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的「00後」護士:穿上戰衣,我就不是孩子了!

2021-01-16 中國軍網

近日

一段來自抗疫一線的視頻

感動了眾多網友

視頻中的這名護士名叫劉家怡

2000年4月1日出生的她還沒滿20歲

是廣東醫療隊裡最小的一個隊員

2月9日

劉家怡隨廣東省第11批醫療隊支援武漢

她的任務是指導離開方艙的人脫防護服

為抗疫戰友守好避免感染風險的重要防線

在接受採訪時,劉家怡說:

「穿上戰衣,我就不是孩子了。」

網友評論:

「00後」也可以擔當重任!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大考

一群群「00後」挺身而出

每一幕都讓人印象深刻

長輩眼中的孩子

這次衝在了最前面

「00後」大學生

成為首批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志願者

3月22日上午11時許

湖北工業大學大一女生秦媛媛

在洪山區某駐地接受了新冠疫苗接種

她是同組接受疫苗接種的志願者中

年齡最小的

只有19歲

是一名標準的「00後」

3月19日

她看到新冠疫苗臨床研究志願者招募啟事

就通過網絡主動申請

秦媛媛說

這次疫情中

全國那麼多90後醫務工作者奮戰在一線

作為一名「00後」

我也可以做點事情

「00後」戰士

撐起抗擊疫情的「運輸生命線」

在駐鄂部隊抗擊疫情運力支援隊裡

有23名年輕的「00後」戰士

他們連續奮戰50多天

晝夜搶運物資

撐起武漢抗擊疫情的「運輸生命線」

武兆衝是全隊年齡最小的隊員之一

2月1日

距離武兆衝20歲生日還有24天

他主動報名

加入駐鄂部隊抗擊疫情運力支援隊

作為疫情期間保障武漢生活和

醫療物資供應的主要運輸力量

運力支援隊的任務艱巨而繁重

身為車組安全員

他不僅負責檢查督促人員防護和行車安全

在物資裝卸過程中

還要與地方人員一同核對物資數量

完成交接

武兆衝說

「穿著這身軍裝,

年紀再小也是一名戰士!」

這群「00後」戰士

每天穿梭在武漢的大街小巷

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稚嫩的肩膀也能扛起使命擔當

出身軍醫家庭

「00後」大學生擔任醫院抗疫志願者

「00後」的潘子翯

是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大一學生

她的父母都是軍醫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軍人;

哪裡有病人,哪裡就有醫生」

這是父母常常說的一句話

母親告訴她

醫院由於大量人員抽組

負責外圍體溫監測的

工作人員十分短缺

潘子翯便主動申請

參加醫院的志願工作

協助醫護工作者

對進入醫院的人員進行體溫監測

圖為潘子翯(右二)在參加防疫工作。

她連續幾個小時穿著

防護服在風中站立

呼出的熱氣

在護目鏡上聚成水珠

北方的初春格外寒冷

擔心室外的溫度影響

紅外體溫檢測儀的測量數據

潘子翯把檢測儀揣在懷裡

一天下來

進進出出上百人

她的雙手被凍得通紅

也許

他們在家也會哭鬧

遇見困難也會撒嬌

但在危難面前

他們稚嫩的臉龐上

卻閃耀著

大人般的擔當

(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軍網微信;資料參考:新聞聯播、中國新聞網、央視軍事、中國青年網 等)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

作者:小旋風

編輯:馬藝軒

相關焦點

  • 記抗疫一線的「90後」「00後」年輕人
    ;如今,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  青春信念:越是艱險越向前  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  近日,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的34名「90後」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在抗疫一線搶救生命的情況,表達了繼續發揮黨員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的決心。
  • 石家莊天使護士學校抗疫志願者服務隊在一線:「我抗疫,我自豪!」
    讓我們跟隨天使抗疫志願者服務隊的紀實,看一看這些最美天使人在一線的工作吧! 他們是一名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天使人」。拿起粉筆就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就像醫護人員衝鋒陷陣。當天使護校黨支部發出成立天使抗疫志願者服務隊的通知後,他們毅然決定衝向前線。他們說道:「疫情當前,作為人們教師的我們,哪能袖手旁觀?」
  • 「我的媽媽不是護士,但她也在抗疫一線!」物業人朋友圈瘋傳這篇小...
    「我的媽媽不是防疫專家,但她還是經常關注新聞裡的疫情小知識;我的媽媽不是醫生,但她還是經常給我講疫情的小常識;我的媽媽不是護士,但她也在抗疫的一線默默工作。我的媽媽是一名物業工作者,在疫情期間她每天都和叔叔阿姨們,檢測體溫、排查異常、消毒殺菌……」最近,一篇名為《我的媽媽》的小文章,在物業人的朋友圈瘋傳,也讓很多人眼睛溼潤,讀了一遍又一遍。記者日前聯繫到了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媽媽——河北旅投世紀物業發展有限公司一區域的區域經理張玲,揭開了背後的感人故事。寫這篇文章的小朋友是張玲的女兒,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
  • 築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一線抗疫群英譜)
    第一時間趕赴一線的,不只是鄔明。護士長陳燕收到命令後,從報名到準備好出行被裝,只用了15分鐘;感染科護士王豔推遲了婚期,穿上防護服返回戰位;休假在家的醫護人員舒純、王歡輾轉2000多公裡返崗;還在哺乳期的護士卞迪和王歡歡,把孩子託付給家人,直奔一線……迅速的準備、堅決的行動,彰顯著共產黨員的擔當。大年初一,醫院派出第二支醫療隊支援武漢市第七醫院。
  • 新疆90後美女護士:在廣東完成學業,主動請戰抗疫,獲國家級表彰!
    "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此時不上什麼時候上?只要國家需要我,我就會第一個衝上前,這樣才能無悔青春、無悔黨和國家多年來的培養和教育。"說這段話的是來自新疆的26歲維吾爾族姑娘蓋爾加斯提巴努木·阿布都熱西提(下稱蓋爾加斯提)。
  • 00後大學生免費給戰「疫」一線人員的孩子線上輔導作業
    疫情當下,不能上一線,這幫「00」後們只能幹著急。突然,校內小水滴志願者服務隊的李小龍想到,可以組織大學生志願者,輔導一線抗「疫」工作人員家中小孩的功課!這不,活兒來了。「同澤同裳,水滴送教」,這幫00後開始輔導作業網絡和電視中,戰「疫」的消息鋪天蓋地,李小龍總想出自己的一份力,為這次疫情做點什麼。
  • 適卸鎧甲,又披戰衣!一位崇明白衣天使的「戰疫」感悟
    適卸鎧甲,又披戰衣!適卸鎧甲 又披戰衣——我的兩次「戰疫」感悟文/新華醫院崇明分院護士 吳春娟庚子,鼠年,畢生難忘。2020年的新年之初,本應是闔家團圓、萬家歡樂的日子,一場讓中國乃至世界出乎意料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祥和的新年氛圍,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軌跡。
  • 青年抒情花腔女高音湯啟婧公益歌曲《女神》致敬抗疫醫生護士
    看見姐妹們互相剪掉長發,心裡一陣難受,「剪掉長發後,可以更方便穿防護服,也節省更多時間照料病人。一切都是為了抗疫。」「無論歡樂與艱難,我們都微笑面對,攜手並進!靜待春暖花開,一切都會好起來!」女性醫生護士在這場戰「疫」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在特殊的時期,她們衝到一線,因為工作需要剪去頭髮是護士們最外化的表現。
  • 「畫」淺情深:一線護士手繪戰「疫」點滴
    這是王楠畫在衛生紙上的簡筆畫。新華社發(錦州市中心醫院供圖)新華社瀋陽2月25日電(記者李錚、包昱涵)24日,一組畫就地取材的簡筆畫走紅網絡。認真查看患者CT片的醫生、仔細記錄患者病情變化的護士、負重20多斤的病區消殺工作人員……寥寥幾筆,生動勾勒出了一線醫務人員的戰「疫」點滴。簡筆畫的作者王楠是遼寧錦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重症監護病房的一名護士。2月10日,她被緊急調往遼寧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錦州中心參與救治工作,目前已在遼寧省抗擊新冠肺炎第一線奮戰了兩周的時間。這是王楠畫在衛生紙上的簡筆畫。
  • 7名護士媽媽集體斷奶奔赴一線:孩子對不起,請原諒我這次的「缺席」
    他們讓我發現:原來,人間不是不值得。湖北武漢,因為醫護人員嚴重不足,7名護士媽媽,集體為孩子斷奶奔赴一線,其中最大的寶寶10個月,最小的才4個月。圖片來源:大河網浙江杭州,護士張璇「攜子」堅守一線,同樣懷胎8個月的她,主動申請投入疫情防控。「我多頂一天班,就能為一線疫情防控多排班出一名人員。」樸實的話語讓人無比動容。圖片來源:浙青網除了這些準媽媽,還有很多媽媽志願奔赴一線。
  • 戰「疫」一線丨護士寫給襁褓中的孩子一封信: 對不起 我親愛的樂寶
    紅網時刻2月1日訊 (通訊員 李貴)「目前病毒肆虐,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請願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一線戰鬥中去,隨時聽從組織安排!」這是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護士王玲霞,在醫院發出號召組織對外支援醫療隊的當晚做出的決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並飽含熱淚寫下給還在襁褓中的孩子一封信。
  • 南京戰「疫」醫生:穿上防護服,兒子說我像太空人一樣帥!
    南京戰「疫」醫生:穿上防護服,兒子說我像太空人一樣帥!他的兒子覺得,老爸穿上防護服,就像太空人一樣帥。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供圖   中新網南京1月31日電 (記者 朱曉穎 通訊員 崔玉豔 程守勤)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陸遠,正在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南京市第二醫院湯山分院隔離病區工作。31日,他堅守在隔離病區的崗位上。「穿上防護服,兒子說我像太空人一樣帥!」
  • 記者連線|定州馳援藁城一線護士郝學娟和她的十天抗疫工作日記
    在石家莊抗疫工作中,最辛苦的還是一線的工作人員。這些來支援石家莊人民的白衣勇士們,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們的工作生活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感動?有什麼牽掛?有什麼期待?今天,記者就視頻連線河北定州市中醫院腦病科護士郝學娟,講述她的抗疫生活,並獲準在這裡公開她 10 天的工作日記。△勝利結束一天的戰鬥。2021.1.5 第一天 石家莊加油!
  • 抗疫攻堅,愛心轉產 山東聊城金號產業為抗疫一線趕製加工醫用隔離衣
    中宏網山東2月29日電(記者 劉新 攝影 趙玉國 劉明明)抗疫攻堅,疫情就是命令。春節期間,面對突如其來,來勢洶洶的疫情,山東金號家紡集團有限公司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嚴峻形式和各地醫院抗疫防控急需採購隔離服的實際情況,迅速決定轉產生產醫用一次性隔離衣。
  • 謝秀榮:為抗疫一線勇士添衣添防
    為了動員更多的職工快速上崗,1月30日,謝秀榮聯合車間生產骨幹趙林梅、王軍等人就向公司黨委和公司領導遞交了《防護服生產請戰書》:「當下新型肺炎疫情嚴峻,我們從電視裡手機上了解到許多前線工作人員都沒有防護服穿,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情。
  • 2歲孩子翻箱倒櫃找媽媽 抗疫護士:愛捉迷藏的兒子想我了
    2月8日,一個2歲小孩翻箱倒櫃找媽媽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稱孩子的媽媽是一名堅守在防疫一線的護士,已經14天未回家。隨後,紅星新聞記者經走訪證實,孩子媽媽叫何婷,是四川巴中市中心醫院感染科的一名護士,的確有14天未回家。何婷介紹,平時自己愛和兒子玩捉迷藏,她愛躲在衣櫃裡,孩子總是在柜子裡找自己。
  • 海南表彰677名一線抗疫優秀護士
    5月12日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今年我國主題為「致敬護士隊伍,攜手戰勝疫情」。當天,海南省慶祝國際護士節表彰大會在海南省衛健委舉行,向在一線抗疫中做出突出貢獻的677名優秀護士給予表彰。其中,支援湖北抗疫護士587名,海南省內抗疫一線護士90名。
  • 抗疫一線——她給測溫槍穿上了「花棉襖」
    作者:京東中美醫院京東中美醫院負責白廟檢查站的疫情排查任務,不畏天氣寒冷,不畏一線危險,京東中美醫院的白衣天使們24小時駐守在那裡。值守的手術室閆嬋副護士長面對排成長龍的車輛,情急之中用雙手捂著體溫槍反覆揉搓,用自已的體溫為體溫槍「保暖」,保證了體溫槍的正常使用,多次之後,閆嬋總結出了經驗,用多個體溫槍輪流使用,一個體溫槍使用一段時間後,將其放在自己攜帶的面套袖中保暖,待其溫度上升,再投入使用,這樣就能快速有效地開展排查,等到換班的人員來到後,她把這個方法告訴了接班的工作人員。
  • 仁濟醫院90後護士戴倩:讓青春在抗疫中綻放絢麗之花
    很榮幸代表上海458位援鄂的90後護士,代表火線入黨的55名90後的醫務工作者,匯報我們在疫情和考驗面前,用青春的力量展現青春的擔當。當時自己還不是黨員,但在一再要求下,我光榮地加入到第一個危重患者戰疫小分隊!還來不及體驗這一刻的小確幸就穿上厚厚的防護裝備,還沒開始工作就因為悶熱而體感不適。氣道護理、靜脈穿刺、臥位護理……這些平日裡習以為常的操作,在這裡卻無比的艱難。厚重防護服下笨拙的身型、雙層手套下木訥的雙手、防護眼鏡下霧氣朦朧的視線,讓我每做一步護理操作都喘得慌。
  • 同心抗疫,石家莊天使護士學校志願者在行動!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師瀟雅)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石家莊天使學校師生積極報名爭當志願者,投入到抗疫一線為居民做核酸檢測,經歷三天的努力,圓滿完成第一次採集。趙福林,共青團員,石家莊天使護士學校中醫教研室老師,6日上午,自己積極報名爭當志願者,深入抗疫一線,參加到合作路街道林蔭大院社區的核酸採樣工作中,負責所在小組的核酸樣本採集;秉承著我校「立德立行,至善至美」的校訓及「為社會服務」的理念,在與各單位工作組的共同努力下,截至1月8日晚,順利完成林蔭大院近萬名居民的核酸樣本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