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大喵王"網際網路+扶貧"項目:免費為第一書記幫扶的貧困地區、貧困戶提供一站式電商平臺服務

2021-01-14 扶貧動態

大喵王"網際網路+扶貧"項目:免費為第一書記幫扶的貧困地區、貧困戶提供一站式電商平臺服務

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第一書記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脫貧攻堅的戰鬥已經打響,12.8萬個貧困村,7000萬貧困農民,需要產業脫貧的有力幫手猛拉一把,才能走出困境,脫貧致富奔小康。長期以來,由於農民擁有的市場信息不對稱,盲目種植、養殖,導致收入不高,甚至「爛市」、絕收,產業脫貧無望!部分農民為了眼前利益,濫用化肥、農藥、飼料、添加劑,敗壞聲譽,影響銷售!食品安全缺乏有力保障,消費者不敢放心消費!從田園到餐桌,中間環節過多,豆腐盤成肉價。產業扶貧需要多方攜手,才能贏得市場、贏得信任,形成力量,擺脫困境。

中央已經發出了脫貧攻堅的號令,部委到地方紛紛出臺政策、措施和辦法。農村電商產業已經成為脫貧攻堅的重大舉措,國家扶貧辦、商務部等相關部委更是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基地」、「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園區」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各地電商企業如「雨後春筍」,開疆拓土,但是,由於沒有必備的技能和經驗,加之農產品網上銷售渠道、包裝、物流等原因,造成虧損者多,贏利者少,電商變成了「電傷」!單個的貧困戶、貧困村在產業發展上不具優勢,從生產、加工、存儲、包裝到銷售,沒有品牌和信譽的擔保,散弱無助,四處裸奔!精準到戶,精確到人,需要有一種方式把分散的貧困戶、貧困村聯合起來,抱團發展,抱團獲利,讓貧困戶搭上電商快車,自己也來做店小二,才能有效地解決市場定位不準,盲目種植、養殖,無力增收脫貧的問題。

對貧困戶而言,搞電商至少有七道難以逾越的門檻:第一,對網絡營銷一無所知,要麼做不走,要麼上當受騙;第二,沒有「萬能的朋友圈」,沒得大量的粉絲和擁躉,也就沒得市場,沒得銷路;第三,即使有這方面的意識,但在品牌策劃、推廣、營銷等方面,也處於弱勢地位,無力與電商企業、品牌微商抗衡,被大電商、強勢電商打得滿地找牙;第四,由於在產業上多數不搭界,無法與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物流企業抱團取暖,分享增值紅利;第五,美工、包裝、客服等方面缺少團隊支持,對購買者、消費者的粘性差;第六,甘蔗不能兩頭甜,電商也是;第七,信譽缺乏擔保,產品難得認同和肯定。

誰來教授貧困戶網上銷售技能,幫助貧困戶打通網上銷售渠道?杭州大喵王公司在探索實踐的基礎上,聯合眾多社會愛心人士,發起「網際網路+扶貧」長久行動。現向各地招募志願者,徵集農產品、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電商產業園,以及有意發展電商產業的地區加入大喵王「網際網路+扶貧」志願者行列,為脫貧攻堅擊鼓壯威,搖旗吶喊,衝鋒陷陣,建功立業!

詳情請詢:18667170707;18188336693

QQ:460981972

郵箱:damiaowang123@126.com

附:大喵王電商孵化園「網際網路+扶貧」項目實施辦法


大喵王電商孵化園「網際網路+扶貧」項目實施辦法

 

(2016—2020)

 

「大喵王電商孵化園『網際網路+扶貧』」項目,綜合服務團隊集中在中國電商發源地——杭州,團隊成員有來自國內國際一流的網際網路行業專家,也有長年從事縣域經濟、「三農」研究的專業人士,還有一大批電商先行者、成功者,致力於整合電商平臺資源,為農業生產者,尤其是貧困縣(市、區、旗)、鄉鎮、村、貧困戶提供優質高效、方便快捷的電商服務。

一、項目實施途徑

1、大喵王電商孵化園合作模式。與有意合作和招商引資的縣(市、區、旗)、省(市、自治區、州、盟)等籤訂綜合服務協議。合作辦法。①免費搭建「大喵王農莊農特產直供平臺」XX館;②派駐『網際網路+扶貧』」志願者;③聯合舉辦電商操作技能培訓;④協同創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示範基地、示範園區。

2、電商培訓①領導幹部班。教學以淘寶高管、國內專家、政府相關部門領導、浙江大學教授為主,時間5—7天,教學地原則上安排在杭州,重點是「『網際網路+扶貧』」項目建設。②職業經理人班。重點培養一批既有網際網路思維,又懂電商業務和企業經營管理的複合型人才,或創業團隊帶頭人,時間15—30天,幫助有創業夢想的人實現夢想。③農產品直供班。徵集貧困村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西部計劃志願者、三支一扶人員和扶貧志願者,對農業生產者開展電商技能培訓,推動一村(鄉鎮、縣)一品建設,為農業生產者排除後顧之憂。培訓採取邊學習邊創業的方式來激發學習熱情,鞏固學習效果,同時增加收入,助力脫貧,鞏固提升。

3、農產品全網營銷。在貧困地區、貧困縣(市、州、盟、旗)建立「『網際網路+扶貧』」項目,協助申報有關貧困地區、貧困縣電商項目,免費為貧困地區、貧困戶提供一站式電商平臺服務,依託「大喵王農莊農特產直供平臺」,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線上店,打通農特產全國直銷通道,建立「三農」發展大數據,整合各種電商平臺資源,破除門戶壁壘。開展貧困人口教育資助活動,逐步建立從田園到餐桌的可追溯體系,形成農產品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默契,使農業供給側與消費側對稱。

二、扶貧志願者招募

①第一書記。負責組織所在貧困縣、鄉鎮、村實施「『網際網路+扶貧』」項目,「大喵王電商孵化園」為第一書記提供政策、法規和生產消費信息。

②暑期志願者。通過「『網際網路+扶貧』」項目徵集,進駐貧困村推廣。

③社會志願者。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志願加入「『網際網路+扶貧』」隊伍,幫助農業生產者,特別是貧困戶把農特產上傳「大喵王農莊農特產直供平臺」等電商平臺。

④愛心企業。志願與貧困縣、鄉鎮、村結對開展「『網際網路+扶貧』」活動。為愛心企業做好品牌和形象宣傳。

⑤愛心公益人士。志願關注「農特產直供平臺」,通過消費、推廣等幫助貧困地區、貧困戶、貧困人口脫貧。志願與貧困戶、貧困學生、孤兒等開展一對一幫扶、助學等活動。

三、具體項目運營

1、孵化園建設。採取協助或者縣(市、區、旗)自主建設的模式,「大喵王電商孵化園」提供技術支撐、培訓服務、品牌策劃、項目包裝、產業規劃、電商項目申報、園區建設等配套服務。

2、電商技能服務。為農業生產者、農村合作社經營者提供美工、客服、網店運營、技術後臺、公眾帳號運營推廣、品牌策劃推廣等服務,搭建「農特產直供平臺」微信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wkkkw0818),聯合發起推薦、營銷活動,解決廣告、渠道等難題。(四川省樂山市委宣傳部第一書記工作組  供稿)

相關焦點

  • 中天金融攜手貴州衛視消費扶貧 「樂耕甜」入駐主流媒體電商平臺
    扶貧品牌「樂耕甜」入駐電商平臺 借「粉絲經濟」開展「消費扶貧」作為一檔網際網路體驗式廚房烹飪美食節目,「詹姆士的廚房」創辦四年多來,成功搭建了橫跨電視、微信、微博、小程序等在內的媒體傳播矩陣和電商銷售平臺,造就了響亮的品牌影響力和龐大的粉絲群體。截至目前,「詹姆士的廚房」微信公眾號粉絲超過210萬,出品了800多道原創菜譜,總閱讀量破億。
  • 深耕細作十九載 打造金融扶貧「示範田」
    第一任書記是年輕幹部欒春許,雖然已離開村子三年了,但父老鄉親們仍然經常說起這個紮根基層、寄情關中的「小欒」;第二任書記谷嘯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當兵出身的他,工作雷厲風行,為村裡引進了「養兔小站」,建成了文化大舞臺,還修好了村道;第三任書記張煜,打造了被老鄉們稱為「金融蘋果」的「宜彭塬」蘋果品牌;今年4月份到村裡代為履行第一書記職責的關偉,進村第一天就進組入戶了解情況,在短時間內實現了扶貧底數清、
  • 脫貧攻堅在行動:天津多舉措幫扶甘肅貧困地區
    截至2020年4月底,天津市幫扶甘肅省到位資金13.9億元,超出協議3.9億元,動員社會資金6950萬餘元;計劃實施幫扶項目695個,已啟動483個;選派掛職幹部124人、專業技術人才351人,全部到崗;幫助貧困人口務工就業49551人,已達2019年全年總人數的99%;累計完成消費扶貧3億餘元。
  • 合肥市總工會定點幫扶村——蘇灣鎮包坊村的華麗變身
    因村派人,壓實幫扶責任,設計出列圖紙根據合肥市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2014年11月份,合肥市總工會結對幫扶巢湖市蘇灣鎮包坊村,同時選派1名副主任科員到村,擔任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兼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2017年和2018年合計幫扶包坊村50萬元,用於村修建為民服務大廳和黨員活動室,改造衛生廁所,拓展服務功能。2019年認領了當家塘清淤項目資金10萬元,對澗河村和衝陳村當家塘的進行汙泥泵清淤。利用巢湖市「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資金71.9萬元、扶貧資金20萬元,為31個自然村安裝510盞太陽能路燈,實現所有自然村路燈全覆蓋,照亮村民幸福生活。
  • 第一書記扶貧故事丨「90後」第一書記朱喜桐:全村貧困戶眼中的希望
    作為一名「90後」,來自前郭縣人民法院的朱喜桐在父母眼中還是個孩子;然而走到工作崗位,在前郭縣浩特芒哈鄉浩特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他,勤勞肯幹,腳踏實地,成為了扶貧先鋒,更是全村貧困戶眼中的希望。後來大家逐漸知道這就是村裡新來的第一書記,而「小朱」這個稱呼也被村民一直叫了下來。第一次走訪貧困戶的經歷讓朱喜桐記憶猶新。他來到村民何生的家中,看到了雙手拄拐的何生還有他半聾啞的妻子,簡陋的炕上躺著他身患腦癱、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子。「何生雖然身體有殘疾,但是性格剛強,不願向窮苦生活低頭。他家裡的農機都是自己動手改裝的,把雙腳制動變為雙手制動後,他就能和別人一樣正常幹活兒了。」
  • 滁州鳳陽板橋鎮中心衛生院組織專家就近為貧困群眾免費體檢
    板橋鎮餘灣村貧困戶陳乃含稱讚地說。 8月15日上午,鳳陽縣板橋鎮中心衛生院二鋪分院院子裡排滿了前來參加免費體檢的貧困群眾。該院醫聯體對口幫扶醫院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一輛大型流動健康體檢車停在院中,正在為貧困群眾進行胸片檢查。
  • 扶貧第一書記|在海拔2700米高寒山村「博士書記」曬成黑臉:青春...
    作為西昌學院駐合洛村第一書記,李明的一句話,立刻得到全體駐村幫扶隊員的一致贊成。今年3月的合洛村之夜,不是降雪就是颳風,但李書記的提議,卻讓整個村委會沸騰起來。  合洛村位於高山之巔,建材運輸困難,更由於貧困,直到2019年仍有不少村民未能搬進新居。這屆幫扶工作隊來到合洛村的時候,全村有81套集中建房正在施工。
  • 大瑤山上生巨變,中南大學幫扶江華八年,帶去了什麼?
    學校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多次率隊前往江華調研指導扶貧工作,看望慰問貧困群眾和扶貧幹部。學校各職能部門、二級學院及附屬醫院,紛紛立足自身優勢,找準扶貧工作的主攻點、切入點提供專業支援。2013年6月上旬,中南大學冶環院、地信院為江華縣政府免費提供選礦技術和成礦預測諮詢。這是學校首次利用科研優勢為江華開展科技諮詢服務。
  • 海南省僑聯定點幫扶瓊中吊羅山鄉長田村:五任「第一書記」一茬接著...
    海南省僑聯扶貧工作隊查看長田村蛋雞養殖基地。記者石祖波 攝2020年11月25日,由海南省僑聯派出原駐村「第一書記」符傳柏、陳曉東、翁成文等三人組成的工作隊返回瓊中吊羅山鄉長田村委會,與現任「第一書記」黃贊文一起開展扶貧「回村看」活動。村裡正在發生的變化,讓歷任駐村「第一書記」真切感受過去五年來,長田村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邁出穩健的步伐。
  • 第一書記 | 種植水蓮花開出幸福花,昔日貧困戶「變身」培訓導師
    2019年5月,在廣州市白雲區人和鎮綜治辦任職的崔賢坤被派往中步村任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以來,積極入戶走訪、深入田間地頭,持續抓黨建帶扶貧,大力發展造血式產業扶貧,辦好各類惠民實事。如今,村道平整,路燈亮了,中步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15戶(319人)中,有113戶(316人)已經達到退出標準(脫貧率99.06%),正按照程序申請退出。
  • 「我的扶貧故事」真情幫扶暖人心|織金縣白泥鎮銀碧村第一書記馬鈴
    我叫馬鈴,是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第一中學的一名教師。2018年3月26日,我來到白泥鎮銀碧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始了駐村幫扶工作。銀碧村位於白泥鎮西南,全村共5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415戶1596人,其中,貧困人口114戶511人,2020年已實現全部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降到百分之零。2019年,為發展村集體產業,我積極組織群眾召開群眾會,商議南瓜種植項目的實施,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種植。然後又到幫扶單位申請了20000元的幫扶資金,用於幫助銀碧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發展南瓜種植產業。
  • 大偉嘉股份與央企扶貧基金產業扶貧合作籤約儀式成功舉辦
    ,能更好地形成資源優勢,帶動貧困地區實現精準脫貧,堅信雙方定能把產業扶貧項目落地好,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和內生動力。此合作方式是產業實體與金融的深度融合,開闢了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模式升級的新境界,能為項目縣脫貧攻堅、貧困戶可持續發展提供持久動能。 HLt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 對口幫扶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廣東中山對口幫扶雲南昭通,進行了多管齊下的實踐,從最簡單的慈善捐款,到衛生醫療的設施援助和團隊培訓,再到產業導入和市場幫扶,給受援地注入了新鮮血液和生機活力。它以生動鮮活的案例證明,貧困地區的綠水青山完全可以變成金山銀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存在的突出短板,從區域看,主要是深度貧困地區。昭通和絕大多數貧困地區一樣,地形和交通區位長期制約經濟發展。
  • 【第一書記】市審計局駐白石鎮楊莊村第一書記:曾慶珠
    2017年3月,我受組織委派,擔任白石鎮楊莊村第一書記,同時掛職白石鎮黨委副書記,協助市派汶上縣工作團統籌、協調、指導市派汶上縣白石鎮的5個第一書記工作組扶貧工作。我局行政事業科副科長楊明光同志作為扶貧工作組成員,配合協助我工作。
  • 多管齊下助力消費扶貧 農民變身網紅帶貨直播
    政府採購為貧困地區滯銷農產品(7.700, 0.05, 0.65%)打開銷路  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牽頭組織的全國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扶貧832平臺,疫情期間發揮了緩解農產品滯銷主渠道作用。
  • ...扶貧故事」吃住在村 真幫實扶丨織金縣桂果鎮果底村第一書記龐...
    我叫龐立業,是貴州省工商聯派駐織金縣桂果鎮果底村的第一書記。2017年11月至今,已有三年的駐村生活。期間,我十分注重理論學習,認真學習有關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做到胸有成竹、目標明確,為紮實開展好駐村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工作中,我結合實際,認真開展調查研究。
  • 產業扶貧的邵陽模式:不讓貧困再回頭
    有著830萬人口的邵陽地處武陵山地理板塊,是湖南人口第一大、面積第二大市,屬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由於歷史和自然原因,這裡貧困人數多,貧困程度深,是湖南脫貧攻堅工作最為艱巨的地區之一。在具體實踐中,該市因地制宜,量身打造特色脫貧種植產業,不僅昔日的荒山綠了,農民的腰包鼓了,貧困戶擔心返貧的後顧之憂也變多餘了。
  • 駐村第一書記|李俊華:奮鬥的青春是美麗的
    在示範區事務局領導的大力協調下,2018年,李大夫莊村修建了15公裡的村內、村外道路,附近的8個自然村實現了「村村通」,全村900餘戶實現了水泥路「戶戶通」,全村8個自然村全部完成電網改造,危房改造,標準化村室、衛生室,實現網絡全覆蓋,為廣大村民網上購物、網絡宣傳農產品、推銷農產品、查詢學習科學技術提供了平臺;確保村民出行、用電、住房、就醫、網絡交易等便利。
  • 探尋產業扶貧的「廣梅智慧」!「一盤棋」推進,廣州幫扶梅州產業...
    以興寧的乳鴿扶貧產業為例,金綠公司的「陳小鴿」項目是十分優質的,但當時單個村的扶貧資金投入一般在百萬餘元左右,對企業發展壯大的促進作用不大。而各村產業幫扶,由於受到當地客觀資源的限制,也都是各自零散使用項目管理難度大、難以形成良性循環。所以扶貧工作組分析後決定將扶貧資金集中投入到金綠公司的肉鴿養殖產業,能夠產生更好的效益,更好的帶動公司發展壯大,為貧困戶和貧困村提供更好的增收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