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一名市民在北京出入境管理總隊的辦證大廳申請辦理電子護照時,工作人員採集他的指紋。當日起,全國公安機關統一啟用籤發電子普通護照。電子護照增加了可存儲數位化個人資料的載體,辦理程序上新增指紋採集等內容。該新型電子普通護照按照有關國際標準,在傳統本式護照中嵌入電子晶片,晶片中存儲持照人的姓名、出生日期、照片圖像等個人基本信息,除內置了高可靠性智慧卡晶片以及應用數字籤名技術外,在物理防偽方面採用大量新型高強度防偽工藝和材料,防偽能力有了整體性增強。記者在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總隊看到,無論在申請或是製作電子普通護照時,都新增與此相匹配的程序和設備。新華社記者 李文
5月15日,在北京出入境管理總隊的制證中心,工作人員在操控機器進行電子護照製作。新華社記者 李文
5月15日,在北京出入境管理總隊的制證中心,工作人員在對電子護照進行質量檢查。新華社記者 李文
5月15日,在北京出入境管理總隊的制證中心,工作人員展示電子護照樣本。新華社記者 李文
5月15日,一名工作人員在展示電子普通護照樣本。當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普通護照籤發啟動儀式在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辦證大廳舉行。 新華社發(劉長龍 攝)
新華網北京5月15日電(記者盧國強、鄒偉)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普通護照籤發啟動儀式15日在北京舉行,這標誌著我國公民的國際旅行證件正式邁入了全數位化時代。
記者在啟動儀式上了解到,電子普通護照的申辦條件、籤發時限、收費標準和有效期均與舊版普通護照相同,公民僅需在原有基礎上提交本人指紋及籤名信息即可依法申請。此外,舊版普通護照在有效期內仍可正常使用,無需換發電子普通護照。
記者看到,電子普通護照在外觀設計上,採用了以「輝煌中國」為主題的圖案元素,通過常光、螢光和水印三種圖案表現形式,呈現出我國31個省區市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元素,以及我國56個民族的人物形象,展示了我國山河的瑰麗多姿、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和中華民族的和諧統一。
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護照是公民在國外證明國籍和身份的重要證件。持有中國護照,即表明具有中國國籍。此次啟用的電子普通護照,是按照有關國際標準設計,採用了大量新型防偽技術,並內置高性能的加密智能晶片,將為持照人帶來更多的便利。
這些便利包括:一是電子普通護照應用數字籤名技術對晶片內存儲的持照人信息進行保護,可有效防止數據被篡改,防範偽造變造護照行為發生,保障了持照人合法權益;二是電子普通護照存儲了持照人的指紋等生物特徵信息,為持照人獲得自助通關等更加便利的出入境服務創造了條件;三是電子普通護照有助於各國移民和邊檢查驗部門在頒發籤證及口岸查驗中迅速識別證件真偽,為持照人的國際旅行創造了更加便捷的出入境環境。
目前,我國的出國人數已由2000年的473.8萬人次增至2011年的2031.9萬人次,公安機關年均籤發普通護照的數量由90年代中期的100萬本躍升至1000萬本,且仍以每年近20%的增長率遞增,有3800萬的中國公民持有普通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