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32斤肉?短面熊最重1.5噸,單挑恐狼群,從劍齒虎口中奪食

2020-12-03 騰訊網

距今200萬年前的冰川時期,美洲大陸上生活著一種掠食猛獸——短面熊。短面熊的體型龐大,既是熊科中的強者,也是頂級掠食者,還被譽為「陸地霸主」。短面熊早已滅絕,科學家只能通過化石進行研究分析。

短面熊屬於熊科、眼鏡熊亞科,又分為巨型短面熊、倭短面熊。短面熊到底有多強大?在面對劍齒虎、恐狼、美洲擬獅等兇悍猛獸時,會如何應對?

01最重1.5噸,站起來高4.8米,堪稱「熊中巨人」

在美洲大陸上,龐大的體型是短面熊的優勢,有時候仗著體型就能嚇跑其他獵食者。據考古資料顯示,成年短面熊平均體重大約900公斤,背部高約1.8米,站立起來高約3.6米,堪稱「熊中巨人」。在北美發現的最大的短面熊化石站立時高達4.8米,體重達到1.5噸。

雖然身軀雄壯,但胸腔較窄,四肢也出奇的修長,讓它可以大步流星地直線行走,而不會像今天的熊走路蹣跚。跑起來速度更快,動作更敏捷,而且耐力好。

從短面熊的頭骨化石看,它是個骨骼清奇的熊。面頰寬闊,吻部比較短,因為鼻子和顎骨相對於現代的熊都要短,所以才被稱為「短面熊」。

在巨型短面熊的嘴巴中,最顯眼的是粗壯彎曲的犬齒,以及粗大的臼齒,配上發達的咬肌,可想而知咬合力大,殺傷力強。此外,它的眼眶孔直徑等於棕熊的兩倍,具有很不錯的視力;鼻孔也很大,說明它的嗅覺也十分靈敏。

02每天要吃32斤肉,捕獵野牛一巴掌將其打倒

200萬年前的北美生存環境惡劣,強悍的獵食動物有恐狼、劍齒虎、美洲擬獅、古棕熊等,每一個都不是吃素,各自都有自己的「絕技」。但短面熊卻能在眾多猛獸中,坐上「最可怕的獵食者」的寶座。

為了生存,短面熊每天要吃大約32斤重的肉,當時美洲大陸上絕大多數哺乳動物都在它的食譜上,不挑吃,沒有新鮮的肉,就吃腐肉。當然了,短面熊最愛吃的美洲野牛和大角野牛,因此還被稱為「噬牛熊」,真夠霸氣的!

科學家通過化石分析發現,短面熊喜歡獨居,雌獸與雄獸,只有在交配期才會成雙成對,平常都是「獨行俠」。而且雌獸在哺育幼崽期間,無暇捕食,就會找些腐肉來填肚子。在2010年的一項研究中得出一個結論,短面熊是機會主義的雜食動物。

那麼短面熊如何狩獵體型健壯的野牛?發達的犬齒,修長的四肢,與龐大的身體結構,讓短面熊具有強大的爆發力和速度。

它們通過類似狼的追逐,消耗野牛的體力,用粗大的前肢拍打野牛的頭,一掌就能將野牛拍倒在地,然後咬住野牛。而不是像棕熊捕獵,用蠻力捕到獵物。

在2010年的一項研究中,人們得出了可信度比較高的一項結論,那就是它跟現代的熊一樣,都是機會主義的雜食動物,既不是超級捕食者,也不是純粹的「清道夫」,但與現代熊類相比,佔短面熊飲食結構的比重要大許多。

03單挑恐狼群,從劍齒虎口中奪食,還會攻擊猛獁象幼崽

因為吃得多,短面熊每天都要奔波在捕食的路上,而猛獸之間常常因為爭奪食物而發生爭鬥,尤其是與恐狼、劍齒虎、美洲擬獅之間的爭鬥尤其激烈。

恐狼擅長團體作戰,戰鬥力驚人,但它們最怕遇到短面熊了。短面熊個頭大,力量大,行動敏捷,而且它皮粗肉厚,就算被咬了也不會受到太大傷害。就算恐狼輪番上陣,圍攻襲擊也不怕。一個短面熊,單挑一群恐狼,遊刃有餘。

短面熊還很蠻橫,常會從劍齒虎口中奪食。科學家還原當時的情景,3隻劍齒虎正在啃食一頭肥美的野牛,短面熊從遠處跑來,張大嘴巴咆哮,還揮動前肢威脅劍齒虎,而劍齒虎不願退讓,就打起來了。

不過,沒一會兒一隻劍齒虎就被打飛了,趕緊爬起來跑了,其餘2隻劍齒虎也趕緊跑了,短面熊心安理得地享受美食。它鋒利的犬齒輕易就能撕開野牛皮,它粗大的臼齒能把動物骨骼碾碎吞了。

短面熊經常幹「打劫」獵物的事兒,靠著巨大的體型優勢,嚇跑其他的獵食者,不用動手就能獲取食物。

如果有機會,還會攻擊猛獁象的幼崽,所以猛獁象母獸對短面熊是恨之入骨,不讓自己的幼崽亂跑,以防短面熊趁自己不在欺負幼崽。

04短面熊為什麼滅絕了?

大約1.1萬年前,北美的陸地霸主短面熊滅絕了!在這片陸地上,短面熊幾乎沒有敵手,是什麼原因導致滅絕?

據科學家研究推測出幾個原因:一是人類進入北美,帶來了狂犬病、結核病等病菌,北美洲巨型動物難以抵禦這些疾病,加上當時人類已經熟練使用長矛等武器,短面熊在雙重打擊下走向滅絕。

二是來自同類的競爭,倭短面熊的滅絕可能是因為與黑熊、古棕熊之間的競爭。

三是氣候的變化,食物的缺乏。食草動物數量降低,生態鏈最頂端的獵食者食物缺乏,難以存活。

不過,科學家還發現,短面熊滅絕後,古棕熊趁機佔據了其留下的生態位。這說明,短面熊的滅絕,還有著未知的原因,有待發現。

結語

這麼兇猛的短面熊都滅絕了,想想人類自己吧。即使你再強大,也不能為所欲為,任意破壞地球。如果人類再不抑制住自己膨脹的欲望,結果很有可能與短面熊一個樣。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大自然雜誌、人與自然雜誌、科學通報雜誌、科學時報、中國綠色時報、美國國家地理、中國地理

相關焦點

  • 單挑恐狼群,攻擊猛獁象,從劍齒虎口中奪食,短面熊為何就滅絕了
    01最重1.5噸,站起來高4.8米,堪稱「熊中巨人」在美洲大陸上,龐大的體型是短面熊的優勢,02每天要吃32斤肉,捕獵野牛一巴掌將其打倒200萬年前的北美生存環境惡劣,強悍的獵食動物有恐狼但短面熊卻能在眾多猛獸中,坐上「最可怕的獵食者」的寶座。為了生存,短面熊每天要吃大約32斤重的肉,當時美洲大陸上絕大多數哺乳動物都在它的食譜上,不挑吃,沒有新鮮的肉,就吃腐肉。當然了,短面熊最愛吃的美洲野牛和大角野牛,因此還被稱為「噬牛熊」,真夠霸氣的!科學家通過化石分析發現,短面熊喜歡獨居,雌獸與雄獸,只有在交配期才會成雙成對,平常都是「獨行俠」。
  • 巨型短面熊,史前北境之王,自恐龍後最兇猛的陸地霸主!
    不久前結束的NBA總決賽中,多倫多猛龍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北境之王。但若要從動物裡選出一個「北境之王」,那非巨型短面熊莫屬。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是美洲大陸上生活的短面熊屬下的一個品種,也是迄今地球上出現的體型最大的熊,大約1.1萬年前滅絕。
  • 重半噸敢獵殺1噸重的野牛,還不懼短面熊
    殘暴獅可以稱得上是美洲大陸的最大頂級掠食者,在貓科猛獸中絕對是龐然大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約3.4萬年到1.1萬年前,殘暴獅在美洲的分布很廣,最北近北極圈附近,再到阿拉斯加及加拿大育空地區廣袤的平原,向南一直延伸到秘魯的安第斯山脈。
  • 北美第一猛獸短面熊因何滅絕?原因難以置信
    不過,要論北美哺乳動物的武力值排行,棕熊還排不上號,北美大陸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陸生食肉哺乳動物,名叫短面熊。一般我們見得多的熊是這樣的:在電影《荒野獵人》中,野熊也給我們展示了可愛憨厚之外的本性。但是,跟短面熊比起來,這種「兇狠」都是小朋友過家家。
  • 200萬年前的「噬牛熊」,雄踞美州百萬年,到底有多可怕?
    他是單挑恐狼群的史前猛獸,是攻擊猛獁象,擅長虎口奪食的萬獸之王。今短面熊有時被稱為噬牛熊或者熊齒獸,這種熊,體型大得驚人。當他站立時有四米高,身體長5米,重量接近1噸,遠比現代灰熊更加高的。除了體型巨大,短面熊還有兩個特點,畢竟生逢亂世怎麼能沒有點保命的優勢?
  • 地球上最「強」的熊,體重2.7噸身高5米,卻因人類而滅亡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大自然是很神秘地,在大自然中不僅生活著人類,還有各種的珍稀動植物,因我們平常生活中見到的很少,所以並不了解。眾所周知,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入肉強食的社會,你只有足夠厲害,才有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不然就要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了,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大自然中戰鬥力最強的是北極熊,速度快,咬合力強。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巨熊,戰鬥力可是比北極熊還要厲害的。它就是短面熊,是200萬年前,美洲大陸上最可怕的頂級掠食者,主要以美洲的野牛和大角野牛為食。
  • 巨型短面熊:史前北美真正的北境之王
    體型最大的肉食性哺乳動物,其體長3至3.5米,高1.5至1.8米,站起來時高度達到3.5至3.7米,體重900公斤。曾經發現的最大的巨型短面熊站立高度達到4米,體重更是超過1噸。巨型短面熊比今天的棕熊和北極熊都要大。
  • 戴眼鏡的安第斯熊,祖先是巨型短面熊,跟大熊貓血緣最親
    這種適應能力,與它們的食性息息相關,雖然與其他熊科動物體型差異很大,它們也是有自己的強項的,擁有熊科動物中最大的顴腳肌,這樣的肌肉組織比最愛吃竹子的大熊貓還要發達,加上安第斯熊的鈍齒,養成了它們食草的特性。
  • 古生物學家分析:巨型短面熊與霸王龍正面廝殺,最後誰是王者呢?
    巨型短臉熊是南美洲歷史上最偉大的熊科動物,霸王龍是恐龍時代最強壯的食肉動物之一。這兩隻動物之間的碰撞肯定很有趣。然而,遺憾的是,這隻巨大的短臉熊生活在200萬年前,而霸王龍生活在6500萬年前。因此,這兩種動物屬於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有相交的一天。但是,根據問答原則,我們只是比較兩種動物的基本數據和習性。
  • 古生物學家分析:巨型短面熊與霸王龍正面廝殺,最後誰是王者呢?
    具體來說,有兩種叫做巨形短臉熊的動物,一種是北美洲的巨形短臉熊,另一種是南美洲的巨型短臉熊。這兩種巨大短臉熊的生存年代和地區有很大差異。南美巨型短面熊南美巨大短臉熊又稱南美西細齒巨熊,是南美史上最大的熊科動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食哺乳動物。
  • 史前巨熊的體型有多大?最大可達兩噸!
    而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可是一種龐然大物,頭骨長度有52釐米,估計體重可達1.1噸,肩高可達1.7米。在密蘇裡州的一個史前洞穴裡發現了4.6米高的抓痕,據專家分析這是一隻站起來足有3.7米高的巨型短面熊留下的。巨型短面熊是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熊類,也是當時北美佔優勢的熊類。
  • 跨越時空的史前王者對決:泰坦巨蟒和霸王龍、劍齒虎、短面熊
    1.泰坦蟒主要活動於現在的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距今6000-5800萬年前,屬於歷史上最大的蛇類;2.霸王龍生活在6850-6500萬年前,差不多是最晚滅絕的非鳥類恐龍之一;3.短面熊大約生活在200
  • 北極圈發現殘暴獅,長4米重半噸,獵野牛暴打刃齒虎,不懼短面熊
    殘暴獅可以稱得上是美洲大陸的最大頂級掠食者,在貓科猛獸中絕對是龐然大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約3.4萬年到1.1萬年前,殘暴獅在美洲的分布很廣,最北近北極圈附近,再到阿拉斯加及加拿大育空地區廣袤的平原,向南一直延伸到秘魯的安第斯山脈。
  • 巨型短面熊能否與霸王龍一較高下?為什麼?
    由於其與南美眼鏡熊是近親,所以在生物學分類上,南美細齒巨熊被劃入了熊科眼鏡熊亞科下。在當時的南美洲,並不是只有巨型短面熊這一種食肉動物,這裡生活這許多大型的食肉動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南美混亂刃齒虎、致命刃齒虎等等,這些動物與南美巨型短面熊屬於統一生態位的競爭者。但是,南美巨型短面熊憑藉著龐大的體型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 消失的史前巨獸——短面熊,冰川時期的最強者!它有多強悍?
    巨型短面熊四肢著地時肩高接近1.7米,而當其用後肢站立起來時則要超過3.4米,比已知最大的阿拉斯加棕熊還要高(最大者甚至高達4.3米)。但它們就其個頭而言並不算重,因為其四肢和身體結構較為「苗條」。據估算,即使在「貼秋膘」的時節,巨型短面熊的平均體重也僅為700千克左右,比最大的阿拉斯加棕熊要輕些。
  • 40天長到5斤重 抗生素當飯吃 速成白羽雞黑幕
    速成雞主要是指白羽雞,其養殖期短、肉質嫩,便於分割烹飪,在我國養殖量非常大,山東省是白羽雞的養殖大省。白羽雞一般餵養40天左右出欄,平均體重可達5.5斤,保持雞快速生長的秘訣之一就在於24小時不間斷照明,這主要是為了讓雞多吃,吃得越多,雞就長得越快。濰坊高密市小遲家莊養雞場的張老闆說,從三十克重的雞苗長到五斤只要40天,大的能長到六七斤。
  • 十大最兇惡的遠古巨獸,每一個放到現代都可以引起災難的怪獸!
    泰坦蟒是遠古時代的一種蟒蛇,也是目前已知史上最大的蛇類,泰坦蟒平均體長達10~15米,最大重達2.8噸。恐龍滅絕之後,其它掠食者為爭奪霸權互相殘殺。史前動物泰坦蟒以其強大的實力與巨大的體型,成為了當時最大的肉食動物.
  • 冰川時期的強者,短面熊是一種怎樣的古生物?
    在遙遠的冰川時期,地球上生活著大量體型龐大的獵食者,而在眾多的獵食者中,有一種體型巨大的熊類,雄踞在美洲大陸上,據研究,它們可能是當時地球上最強大的食肉動物,它就是短面熊。廣義上的短面熊指的是短面熊屬裡面的物種,包含了巨型短面熊、倭短面熊,而我們常說的短面熊,則指的是北美巨型短面熊,為了方面,以下文中若沒有加以說明,所提及的短面熊皆指此類。
  • 地球上史前十大最強悍的動物,光看照片就嚇哭!
    短面熊生活在距今200萬年前的在美洲大陸上一種可怕的掠食動物。由於它們的主要獵物為美洲野牛和大角野牛,故有時被稱為「噬牛熊」。短面熊在北美洲和南美洲都曾經存在過,當時的北美短面熊主要包括兩個品種:Arctodus simus(巨型短面熊)和Arctodus pristinus(倭短面熊)。而在南美巨型短面熊方面,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古生物學家發現迄今地球上體型最大的熊。這種史前Arctotherium(南美巨型短面熊)平均體重達到1600~1700公斤,站立時高度可達到4.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