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書的人那麼少,為何還有那麼多人開書店?其實賺錢不止靠書

2021-01-08 舒莫財經

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後,現在讀書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尤其是現在的電子書資源那麼豐富,紙質書就更加沒有人看了。因此,這些年線下書店的書已經變得越來越難賣了。

據統計,從2004年到2014年,全國有近五成實體書店倒閉;2019年實體書店銷售額下滑7.68%,網絡銷售增長24.7%。由此可見,現在很多書籍的銷售已經逐漸從線下轉到線上了。

只不過,雖然現在買書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倒閉的門店也越來越多了。但是就近幾年看,街上還是有人會開新的書店。明明現在書已經不好賣了,為什麼現在還會有人願意在線下開書店呢?

事實上,雖然現在線下的書確實不好賣,但其實現在的書店已經不完全靠賣書來賺錢了。而且在賣書這個生意上,如今的書店已經不只是在線下賣了,在電商發展起來之後,書店同樣也會在網上賣書。

因此,即便現在有些書店平時並沒有什麼生意,但是網店還是有生意的。而且現在的書店除了賣書之外,還會賣各種學習用品,像是各種作業本、筆、字帖,還有就是各種宣紙、畫板、背包等其他的用品銷售同樣也是書店的收入來源。

如果是那些門店規模比較大的書店,除了賣各種書籍和文創產品之外,還會賣飾品。而這些年之所以會有那麼多新開的書店,其實是很依賴飾品銷售生意的。

而賣書很多時候更多的是為了提升這些店的「品味」,以致於很多飾品店都是貼著兩個門牌,一個是飾品店門牌,另一個就是書店的門牌。

而書店依靠飾品銷售還只是一種類型,現在還有一種類型就是一邊賣書一邊做零食飲品的生意。這樣的書店有平價的也有高檔的。其中,平價的書店一般就是賣奶茶、甜點,還有的甚至會賣炒麵、涼麵之類的主食。而高檔一點的書店就是賣咖啡之類的飲品,還會有休閒音樂, 營造的讀書環境很好。

一般在這些賣零食飲品的書店中,很多客人進來其實並不只是為了買書,而是為了消費那些零食飲品。畢竟這些書店中會有專門的看書的位置,能讓客人一邊吃零食、喝飲料一邊看書。這樣一來,這一類書店就可以在賣書的同時靠賣零食飲料獲得收入了。

除此以外,還有一類特價書店,雖然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怎麼看書了,但喜歡看書的群體還是有的。而且如今還有很多「書蟲」都有淘書的經驗,而特價書店就是他們主要的淘書場所。

往往這些特價書店通常銷售的都是出版社庫存或滯銷的書籍,銷售的價格也大都低於書籍定價的一半。在這些書店中,經常會有學生,工作人士和退休老人光顧。本身那些滯銷書的銷售成本就是比較低的,所以這種開特價書店的其實也是比較賺錢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買書人愛去水石書店,而不是網購便宜貨?
    當地時間2011年5月20日,英國倫敦一家水石書店。英國零售商HMV將旗下書店Waterstone出售給俄羅斯億萬富翁亞歷山大·馬穆特。  東方IC 資料書業危機,似乎是個世界性問題。比如,2005年以來,英國獨立書店從1500多家銳減至700多家,幾乎倒了一半。
  • 什麼書這麼豪橫,一本能賺2000萬?
    可能營銷號看多了,我現在看到粉絲過億,再也不會哇~了。但這並不妨礙人家的變現能力,除了4000萬線上註冊用戶,樊x讀書線下還開了兩百多家實體書店。抖音上三不五時就蹦出來一條【熱烈慶祝x市樊x書店開業】的視頻就是最佳例證。一年時間,開了兩百多家書店,你不服都不行。沒聽過樊x書店的名字,那你肯定也刷到過樊x的短視頻吧。
  • 花店不開了,花繼續開!書店不開了,書繼續看!
    書店,一個城市的文化氣息 !獨立呼吸的空間!看書的樣子,就是你生活的狀態!把花店和書店結合在一起,開這麼一個花書融合店,花的世界書的海洋,聞著花的清香享受著書的潤澤!美好的氣息直接撲鼻而來!這個想法是大學時候,同寢室的室友們在一起海闊聊天暢談未來的理想事業時,給自己描繪的浪漫場景!守著花、聞著香、看著書、想想就愜意!
  • 如果不是機緣巧合在孔網開了網上書店,我的書旅不會有什麼特別
    如果我沒有網店,對舊書還真沒什麼興趣,而特價書店曾經遍布南京的街巷,可惜當年人小沒收入,見識也不到,多好的機會,沒把握住,所謂經歷,實在是淺顯,便想到啥說啥吧。【南京古舊書店】楊公井一帶,早至晚清民國就是書店重地,1990年代太平南路形成過一個書店群,中心位置便是楊公井南京古舊書店,第一次還是小時候家長領著,面對是國學與舊籍,興趣缺缺,因為離家近,以後偶爾路過仍會進去看看,買書不多,印象深刻有《藝苑掇英》零本,日後我在孔網初開店,自家書先上架,這就算值錢的,還有件大事,也是入孔網之初,在論壇求購上,看到有人高價收中華書局老版精裝本二十四史
  • 漫步臺南少不了逛書店 林檎二手書室和琴葉古本屋有各自的格調
    林檎二手書室,就是我在臺南必去的書店。雖然它是以二手書為主的小書店,但我我個人覺得,當今無論什麼模式的書店,比書更重要的是書店人的書卷氣。店主林檎書的書卷氣,不只是她會把收來的二手書都擦的乾乾淨淨,還有書店的衛生間很乾淨,用有趣的用文字提醒你:歡迎來書店如廁,也盼你惜紙如金。當然,書店裡的各種鮮花與乾花,還有收來的胸針、手錶、磁帶等老物件,都是有故事的。
  • 我,退伍老兵轉行做二手書店老闆,沒想一套破書轉手賺6萬
    但是,即使是這樣,書和雜誌的種類也非常有限,遠遠不夠滿足大家的需求。於是,我就開始花心思去外面買一些別的雜誌和書回來。因為我自己喜歡看文史書,所以買的也都是這一類的書,所以,我挑回來的書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但是,隨著書和來看書的人越來越多,這個8平方的小房間就不夠了。於是,我就在邊上的大樓裡租了一間地下室。
  • 沒有貓只有書!這家日本書店有約5000本關於貓的書
    參考消息網5月16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一家貓主題書店引起愛貓人士關注。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5月14日報導,日本福岡縣福岡市有一家名為「書肆吾輩堂」的專業書店,店裡約有5000本以貓為主題的文學及美術類書籍,引起了愛貓人士的關注。
  • 買書與藏書章之樂事
    《名人與書的故事》,回來後不但在扉頁上記下了購買此書的由來和感想,還專門仿石開先生印風刻了一顆「文章滿紙書生累」的白文印鈐蓋在上面,以為紀念。圖:《名人與書的故事》扉頁所題紀念文關於買書和藏書章,還有個值得一提的事情
  • 北京書店歸來:他們沒被疫情打倒,還有新店開了
    現在來書店不僅是買書,更多是參加活動或者享受空間。我很久沒有買過紙質書了。」她說。 疫情尚未結束的北京,開業的書店並不多。已經開業的書店裡,客流量也比往日銳減,很多書店出現了店員比顧客多的窘境。 中信書店啟皓大廈店開業不到一年,作為中信書店在京29家店中的「準旗艦」店,原本客流旺盛,也是京城文化活動偏愛的場地。
  • 多抓魚的書店,其實是個跳蚤市場
    北京城裡,你喊得出名字的書店不少。Page One、言幾又、三聯韜奮、單向空間……有每年一次大型圖書節,還有亞洲規模最大的圖書館的國家圖書館。我講怎麼多也是想讓你知道,在北京這座城市裡,只要你想要看書,是有大量選項可供選擇。書在北京這座城市裡,從不是稀缺品。國慶節裡,線上二手書店多抓魚也開了家書店,這是一次臨時書店。
  • 「原來我有那麼多書不必讀」
    他在「中國古典小說」一條後說道:「這麼說會激起很多人的強烈反感,但小說真的不是我們的強項。具體原因這裡就不展開了。除了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聊齋》『三言二拍』等以外,好的真是不多了。比如《封神演義》,人物刻板,情節單一,思想陳腐,盛名之下,其實難負。」
  • 愛書情深:生命中有哪些讓人瘋、讓人笑、讓人痴迷沉醉的好書?
    之所以買下高爾斯華綏的書,是因為書皮上有這麼幾個字「外國名著」,因為看書不多,所以相當迷信名著之類的書籍。之所以精挑細選之下沒有淘汰《福爾賽世家》,是因為它們更加便宜。可能因為印刷太早,也可能因為條件有限,見到那三本書時,雖然它們整整齊齊,並沒有被人看過的跡象,但紙張發黃髮暗,所以三本書一共花了我一塊多錢。
  • 2018杭州還開了這麼多新書店!
    在許知遠眼中:「單向空間不僅是一家書店,它更是一個場域和氛圍,在這個氛圍中,你可以逃離日常生活的平庸、惡俗和逼仄,可以尋找到精神和審美的同道。」 那麼,來到杭州入駐後的單向空間,會有哪些升級和不一樣的亮點? 整個杭州店面積超過2400平方米,分為三層樓,全挑空設計。這個體量,其實在眼下越來越多、越開越大,動輒幾千平方米的商場連鎖書店中,並不算突出。
  • 春風薦書7|「廣西師大」社董事長黃軒莊:書店心動時刻曾記否
    《書店日記》[英] 肖恩·白塞爾 著 顧真 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9.9【推薦語】這本《書店日記》是對許多人眼中在書店如田園詩般文藝生活的狠狠打擊,編輯寫的推薦語裡,本書不含雞湯,不承諾療愈,但絕對走心。走心的這位就是本書的作者肖恩,他在英國「書城」威格敦經營著一家開了近二十年的二手書書店,名字就叫「書店」。
  • 隨筆:招攬生意的「怪書」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對面有家不起眼的書店,玻璃櫥窗裡立著一本書,封面上是醒目的紅底黑字書名——《怪書》。過去幾年,這本書一直擺在那裡,仔細看,書的副標題是「《快樂賺錢養蛙法》及其它(怪)書」。  從博物館出來的人總有買書、買古玩的衝動,看到這樣奇怪的書名,恐怕忍不住要進去翻一翻。
  • 我早已讀不進去書了,讀那麼書有什麼用?有用!
    也許,有人會問了,我早已讀不進去書了,讀那麼書有什麼用?讀書有用嗎?是的,讀書沒用,讀完大學還要讀碩士、博士,只會花錢不賺錢,說不定畢業後賺得錢還養不起自己,那麼讀那麼書用來幹嘛?我們鄰村有一個伯伯,一輩子特別會省錢,也算得比誰都精明。2008年高考,他的女兒很爭氣,考上了一所「211」大學,他死活不讓去讀。孩子絕食不吃飯,一哭二鬧地請求父親讓她去讀書。
  • 散文欣賞|我和我的書
    1977年上初中,我突然就顯露出對書的熱愛。鎮上供銷社的一位退休職工利用書店的書辦了一個借書處(書店屬於供銷社),我應該是最忠實的讀者。有人開玩笑說,這個借書處全靠我才得以支撐下去。初三時,班裡有一個圖書角,書很少,我把那裡所有的書都看完了。我也經常去鎮上唯一一家書店。所謂書店,只是供銷社的一角,書也不多。
  • 很多人說彩票有內幕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
    #彩票#請問彩票是不是騙人的,每次我去買那串號碼每次等我沒錢了就開出來了!!好氣人哦彩票還是真的靠運氣,不過那中獎率……這麼說吧,你去買彩票的路上被一條莫名出現的瘋狗追了半條街還扔了個袖子,那機率很低吧,中獎率比那還低!有很多人說彩票有內幕,網上也有人暴內幕,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買,人都是有僥倖心理的,這就是說賭博最後贏的肯定是莊家,那為什麼還有些人賭的家破人亡呢!很多網友說福利彩票是騙人的!
  • 85後重慶小夥南京開書店:要理想也要麵包
    工科男開書店 獨「閱」樂不如眾「閱」樂  雖是工科男,丁琦最大的愛好卻是閱讀文學書。進入大學後,除了上課,丁琦幾乎都泡在了圖書館,《生死朗讀》、《黑鐵時代》、《蘇菲的世界》……古今中外,只要是文史哲類的書籍丁琦都愛看,常常一本書、一塊蛋糕,就可以在圖書館坐上一天。大學四年,丁琦看了500多本文史哲類書籍,平均下來每周至少2本。
  • 書人新傳⑤|家庭館主:她用2萬冊繪本搭建了一個「秘密花園」
    開一家書店,是很多愛書人童年時就有的夢想,只是莉莉沒有想到,這個夢想會在自己成為一名母親後變成現實。在遠離上海市區的北橋鎮,莉莉經營著一家被各大「媽媽群」瘋狂安利的繪本館,說經營其實並不確切,因為這是開在家裡的圖書館,更像是「愛書人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