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章律師:有償收養並非一定涉嫌犯罪!

2020-12-05 中國劉傑

作者:孫建章,律師

近日,中國經營報發表了一篇名為《「合法」收養後6天刑事立案:一個男嬰的「有償送養」之旅》的文章,「有償送養」「好心收養」是否構成兒童拐賣罪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案件回顧

今年4月20日,淄博市夫婦劉某、張某與運城市聞喜縣人李娟(化名)達成《送養收養協議》,約定李娟將她當日出生的兒子送給劉某、張某「收養」,李娟不得打擾他們的正常生活,「收養人」保證盡到責任和義務。她和丈夫為此支付了5.5萬元「感謝費」。

在此之前,劉某和張某已去臨淄區衛生健康局辦理了一份《收養人無子女情況證明》,稱劉某、張某於2017年結婚,婚後無子女,張某原發性不孕症。

其後,依據張某所持《報案證明》,臨淄區民政局於5月9日在當地報紙刊登《收養公告》:「望父母速來認領男嬰,60日內無人認領,將依法安置。」

60日後的7月10日,公告期止,無人認領。根據有關規定和程序,劉某、張某在臨淄區民政局辦理了《收養登記證》。《收養登記證》照片顯示,「以上收養符合《收養法》的規定」,孩子的身份是「非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兒童」。

劉某、張某到齊都派出所為孩子上了戶口,並辦理了社保卡。整套收養手續完成。

但是,就在6天之後,辦理完收養手續的張某,被以涉嫌收買拐賣兒童立案。從「合法」到「被立案」,僅僅相隔6天。

目前,對張某涉嫌收買被拐賣兒童一案,淄博警方非常重視,檢察院已經提前介入。但是,不同單位對如何定性看法不同。公安傾向於其涉嫌收買被拐賣兒童,檢方則傾向於民間抱養。

對於張某「有償收養」嬰兒的情況,7月16日,淄博市公安局臨淄分局出具《立案決定書》,決定對張某涉嫌收買被拐賣兒童立案偵查,該案尚無公開信息。

《立案決定書》 知情人供圖

在審判過程中,法院辨別其為「送養」還是拐賣的依據之一是被告人是否將出賣子女作為獲取非法利益的手段。另一依據是涉案金額,法院認為送養人李娟將新生嬰兒以明顯高於「營養費」「感謝費」的價格賣給他人,構成拐賣兒童罪。

律師解讀

京師刑委會副主任、刑民交叉法律部主任孫建章律師認為:送養人李娟和收養人張某的行為均不構成相應犯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條的規定,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是指不以出賣為目的,收買被拐賣兒童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被害兒童的人身不受買賣性,客觀方面表現為收買被拐賣、綁架的兒童的行為。

本案中:第一、送養人李娟是孩子的親生母親,不存在拐賣兒童的行為;第二、根據報導,李娟系殘障人士,且生活困難,符合收養法第五條第三項「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可以作為送養人」的規定。

針對張某的收養行為,也同樣不構成犯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條的規定,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的,構成收買被拐賣兒童罪。本罪侵犯的客體同樣是被害兒童的人身不受買賣性,客觀方面表現為收買被拐賣、綁架的兒童的行為,行為人在主觀方面是明知所收買的兒童是被他人拐賣的仍然收買。

也就是說,上述兩種犯罪行為,其侵害的對象都是「被拐騙」的兒童。由於本案的「交易對象」並不存在「被拐騙」的情況,故依據罪刑法定原則,該類行為並不構成相應犯罪。至於雙方之間存在的金錢交易,其性質如同婚姻前的「彩禮」,應視為自願的民事行為。

至於相關政府人員為張某提供虛假的相關文件,則是一種瀆職行為,應受行政或刑事處罰。

相關焦點

  • 律師:投放涉嫌犯罪
    浙江豐國律師事務所的陳松濤律師告訴錢報記者:「千萬別那麼幹,這就是犯罪,別被網文帶進監獄。」不喜歡狗的說,終於輪到揚眉吐氣的一天;而愛狗人士則稱其以暴制暴沒人性,而且還涉嫌教唆他人犯罪。9日,記者發現,該文已因用戶投訴「內容違規」,無法查看。這幾天,錢江晚報記者走訪了幾個小區,有遛狗的市民一聽到異煙肼,就很緊張,有的甚至說,誰敢投毒,就跟他拼命。
  • 網上有償收養小孩終究是一劑「後悔藥」
    顯然,僅就其對送養小孩「明碼標價」且動輒數萬元這點來看,已遠非是所謂「灰色交易」,而是地地道道的犯罪行為: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門聯合出臺的「關於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明確規定,為收取明顯不屬於「營養費」、「感謝費」的巨額錢財將子女「送」給他人的,應當以拐賣婦女、兒童罪論處。 更何況,此類「送養」可謂滿布陷阱。
  • 可能涉嫌違法犯罪!
    哪些收養行為會構成犯罪?如果想收養小孩,應該怎麼做才符合法律規定?正義網邀請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助理黃可嘉開講「檢察官公開課」,帶大家了解關於送養與收養的相關法律問題。而是否構成犯罪主要看兩點:第一,父母有沒有獲取明顯超過生育成本的費用;第二,父母有沒有把收養人的身份、能力和收養目的作為是否送養孩子的首要考量因素。 介紹送養孩子是「做善事」? 涉嫌違法犯罪!
  • 斬斷借收養名義買賣兒童的犯罪鏈條
    同年4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檢察院以崔某涉嫌拐賣兒童罪、張某涉嫌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向法院提起公訴。同年10月12日,該案在萬柏林區法院宣判,被告人崔某犯拐賣兒童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3萬元;被告人張某犯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由於養父張某稱在收買時不知道孩子是被拐賣兒童,且對其疼愛有加,引發社會對張某定罪量刑的討論。
  • 可能涉嫌違法犯罪
    哪些收養行為會構成犯罪?如果想收養小孩,應該怎麼做才符合法律規定?正義網邀請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助理黃可嘉開講「檢察官公開課」,帶大家了解關於送養與收養的相關法律問題。親生父母「送養」孩子,犯法嗎?
  • 「合法」收養後6天刑事立案:一個男嬰的「有償送養」之旅
    但是,在這則朋友圈發出兩個多月後,山東省淄博市警方以涉嫌收買拐賣兒童罪對張某刑事立案。張某是通過「有償」的方式,為「大壯」辦理了完整的收養手續,並完成戶籍申報。在戶口本上,張某夫婦成為了大壯的父母。在「有償送養」的案例中,收養手續如此齊全的並不多見。
  • 關於送養和收養 你知道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嗎?
    近日,備受社會關注的「企業高管涉嫌性侵養女案」引發人們對民間送養、非法收養的討論。關於送養和收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4月22日,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了北京盈科(太原)律師事務所刑事二部副主任王勇傑律師。  生父母不能任意將孩子送養  此類多發生在產生重大變故的家庭。有的父母離異後,都不想撫養孩子,想將孩子送人。
  • 福利院長有償搞假收養 助他人超生子女入戶
    一單行賄5萬—10萬元,皆被處以刑事處罰  為了規避計生政策,佛山南莊多名村民通過行賄韶關市曲江區社會福利院院長王某,從而取得假的收養證明,並順利為自己超生的兒女入戶。記者昨日從佛山市禪城區法院了解到,這些村民均因犯行賄罪,被刑事處罰,而王某則是被另案處理。
  • 「等深線」「合法」收養後6天刑事立案:一個男嬰的「有償送養」之旅
    但是,在這則朋友圈發出兩個多月後,山東省淄博市警方以涉嫌收買拐賣兒童罪對張某刑事立案。張某是通過「有償」的方式,為「大壯」辦理了完整的收養手續,並完成戶籍申報。在戶口本上,張某夫婦成為了大壯的父母。在「有償送養」的案例中,收養手續如此齊全的並不多見。
  • 員工因公司犯罪被刑事拘留,該如何維權?
    近期廣東普羅米修律師事務所律師接到不少市民的諮詢,稱其親屬由於在某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任職,因公司資金鍊斷裂而被公安機關立案,其親屬也被限制人身自由,詢問律師應該如何應對?本律師認為,即使公司涉嫌犯罪,作為一般員工,如果沒有進入公司的決策層面,通常不構成犯罪,不需要過度擔心。一般員工不應輕率認定為犯罪
  • 關於送養、收養,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針對生父母能否任意送養孩子、收養孩子需滿足的條件、收養關係能否解除、民間送養收取「感謝費」或者「營養費」的行為是否違法等問題,法報君採訪了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鄧雯芬律師,一起來聽聽律師怎麼說。1生父母能否任意將孩子送養?
  • 毒狗藥異煙肼「刷屏」倒逼中國養狗文明 律師:加害動物涉嫌犯罪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張新年律師認為,加害動物者視情況則可能涉嫌治安違法、甚至涉嫌故意毀壞財物罪。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犬只項目經理姚越表示,從全球經驗來看,簡單撲殺、毒殺犬只的行為對流浪犬只的控制並不奏效,並且會破壞已經形成的狂犬病免疫屏障,後果十分嚴重。
  • 賣親生孩子被公訴:判刑不如破除收養壟斷
    於是,一些家庭更傾向於「有償」收養孩子。此外,有學者發現,由於中國有收養和過繼的傳統,不少買方家長即使知道「親子買賣」違法,但只要確認孩子是「親生父母」賣的,也不認為這是真正的「拐賣」,甚至認為自己是在「做好事」,因為自己讓孩子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 律師提醒:可能涉嫌犯罪
    ◆黃某某因涉嫌逃稅罪,於2017年11月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6日被批准逮捕,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黃某某犯逃稅罪,向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通過審理認為,被告人黃某某歸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以從輕處罰。案發後,黃某某親屬代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已補繳全部稅款,可酌情對被告人黃祥耀從輕處罰。
  • 律師提醒:別被花鳥市場老闆忽悠 購買鸚鵡有法律風險!
    購買人工養殖的動物怎麼能涉嫌犯罪呢?知名刑辯律師、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梁雅麗表示,我國法律對此有明確規定。購買的瀕危野生動物,就算是人工馴養的,仍然屬於野生動物。我國是成文法國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是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過程中應當適用的辦案規範,本案應當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野生動物案件司法解釋。
  • 合法收養AB面:被家庭收養孤兒佔總數5.3%,律師稱部分法條已滯後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曾任中興通訊獨立董事、上市公司傑瑞股份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法務官的鮑毓明涉嫌性侵「養女」一事,引發全網關注。在關注事件本身外,鮑毓明和李星星(化名)的收養關係也引發網友質疑。此外,在辦理收養登記時,還需滿足收養年滿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收養人只能收養1名子女;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40周歲以上三個特殊條件。而對於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的,不受收養1名和無子女的限制。
  • 網絡收養嬰兒供不應求 送養人多要求補償10萬
    這些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生意」,一旦涉及金錢就很容易涉嫌犯罪,而大量的收養需求也促使這種網上鏈條大量存在。專家提醒,將網絡收養納入相關部門的正常監管已刻不容緩。南方日報記者 胥柏波 實習生 崔嘉祺  網絡收養孩子供不應求  在某群裡,活躍著296個家庭,其中送寶寶的只有10個左右,其他都是等著領養孩子的。
  • 網絡有償送養,與販賣兒童何異?
    第三隻眼  加快相關立法修訂,在強化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適當降低收養條件,仍很有必要。  「免費領送禮品19.9包郵」……看到這樣標題的QQ群,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網絡購物」。其中,被收養兒童身份信息只能通過收養登記中心或兒童福利機構查詢。  在媒體調查中,一些在做「網絡送養」生意的,都說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他們真的是孩子的生父母嗎?這些「為人父母者」都是因為「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嗎?網絡上的「一拍即合」,誰來證明真偽呢?
  • 異類爬寵興起寵蛙圈水有點深 律師:寵養不當或涉嫌犯罪
    律師說購買寵物得入神「為了自身和生態安全,不要盲目寵異求奇。」石塔律師事務所邵佳權律師提醒,購買寵物合法來源不明,萬一屬於保護動物級別還可能涉嫌犯罪,一些異寵的養殖條件較多,餵養不當丟棄等都可能對野外生態構成威脅,平時不要亂放生,家中有異寵不想養的,可以諮詢動物保護部門再進行處理。記者 孟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