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人與有溫度的內容、沉浸式場景交織在一起,快手認為,這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磁場。
近日,在快手2020磁力大會上,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表示,在過去兩年間,磁力引擎在商業化收入與客戶數兩個維度均獲得了高速增長。他同時宣布,快手將打造更適合短視頻直播賽道的新引擎,激活「品銷合一」新通路,助力品牌實現新增長、新突破。
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 圖片來源:快手供圖
清華大學教授瀋陽在磁力大會上分享了短視頻的新引力和新平衡,用「短視頻五分鐘,人間兩小時」,形象地指出短視頻對用戶的吸引力。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了解到,2021年,快手會啟動大規模補貼,補貼範圍會包含數十萬的光合創作者,補貼內容包含現金和流量兩個部分。
優勢在私域流量 快手商業化再提速
日活3.02億,月活7.76億。這是截至2020年上半年快手取得的用戶規模。
無論是周杰倫、楊冪、張雨綺等藝人明星的入駐,還是引入C羅、張繼科等家喻戶曉的體育圈明星,亦或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科研泰鬥的亮相,快手的內容正在變得越來越多元化。
快手和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變現邏輯相似,都在基於內容的豐富多元進行更多元化的商業變現。快手商業化的主要動力有三塊,分別是直播、以磁力引擎為代表的線上營銷服務以及電商、網路遊戲等其他業務。
快手的線上營銷收入正在逐年增長。快手此前公開的招股書顯示,2020年上半年,快手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為72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222.5%。此前三年,快手線上營銷服務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7%、8.2%、19.0%,該比例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六個月間提高至28.3%。
圖片來源:快手供圖
數據顯示,快手在2017年、2018年、2019年的收入分別為83億元、203億元、391億元,2020年上半年實現收入253億元,同比增長48%。三年半時間合計營收930億元。
東方證券研報認為,短視頻平臺的商業化方面,快手優勢在於私域流量,快手流量集中度低,用戶和達人之間的信任度、互動性更高,在直播打賞變現、直播電商方面走得更快。因此,快手目前主要收入來源是直播打賞,而隨著商業化、電商體系的逐步完善,廣告收入、直播電商也在快速增長。
快手內容運營中心總經理劉逍表示,每一位創作者的小世界構成了快手的大世界,快手將通過工具、能力和洞察升級,向優質內容創作者提供現金和流量補貼,打造更多元的生態場景。
短視頻行業也有摩爾定律
「日活用戶在快手平臺中的使用時長從2017年的52.7分鐘,到2018年的64.9分鐘,再到2020年上半年已經達到了85.3分鐘。用戶的活躍程度背後,反映的是使用時長不斷變化和增加。」馬宏彬表示。
「相較於去年4小時的每人每天平均使用網絡時間,由於疫情原因,今年每人每天使用網絡時間達到8小時。這意味著我們提前十年進入了更加沉浸的網絡世界中。」清華大學教授瀋陽分享道。
《2020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短視頻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已達110分鐘,位居網絡音視頻應用領域的第一位,網絡直播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57分鐘。在市場規模上,網絡視聽產業的市場規模達4541.3億,其中,短視頻領域市場規模最大,佔比29%;網絡直播領域市場規模佔比19%。
圖片來源:《2020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
對於後疫情時代短視頻和直播的發展,瀋陽提出了「加速輪」「指數論」「補償論」。
短視頻加速了當下高互動性和高全息度化的社交發展,尤其是隨著短視頻快速爆發,越來越多的商業品牌在短視頻和直播的助力下,有了指數級的增長。「藉助短視頻直播,今天品牌、個人的成名或許只需要15秒。」瀋陽分享說,「短視頻平臺可以給我們帶來一個爆炸性的、指數性的增長,就像這幾天丁真突然出名。快手這樣新雲生態的平臺,改變了普通人的命運。在傳統社會中,一個四線城市、五線城市的人,想獲得這麼高的收益不太可能,但在網際網路時代這是可能的。」
「新媒體的核心邏輯是它的青春性。每個人都會變老,會變得不再喜歡年輕人喜歡的東西,所以這是需要克服的。」在瀋陽看來,「也蘊含著一個短視頻和新媒體的摩爾定律。IT行業有一個摩爾定律,每18個月,計算機晶片的算力翻一倍。但短視頻行業和新媒體行業的核心摩爾定律是什麼呢?應該是全息度每隔一定的時間翻一倍,隨著VR、AR的到來,我們對於客觀世界的鏡像,它的全息能力將會更強,毫無疑問,它的廣告和變現能力也會更強。」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