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江黃羊」看南江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1-01-19 四川新聞網巴中頻道

南江黃羊

  四川新聞網巴中9月7日訊(熊苑清)過去,南江黃羊都是農戶零散養殖,不成規模,產業發展效益不高,作為「中國南江黃羊之鄉」,南江縣瞄準市場,在南江黃羊產業發展上大做文章,不斷在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上下功夫,讓南江黃羊品牌走出大山,走向全國。

生產車間

  這幾天,在四川德健南江黃羊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開足馬力,緊張忙碌著,第二批提供給航空公司的定製食品正在加快生產。

  「今年我們與四川航空達成了供貨協議,僅僅首單我們就實現了5噸的銷售供貨量,今年我們計劃實現50噸的供貨任務,銷售產值達到2000萬以上,下半年,我們還將繼續推動南江黃羊的市場拓展和品牌營運,將我們南江黃羊的中高端產品和中低端產品進行互為補充式發展,遍布各個渠道,提高市場佔有率,擦亮我們南江黃羊產品的金字招牌,推動南江黃羊產業做大做強。」四川德健南江黃羊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朱濤向記者介紹。

加工黃羊肉

  南江黃羊產品可以上飛機,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南江黃羊被譽為「亞洲第一羊」,全國區域品牌100強。可是這樣一個品牌過去卻沒有多少精深加工的產品。這些年,南江縣確定了藉助商標品牌延伸完善產業鏈的發展思路,在打造中國南江黃羊種羊繁育基地、標準化養殖基地、現代化加工基地、中國南江黃羊交易中心「三基地一中心」下功夫,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了解市場需求和渠道,為農產品插上附加值的翅膀。

  「我們以南江黃羊得自身特點,根據市場需求,開發3個系列,共20多個產品,目前正與院校合作,開發冷鮮冷凍調理製品,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四川德健南江黃羊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經理胡天明介紹。

檢測黃羊

  獨一無二的農產品,不斷完善產業鏈條。如今,養在深閨的南江黃羊走出了一條多元化發展之路。截至目前,南江黃羊年出欄達13.6萬隻 ,以南江黃羊為主導產業的鄉鎮有 12個,佔全縣鄉鎮數量的25 %,引進南江黃羊生產加工企業 1家,品牌價值超過 33.14 億。到2020年飼養量可達100萬隻。現已開發休閒、方便、醃臘、佐餐、冷鮮、醬滷六大系列30餘個產品,暢銷北京、上海、成都等大中城市。開發南江黃羊特色菜品100餘道,南江黃羊大酒店形象店、旗艦店、直營店正快速向全國各地擴展。

  「全縣已經發展了標準化的養殖場、戶1700多個,引進了17個龍頭企業,特別是在南江黃羊、茶葉、銀花等方面進行了精深加工,我們南江黃羊已經開發了30多個特色產品,同時我們推廣南江黃羊的菜譜,已經研發了100多個,已經推廣到了全國15個城市,南江黃羊已經通過國家的地理商標的認證。」南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福陽向記者介紹,近年來,我縣不斷研發新產品、提高科研選育水平,在香港各界和東西部協作的支持推動下,南江黃羊的產品的品牌價值已經達到了33.14億元,大大提高了我們南江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品牌的質量,促進了農民的持續增收。(圖據南江電視臺)

相關焦點

  • 南江黃羊之父:一生只為選育忙
    南江黃羊。一業一人「我這一生只做了這麼一件事,就是選育南江黃羊。」12月9日在接受筆者採訪時,「南江黃羊之父」王維春自豪地說。已到耄耋之年的他仍然精神矍鑠,幾十年來,他見證了南江黃羊一步步壯大發展的歷史。
  • 第四屆中國·南江黃羊(成都)美食文化節啟幕
    央廣網成都12月22日消息(記者賈宜超)12月21日下午,第四屆中國·南江黃羊(成都)美食文化節啟幕。舉辦此次美食文化節旨在進一步將「南江黃羊」特色品牌及優質產品推向全國市場,提升「南江黃羊」品牌知名度,助推南江縣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 南江黃羊的養殖方法
    南江黃羊是肉用型山羊,生長速度很快、繁殖能力很高、性成熟很早、產肉性能很高等特點,並且它的肉質很嫩,品質也很高,因此,好好養殖的話能賺不少錢,那麼今天我就跟大家講講南江黃羊的養殖方法吧!第一、養殖前準備。
  • 牽「亞洲第一羊」 南江欲闖高端市場
    目前,南江縣共有2600多戶貧困戶依靠養殖南江黃羊走上了致富路。去年,南江縣「借羊還羊」的產業扶貧模式還入選了「全球減貧案例徵集活動」首批24個優秀案例。  巴中市南江黃羊科學研究所所長張國俊介紹,南江縣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南江黃羊為主導產業之一,涵蓋7個鎮71個村,農業人口近10萬人。
  • 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定點幫扶南江發展黃羊產業見實效
    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定點幫扶南江發展黃羊產業見實效 【時間:2020-05-11 18:00:59】【來源:四川新聞網】【編輯:賈洪博】 南江黃羊  四川新聞網巴中5月11日訊(趙文平)白雲藍天下,100多隻羊在山上吃草、撒歡兒,老彭悠閒地躺在草地上
  • 「巴中」南江縣:港資助「南江黃羊」走出巴蜀大山
    南江縣位於川北米倉山南麓,山高谷深、交通不便,給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然而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也孕育出遠近馳名的本地特產——南江黃羊。2018年,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成立並將南江縣確定為首個精準扶貧點,協助建設黃羊繁育、養殖、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促進了南江黃羊產業升級。
  • 南江黃羊的幾個養殖技術,真是簡單好操作,快點收藏起來吧
    很開心大家來看小編每天的養殖技術分享,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品種,很多人應該是不陌生的,這個品種是屬於四川省南江縣的一個特產了,而且小編了解到這個品種是我們國家肉用性能最好的是個山羊品種了,而且它們的一些特點也是非常受養殖戶的歡迎,它們的生長發育非常快,而且產肉性能也好,不光是繁殖能力強,它們的板皮品質也非常優秀,養殖這個品種完全不用擔心它們的適應性,它們的適應性範圍非常廣,而且經過改良之後,效果就更好了,這些優勢讓這個南江黃羊非常的出名
  • 巴人巴風 | 南江民歌:巴人文化的重要符號
    由於旋律優美,直面生活,情趣盎然,故深受勞動人民喜愛,並自髮式學習演唱,其歌聲頗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及地方特色,易唱易記,為群眾喜聞樂見,廣泛流傳於南江及周邊縣區。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南江民歌《犀牛望月》唱進了中南海…… 在川北大巴山深處的南江縣城聽民歌,是一種享受。青山、綠水、愛情等都在民歌中幻化體現。
  • 「義烏大熊貓」現身南江?咋回事
    記者諮詢了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溼地與野生動植物資源監測處,一名專家看了圖片後表示周佳俊解釋,這兩個物種光看外表的話確實有幾分相似,但細看的話還是可以分辨的。(義烏南江)近年來,義烏積極開展「五水共治」,南江水質與生態環境得到很大改善。
  • 南江一高三學生單招提前離校 校方仍收補課費引質疑
    微博截圖  四川新聞網巴中5月18日訊(李朝維 實習記者 張圓圓)5月16日中午,南江一高三學生微博爆料稱,他屬於單招學生,於今年3月底離開學校,但學校仍要向該生收取一整學期補課費500多元。昨日下午至今日上午,記者數次致電該校方取得聯繫,該校辦公室工作人員稱,學校針對此事已開始調查。
  • 「天府旅遊名縣專欄」悠哉悠哉漫遊南江,放飛身心自由!
    沿著城市綠道走去,一路都能見到全家出動的市民,或在綠道上快走,健步如飛;或倚著欄杆望向河面,也不知是看倒映在河面的建築,還是任憑思緒隨水流遠去……不需要大城市快節奏的燈紅酒綠,在南江「慢生活」,就已經有了足夠的意趣。休閒一刻要是黃昏時分,濱河路是一定要去的,雖然炎熱的夏季已過去,但燒烤的享受期卻是「永久」。
  • 黑羊白羊「生出」黃羊
    世界首例異品種克隆黃羊項目通過專家鑑定  ■特約記者陳少蔚報導本報臨沂12月7日專電2隻普通白山羊、兩隻普通黑山羊竟是4隻臉帶花紋的小亞洲黃羊的「寄母」。今天,由中國科學家完成的世界上首例異品種克隆黃羊項目在山東臨沂通過了專家鑑定。  昨天下午,負責此項目的中科院動物所陳大元研究員介紹說,用普通山羊完成體細胞克隆亞洲黃羊此前在國際上還沒有成功的先例。
  • 上海舉行《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發布會
    12月7日,市委和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上海市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下面就《行動方案》主要內容做有關匯報。  一、上海農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上海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 黃河三角洲農業高質量發展新模式
    因此,鹽鹼地農業高質量發展成為該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且面臨重要挑戰。探索鹽鹼地農業開發採用什麼理念和理論指導,採用什麼模式和技術體系,以及採用什麼樣的生產方式,不僅對於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而且對於全國的鹽鹼地高效開發,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品牌農業神農論壇」上,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的創建參與者,原國家質檢總局的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表示,地理標誌是政府通過法律確立的公共品牌,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從7個方面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 河南省財政廳等五部門出臺《關於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實施...
    農業保險作為農業、農村及農民的風險保障供給,在維護糧食安全,保障農民收益,改進農村社會治理,支持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2月17日,記者從河南省財政廳獲悉,近日河南省出臺了《關於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河南省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繪製了「路線圖」。
  • 博鰲金句|王海波:以產業數位化推動區域特色農產品的高質量發展 ...
    今年的主題是「未來農業——產業升級,綠色發展」,與會嘉賓就目前農業議題分享真知灼見,並與與會嘉賓共同探討未來農業的最新發展,以及當前雙循環背景下農企所蘊含的機遇與挑戰。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中國農業博鰲論壇輪值主席劉成果,第十二屆九三學社副主席賀鏗,原農業部黨組成員、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北京林業大學校長、中國農業博鰲論壇聯合發起人尹偉倫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農業博鰲論壇聯合發起人張福鎖 ,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會長陳生鬥 ,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黑土聯盟主席韓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