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院王利明教授參加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CISG公約專家會議

2021-01-09 人大新聞網

應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UNICITRAL)亞太中心的邀請,2月25至26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利明教授赴韓國仁川參加了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CISG)》修改問題的專家研討會議。

包括清華大學法學院韓世遠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石佳友副教授在內,來自東亞、東南亞、南太平洋地區、美國和歐洲的40多位法學專家參加了研討。

此次專家會議圍繞聯合國CISG公約的未來發展和前途、統一國際私法協會(Unidroit)的國際商事合同通則(PICC)、全球合同法的協調、亞太地區合同的改革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在大會晚宴上,王利明教授代表亞洲地區的與會專家發表了致辭。

王利明教授表示,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的發展使得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的合同法都歷經了深刻的變革,因此亞洲地區正在醞釀合同法規則的改革;在這一背景下,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組織亞太地區的專家進行深入研討,十分必要和有益。中國合同法在其指定過程中曾廣泛參考聯合國CISG公約,未來中國合同法的改革與CISG公約的發展之間將形成相互借鑑的互動關係。王利明教授表示,期待和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以及各國與會代表一起深入合作,共同推進合同法規則的發展。

會議期間,王利明教授與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亞太中心負責人Luca Castellani先生就開展合作進行了交流,雙方商定下半年將在人民大學法學院舉行一次CISG公約與中國合同法改革的高層次會議。

相關焦點

  • 淺析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下的根本違約
    1980年《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則把「根本違約」作為合同解除的一個主要依據,從而使這一制度具有了國際性。「根本違約」的概念最先出現在國際性公約中的,是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於1978年通過的《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草案)》。該草案規定,「如果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給另一方造成實質性損害」即為根本違約。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與沃爾瑪共同設立山姆沃爾頓食品安全法教席
    來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等實務部門,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和學術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行業企業代表和多家新聞媒體參加了本次會議。 沃爾瑪亞洲區總裁兼執行長貝思哲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山姆·沃爾頓食品安全法教席教授聘任儀式上致辭 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利明教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徐景和司長、中國人民大學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韓大元教授
  • 王利明常務副校長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發表學術講演並舉行工作會談
    應日本早稻田大學原副校長、早稻田大學亞洲研究機構長小口彥太教授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利明於2014年11月20日至22日訪問日本,並於11月21日下午在早稻田大學比較法研究所發表了題為「中國制定民法典的有關問題」的學術演講。王利明常務副校長指出,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編纂民法典,這為我國未來民事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 中國參加的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國際公約
    、文化、經濟交流與合作,促進與世界經濟的接軌,積極參加相關的國際組織活動,先後加人了一系列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國際公約,顯示了中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面向世界、面向國際保護水平的高起點。  1984年12月19日,中國政府向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遞交了《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的加入書。從1985年3月19日起,中國成為《巴黎公約》的成員國。  1989年,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在華盛頓召開的外交會議上通過了《關於集成電路智慧財產權保護條約》,中國是該條約首批籤字國之一。
  • 交叉學科建設的「中南法學院」模式 ——專訪中南大學法學院院長...
    此外,為推動法學與醫學理論研究深度融合,中南大學法學院還多次舉辦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並且積極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2019年,該院與湘雅公共衛生學院等聯合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共同制定了生命倫理學碩士培養項目計劃,擬進一步提升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水平。
  • 拿督斯裡吳達鎔教授任聯合國華人協會榮譽會長
    日前聯合國華人協會蔣位卿會長於美國加州隆重聘請聯合國「水促進可持續發展」2018-2018國際行動十年高級別國際會議指導委員會成員、聯合國環境科學、政策、商業論壇指導委員會創會成員拿督斯裡吳達鎔教授任聯合國華人協會榮譽會長,世貿聯合基金總會中央議會主席、天泉鼎豐集團董事長拿汀斯裡吳慈欣博士及天泉鼎豐集團副董事長總裁、中國五礦集團原總裁、中國投資促進會原會長苗耕書任名譽會長
  • 第十九屆國際生物倫理學委員會會議在巴黎召開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消息,9月10日至14日,第十九屆國際生物倫理學委員會(IBC)會議及政府間生物倫理學委員會(IGBC)聯席會議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召開。傳統醫學和其倫理以及非歧視和非羞辱原則成為大會的核心議題。
  • 廈門大學法學院
    教授及研究方向陳安,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會長、中國政府根據《華盛頓公約》遴選向「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ICSID)指派的首席國際仲裁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中國國際法學會顧問等。主要從事國際經濟法法理、國際投資法、國際經濟合同法、國際仲裁法等領域的科研和教學。
  • 華盛頓公約動物委員會會議7月21日閉幕,日本種鰻前途未卜
    華盛頓公約動物委員會會議7月21日閉幕,日本種鰻前途未卜2018-08-02 16: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鰻魚網        瀏覽量: 2076 次 我要評論 文/《》高虹&nbsp編譯自日本權威鰻業報刊《日本養殖新聞》的報導「日本種鰻是否將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2從而被限制貿易,現階段誰都不敢斷言。」
  • 華南國仲聯合北京大學法學院舉辦仲裁員培訓交流會
  • 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蔡彥敏墜樓身亡,有師生稱其患有抑鬱症
    另據新快報記者了解,墜樓身亡的蔡某,為著名訴訟法學家、中山大學法學院蔡彥敏教授。事發後,曾有師生表示,蔡彥敏此前患有抑鬱症,但此說法還未經官方證實。上月底仍正常參加活動新快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少師生對蔡彥敏教授的離世都深感意外。」最近雖然沒見老師,但我知道上月底,她都還在參加各類公開活動。」
  • 世界版權公約
    第十一條  (一)設立一「政府間委員會」,其職責如下:  甲、研究世界版權公約的實施事宜;  乙、做好定期修改本公約的準備工作;  丙、與「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國際保護文學藝術作品聯盟」、「美洲國家組織」等各有關國際組織合作,研究有關國際版權保護的一切問題;  丁、向世界版權公約參加國通報「政府間委員會
  • ...涉外商事海事糾紛的準據法確定、不可抗力規則以及國際條約的適用
    三、與疫情相關的涉外商事海事糾紛案件中的國際條約的適用關於國際條約在涉外私法領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四條規定:「涉外民事關係的法律適用涉及適用國際條約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二款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九十五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 動物中心召開2020年第一次技術委員會會議
    6月9日下午,北京實驗動物研究中心採取線上會議形式召開2020年第一次技術委員會會議。中心技術委員會專家,中心主任武會娟,科研骨幹以及即將進站博士後19人參加會議。清華大學常智傑教授主持會議。武會娟首先致歡迎詞,並介紹了動物中心基本情況。
  • 法學院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辦「預防刑事錯案...
    8月6日至8月8日,「預防刑事錯案國際研討會」在吉林省高級檢察官研修中心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學法學院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刑事錯案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共同承辦。會議主題是完善司法制度,預防刑事錯案。
  • CISG是否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
    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建議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諮詢 目的律政司擬在2019年7月就《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銷售公約》)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的建議展開為期三個月的諮詢。
  • 拿督斯裡吳達鎔教授受邀主禮首屆發現中國好品質高峰論壇
    圖一:左二:聯合國「水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行動十年(2018-2028)高級別國際會議指導委員會成員 拿督斯裡吳達鎔教授;左一: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秘書長 馮念文;左三:深圳市質量協會會長 李榕;左四:天泉鼎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 不信日本所謂「科研捕鯨」 華盛頓公約會議要求組團對日調查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餘鵬飛】據日本NHK電視臺11月28日報導,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的《華盛頓公約》會議再次表達對日本商業捕殺鰮鯨的擔憂,並要求日本接受專門調查團的深入調查。《華盛頓公約》常務委員會27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議,具體討論日本在西北太平洋的所謂科學捕撈鰮鯨問題。
  • 專家訪談:中國為什麼不允許任何複製人實驗(組圖)(多圖)
    現在就讓我們連線,剛剛參加完會議的聯合國禁止生殖性複製人國際公約特委會會議中國代表團的副團長王冬。坐在他身邊的是中國代表團的專家顧問,幹細胞研究專家李凌松。第三位嘉賓來自北京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的主持人任吳國盛教授。前些年他一本《科學的歷程》成了暢銷書,很多人印象都非常深。 王團長,這次中國為什麼這麼鮮明表示反對進行生殖性複製人這樣的一個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