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黃羊之父:一生只為選育忙

2021-01-10 四川農村日報

南江黃羊。

一業一人

「我這一生只做了這麼一件事,就是選育南江黃羊。」12月9日在接受筆者採訪時,「南江黃羊之父」王維春自豪地說。已到耄耋之年的他仍然精神矍鑠,幾十年來,他見證了南江黃羊一步步壯大發展的歷史。作為我國第一個人工培育的肉用山羊突破性品種,南江黃羊現已推廣到全國28個省1230個縣。

選育新品助力百姓增收

1963年,24歲的王維春從西南農業技術學院(現西南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南江縣北極畜牧場(現南江縣北極牧場)工作,至2007年退休。「那時牧場裡的各種羊子加起來才571隻,農戶養羊賺不到什麼錢。」王老回憶說,他翻山越嶺實地考察,在1967年正式開始選育適合養殖的品種,「到1973年,我們選育出了適宜南江高山地區養殖的羊子,被老百姓稱為『南江黃羊』。南江黃羊比之前羊子好養,最重要的是體重比之前的羊子重了五六倍,能長到二百多斤。」此後,南江黃羊逐漸幫助老百姓走上致富路。

政策給力產業不斷壯大

目前「南江黃羊」被納入南江縣四大產業,成為該縣經濟增長的強有力支撐。

近年來,該縣出臺了產業園發展獎扶政策,從建設用地等方面予以扶持,多方積極爭取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設立黃羊發展基金、鼓勵銀行開發「黃羊貸」等產品,給予安家補助等強化科技人才支持,吸納更多企業進駐園區,不斷壯大加工集群,切實延伸拓展產業鏈條。今年入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南江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選擇了兩個最具南江特色的南江黃羊和金銀花產業重點發展。在園區內,南江黃羊與金銀花已體現了較好的綜合循環經濟價值,羊糞可以還田做金銀花的肥料,而多餘的金銀花又可做羊的飼料,形成循環利用。園區新型經營主體養殖南江黃羊、種植金銀花分別佔總規模的70%以上,吸引就業人數2.6萬餘人。

目前,南江縣依託南江黃羊興辦起一二三產業。一產業養殖,目前全縣有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場80多個、家庭養殖場1800多個、養殖戶1700多戶;二產業加工,2016年縣裡建起了四川德健南江黃羊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圍繞南江黃羊推出了6大系列30多個產品;三產業休閒,建起了羊旅小鎮和南江黃羊主題公園,同時,在重慶、成都、廣元、巴中、南江辦起了15家南江黃羊大酒店。

相關焦點

  • 從「南江黃羊」看南江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
    南江黃羊  四川新聞網巴中9月7日訊(熊苑清)過去,南江黃羊都是農戶零散養殖,不成規模,產業發展效益不高,作為「中國南江黃羊之鄉」,南江縣瞄準市場,在南江黃羊產業發展上大做文章,不斷在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上下功夫,讓南江黃羊品牌走出大山,走向全國。
  • 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定點幫扶南江發展黃羊產業見實效
    老彭是南江縣南江鎮金碑村人,名叫彭甫剛,以前一直在外務工,當他得知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把南江黃羊產業作為具有造血功能和支撐性作用的區域優勢產業來培育,而且與南江縣共同設立南江黃羊產業發展基金,支持南江黃羊基地建設、科研選育、產品研發、溯源體系建設、品牌與市場拓展、風險保障後,他決定乘著這趟東風回鄉發展黃羊養殖。
  • 南江黃羊的養殖方法
    南江黃羊是肉用型山羊,生長速度很快、繁殖能力很高、性成熟很早、產肉性能很高等特點,並且它的肉質很嫩,品質也很高,因此,好好養殖的話能賺不少錢,那麼今天我就跟大家講講南江黃羊的養殖方法吧!第一、養殖前準備。
  • 第四屆中國·南江黃羊(成都)美食文化節啟幕
    央廣網成都12月22日消息(記者賈宜超)12月21日下午,第四屆中國·南江黃羊(成都)美食文化節啟幕。舉辦此次美食文化節旨在進一步將「南江黃羊」特色品牌及優質產品推向全國市場,提升「南江黃羊」品牌知名度,助推南江縣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 「巴中」南江縣:港資助「南江黃羊」走出巴蜀大山
    南江縣位於川北米倉山南麓,山高谷深、交通不便,給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然而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也孕育出遠近馳名的本地特產——南江黃羊。2018年,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成立並將南江縣確定為首個精準扶貧點,協助建設黃羊繁育、養殖、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促進了南江黃羊產業升級。
  • 牽「亞洲第一羊」 南江欲闖高端市場
    從2014年起,南江縣探索出一種「借羊還羊」的模式,通過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由專業合作社將1隻公羊、20隻母羊借給農戶,農戶獲得收益後,再歸還等質等量的黃羊,從而解決了產業發展之初農戶缺乏啟動資金的難題。
  • 黑羊白羊「生出」黃羊
    世界首例異品種克隆黃羊項目通過專家鑑定  ■特約記者陳少蔚報導本報臨沂12月7日專電2隻普通白山羊、兩隻普通黑山羊竟是4隻臉帶花紋的小亞洲黃羊的「寄母」。今天,由中國科學家完成的世界上首例異品種克隆黃羊項目在山東臨沂通過了專家鑑定。  昨天下午,負責此項目的中科院動物所陳大元研究員介紹說,用普通山羊完成體細胞克隆亞洲黃羊此前在國際上還沒有成功的先例。
  • 南江黃羊的幾個養殖技術,真是簡單好操作,快點收藏起來吧
    很開心大家來看小編每天的養殖技術分享,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品種,很多人應該是不陌生的,這個品種是屬於四川省南江縣的一個特產了,而且小編了解到這個品種是我們國家肉用性能最好的是個山羊品種了,而且它們的一些特點也是非常受養殖戶的歡迎,它們的生長發育非常快,而且產肉性能也好,不光是繁殖能力強,它們的板皮品質也非常優秀,養殖這個品種完全不用擔心它們的適應性,它們的適應性範圍非常廣,而且經過改良之後,效果就更好了,這些優勢讓這個南江黃羊非常的出名
  • 內蒙古二連浩特邊境線現百隻野生黃羊
    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1日在邊境一線執勤時,發現大批野生黃羊在中蒙邊境線上覓食遷徙,數量多達幾百隻。在二連浩特國門下,成群的黃羊時而低頭覓食,時而警覺觀察周圍的環境,當看到有人員靠近,便結伴向遠處奔跑。
  • 幾百隻黃羊被十幾隻狼群10分鐘內殲滅
    曾經有一次,當牧民們都藏在雪地裡準備驅趕蜂擁而來的幾千隻黃羊時。發現在不遠處的山坡裡出現了幾十隻野狼。狼擺出扇形包圍圈的形式,準備襲擊幾千隻黃羊。牧民們在想這幾十隻野狼面對如此龐大的黃羊群,將會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呢?大家紛紛地埋伏在雪堆裡頭觀戰。
  • 中蒙邊境數百隻野生黃羊遷徙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月1日,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在中蒙邊境線上執勤時,發現大批野生黃羊遷徙、覓食。監控畫面中,清晰看到中蒙邊境草原上,數百隻野生黃羊成群活動,野生黃羊時而在灌草叢中低頭覓食,時而結伴奔跑,成為冬日裡一道亮麗風景。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 楊棟軍:發現大量野生黃羊從國門方向入境,數量大約有幾百隻,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密切關注野生黃羊群動向,並加大重點區域巡邏力度,確保野生黃羊在我國境內的安全。
  • 黃羊的雪景,刷爆你的朋友圈了嗎?
    小編真的深深地覺得,只要一下雪,似乎整個黃羊都變了模樣,美醉了!你的城市,飄雪了麼?清晨的黃羊街頭,有點兒冷,青松,不為嚴寒折腰卻為這場初雪,極盡諂媚我在黃羊,親愛的你在哪裡?美麗的黃羊…光靠小編一個之力很難詮釋的那麼完美。
  • 數千隻野生黃羊現身中蒙邊境
    4月21日,在呼倫貝爾市新右旗阿日哈沙特口岸,邊檢站執勤民警發現大批野生黃羊在邊境地帶活動,它們時而低頭覓食,時而警覺觀察周圍的環境,當看到有人員靠近,便結伴向遠處奔跑。根據執勤民警介紹,目前,邊境線上活動的黃羊數量在6000隻左右。據分析,由於強冷空氣來襲,氣溫驟降加上風力較大,這群黃羊是到中蒙邊境地區覓食遷徙的。
  • 巴人巴風 | 南江民歌:巴人文化的重要符號
    由於旋律優美,直面生活,情趣盎然,故深受勞動人民喜愛,並自髮式學習演唱,其歌聲頗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及地方特色,易唱易記,為群眾喜聞樂見,廣泛流傳於南江及周邊縣區。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南江民歌《犀牛望月》唱進了中南海…… 在川北大巴山深處的南江縣城聽民歌,是一種享受。青山、綠水、愛情等都在民歌中幻化體現。
  • 葫蘆島:這隻被撞動物是黃羊還是狍子(圖)
    葫蘆島:這隻被撞動物是黃羊還是狍子(圖) 作者:胡清 2017-11-15 08:15   來源:遼瀋晚報
  • 6000餘只野生黃羊現身中蒙邊境
    中新網呼倫貝爾4月25日電 (張瑋 薩如拉 張春祥 劉佳坤)25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政府獲悉,近日,新巴爾虎右旗境內的阿日哈沙特口岸中蒙邊境線上出現6000餘只野生黃羊覓食遷徙。
  • 數百隻野生黃羊和蒙古野驢跨中蒙邊境覓食
    近日,數百隻野生黃羊和蒙古野驢跨中蒙邊境覓食,邊檢民警通過視頻監控系統記錄下這一幕。  據介紹,內蒙古甘其毛都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在日常巡查中,發現數百隻野生黃羊和蒙古野驢成群活動,它們時而低頭尋找食物,時而警覺地觀察周圍環境,時而結伴向遠處奔跑。
  • 7隻野生黃羊「誤闖」內蒙古二連浩特車站覓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受寒潮影響,1月11日,野生黃羊為了躲避嚴寒,從蒙古國越過跨境鐵路圍欄,進入到內蒙古二連浩特鐵路火車站北側的寬軌作業場,進行棲息、覓食。 在內蒙古二連車站國際換輪庫附近7隻黃羊警覺的觀察周圍環境,感覺安全後低頭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