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標本新發現:一億年前的蜥蜴愛吃小龍蝦 而且極可能是被撐死的

2020-12-05 江蘇新聞

小龍蝦是很多美食愛好者的最愛,可你能想像嗎?早在一億年前,小龍蝦就已經是遠古蜥蜴的盤中大餐了。11月19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中國遼寧省的一處白堊紀地層中發現了一個非常罕見的胃容物化石,這對我們研究一億年前小型爬行動物的捕食習慣有重要意義。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介紹說:「胃容物是動物吃後的最後一餐,這都是化石記錄上關於古生物吃什麼的最直接的證據,這次要發表的是一個矢部龍的胃容物標本,矢部龍這個名字聽起來有個龍字,但它卻不是恐龍,他是一種蜥蜴。」

矢部龍來自著名的熱河生物群,也是該生物群被命名的第一種蜥蜴。過去的化石記錄表明,矢部龍的食譜主要是昆蟲和小魚,但這次科研人員首次從它的胃容物化石中發現了酷似小龍蝦的殘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表示:「我們這次發現的是一種叫古蝲蛄的動物,在它的肚子裡。這就是古蝲蛄的線條圖,看起來和小龍蝦非常像,它確實和小龍蝦有密切的親緣關係,這次我們在矢部龍的肚子裡發現了古蝲蛄的螯肢、胸足、還有觸角,但唯獨沒有發現它身上的甲殼,非常非常奇怪,我們懷疑它吃了一隻正在退殼的古蝲蛄。」

儘管矢部龍缺乏明顯的遊泳形態學特徵,但這次發現讓科研人員有理由相信,這一爬行動物有河岸捕食的習慣。此外,科研團隊還對矢部龍化石樣本的體長和骨骼形態進行分析,這是一隻未成年的強壯矢部龍,從鼻子到臀部長度為22釐米。而從古代小龍蝦的碎片分析,這頓大餐足有12到13釐米長。科研人員推斷,這隻矢部龍很可能是吃了明顯不符合自己胃容量的豐盛大餐而被撐死的。

(報導/呂瑩瑩 李洋)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一億年前的這隻蜥蜴 極有可能是被小龍蝦撐死的
    生活在一億年前的蜥蜴愛吃什麼?魚?蟲子? 這些可能都是,但是,一個來自一億年前的蜥蜴胃部化石標本卻告訴科學家們,小龍蝦也是這種遠古蜥蜴最愛的美食之一。 為了這頓大餐,這隻蜥蜴極有可能把自己活生生撐死了。
  • 一億年前蜥蜴就愛吃麻小 科學家「復活」的罕見標本讓人驚訝
    一億年前蜥蜴就愛吃麻小 科學家「復活」的罕見標本讓人驚訝  Evelyn Zhang • 2019-11-19 18:21
  • 中國古生物學家發現新化石:一億年前的蜥蜴愛吃小龍蝦?
    中國古生物學家發現新化石:一億年前的蜥蜴愛吃小龍蝦?呂新文 2019-11-19 19:01 來源:澎湃新聞 一億年前蜥蜴喜歡吃
  • 古生物學家發現罕見胃容物標本:一億年前蜥蜴吃古代小龍蝦
    11月19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遼寧建昌發現罕見胃容物標本。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介紹,這次發現的是一億年前一種蜥蜴矢部龍的胃容物,胃容物中有古蝲蛄。而古蝲蛄和小龍蝦有很密切的親緣關係。
  • 一億年前的蜥蜴愛吃「麻小」
    11月19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稱,他們首次在遼寧省建昌縣發現了一件罕見的胃容物標本,對理解白堊紀中小型爬行動物的捕食習慣有重要意義。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領銜,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蘇珊·E·埃文斯等學者共同完成。研究論文發表於Elsevier出版集團的《白堊紀研究》。
  • 一億年前的蜥蜴喜歡吃「麻小」科學家發現罕見的胃容物標本
    一億年前的蜥蜴喜歡吃「麻小」科學家發現罕見的胃容物標本 2019-11-21 18:04:52 來源:中國日報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一億年蜥蜴吃麻小】遼寧省建昌縣近日發現了一件特殊的標本---罕見的含甲殼類動物胃容物的矢部龍。
  • 一億年前的蜥蜴也愛吃「小龍蝦」?來看看古生物學家怎麼說
    日前,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布,他們首次在遼寧省建昌縣發現了一件罕見的矢部龍胃容物標本。專家稱,這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動物吃「小龍蝦」的化石記錄,這件標本對我們理解白堊紀中小型爬行動物的捕食習慣有著重要意義。
  • 科學家發現胃容物標本揭神奇食譜,網友:一億年前蜥蜴吃麻小?
    11月19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稱,他們首次在遼寧省建昌縣發現了一件罕見的胃容物標本,對人們理解白堊紀中小型爬行動物的捕食習慣有重要意義。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蘇珊·E·埃文斯等學者共同研究。研究論文發表於Elsevier出版集團的《白堊紀研究》。
  • 一億年前的蜥蜴喜歡吃「麻小」
    遼寧省建昌縣近日發現了一件特殊的標本---罕見的含甲殼類動物胃容物的矢部龍。這個發現豐富了矢部龍的捕食目標群體,對人們理解白堊紀中小型爬行動物的捕食習慣有重要意義。圖表 1 本次研究者發現的矢部龍標本胃容物是非常罕見且重要的化石紀錄,是了解古生物的食譜構成和習慣等食性的直接證據。
  • 一億年蜥蜴吃麻小是什麼情況?怎麼回事?終於真相了,原來是這樣!
    圖表1 本次研究者發現的矢部龍標本一億年蜥蜴吃麻小上熱搜榜了,那麼一億年蜥蜴吃麻小是什麼情況?怎麼回事?終於真相了,原來是這樣! 遼寧省建昌縣近日發現了一件特殊的標本---罕見的含甲殼類動物胃容物的矢部龍。
  • 一億年前的蜥蜴喜歡吃「麻小」 最古老的動物吃「麻小」紀錄
    一億年前的蜥蜴喜歡吃「麻小」 最古老的動物吃「麻小」紀錄 2019-11-19 14:57: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一億年蜥蜴吃麻小】遼寧省建昌縣近日發現了一件特殊的標本---罕見的含甲殼類動物胃容物的矢部龍。
  • 一億年蜥蜴吃「麻小」 它也是個資深吃貨?
    遼寧省建昌縣近日發現了一件特殊的標本---罕見的含甲殼類動物胃容物的矢部龍。這個發現豐富了矢部龍的捕食目標群體,對人們理解白堊紀中小型爬行動物的捕食習慣有重要意義。胃容物是非常罕見且重要的化石紀錄,是了解古生物的食譜構成和習慣等食性的直接證據。矢部龍(Yabeinosaurus)來自舉世聞名的熱河生物群,距今有一億年歷史,也是該生物群被命名的第一種蜥蜴,廣泛分布於下白堊統義縣組和九佛堂組地層中。
  • 一億年蜥蜴吃麻小是怎麼回事?難道小龍蝦一億年前就有啦?
    原標題:一億年蜥蜴吃麻小是真的嗎 一億年蜥蜴吃麻小是什麼情況  據報導,11月19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聲稱,他們初次在遼寧省建昌縣看到了一件少見的胃容物標本,對人們了解白堊紀大中型爬行動物的捕食習慣性有關鍵意義。
  • 一生之敵,連中國古蜥蜴也愛吃麻小,小龍蝦:就不該踏進這片土地
    中國的小龍蝦是經由日本人的手中傳入中國的。1927年日本引入了第一個小龍蝦,是為了當作牛蛙的飼料,之後的兩年內就被引入中國,在南京地帶安家。最終引入規模越來越大,就開始發現野生逃逸的現象。最終經過近百年的蟄伏,它泛濫了。
  • 科學新發現:一億年前的昆蟲長這樣
    其實早在一億年前,昆蟲界就是一個色彩斑斕的大家族。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從白堊紀中期琥珀化石中發現了一批具有金屬光澤的小傢伙。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蔡晨陽告訴記者,他們在一塊琥珀裡發現了一個比較罕見的標本
  • 發現一億年前蛙類 保存完好四肢頭骨清晰可見
    發現一億年前蛙類 保存完好四肢頭骨清晰可見時間:2018-06-16 11: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發現一億年前蛙類 保存完好四肢頭骨清晰可見 記者14日從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了解到,中美兩國科研團隊首次在緬甸發現了中生代蛙類琥珀化石標本,鑑定並描述出一個全新的蛙類物種
  • 一億年前蜥蜴骨折!古生學家揭示白堊紀蜥蜴的艱辛生活
    00:00/00:00倍速 此次研究的蜥蜴化石標本現館藏於福建省南安市的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最初發現於遼寧省下白堊統九佛堂組地層中,歸屬於著名的熱河生物群。九佛堂組地層中出產的化石組合包括大量的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以及植物,它們共同表現了早白堊世該地區獨特而豐富的生物面貌。
  • 生物學家在一億年前的琥珀中發現「令人震驚」的新花種
    全新的「時間膠囊」發現來源於俄勒岡萊斯大學的科學研究工作人員,她們發現了一種全新升級的、之前鮮為人知的花屬和花種,能夠上溯一億年以前的白堊紀中後期。此項科學研究由GeorgePoinarJr.領導幹部,他是一位熱血傳奇的古生物學家,他的念頭啟迪了《侏羅紀公園》的創作者麥可·克萊頓。這類新種類的花是在緬甸北部一個地域發現的琥珀中發現的,該地域以其豐富多彩的一億年前的礦產地而出名。
  • 動物琥珀十大最珍貴盤點 1億年前蝸牛舉世罕見
    黃金小蟲子新發現的兩隻兩億三千萬年前的小蟲子以及一種已經滅絕的蝨子和蚊子類的昆蟲,是現今在琥珀中發現的最為古老的昆蟲。人們在義大利東北部發現了七萬個琥珀,其中一些含有的節肢昆蟲看上去就像是外星生物。這隻1億年前的蝸牛,這是在硬樹脂中發現的最早的生物。這個琥珀是在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發現於黎巴嫩的一處發掘過很多琥珀的地區。這種蝸牛和現在地面上的微小蝸牛十分相似。這個蝸牛琥珀屬於罕見的珍品,全世界都找不出幾個。
  • 一億年前,貪心不足蛙吞蠑螈
    格尼蛙吞食諾敏螈生態復原圖(繪圖/張宗達)5月23日,中國與英國古生物學者宣布他們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白堊紀地層發現了非常罕見的蛙類胃容物化石,這讓我們首次詳細了解史前兩棲動物之間驚人的捕食關係,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