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語:大峽谷處發現迄今為止可能最古老的爬行動物腳印
大峽谷出土了距今3.1億年的 「類蜥蜴生物」腳印化石,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爬行動物腳印。 It’s unclear what creature left the set of 28 footprints behind, but it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reptile-like creature.」
-
四足時代丨爬行動物的高光時刻
然而,在3000萬年後,這些似哺乳類爬行動物卻迅速衰落,以致幾乎絕跡,只剩下一支後裔在地球上艱難度日,留給世人無盡的意外和困惑。似哺乳類爬行動物亦稱下孔類,是古爬行動物的亞綱。進步類型已接近哺乳動物,是爬行動物進化為哺乳動物的過渡類群。似哺乳類爬行動物的種類繁多,體形變化很大。
-
古老牙齒還原最早動物的形態,2億年前它們已出現
雖然現代科學研究認為,最早的生命早在42.8億年之前,就已經出現了,不過在地球生命演化的過程中,哺乳動物出現的時間,放在整個演化史之中,卻並不算長。畢竟通過化石來看,早期哺乳動物其實外觀形態上,還是更像是爬行動物的。 拿上文中提到的吳氏巨顱獸來說,它看起來更像是一隻烏龜。研究者表示,可以區分它們的關鍵,在於它們的牙齒。 為何這麼說呢?如果大家仔細觀察,會發現爬行動物的每一顆牙齒都是相同的,無論是大小還是形狀,它們整齊的排列在口腔之中,就好像是「複製粘貼」一般。
-
古老牙齒還原最早動物形態,2億年前它們已出現
據報導,在近期的《自然·通訊》雜誌上,來自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團隊,在上面發表了一篇針對早期哺乳動物研究的論文,表示通過對它們古老牙齒的開拓性分析,發現最早的哺乳動物大約2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它們具有活動少、壽命長的特點。
-
科普:為什麼說鱷魚是最高等的爬行動物?
鱷是水陸兩棲的爬行動物,身體一般分為頭、軀於和尾部,四肢短,指、趾間有蹼。它的皮膚很厚實,除角質鱗外,軀幹部的皮膚內還埋著一塊塊排列整齊的骨質板。鼻孔開在頭部上方,有瓣膜。 潛水時,瓣膜將外鼻孔蓋住,水就不會流進鼻孔。
-
史前海洋動物腹部發現保存完好的爬行動物
當古生物學家在中國西南部貴州省興義市烏沙鎮泥麥古村進行挖掘時,他們發現了一具幾乎完整的化石骨架,這是一種巨大的、外形有點兒類似海豚的、生活在2.4億年前三疊紀海洋中的爬行動物,被稱為魚龍。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它的肚子裡還能找到另一具化石。第二具化石骨骼屬於一種4米長、類似蜥蜴的水生爬行動物,被稱為海龍。
-
恐龍和鳥類屬於爬行動物嗎?鳥類是恐龍嗎?
恐龍和鳥類屬於爬行動物嗎?是的,恐龍傳統上被認為是「爬行動物」。由於是恐龍的後裔,因此有人認為鳥類也應該被歸類為「爬行動物」,就像非鳥類恐龍、魚龍、翼龍、蛇頸龍、鱷魚、烏龜、蜥蜴等一樣被認為是爬行動物。傳統的分類法沒有這樣做,這意味著該方法存在固有的缺陷,我們可以說所有恐龍和鳥類都是從爬行動物祖先演化而來的,鱷魚也是如此。
-
中生代,三疊紀,爬行動物的王朝
環繞著泛大陸的是面積更為廣闊的泛大洋,如果算上被泛大陸環繞著的古特提斯洋,當時世界上所有的海洋都是泛大洋的一部分,再販大羊嶼梵大陸之間有一些島嶼,後來他們成了土耳其,伊朗和中國西藏,今天出現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魚龍和菊石化石就是從三疊紀留下來的爬行動物的進化戰爭——合弓綱PK 蜥形綱二疊紀大滅絕後,地球開始休養生息,爬行動物的兩大家族——.
-
盤點十種體積最大蟲類:古老巨蟲體長2.4米(圖)
國外媒體報導,儘管大部分蟲類都很小,甚至可以用「渺小」來形容,但是這種古老的節肢動物的種類超過100萬種,佔全球所有有生命的有機體的一半還多,其中有些蟲的體格之大令人驚嘆。 1.
-
國家公園丨鱷蜥:爬行動物中的「大熊貓」
國家公園丨鱷蜥:爬行動物中的「大熊貓」 2021-01-04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盤點地球歷史的24個轉折點,生命的裡程碑!
生命的起源(42 - 37億年前)沒有人確切地知道生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目前已確認的最古老的單細胞微生物化石大約存活於42億到37億年前。生命有可能起源於深海熱泉,也有可能起源於火山口附近的淡水泥坑,又或是來自地球之外。3. 借用陽光的能量(34億年前)所有的生命都需要能量才能生存,而地球上生命的最大能量來源就是太陽。
-
巴西發現罕見的鳥鱷科偽鱷類史前爬行動物
CASTRO 巴西,聖保羅——Rodrigo Muller在距離阿雷格裡港一小時車程的阿古多山腳下發掘一塊巖石和泥土時,第一次看到一組不同尋常的皮質骨,也就是爬行動物或兩棲動物的皮膚上形成骨板的骨狀物。
-
2.4億年前化石揭示大型海洋食肉爬行動物最後的晚餐
這隻大型生物的骨骼於2010年在中國貴州省首次被發現,它屬於一種名為魚龍的海洋爬行動物家族。在當時,魚龍很可能是一種頂級掠食者,而化石遺骸表明,一些物種可以長到26米(85英尺)的巨大長度,使它們可以與居住在當今海洋中的藍鯨相媲美。
-
美大峽谷發現3億年前爬行動物側步行走腳印化石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11月12日報導,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國家公園發現了一隻3.1億年前的爬行動物留下的28個腳印,有專家認為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爬行類動物足跡。羅蘭教授表示:「我們在大峽谷中發現的最古老的動物足跡是在一組巖石的間隔中發現的,一開始沒有人認為在那裡會有足跡。它們也是地球上最早的爬行動物足跡之一。」他補充道,這些足跡是在超級大陸——泛古陸開始形成的時候出現的。「就爬行動物的足跡而言,這真的是非常古老的了。」他說。據報導,羅蘭教授於2016年第一次接觸到這些足跡。
-
這種古老的爬行動物有一個超長的脖子,可以偷偷靠近毫無防備的魚
研究人員發現了兩種脖子「特別」長的史前爬行動物,這對陸地來說是一種負擔,但對水下來說卻是一種優勢,這使得爬行動物能夠悄悄地接近它們的獵物艾瑪·芬利-雅各布大約2.42億年前,一種頸部長度是其軀幹三倍的爬行動物生活在今天的歐洲和亞洲地區。自從古生物學家第一次發現這個物種以來,研究人員在1852年將其命名為Tanystropheus,科學家在德國、瑞士、義大利和中國的地方發現了它的化石遺蹟。然而,研究人員對這一物種仍然知之甚少,包括它喜歡的棲息地方和長脖子的來歷。
-
科學家在南極冰層下湖泊鑽洞一公裡意外發現古老生命跡象
科學家們在距離南極600公裡處被掩藏在冰層之下的南極湖泊中鑽探,發現了令人驚訝的古老生命跡象:一公裡冰層下保存的小動物的屍體。甲殼類動物和一種名為「水熊」的爬行動物比罌粟種子還小,是在冰川下默瑟湖(Lake Mercer)中發現的,這是一個幾百年不受幹擾的水體。到目前為止,人類只通過穿透冰的雷達和其他遙感技術間接地看到了湖泊。
-
最古老的爬行家族,爬行界的活化石,竟長了「第三隻眼」
>在四大類的爬行動物中(鱷、龜、蜥蜴、蛇),楔齒蜥是最古老的一種動物,之所以把它們稱之為活的化石,是因為它們的同族近親早都在演化中絕滅或成為巖石中的化石了,而它們居然存活了下來。它們最早的化石遺骸出現在從三疊紀中期(大約2.3億年前)到侏羅紀早期(大約1.75億年前)的巖層中,也就是說這種楔齒蜥的歷史甚至能和大部分古老的恐龍相媲美。
-
中美科學家揭示古海洋爬行動物食性
但一種古老的魚龍就是這樣做的。據《新科學家》報導,這隻5米長的海洋爬行動物的胃裡有一隻4米長的動物的屍體,顯然在吃這頓大餐的過程中,它的脖子受傷了,隨後不久就死了。這是在化石的胃部發現的迄今為止最大的獵物。「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
-
鱷蜥:爬行動物中的「大熊貓」
這種第四紀冰川末期殘留在華南地區的古老爬行動物,見證了劍齒虎、猛獁象等物種的滅絕,奇蹟般留存到今天。鱷蜥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僅分布在我國的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越南北部。我國成立了廣東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廣西大桂山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鱷蜥保護和繁育放歸。鱷蜥母子鱷蜥體長一般不超過40釐米,尾長超過體長一半。
-
解析原生爬行動物的基因組,更深入地了解脊椎動物
近日,來自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和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科學家們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深度解析了紐西蘭的原生爬行動物——大蜥蜴的基因組結構,並發現了有助於解釋所有脊椎動物基因組如何形成的模式大蜥蜴是一種罕見的爬行動物,它的祖先曾與恐龍一起生活在地球上。它是喙頭目的最後一個現存物種,是連接古代爬行動物與現代爬行動物、鳥類以及哺乳動物的關鍵。該研究的合著者、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生態學、進化和生物學教授Nicole Valenzuela說:「對大蜥蜴基因組的深入研究為解析包括人類在內的眾多物種的基因組結構提供了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