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光機所正電子加速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正電子加速研究中取得進展,研究團隊首次提出利用相干渡越輻射加速正電子,得到了準單能的高品質正電子源,相關成果發表在《通訊-物理學》(Communications Physics)上。
-
前列腺癌正電子顯像劑的臨床研究及應用進展
目前,臨床上有許多正電子顯像劑成功應用於各種腫瘤的成像,但在前列腺癌成像方面作用相對局限,隨著近年來新的放射性標記物不斷被引入臨床應用,PET/CT及PET/MR在前列腺癌診斷方面也不斷取得突破,展現出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
地球附近存大量的正電子,這些正電子來源於脈衝星
這些反物質是正電子,電子的反物質形式,來自太陽系以外的某處。」雙子座脈衝星是30萬年前雙子座超新星爆發的結果。它是一顆旋轉的中子星,以某種方式朝向地球,所以它的能量像一座掃射的燈塔一樣朝向我們。脈衝星被電子和正電子云所包圍,這是因為中子星有一個強烈的電磁場,是已知所有天體中最強的。
-
俄羅斯科學家正研究熱核聚變的「失控」電子
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TPU)的科學家們與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強電流電子研究所的同事一起,研究了熱核聚變過程中形成的「失控」電子的輻射特徵。研究人員確定了不同輻射器中電子輻射的光譜角特徵,並開發了一種可靠的識別方法。
-
古脊椎所在侏羅紀蜥蜴研究中獲進展
古脊椎所在侏羅紀蜥蜴研究中獲進展 2019-10-08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通過傳統古生物學手段和高精度平板CT掃描技術,研究人員詳細地與世界上其他侏羅世—白堊世的蜥蜴屬種進行對比,紅山蜥具有獨特的形態特徵組合,如其左右癒合的額骨明顯較長,後緣三叉,兩側的後突長且從外側卡住頂骨;頂骨短;頭骨上僅眼周和下顳處具有膜質骨板(osteoderms),前肢和後肢長。
-
高能量密度正電子源與雷射對撞機新方案
每種基本粒子都有一個與之對應的反粒子,美國科學家卡爾·安德森於1932年利用雲室觀測到一種除電荷相反外其他性質與電子完全相同的粒子,這是人類首次實驗探測到反粒子——正電子。由於高能量密度正電子研究在軍事、材料、能源等科學領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應用前景,該領域已成為國際高能物理研究中的熱點和難點。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告訴我們,物質和能量可以相互轉化。
-
克隆猴及腦認知和腦疾病機理研究丨「率先行動」第一階段成果進展
自2014年「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以來,中國科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面向」「四個率先」要求,把實施「率先行動」計劃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科技任務,在科技創新發展、國家創新人才高地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建設、一流科研機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突出成效
-
克隆猴及腦認知和腦疾病機理研究入選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
自2014年「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以來,中國科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面向」「四個率先」要求,把實施「率先行動」計劃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科技任務,在科技創新發展、國家創新人才高地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建設、一流科研機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突出成效
-
水保所等在植被演替中有機質穩定性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安塞水土保持綜合試驗站研究員劉國彬帶領的黃土高原生態修復科研創新團隊,在植被演替中有機質穩定性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Effects of natur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
動物所奇翅目Alienoptera昆蟲奇特交配行為研究獲進展
動物所奇翅目Alienoptera昆蟲奇特交配行為研究獲進展 2018-01-26 動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華東理工大學分子機器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曲大輝教授團隊在實現人工分子馬達運動的集成及功能性調控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 位阻烯烴的分子馬達在外界光熱刺激下能夠進行360°單向可控旋轉的獨特性能已廣泛應用於離子識別、不對稱催化、手性調控等領域。
-
什麼是正電子?它與電子是如何作用的?
地球上的一切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可以進一步分為質子,中子和電子。雖然質子和中子仍可以進一步分裂,但電子卻不能。它們是第一個發現的基本粒子,100多年後,我們仍然知道沒有辦法將電子分開。但究竟是什麼呢?請你描述電子......解釋它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它在與正電子相互作用時的移動方式。
-
電子源的未來方向:雷射技術成重點
報告指出,電子源的所有主要技術領域的進步需要滿足未來的X射線和電子散射儀器的需求,納米技術和通過設計制出的材料在改變光電陰極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槍技術需要取得更好的進展以保持初始束流的亮度。報告確定了4個優先研究方向。 1、高亮度束流的下一代陰極研發。
-
力學所災變破壞的冪律奇異性前兆及災變預測方法研究獲進展
災變破壞前,許多物理量呈現出加速演化的前兆行為。這種加速演化通常被刻畫為冪律關係,但冪指數卻表現出極大的分散性,這為理解災變破壞的機理及建立災變破壞預測方法帶來了極大困難。 近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白以龍團隊針對災變破壞冪律奇異性前兆及災變破壞預測方法的研究取得新進展。
-
也許我們錯怪了暗物質,脈衝星才是「過剩」正電子的兇手?
2013年4月,安裝在國際空間站的阿爾法磁譜儀(AMS-02)觀測到的證據證實,來自太陽系以外的正電子(電子的反物質對應物)的比例出現了激增。傳統觀念認為,銀河系中產生正電子的主要方式是星系盤外散布的的高能質子,這樣的方案一般會看到大量的電子從高能狀態躍遷回低能狀態。
-
廣州生物院在有機小分子催化構建手性季碳中心研究中獲進展
廣州生物院在有機小分子催化構建手性季碳中心研究中獲進展 2015-09-10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胡文輝課題組在通過有機小分子催化構建手性季碳中心研究中取得系列新進展
-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脊椎動物神經系統研究獲進展
央廣網昆明10月11日消息(記者李健飛)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神經發育與進化研究組在BMP信號傳導及脊椎動物早期神經發育研究中取得進展,首次揭示了脊椎動物中高度保守的小核蛋白ZC4H2調控BMP信號通路的分子機制及其在脊椎動物早期神經系統發育中的功能。
-
英特爾宣稱7nm製程獲重大進展 加速向先進工藝轉換
此外,英特爾也宣稱公司在7nm工藝上獲得重大進展,股價應聲大漲。英特爾宣稱7nm製程獲重大進展1月13日晚間,據同花順財經報導,英特爾表示,公司在 7 納米製程上取得重大進展,並將在 1 月 21 日的電話會議上提供最新進展。
-
福建物構所雜化光鐵電半導體的結構設計與光電應用研究獲進展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等項目資助。論文連結 雜化光鐵電半導體的結構設計與光電應用研究獲進展【來源: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成都生物所在兩棲動物變態發育研究中獲進展
成都生物所在兩棲動物變態發育研究中獲進展 2016-06-21 成都生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甲狀腺素受體α(Thyriod Hormone α,TR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