條農業部制定並發布《

農藥

登記資料要求》。

農藥

研製者和生產者申請

農藥

田間試驗和

農藥

登記,應當按照《

農藥

登記資料要求》提供有關資料。

  第七條新

農藥

應申請田間試驗、臨時登記和正式登記。(一)田間試驗

農藥

研製者在我國進行田間試驗,應當經其所在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

農藥

檢定機構初審後,向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提出申請。經審查批准後,

農藥

研製者持

農藥

田間試驗批准證書與取得認證資格的

農藥

登記藥效試驗單位籤訂試驗合同,試驗應當按照《

農藥

田間藥效試驗準則》實施。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

農藥

檢定機構對田間試驗的初審,應當在

農藥

研製者交齊資料之日起一個月內完成。境外及港、澳、臺

農藥

研製者的田間試驗申請直接向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提出。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對田間試驗申請,應當在

農藥

研製者交齊資料之日起三個月內給予答覆。(二)臨時登記田間試驗後,需要進行示範試驗(面積超過10公頃)、試銷以及在特殊情況下需要使用的

農藥

,其生產者須申請原藥和製劑臨時登記。其申請登記資料應當經所在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

農藥

檢定機構初審後,向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提出臨時登記申請,由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進行綜合評價,經

農藥

臨時登記評審委員會評審,符合條件的,由農業部發給原藥和製劑

農藥

臨時登記證。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

農藥

檢定機構對臨時登記資料的初審,應當在

農藥

生產者交齊資料之日起一個月內完成。境外及港、澳、臺

農藥

生產者,直接向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提出臨時登記申請。農業部組織成立

農藥

臨時登記評審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

農藥

臨時登記評審委員會一至二個月召開一次全體會議。

農藥

臨時登記評審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承擔。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對

農藥

臨時登記申請,應當在

農藥

生產者交齊資料之日起三個月內給予答覆。

農藥

臨時登記證有效期為一年,可以續展,累積有效期不得超過四年。(三)正式登記經過示範試驗、試銷可以作為正式商品流通的

農藥

,其生產者須向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提出原藥和製劑正式登記申請,經國務院農業、化工、衛生、環境保護部門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審查並籤署意見後,由

農藥

登記評審委員會進行綜合評價,符合條件的,由農業部發給原藥和製劑

農藥

登記證。

農藥

生產者申請

農藥

正式登記,應當提供兩個以上不同自然條件地區的示範試驗結果。示範試驗由省級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技術推广部門承擔。農業部組織成立

農藥

登記評審委員會,下設農業、毒理、環保、工業等專業組。

農藥

登記評審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每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和一至二次主任委員會議。

農藥

登記評審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承擔。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對

農藥

正式登記申請,應當在

農藥

生產者交齊資料之日起一年內給予答覆。

農藥

登記證有效期為五年,可以續展。

  第八條經正式登記和臨時登記的

農藥

,在登記有效期限內,同一廠家或者不同廠家改變劑型、含量(配比)或者使用範圍、使用方法的,

農藥

生產者應當申請田間試驗、變更登記。田間試驗、變更登記的申請和審批程序同本《實施辦法》第七條第(一)、第(二)項。變更登記包括臨時登記變更和正式登記變更,分別發放

農藥

臨時登記證和

農藥

登記證。

  第九條生產其他廠家已經登記的相同

農藥

的,

農藥

生產者應當申請田間試驗、變更登記,其申請和審批程序同本《實施辦法》第七條第(一)、第(二)項。申請登記的

農藥

產品質量和首家登記產品無明顯差異的,在規定時限內,經首家登記廠家同意,

農藥

生產者可使用其原藥資料和部分製劑資料;在規定時限外,

農藥

生產者可免交原藥資料和部分製劑資料。規定時限為: (一)新

農藥

首家登記7年。(二)新製劑首家登記5年。(三)新使用範圍和方法首家登記3年。

  第十條生產者分裝

農藥

應當申請辦理

農藥

分裝登記,分裝

農藥

的原包裝

農藥

必須是在我國已經登記過的。

農藥

分裝登記的申請,應當經

農藥

生產者所在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

農藥

檢定機構初審後,向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提出。經審查批准後,由農業部發給

農藥

臨時登記證,登記證有效期為一年,可隨原包裝廠家產品登記有效期續展。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對

農藥

分裝登記申請,應當在

農藥

生產者交齊資料之日起三個月內給予答覆。第十一條

農藥

登記證、

農藥

臨時登記證和

農藥

田間試驗批准證書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農藥

審批專用章」。

  第十二條

農藥

生產者申請辦理

農藥

登記時可以申請使用

農藥

商品名稱。

農藥

商品名稱的命名應當規範,不得描述性過強,不得有誤導作用。

農藥

商品名稱經農業部批准後由申請人專用。

  第十三條

農藥

臨時登記證、

農藥

登記證需續展的,應當在登記證有效期滿前一個月提出續展登記申請。登記證有效期滿後提出申請的,應當重新辦理登記手續。

  第十四條取得

農藥

登記證或

農藥

臨時登記證的

農藥

生產廠家因故關閉的,應當在企業關閉後一個月內向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交回

農藥

登記證或

農藥

臨時登記證。逾期不交的,由農業部宣布撤銷登記。

  第十五條如遇緊急需要,對某些未經登記的

農藥

、某些已禁用或限用的

農藥

,農業部可以與有關部門協商批准在一定範圍、一定期限內使用和臨時進口。

  第十六條

農藥

登記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責任為申請者提供的資料和樣品保守技術秘密。第十七條農業部定期發布

農藥

登記公告。

  第十八條

農藥

生產者應當指定專業部門或人員負責

農藥

登記工作。省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

農藥

檢定機構應當對申請登記人員進行相應的業務指導。

  第十九條申請

農藥

登記須交納登記費。進行

農藥

登記試驗(藥效、殘留、毒性、環境)應當提供有代表性的樣品,並支付試驗費。試驗樣品須經法定質量檢測機構檢測確認樣品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與標明值相符,方可進行試驗。

  第三章

農藥

經營

  第二十條供銷合作社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單位,植物保護站,土壤肥料站,農業、林業技術推廣機構,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

農藥

生產企業,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單位可以經營

農藥

。農墾系統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單位、農業技術推廣單位,按照直供的原則,可以經營

農藥

;糧食系統的儲運貿易公司、倉儲公司等專門供應糧庫、糧站所需

農藥

的經營單位,可以經營儲糧用

農藥

。日用百貨、日用雜品、超級市場或者專門商店可以經營家庭用防治衛生害蟲和衣料害蟲的殺蟲劑。

  第二十一條

農藥

經營單位應當具備《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的條件,經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合格後,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營業執照,方可經營

農藥

。本《實施辦法》第二十條所列經營家庭用防治衛生害蟲和衣料害蟲殺蟲劑的單位,可直接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營業執照。

  第二十二條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

農藥

經營單位提出的經營條件審查申請,應當在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內給予答覆。

  第二十三條

農藥

經營單位不得經營下列

農藥

:(一)無

農藥

登記證或者

農藥

臨時登記證、無

農藥

生產許可證或者生產批准文件、無產品質量標準的國產

農藥

;(二)無

農藥

登記證或者

農藥

臨時登記證的進口

農藥

;(三)無產品質量合格證和檢驗不合格的

農藥

;(四)過期而無使用效能的

農藥

;(五)沒有標籤或者標籤殘缺不清的

農藥

;(六)撤銷登記的

農藥

  第二十四條

農藥

經營單位對所經營

農藥

應當進行或委託進行質量檢驗。

  第二十五條

農藥

經營單位向農民銷售

農藥

時,應當提供

農藥

使用技術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項等服務。

  第四章

農藥

使用

  第二十六條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及所屬的農業技術推广部門,應當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的病、蟲、草、鼠害發生情況,提出

農藥

年度需求計劃,為國家有關部門進行

農藥

產銷宏觀調控提供依據。

  第二十七條各級農業技術推广部門應當指導農民按照《

農藥

安全使用規定》和《

農藥

合理使用準則》等有關規定使用

農藥

,防止

農藥

中毒和藥害事故發生。第二十八條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及所屬的農業技術推广部門,應當做好

農藥

科學使用技術和安全防護知識培訓工作。

  第二十九條

農藥

使用者應當確認

農藥

標籤清晰,

農藥

登記證號或者

農藥

臨時登記證號、

農藥

生產許可證號或者生產批准文件號齊全後,方可使用

農藥

。  

農藥

使用者應當嚴格按照產品標籤規定的劑量、防治對象、使用方法、施藥適期、注意事項施用

農藥

,不得隨意改變。

  第三十條各級農業技術推广部門應當大力推廣使用安全、高效、經濟的

農藥

。劇毒、高毒

農藥

不得用於防治衛生害蟲,不得用於瓜類、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等。

  第三十一條為了有計劃地輪換使用

農藥

,減緩病、蟲、草、鼠的抗藥性,提高防治效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農業部審查同意後,可以在一定區域內限制使用某些

農藥

  第五章

農藥

監督

  第三十二條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配備一定數量的

農藥

執法人員。

農藥

執法人員應當是具有相應的專業學歷、並從事

農藥

工作三年以上的技術人員或者管理人員,經有關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取得執法證,持證上崗。

  第三十三條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有權按照規定對轄區內的

農藥

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的

農藥

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監督、檢查,必要時按照規定抽取樣品和索取有關資料,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和隱瞞。  

農藥

執法人員對

農藥

生產、經營單位提供的保密技術資料,應當承擔保密責任。

  第三十四條對假

農藥

、劣質

農藥

需進行銷毀處理的,必須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按照

農藥

廢棄物的安全處理規程進行,防止汙染環境;對有使用價值的,應當經省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

農藥

檢定機構檢驗,必要時要經過田間試驗,制訂使用方法和用量。

  第三十五條禁止銷售

農藥

殘留量超過標準的農副產品。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做好農副產品

農藥

殘留量的檢測工作。

  第三十六條

農藥

廣告內容必須與

農藥

登記的內容一致,

農藥

廣告經過審查批准後方可發布。

農藥

廣告的審查按照《廣告法》和《

農藥

廣告審查辦法》執行。通過重點媒介發布的

農藥

廣告和境外及港、澳、臺地區

農藥

產品的廣告,可以委託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負責審查。其他

農藥

廣告,可以委託廣告主所在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

農藥

檢定機構審查。

  第三十七條地方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向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發生在本行政區域內的重大

農藥

案件的有關情況。

  第六章罰則

  第三十八條對未取得

農藥

臨時登記證而擅自分裝

農藥

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分裝生產,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對生產、經營假

農藥

、劣質

農藥

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有關部門,按以下規定給予處罰:(一)生產、經營假

農藥

的,劣質

農藥

有效成分總含量低於產品質量標準30%(含30%)或者混有導致藥害等有害成分的,沒收假

農藥

、劣質

農藥

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二)生產、經營劣質

農藥

有效成分總含量低於產品質量標準70%(含70%)但高於30%的,或者產品標準中乳液穩定性、懸浮率等重要輔助指標嚴重不合格的,沒收劣質

農藥

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三)生產、經營劣質

農藥

有效成分總含量高於產品質量標準70%的,或者按產品標準要求有一項重要輔助指標或者二項以上一般輔助指標不合格的,沒收劣質

農藥

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3萬元以下罰款。(四)生產、經營的

農藥

產品淨重(容)量低於標明值,且超過允許負偏差的,沒收不合格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5萬元以下罰款。生產、經營假

農藥

、劣質

農藥

的單位,在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有關部門的監督下,負責處理被沒收的假

農藥

、劣質

農藥

,拖延處理造成的經濟損失由生產、經營假

農藥

和劣質

農藥

的單位承擔。

  第四十條對經營未註明「過期

農藥

」字樣的超過產品質量保證期的

農藥

產品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收繳或者吊銷

農藥

登記證或

農藥

臨時登記證的決定由農業部作出。

  第四十二條本《實施辦法》所稱「違法所得」,是指違法生產、經營

農藥

的銷售收入。

  第四十三條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應當按照《行政處罰法》、《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法律和部門規章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四條

農藥

管理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索賄受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五條對《條例》第二條所稱

農藥

解釋如下:(一)《條例》第二條(一)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包括昆蟲、蜱、蟎)、草和鼠、軟體動物等有害生物的是指農、林、牧、漁業中的種植業用於防治植物病、蟲(包括昆蟲、蜱、蟎)、草和鼠、軟體動物等有害生物的。(二)《條例》第二條(三)調節植物生長的是指對植物生長發育(包括萌發、生長、開花、受精、座果、成熟及脫落等過程)具有抑制、刺激和促進等作用的生物或者化學製劑;通過提供植物養分促進植物生長的適用其他規定。(三)《

農藥

管理條例》第二條(五)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是指用於防治人生活環境和農林業中養殖業用於防治動物生活環境衛生害蟲的。(四)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引入抗病、蟲、草害的外源基因改變基因組構成的農業生物,適用《條例》和本《實施辦法》。(五)用於防治《條例》第二條所述有害生物的商業化天敵生物,適用《條例》和本《實施辦法》。(六)

農藥

與肥料等物質的混合物,適用《條例》和本《實施辦法》。

  第四十六條本《實施辦法》下列用語定義為:(一)新

農藥

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尚未在我國批准登記的國內外

農藥

原藥和製劑。(二)新製劑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與已經登記過的相同,而劑型、含量(配比)尚未在我國登記過的製劑。(三)新登記使用範圍和方法是指有效成分和製劑與已經登記過的相同,而使用範圍和方法是尚未在我國登記過的。

  第四十七條

種子

加工企業不得應用未經登記或者假、劣種衣劑進行

種子

包衣。對違反規定的,按違法經營

農藥

行為處理。

  第四十八條我國作為

農藥

事先知情同意程序國際公約(PIC)成員國,承擔承諾的國際義務,有關具體事宜由農業部

農藥

檢定所承辦。第四十九條本《實施辦法》由農業部負責解釋。第五十條本《實施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凡與《條例》和本《實施辦法》相牴觸的規定,一律以《條例》和本《實施辦法》為準。

相關焦點

  • 農藥出口重大利好!僅限出口農藥產品登記新規昨起實施
    2020年6月9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精神, 促進農藥出口貿易,優化營商環境,農業農村部就不在我國境內使用的出口農藥(簡稱「僅限出口農藥」)產品登記有關事項發布第269號公告。公告中指出:公告全文如下:
  • 解讀新政策:2020年10月開始實施的新規定 你知道多少
    《方案》規定,從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在瀋陽市全域範圍內全天候禁止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據了解,市藍天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還將對每日巡查發現的秸稈焚燒火點情況向全市各地區政府進行通報,並按月會同市財政局實施財政扣款,即每發現1處秸稈焚燒火點,將從市政府給地區政府發放的補貼資金和其他財政支付中扣減50萬元。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強農藥管理工作的意見
    為了貫徹落實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國務院第677號令)(以下簡稱新《條例》),按照農業部《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和《關於加強管理促進農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意見》(農發〔2017〕4號)等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現就農藥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實施後的第一場新聞發布會
    報導/本刊記者 劉麗前言2021年1月14日,國家藥監局舉辦了一場線上關於《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實施新聞發布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2021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為做好《條例》的貫徹落實,國家藥監局組織開展了《條例》配套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制修訂工作;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藥監局按相關程序審議、發布了部門規章《化妝品註冊備案管理辦法》和規範性文件《關於貫徹實施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有關事項的公告》。
  • 中組部發布,《公務員職務、職級與級別管理辦法》(全文)
    3月13日,國家公務員局官網公布《公務員職務、職級與級別管理辦法》全文。該《辦法》於2019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制定,2020年3月3日發布。根據《辦法》,領導職務、職級與級別是實施公務員管理,確定公務員工資以及其他待遇的依據。公務員級別由低至高依次為二十七級至一級。
  • 長沙養狗管理條例實施如何?
    星辰在線10月3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嶽珊)2019年5月1日,長沙正式實施《長沙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依法文明養犬作出了規範。《條例》實施之初,遛狗不牽狗繩、犬吠擾民、犬只未佩戴犬牌等投訴時有發生。一年多過去,落實情況如何?
  • ...通過《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將於2020年6月1日實施...
    文 / 十門2020-04-24 18:27:22來源:FX168 【北京版野保條例表決通過 規定禁食陸生野生動物】北京市人大常委會24日表決通過《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將於2020年6月1日實施。
  • 新《海口市養犬管理條例》實施 :海口10萬隻狗,辦證不到1萬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徐培培  2020年8月4日,海口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39號公布《海口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些內容重點了解一下
    舉報電話:69643384 69652627  懷柔區園林綠化局  6月1日  《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  將正式實施  這是保護野生動物  維護生態平衡的最強「助攻」  為幫助大家更好地落實條例內容  下面  就條例中與我們較貼近的內容
  • 新《海口市養犬管理條例》實施 :海口10萬隻狗,辦證不到1萬-海口...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徐培培  2020年8月4日,海口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39號公布《海口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關於海口市的犬只數量,在2020年8月,海口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海口市公安局城市警察支隊就《條例》答記者問時已明確提到「突破十萬隻」。
  • 《贛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全文公布,12月1日起實施!
    贛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 告 第51號《贛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已由贛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20年8月28日通過,江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於2020
  • 告別粗放管理 中國農藥已進入嚴監管時代
    2017年被稱為農藥行業的政策之年,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及其配套管理辦法陸續出臺,行業由過去的工商、質檢、環保、安監、農業等各部門多龍治水轉變為由農業部門統一監管。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對產品登記、生產、銷售、追溯等環節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農藥生產企業以及農藥經銷商又該如何順勢而為?
  • 國家藥監局召開化妝品監管條例實施新聞吹風會
    歡迎參加國家藥監局2021年首場新聞吹風會。本次吹風會的主題是介紹《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實施的有關情況。2020年6月29日,國務院頒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為做好《條例》的貫徹落實,國家藥監局組織開展了《條例》配套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制修訂工作。
  • 《溫州市養犬管理條例》於7月1日施行 人大官微發布條例全文
    溫州網訊 昨晚,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在「溫州市人大」官方微信首次發布《溫州市養犬管理條例》正式全文,該條例已經2020年3月26日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批准,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溫州市養犬管理條例》共6章38條。
  • 南昌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
    2020年12月31日起,《南昌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幾天時間過去了,居民小區實行了嗎?居民是否適應?連日來,記者走訪南昌多個小區,直擊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現場。記者走訪發現,對於早已試點「定時定點」進行垃圾分類投放小區的居民來說,做好垃圾分類可謂駕輕就熟。
  • 2020年1月1日起實施《黃山市養犬管理條例》 禁止個人飼養烈性犬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日前,黃山市人大常委會發布的公告顯示,《黃山市養犬管理條例》已獲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批准,將於2020 年1 月1日起施行。根據條例,養犬管理工作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劃定限制養犬區,區內禁止從事犬類經營性養殖活動。養犬實行登記制度。對飼養的犬只依法實行狂犬病免疫制度。
  • 2020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全文-5月1日起施行
    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6號)《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已由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於2020年3月31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 5月新規來了 2020年5月新規定政策都有哪些實施執行
    5月新規來了 2020年5月新規定政策都有哪些實施執行  2020年5月起,我國一批新規將正式實施,一起來看看如何影響你我生活!根據財政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的關於實施跨省異地繳納非現場交通違法罰款工作的通知,機動車駕駛人可在全國任意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非現場交通違法行為。
  • ...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修改《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令第  12  號《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修改〈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已於2017年2月3日經國家衛生計生委委主任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
  • 從「安家」到「安居」 大興區依託《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打造...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野生動物保護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6月1日,《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讓更多野生動物的保護有法可依。 為動物發聲 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全面升級 6月1日,新版《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條例將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體系,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條例中,出現了「全域常年禁獵」、「擴展禁食範圍,加重處罰」、「強化棲息地保護」等多個關鍵詞,細看全文,「亮點」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