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張爽萌:動物保育工作初心很重要——把動物當成孩子一樣照顧

2021-01-08 今晚報

張爽萌是一個有著8年黨齡的「90後」女生,堅守初心的她默默地在天津動物園擔起動物保育員的工作。她說,不管這份工作多麼辛苦,也要盡職盡責地做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照顧好、保護好動物,讓遊人能玩得高興。

去年6月張爽萌初到動物園的時候,遇到不少難題,平日裡看似活潑可愛的動物,真正接觸起來可比想像中難得多。動物籠舍裡的味道總讓人不舒服,特別是夏季,那種味道更加嗆得人喘不過氣來。剛開始,她不僅要天天戴著口罩,而且在籠舍裡呆不了幾分鐘就要到外面喘幾口大氣。但是憑藉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張爽萌沒有放棄,而是漸漸適應了環境。

成為動物保育員後,需要在不同的區域輪崗工作,每個崗位的業務都要熟悉。鳥館、繁殖場、小獸舍、猿猴館……張爽萌都已經走遍了。她說:「剛到猿猴館的時候我就被猴子抓了。開始覺得這些小動物沒有什麼傷害性,所以膽子比較大。有一次,一隻調皮的小猴不肯回籠舍,它繞道我後面,一把抓住了我的頭髮。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說,這些小猴可聰明了,以後必須注意身後。」通過這件事,張爽萌知道了工作的時候要更細心、更用心。

照顧「國寶」熊貓,在外人看來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但其實是一項極大的挑戰。張爽萌在熊貓館工作了3個月,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它們的精神狀態,然後打掃籠舍、餵食,還要對它們進行基本訓練。初春季節天氣頻繁變化,氣溫時高時低,如果再趕上風雨,她就會更加擔心熊貓的狀況。到了夏天,照樣放鬆不得。「這兩天連續高溫,更需要對熊貓細心照顧,仔細觀察熊貓的進食狀況,判斷它們是否健康。」張爽萌直言,看似簡單的事,實則責任重大。遊客每天都想見到健康的動物,作為動物保育員,不能讓他們失望。

結束一天的工作後,張爽萌也有些疲憊,但她從來沒有抱怨。在她看來,儘管動物保育員的工作比較辛苦,但作為一名黨員就更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讓籠舍裡的「孩子」健康成長。動物們狀態好,就會在遊人面前展現出活潑可愛的個性,讓遊人感受到快樂,張爽萌也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更有意義。此外,在工作中,她還自覺地提醒遊人愛護動物,不要投餵動物、嚇唬動物,以免遊人給動物帶來傷害。她覺得,這也是她這個「媽媽」對「孩子」的一種責任。

今晚報新媒體記者 史嵩 文並攝

相關焦點

  • 美國華裔飼養員用愛照顧動物 望參與更多保育工作
    她分享了照顧動物的經驗,希望以後透過動物園項目,參與更多保育的工作。  文章摘編如下:  很多華裔家長都會抱著望子成龍的心態,希望子女成為專業人士,包括護士、醫生、律師等。但華裔朱慧心(Elaine Chu)不一樣,從小喜歡小動物的她,長大後選擇了洛杉磯動物園擔任飼養員,現在照顧??狓(Okapi,又被稱為歐卡皮鹿)。她希望以後透過動物園項目,參與更多保育的工作。
  • 把動物保護當成事業 24歲女孩農村專職照顧流浪狗
    24歲的李盼想把動物保護當成事業 農村專職照顧流浪狗    在安義縣長埠鎮的小動物保護基地,24歲女孩李盼如往常一樣早早地起床,走到基地內照顧患病的流浪貓狗。每天,她都要忙到晚上七八點才能結束一天的工作。這樣的工作,李盼已經做了一年多,每個月只有兩天可以離開基地休假。面對家人的不理解,李盼說,這是她覺得最有價值的事業,要堅持一輩子。
  • 動物「萌主」激發臺灣黑熊保育意識
    其實,既然同樣為熊,臺灣黑熊應可與大陸貓熊攜手倡導臺灣動物保育意識。    近來,臺灣動物界的「萌主」非貓熊「圓仔」莫屬;圓仔受寵,惹得保育人士忍不住替同為瀕臨絕種的臺灣黑熊發聲。其實,歷來被臺北市立動物園捧紅的動物明星不計其數,只可惜很多動物明星「過氣」後就被打入「冷宮」。
  • 越南中藥市場驅動野生動物獵捕 保育工作艱難但不乏希望
    事實上,食用穿山甲片、犀牛角或飲用野生動物製成的酒,從未證實對身體有任何療效。犀牛角、穿山甲片的成分,相當於人的頭髮和指甲;有些研究還指出,把野生動物製成食品或藥物,會有將動物疾病傳染給食用者的風險。目前,越南的犀牛已經滅絕,許多靈長動物也瀕臨滅絕,穿山甲的數量劇烈降低,陸龜和淡水龜的現況也一樣,一些地區的蛇類逐漸消失。
  • 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在滬舉辦推介會
    圖片說明:新加坡動物園「野趣早餐」  東方網記者曹子琛5月26日報導:今天,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與新加坡旅遊局在滬舉辦「野趣新加坡」分享會,共同展示當地獨特的野性魅力,並向中國旅遊業者與媒體近距離分享新鮮資訊
  • 義工旅行 | 中國·雲南動物保育項目
    動物保育基地生活著60多個動物品種,上萬隻形態各異的動物,在這個動物的樂園裡,義工們不僅將與這些「小可愛「親密地生活在一起,還將在動物保護基地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開展動物保育工作和動物福利研究。除了動物飼養、動物飼圈的打掃清潔等常規活動之外,義工們還將協助園區進行相關照片視頻的拍攝與記錄、動物保育及動物福利現狀的相關研究,並根據所學及實踐切實幫助基地升級動物保育方法,改善動物福利狀況。
  • 用心觀察,解讀童心-花園口幼兒園保育觀察日記分享活動掠影
    (記者 張偉)觀察能力是保育老師必備的專業素養,也是走進兒童世界的一把鑰匙,為了提升保育員的綜合能力,以便更好地照顧幼兒。2020年12月24日,惠濟區花園口幼兒園開展了一次保育觀察日記分享活動。保育老師在常規有序、周而復始的保育工作中一直做著有心人,積極配合老師進行教學遊戲活動,善於觀察幼兒,把握教育的契機,及時記錄下與孩子生活中的點滴,並能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進行分析。
  • 亮我風採,展我技能—惠濟區花園口幼兒園保育老師講故事比賽活動
    16 14:56:15 來源: 教育資源共享 舉報   (楊傳旨 陳煒)保育員是幼兒園保教工作的重要參與者
  • 臺被當寵物飼養保育動物營養不良人格異常(圖)
    患癲癇症的南方豬尾猴「豬豬」,經照養人員以巴比妥酸鹽長期治療後,症狀已減輕許多。(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0月20日電 臺灣自1989年開始查緝走私與違法飼養保育類動物,為了處理被沒入的動物,屏東科大設置「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照料這些非自願「偷渡客」。
  • 澳門舉辦動物保育活動慶祝大熊貓雙胞胎寶寶滿百日
    記者從澳門大熊貓館工作人員處了解到,一對大熊貓寶寶長勢良好,大寶「健健」叫聲洪亮有勁,活力十足,體重已增至5千克。弟弟「康康」的成長日誌上則記載了:近日食慾大增的它昨天一口氣吃了243克母乳,今早體重已突破4千克。澳門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在活動上表示,民署將繼續悉心照顧大熊貓一家四口,讓它們與市民一起開開心心,健健康康地生活。
  • 臺灣修改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移除臺灣獼猴等8種動物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1月9日,臺灣「農委會」發布公告,修改陸地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其中臺灣地區物種新增17種,移除8種保育類動物。據報導,臺灣「農委會」1月9日發布公告,修改陸地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 研究:貓熊保育有成,但大型肉食動物卻消失了
    貓熊保育計劃是人類執行過的物種保育計劃中,成效相當卓著的一個,但在成功保育貓熊的同時,也有一些動物悄悄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大部分的專家或動物愛好者或多或少都會提起我國的貓熊保育計劃。保護貓熊,就能連帶保護其他物種在生物學家眼中,貓熊是一種重要的「庇護物種」,意味著藉由保護它們和它們的棲地,與其共享棲地的其他物種也會間接受益。這項計劃確實很成功,事後證明不少鳥類、小型的肉食動物,都受惠於我國為了保育貓熊所做的種種努力。
  • 研究:貓熊保育有成,但大型肉食動物卻消失了
    貓熊保育計劃是人類執行過的物種保育計劃中,成效相當卓著的一個,但在成功保育貓熊的同時,也有一些動物悄悄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最成功的保育計劃之一如果要舉出幾個全球成功的物種保育計劃,大部分的專家或動物愛好者或多或少都會提起我國的貓熊保育計劃
  • 動物們會把動物園工作人員,當成家人嗎?看看這些就知道
    在自然界中,有著很多不同的動物。這些動物有些時候看起來可愛,有的兇猛難以靠近,很多人都覺得人和動物之間,有著太大的隔閡。除了貓狗牛羊這些已經被馴化的動物,很難有讓我們靠近的動物,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我們都了解,動物園是將野生動物留在園中,並且給予餵養和看護的東西。雖然給動物們提供了醫食無憂的處境,但在客觀上也限制了動物們的自由。只能說有得必有失。
  • 因為愛動物90後當上小熊貓護理師
    原標題:因為愛動物90後當上小熊貓護理師□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梁毅飈 專題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巢曉鞋子被抓破,褲子被撕爛,右手被咬出4個洞……面對因懷孕而煩躁、失子而抑鬱的小熊貓的不理智乃至六親不認的行為,儘管很傷心,但90後的莫嘉琪還是沒有怪責她精心飼養的小熊貓,更沒有因此而放棄繁重甚至有點枯燥的動物飼養員的工作,因為她愛動物
  • 動物派對開始,大、小朋友深度認識動物保育
    以野生動物園起家的六福村讓遊訪動物園不再是走馬看花,園區第二季慶典──結合生態保育的『動物派對』,邀請大、小朋友遊訪六福村及深度認識動物保育,歡度寓教於樂的假期。六福村即日起至6月9日推出第二季慶典『動物派對』活動,園區將『動物行為豐富化』這項動物福利融入有趣的互動式體驗活動中,讓遊客對動物及環境保育有更深入了解。有鑑於了解動物生態是保育的第一步,園區的管理團隊為不同物種開發獨特的互動新玩具,除了讓動物居住環境更好玩有趣,也讓遊客觀察到動物們與野生環境更相近的行為。
  • 為了進行控制研究疫情,為什麼保育所和學童保育工作卻不放假?
    然而,衛生部勞動部長說,託兒所是開放的,兒童保育也在運作。為什麼他們幼小中高技術學校都放假了,保育所和學童保育卻不放假?首相都說了我們要把這些孩子們的健康和安全問題放在第一位,難道孩子們上保育基礎設施待一整天就沒有進行感染管理風險嗎?事實上,在日本學校假期混合,它可以說是突然決定出其不意地離開許多家長。
  • 90後小夥用紙「養」動物,一隻螳螂賣出21萬
    但桂林有個90後小夥,給他一張方形紙,在不裁剪、不粘貼的基礎上,他卻可以摺疊出任意造型。但桂林有個90後小夥,給他一張方形紙,在不裁剪、不粘貼的基礎上,他卻可以摺疊出任意造型。   這個被稱為「摺紙天才」的小夥叫秦坤,像大多數孩子一樣,他小時候就把摺紙當成一大樂趣,不過長大後很多人早把兒時的樂趣拋到腦後
  • 臺灣原生種八哥列保育動物禁止買賣
    臺灣原生種八哥列保育動物禁止買賣 2008年09月22日 17: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 「90後」爬行動物發燒友租房「繁殖」野生動物被抓
    新會公安破獲犯罪團夥今年5月初,江門新會公安分局食藥環偵大隊在工作中發現一名外地商人在朋友圈內公然兜售國家級保護動物。隨後,新會公安結合「淨網2019」專項行動,迅速展開調查,並將核查情況上報江門市食藥環偵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