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時節,蚊蟲增多,免不了要點上一盤蚊香驅趕,可點了這麼多年的蚊香,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絕大部分的蚊香都是螺旋狀的?
網絡上曾經流行著這麼一句話:萬物皆有靈性,蚊子蒼蠅除外。
蚊子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吸血蟲,自古就被人類所厭惡,在漫長的對抗中,能夠驅除蚊蟲的香草被發現,通過點燃這樣的香草,人們既能夠有效地防範蚊蟲的叮咬,也有效地降低了感染蚊蟲疾病的概率。
而燃燒驅蟲香草驅蚊方法的發現,很有可能是得益於中國古代燒香祭祀的習俗。
在《詩經》中就有了關於古人通過燃燒柴草、布帛來祭祀天地的描述,到了漢代,則出現了香爐,有通過焚燒「月至香」以「避疫」的記載。說明燒香從「與神明溝通」到「避疫」,香隨材質的變化,功能也在擴大,因而在此基礎上衍化出以「驅蚊」為目的的「蚊香」也在情理之中。
而北宋蘇軾在《格物粗談》記載:「端午時,收貯浮萍,陰乾,加雄黃,作紙纏香,燒之,能祛蚊蟲。」有了確切的製作蚊香的材料、方法的記載。
到了宋代,江南地區的蚊香製造更為完善,並且在英國人福瓊的著作《居住在華人之間》中詳細記載分辨了蚊香製作所包含的松香粉、艾蒿粉、菸葉粉等原材料。
在明末的《譚子雕蟲》更有這樣的記載:「蚊性惡煙,舊雲,以艾燻之則潰。然艾不易得,俗乃以鰻鱔鱉等骨為藥,紙裹長三四尺,竟夕燻之」。 用鰻鱔鱉等魚類骨頭裹上紙燃燒,也發揮出燻除蚊蟲的效果。
到了近代,得益於日本人上山英一郎和他妻子的研究製作,出現了外形類似線香的棒狀蚊香,並經過改進,最後製作出了漩渦狀的螺旋蚊香,並且通過在鐵絲網上乾燥固定螺旋狀蚊香的的方法一直延續到今天。
在1902年,效力能夠持續七小時以上、漩渦狀的蚊香正式上市。
盤式蚊香的優缺點:
優點:①蚊香的殺蟲劑配方可以隨意調整,蚊蟲不易適應,驅殺蚊蟲效果好;②殺蟲劑均勻分布在蚊香條上,採用逐步加熱,殺蟲劑揮散均勻,驅殺蚊蟲效力穩定,KT50值始終如一;③無需電源;④價格較便宜。
缺點:①無法保證固定的使用時間;②木質蚊香菸霧中有危害健康的成份,煙霧汙染空間環境,汙染物品;③明火點燃,潛在發生火災的危險;④點燃時,蚊香條內部的殺蟲劑來不及揮散(特別是傳統工藝生產的盤式蚊香),約有30-40%的殺蟲劑受熱分解,失去驅殺蚊蟲的作用;⑤需大量的設備投資,興建寬大的廠房及使用 大量的勞動力;⑥消耗大量寶貴的木材資源。
註:相關資料參考於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