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這4件鎮國之寶,個個價值連城,找到一件就能超過馬雲!

2021-01-10 騰訊網

馬未都:這4件鎮國之寶,個個價值連城,找到一件就能超過馬雲!

我國是古董大國,悠久燦爛的歷史孕育出了數不清的珍寶,如今在各個博物館內,大家就能領略到古人智慧的無窮,各種精妙絕倫的寶物也是讓人為之驚嘆,當然,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寶物都是少數,因為還有很多寶物都深埋地下,我們雖然能從古籍之中得知它們的模樣,但是卻無法找到它們的蹤跡。

對於收藏大家馬未都來說,稀奇古怪的珍寶他見多了,相比於普通人,他可以說是此生無憾了。但實際上,馬未都也有遺憾,他曾翻閱過許多古籍,從中得知了許許多多的寶物,有些他已經「得手」,有些可以在博物館駐足觀看,可有些卻只能存在與夢中,馬未都曾說過:這4件鎮國之寶,每一個的價值都無法估計,若能找到一件,其財富或許就能超過馬雲了,這究竟是些什麼寶物呢?

第一件:隨慈禧入土的夜明珠

慈禧是我國晚清時期的實際統治者,她身邊有著數不清的珍寶,在她逝世之後,曾將自己生前最寶貴的一顆夜明珠含到嘴中,據說此物可以保證身體千年不腐,這顆夜明珠的功效還遠不止於此,不然慈禧也不可能將其含到自己嘴中。

可惜在孫殿英的無恥挖掘下,慈禧陵墓被搬運一空,而那顆最為珍貴的夜明珠也從此下落不明,至今也沒有再出現過。

第二件:九龍寶劍

乾隆並不愛夜明珠,他最愛的還是那件被其視為絕世珍寶的「九龍寶劍」,乾隆生前收藏的寶物之多,可以在歷朝皇帝之中排名前幾,而他逝世後還特意將這件寶物放到自己身邊,可見其珍貴。

據說九龍寶劍渾身鑲滿了各類寶石,一顆就價值不菲,劍身也鋒利無比,可以稱得上是古代刀劍類的頂級寶物了。

第三件:傳國玉璽

眾所周知,秦始皇開啟了我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而這件傳國玉璽更是皇權的象徵,其意義和價值都是不可估量了,可惜此寶多次易主,在戰亂之中消失,如今更是銷聲匿跡,行蹤成謎。

第四件:大禹九鼎

夏朝建立之處,大禹分天下為九州,每一個鼎都代表一個州,故名「大禹九鼎」,此物是我華夏民族的最高寶物,若是能夠找到它,那我國歷史也將會改寫,其價值和意義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

相關焦點

  •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眾所周知,馬未都是觀復博物館的創始人,當年他為了成立觀復博物館可謂是東奔西跑,在他的努力下,這個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終於被批准成立,第二年博物館就正式對外開放,當時的展廳面積只有400多平米,經過數次搬遷後,如今的觀復博物館已經是一個總佔地
  • 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的8件鎮館之寶,件件價值連城,圖7曾被日軍炸毀
    【鎮館之寶:虎紋石磬】 虎紋石磬於1950年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代時期的文物,是當時的一種石制打擊樂器,輕輕敲擊便能發出悠揚清越的音響。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的8件鎮館之寶,件件價值連城,圖7曾被日本炸毀 盤點國家博物館內的8件鎮館之寶:圖5差點被鋸斷,圖7被日軍炸毀【鎮館之寶:新石器時代玉龍】 新石器時代玉龍於1971年在內蒙古出土,是新石器後期紅山文化的代表文物之一;該文物由墨綠色的岫巖玉雕琢而成,造型生動,有著「中華第一龍」的美譽,有著相當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 馬未都:我有一件轉心筆筒,設計非常精巧,故宮博物院也有一件
    原標題:馬未都:我有一件轉心筆筒,設計非常精巧,故宮博物院也有一件 時間是什麼?大部分人沒有清晰的概念。究其原因,在於時間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古人為了強化時間概念,設計各種各樣的東西來銘記時間。馬未都表示「我」有一件轉心筆筒,設計非常精巧,故宮博物院也有一件。
  • 馬未都:我最珍貴的4件紫檀「至寶」,故宮專家看了都得眼紅!
    馬未都:我最珍貴的4件紫檀「至寶」,故宮專家看了都得眼紅!馬未都是個收藏家,他師從王世襄先生,得到真傳後在古董市場上「叱詫風雲」,曾撿漏了不少珍寶,後來東西越來越多,馬未都就起了開私人博物館的念頭,那個時候國內的私人博物館還是空白,於是在馬未都東奔西跑之下,這座全國首個私人博物館終於落地,開館之時海內外報紙都廣泛報導了這件事,馬未都一時間風頭無兩。
  • 逆天的5大青銅器,鎮國之寶!網友:穿越版的路由器?
    確實,橫看豎看都像個放大版的大巴車方向盤。不少網友看圖調侃:難道是21世紀的人穿越4000年前建造的?02:亞醜方簋這是一件國寶級別的文物,更是該博物館中的鎮館之寶之一!因為此鼎裡面刻有各種銘文,外形又像亞字框裡另有內涵,特此命名。身側一對神似鳥獸搬得裝飾更是覺得神秘,目前還有沒有人能解說出它設計的理念。
  • 這5大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富春山居圖》墊底,第一價值連城!
    這卷名畫歷盡滄桑,在解放前夕運往臺灣,歸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這5大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富春山居圖》墊底,第一價值連城!4.趙幹《江行初雪圖》,全卷描寫長江沿岸漁村初雪情景,表現出江南初冬漁民和旅行的生活情況,繪景畫人均極為傳神。圖中樹石筆法老硬,水紋用筆尖勁流利,天空用白粉彈作小雪,表現出雪花的輕盈飛舞。
  • 6000元買的明代黃花梨桌子,2個民工抬了一下,馬未都大呼上當
    進入八十年代之後,明清家具受到了香港收藏界的青睞,價格才開始不斷攀升,但在偏遠的鄉下地區,老百姓的認知普遍不高,往往幾十、幾百塊錢就能買到上好的家具,所以幾年下來,馬未都也收了不少好東西。有一次,馬未都到天津靜海的一處鄉下買家具,看上了一把明朝時期的官帽椅,這把椅子由黃花梨打造,不僅做工精良,而且保存非常完好,見了第一眼馬未都就被吸引了。
  • 馬未都的這條「3爪龍」,雖是別在褲腰帶上的,但卻大有來頭
    著名收藏家馬未都有一件跟圖騰相關的玉器,是一條龍,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搞文物鑑定工作的人對龍都有個大致的認知,這就是為什麼專家一看龍就知道是元朝的,明朝的,或是清朝的,甚至還能分出來明朝初年,明朝中期和明朝晚期的,至於是怎麼分出來的,答案只有一個,看多了自然就能分出來了。
  • 馬未都家保姆鬼鬼祟祟,辭退她怕人議論小氣,拎不清的保姆太氣人
    馬未都請過一個保姆,她幹活手腳麻利,時間長了馬未都發現這個保姆鬼鬼祟祟,家裡卻發生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兒。馬未都工作繁忙,他託人在中介找了個保姆,要求也不高;為人老實本分,幹活勤快就行。沒有多長時間,中介就幫他物色了一個保姆,馬未都和中介協商了一下,試用一段時間。試用期裡保姆表現得特別勤快,不僅把家裡收拾得僅僅有條,做飯還好吃,簡直不要太周到。
  • 最命苦的九大鎮國之寶,器重7000斤,卻做了300年的鹹菜缸
    中國各地博物館收藏著歷代各種玉器,而我國現存的最珍貴的玉器就是在2013年12月被中國九為頂級專家評選為九大鎮國之寶的「瀆山大玉海」。這件國寶級文物是元代元世祖忽必烈下令製作的,製作意圖是為了反映元代國勢的強盛。這件玉器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玉器藝術品,重達7000多斤,玉料取自河南省南陽市獨山。玉器周身雕刻波濤洶湧的大海,浪濤翻滾,漩渦激流,氣勢磅礴,海龍下身隱於水中。
  • 觀復博物館鎮館之寶,被馬未都稱「天下第一床」的明式家具!
    觀復博物館鎮館之寶,被馬未都稱「天下第一床」的明式家具!在觀復博物館中有幾件鎮館之寶,其中一件就是這個「天下第一床」。馬未都曾在節目中分享道,他在觀復博物館中有一張晚明時期的黃花梨百寶嵌羅漢床,號稱「天下第一床」,是目前能見到的最大的一隻黃花梨百寶嵌大床。
  • 他用5塊大洋買了一件髒臭的畫, 多年後賣了3億800萬!
    我們形容書法作品價值連城,常常說一字千金,而「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價值尤其是一字千金? 我們都知道紙質文物是各類文物中最難保存的藏品之一,容易老化、變黃、變脆、發黴、蟲蛀,目前流傳下來的最早的名家法帖是西晉時期陸機的《平復帖(tie四聲)》,距今已經有1700多年歷史,2012年,《平復帖》被列為「中國文物的九大鎮國之寶
  • 花5元在地攤買塊破布,50年後轉手賣3.08億,馬未都實名羨慕
    有戲言說馬未都「天天撿漏」,馬未都從80年代開始走上收藏之路,一開始全憑興趣,後來時間久了,慢慢能看出些門道了。馬未都覺得自己稱不上撿漏,當時的那個年代文物不值錢,很多都是真品,賣家知道,買家懂的也知道,但是當時就是價格低。馬未都有時調侃自己說:「有一段時間一天買好幾件,幾乎天天都在撿漏。」
  • 九位專家選出了九大鎮國之寶,這些符合你心目中的國之重器嗎?
    九大鎮國之寶的評選是由《國家人文歷史》發起的,邀請了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專家,從全國各地的博物館裡的仔細挑選出各類國寶,經過仔細思量和權衡後,最後挑選出以下九件國寶。一、金銀器:太陽神鳥金飾這是商周商周時期的金器,出土於2001年,,整體為圓形薄片,厚度僅0.02釐米,技藝極度高超精湛,此物現收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 馬雲說的新零售到底是什麼?4個字就能概括,帶您認識新零售
    從2016年我們的馬雲提出「新零售」這個概念後,這個詞就頻頻被提到。然而什麼是新零售呢?官方的說法,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業態,是o2o的升級版,物流的本質不是更快而是消滅庫存,把庫存降到0。好多人看到這的時候是不更迷糊了,oh,no這是什麼怎麼感覺對這個概念更不清晰了啊。
  • 三件事讓人看清馬雲的真面目,「對錢不感興趣」騙了我們十年
    我們不可否認,馬雲和他創建了阿里帝國,給我們的生活便利帶來了諸多革命性的變化,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吃喝穿用的東西,讓我們點點數字、掃掃二維碼就可以支付了,從而不用再帶錢包找零錢怎麼麻煩。也讓我們的快遞業發達到千城萬鎮,朝發夕至。
  • 蘇州小學生放學掏鳥窩,意外找到千年國寶,是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
    眾所周知,華夏文化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在這五千年悠悠歷史長河中,孕育誕生了無數傑出佳作,同樣也誕生出了無數讓人為之驚嘆的文物。古物是一種還原,也是一種傳承,蘇州就曾出土過一件古物,如今正展出在蘇州的博物館中。而這件古物的研究,最早的源頭居然在幾個「熊孩子」身上,就是一件真珠舍利寶幢。
  • CCTV紀錄片:收藏界的傳奇-馬未都!
    馬未都就在那時從信託商店裡買了不少東西,包括他結婚的時候,家裡用的全都是買來的舊家具,親戚們以為馬未都是為了省錢,都說你這也太摳門了吧,其實不然。除了本身喜歡舊家具,還有當時做一套新家具用不了幾年也就壞了。
  • 馬未都:我讓老師傅修黃花梨椅子,他還是沒多要,10天就收了1萬
    馬未都就曾表示,「我」讓老師傅修黃花梨椅子,他還是沒多要,10天就收了1萬。可想而知,文物修復老師傅在民間收藏行當中分量有多大。馬未都這段神奇的經歷,究竟是什麼神仙操作呢?馬未都本人不僅熱愛瓷器收藏,而且對於家具收藏也是很懂行。其實,人們不知道的是,馬未都小時候對這個木匠活很是感興趣。他曾展示過一個小椅子,看著普通的椅子沒有什麼區別,可是沒有用一個釘子,全是自然契合。
  • 他寫巴掌大一封信,僅有84個字,卻成為了「鎮國之寶」
    但是在書法界,只有一幅作品被稱為了「鎮國之寶」,他平淡無奇,也並非有意書寫,僅僅是一封寄給老友的信件,但這其中的84個字,卻成為了書法界的驕傲,見證了書法幾千年的歷史。,《平復帖》是中國存世最早的名家墨跡,這84個字,也讓陸機成為了一位名垂千史的大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