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太平刀,許多朋友會從網上搜閱出清代樸刀當做太平刀的文章,其實,這些都是一種以經常使用者的名稱來命名武器的做法。有很強代表性,也有偏頗性。
太平軍使用的刀劍種類很多,樸刀只是一種(清軍也大量使用),如果結合太平軍廣西起兵,粵桂籍將士為主的特點的話,要命名太平刀的更理想標準應該不僅是太平軍大量使用,而且還要體現嶺南兵器特色。
那麼更適合稱作「太平刀」的,應該是華南武術中赫赫有名的「蝴蝶雙刀」。因為它不僅是太平軍將士普遍喜愛和配備使用的單兵武器,而且更具地域文化,甚至在縱橫徵戰大半個中國十幾年之後,還能在遙遠的南美洲新大陸繼續發揚國威,讓世界熟知這種短小精悍的冷兵器,所以,以它命名為太平刀,名至實歸。
▲蝴蝶雙刀是嶺南常見的冷兵器,特點是「刀拳如一」。故而易於掌握,以其短小,所以必須近戰才能奏效,故而能激發武者奮勇向前的勇氣。又能發揮短兵「一寸短、一寸險」威力
蝴蝶雙刀又叫"雙叉刀",是華南閩粵桂以及湖南江西部分地區都廣為流傳的一種短刀。刀片的長大約是一個人的小臂,所以又稱「合掌刀」,可以很容易地套在靴內。刃寬厚利于格擋和反手刀。僅在刀尖前數寸開刃,利於垂直刺入人體。
由於短小,力矩短,揮舞自如,「刀法即是拳法」,故而華南著名的武術門派如洪拳、詠春拳都愛使用它們作為貼身兵器。
莫輕視雙刀短小,蝴蝶雙刀正好體現出「一寸短、一寸險」的威名,由於短刃,故而要求使用者必須奮勇當先,剛猛如虎。所以,在太平軍與清軍的作戰中,往往會出現幾個揮舞雙刀的太平軍就能震懾擊潰上百清軍的戰例。
▲太平天國運動插畫
太平天國失敗後,清軍全力絞殺殘餘太平軍勢力,為了生存,一些太平軍殘部便與西方「苦力貿易販子」聯絡,不惜集體賣身為「契約華工」(豬仔),搭乘臭名昭著的「豬仔船」,去往萬裡之遙的南美洲充當苦力勞工,以擺脫清軍的圍剿。
這些太平軍舊部所在就是盛產鳥糞磷礦的秘魯。鳥糞是十九世紀重要的軍工戰略資源(可提煉硝石製造炸藥),開採鳥糞是當時一項絕頂暴利的產業。
但發財的只是當地的軍閥、財閥和大地主。華工們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一群供他們盡情榨取勞動力的奴隸,所以華工遭受到極其殘酷的剝削奴役。
素有戰鬥經驗的太平軍將士自然不同於一般奴隸勞工,他們早已醞釀起事反抗,只是由於缺乏武器,實力過於單薄,他們必須等待最有利的時機。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清政府對太平軍絞殺極為嚴酷,迫使大批太平軍殘餘勢力賣身海外為奴隸勞工
南美洲西海岸的硝石礦並不僅僅屬於秘魯,礦脈延伸遍及智利、玻利維亞等國,為爭奪這一財富資源,三國終於爆發了「硝石戰爭」。
▲1866年南美洲西海岸為爭奪戰略資源,爆發了第一次「太平洋戰爭」(是不是有點吹牛皮?),又叫「硝石戰爭」,秘魯的中國勞工參與到戰爭中
華工們等待的時機到了,太平軍舊部將士迅速按照舊軍營建制組織起來,沒有武器,他們講一切鐵質勞動工具融化打製成太平軍將士最稱心如意的「太平雙刀」。
在西式軍隊已經配備電報、來復槍的優勢武器下,太平軍將士重新發揚出他們曾經一鼓作氣徵服大半中國,幾乎終結滿清國運的英勇作風,奮勇拼殺,在太平軍手中上下翻飛、左砍右劈的「太平雙刀」銳不可當!殺的秘魯軍隊潰不成軍。
這些疲憊已極的太平軍殘軍,在離故土幾萬裡之遙的西南半球絕地重生,讓世界領略了中華民族不可欺辱的民族意志。也讓世界領教了「太平雙刀」的厲害!使得太平雙刀成為十九二十世紀初歐美各地唐人街不可小覷的神秘象徵。
▲當時的漫畫中參戰的中國勞工武裝,不過。東方軍隊慣有的記「首功」的做法倒是被描繪的淋漓盡致。
文/弓旗鎧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