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發現6條"寶貝" 當地人不識版納魚螈以為是蛇

2021-01-08 廣西新聞網

2010年09月15日 06:36 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作者:趙勁松 張秀娟 編輯:王文英

  

版納魚螈。

  版納魚螈是世界瀕危珍稀兩棲動物,蚓螈目唯一代表物種,1991年列入廣西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和雲南少數地區,數量極為稀少。從2004年開始,玉林師院化生系副主任李桂芬副教授和她所帶領的桂東南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和利用研究所人員,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北流市找到這一珍稀物種。

  傳說中的寶貝,在北流發現

  「第一次在野外找到時,我不敢確定這就是版納魚螈,對照資料圖片很久才確定,我難以形容當時有多興奮。」9月13日上午,李桂芬副教授在實驗室裡,回憶起當年第一次發現版納魚螈時,依然激動不已。

  李桂芬說,她還在廣西師範大學讀書時,就聽老師提起過這個稀有物種,並稱在玉林見過,但國內一些研究兩棲動物的老專家都沒有親眼見過,更不用說研究了。對這個物種的描述,書上也只是簡單幾句話。可以說,版納魚螈是一個尚待研究的空白領域。

  老師當年的那幾句話,勾起了李桂芬的好奇心,到玉林師院工作後,利用國內外僅有的一些資料,她分析認為玉林有適宜版納魚螈生活的環境,於是開始艱難的「尋寶」過程。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1年的野外「尋寶」,她終於在北流市找到了6條「寶貝」——版納魚螈。

  研究6年,報告震驚學術界

  「特意在實驗室裝了空調,熱了開冷氣,冷了開暖氣,比『伺候』人還要小心。」李桂芬說,將版納魚螈帶回實驗室後,她訂做了一個大魚缸,又去野外挖取泥土,模擬版納魚螈的生活環境,平時投放蚯蚓進行餵養,採回的「寶貝」就這樣活了下來。此後,她和貝永建博士等老師先後赴雲南西雙版納、廣東陽春等地找到了多條版納魚螈,帶回實驗室做對比研究。

  記者在實驗室看到,魚缸裡有水有土,泥土上有很多洞穴,幾條既似蚯蚓又像蛇的動物伸出頭向外探望。「這就是版納魚螈,它們是一種夜行動物,白天多在休息,晚上出來覓食和活動。」貝老師從魚缸裡抓出一條告訴記者,版納魚螈是中國蚓螈目兩棲類的唯一代表,體表呈棕褐色,從頭側至體末端各有一條黃色寬縱紋,頭部略扁平,前端兩側有一對鼻孔,嗅覺靈敏,頭、頸區分不明顯,四肢和帶骨均退化消失,體表富有粘液腺。

  「當地人不知道這是珍稀動物,以為是蛇將其打死,這些是我們收集的屍體標本,有很大的研究價值。」貝老師說,當地村民打死這些版納魚螈後,他們去找了回來,解剖後進行研究,解密了版納魚螈的形態和內部結構。

  今年8月,在桂林召開的「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學術研討會」上,當李桂芬和貝老師將版納魚螈的照片和視頻發布在大屏幕上做報告時,全國研究兩棲動物的專家驚呆了,北大一位教授感嘆:「我研究了一輩子動物都沒有親眼見過,你們竟然找到活體並且做了幾年的研究,了不起。」



相關焦點

  • 廣西現世界瀕危珍惜動物 當地人不識誤當蛇(圖)
    版納魚螈。  北流發現6條"寶貝" 當地人不識版納魚螈以為是蛇  版納魚螈是世界瀕危珍稀兩棲動物,蚓螈目唯一代表物種,1991年列入廣西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和雲南少數地區,數量極為稀少。
  • 科學家在廣西發現6條瀕危珍稀兩棲動物版納魚螈
    傳說中的寶貝,在北流發現  「第一次在野外找到時,我不敢確定這就是版納魚螈,對照資料圖片很久才確定,我難以形容當時有多興奮。」9月13日上午,李桂芬副教授在實驗室裡,回憶起當年第一次發現版納魚螈時,依然激動不已。
  • 廣東佛山發現超億年物種版納魚螈(圖)
    記者張宇傑 攝全身左右有金黃色花紋長相既像蚯蚓又像蛇業界估計僅餘四百餘條專家稱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本報佛山訊 (記者李傳智)這幾天,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水井村熱鬧極了,90多歲的老人,兩歲大的孩童,都圍在兩條既像蚯蚓又像蛇的小怪物旁
  • 超億年物種版納魚螈出現 像蚯蚓也像蛇(圖)
    記者張宇傑 攝  全身左右有金黃色花紋  長相既像蚯蚓又像蛇  業界估計僅餘四百餘條  專家稱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本報佛山訊 (記者 李傳智) 這幾天,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水井村熱鬧極了,90多歲的老人,兩歲大的孩童,都圍在兩條既像蚯蚓又像蛇的小怪物旁,既興奮又好奇。
  • 南寧周邊發現「活化石」版納魚螈(圖)
    此次調查中發現的版納魚螈。9月19日,南寧市動物園披露該園所承擔的一項全國第二次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的階段性成果,表示在南寧周邊發現數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其中包括「活化石」版納魚螈,以及2015年新發布物種——廣西瞼虎等。
  • 廣東佛山現身 珍稀動物版納魚螈 與娃娃魚一般古老
    此次調查中,共記錄到19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如白鷳、蛇雕、黑冠鵑隼、紅隼等。爬行類動物中,有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1種,即蟒蛇;有廣東省重點保護動物1種,平胸龜。需要注意的是,《成果》稱,佛山爬行類的瀕危程度極高。兩棲類動物中,優勢種有10種,分別為黑眶蟾蜍、沼蛙、花狹口蛙等;常見種有6種,分別是花臭蛙、棘胸蛙等;稀有種10種,包括版納魚螈、中華大蟾蜍等。
  • 南寧發現有活化石之稱的版納魚螈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南寧發現有活化石之稱的版納魚螈&nbsp&nbsp&nbsp&nbsp昨日,中國動物園協會中南協作區和西北協作區2017年年會在南寧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南和西北兩大協作區首次聯合召開,並由南寧動物園承辦。
  • 中國唯一蛇島,2萬條蛇飲水服務?當地人:太高興了
    旅遊和旅行的最大區別在於:旅遊僅僅是用雙腳與眼晴,而旅行還要帶上靈魂和夢想文章分類|旅行見聞文章字數|864字,閱讀約2分鐘中國唯一蛇島,2萬條蛇喝專人端的水?當地人:幸福好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不僅有名山大川,也有許多聞名遐邇的島嶼,有的島嶼被人為地開發成旅遊勝地,也有少數島嶼獨立存在,不適合人類生存。這些島嶼可能用於科學研究。中國有一個蛇島,共有兩萬條蛇。相信大家都知道,蛇的毒性很大,不適合發展成旅遊景點,所以只好拿來做科學研究。今天和大家分享:中國唯一的蛇島,兩萬條蛇喝專人端的水?當地人:好幸福啊!。蛇島位於大連旅順。
  • 科學網—雨林神物「兩頭蛇」
    版納魚螈是一種兩棲類動物,卻沒有腳,屬於蚓螈目魚螈科。一直以來都是一種神秘莫測的動物,很少見其蹤影,即便是科研人員也不容易發現它。 原因有二:一是它晝伏夜出,不容易被發現;二是數量少,分布狹窄,常常生活在溪流邊或水田邊,營穴居生活,所以更難得一見。 我只見過標本,並未見過活物。
  • 三條蛇眉銅魚的發現地,竟是一條出水龍
    《盜墓筆記》中為什麼有三條蛇眉銅魚?這三條蛇眉銅魚都出自哪裡?第一條,山東七星魯王宮這是吳邪頭一次下墓,吳邪從大金牙處得到了戰國帛書的影印材料,三叔破解出了一幅古墓地圖。三叔帶著吳邪、張起靈,潘子和大奎一起去的。途中經過水路屍洞,吳邪險些被冤魂附身。
  • 吉林通化驚現雙頭蛇 當地人俗稱「野雞脖子」
    雙頭蛇 一條20多釐米長的小蛇,紅黃相間的花紋,長著兩個小腦袋,不時地吐著紅色的芯子,讓人看了又驚又奇日前,在通化縣虎馬嶺村一個工地排水溝旁,有人發現了一條雙頭蛇。近日,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很多人都轉載在通化縣發現雙頭蛇的消息,記者輾轉聯繫到了發這條微博的周先生。周先生是通化縣民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前幾天他們在通化縣虎馬嶺村一個工地排水溝旁發現了條雙頭蛇。
  • 廣西北流:「好人社會」的精神沃土
    北流民間濃濃的公益慈善氛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地方政府傳承嶺南文化的精髓,春風化雨地推進感恩教育,抓好基層和諧建設,為形成「好人社會」培育出了深刻厚重的精神沃土。  政府重商扶商 點燃鄉土情結  在北流採訪,記者發現了一個現象:在該市舉行的大型慈善捐款活動上,北流市外出創業的商家都是捐款數額最大的群體,能把在外鄉辛苦打拼積累而來的財富一次次向家鄉人民慷慨解囊,這更多包含著血濃於水的遊子情懷、鄉土情結。  北流,承襲嶺南文化,自古有重商的傳統,民間有著濃鬱的鄉土情結。
  • 女子家中爬出6條蛇 衛生間內瀰漫著臭味
    4月21日,她家的衛生間爬出了6條蛇!兩條蛇被她用木棍趕了出去楊大姐,48歲,家住金華永康龍山鎮。當天早上6點,楊大姐起床上衛生間,推開門,嚇一跳,地上居然有兩條蛇。「一開始,我們以為是老鼠,但仔細想想,老鼠應該跑得比較快,但那個聲音是窸窸窣窣,不是那種很大的響動,加上早上衛生間那兩條蛇,我們就懷疑天花板上的也是蛇。」楊大姐說。
  • ...發現蛇!朝暉消防這個月就抓了6條,為啥最近蛇頻頻出沒,專家有說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謝春暉 章然 通訊員 吳夢莉今天(4月14日)上午,杭州人的朋友圈被兩條蛇的新聞刷屏了。就在小時新聞記者和野生動物救助團隊將兩條蛇安頓到杭州野生動物園時,杭州朝暉消防救援站的消防隊員也來報料了。
  • 臺媒:泰漁民河邊撒網捕魚 卻撈起6條大蟒蛇
    動保團體得知此事後便前往查看情形,一拉起來發現不只1、2條,而是至少5、6條交纏在一起,因此緊急通知加派人力,最後把蛇放回叢林。漁民原本在河邊設置魚網,隔天傍晚才到回去收網,拿起來時發現很費力,心裡覺得一定是大豐收,非常高興,沒想到浮出水面仔細一看,竟然是滿滿的一大籃蛇糾纏在一起,而一條魚也沒有。他嚇得丟了網子拔腿就跑,尋求動保團體協助。
  • 美國女子喜搬新家 半年發現百條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日報導,美國女子安吉•惠特莉六個月前搬進明尼蘇達州的新家,卻發現近百條蛇早已在此安家落戶。安吉進了家門收拾行李,過了45分鐘後發現有不速之客——一條緩緩穿行的蛇入侵了她的臥室。
  • 神奇寶貝寫實畫風:裂空坐像條蛇,烈咬陸鯊看著超級搞笑
    在神奇寶貝中有很多神奇寶貝,看著都非常的好看,但是因為畫風的關係,他們看著大部分都非常的可愛,即使是非常兇殘的神奇寶貝,看著也沒有多嚇人,但是這種神奇寶貝如果在現實中的時候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寫實版神奇寶貝:神奇寶貝寫實畫風:裂空座像條蛇,烈咬陸鯊看著超級搞笑裂空座可以說是一支非常強力的神奇寶貝,他的實力可以說是凌駕在大部分神奇寶貝之上的,即使是很多神獸也不夠他用盡全力去戰鬥的。而且它的外形非常的像是中國的神龍,所以外形這一項也給他加分了很多。並且裂空座,還可以自己進行超級進化,實力更是異常強大。
  • 泰漁民河邊撒網捕魚撈起6條大蟒蛇 糾纏成團(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原標題:臺媒:泰漁民河邊撒網捕魚 卻撈起6條大蟒蛇(圖)參考消息網2月5日報導 臺媒稱,泰國中部巴真武裡省有位漁民在河裡設陷阱捕魚,隔天傍晚收網時卻撈起一大堆蟒蛇,嚇得連忙逃跑,魚網也不要了直接丟在原地。動保團體得知此事後便前往查看情形,一拉起來發現不只1、2條,而是至少5、6條交纏在一起,因此緊急通知加派人力,最後把蛇放回叢林。
  • 這些蛇,澳大利亞當地人都沒法制住!
    這些蛇,澳大利亞當地人都沒法制住!聽到毒蛇是不是瞬間就覺得毛骨悚然呢?反正小編是,現在汗毛就已經豎起來了。下面小編還是盤點了澳大利亞最強的幾種毒蛇,趕緊來看看都有哪些呢?紅腹伊澳蛇背部呈黑色而腹部為紅色紅腹伊澳蛇,分布於澳大利亞東海岸和東南部,含有劇毒。體長一般在1.5-1.7米之間,主要生活在雨林或者堤壩附近,這種蛇的毒性非常強,主要以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在交配季節時,這種蛇的雄性會展開激烈的打鬥來爭奪交配權。
  • 重慶綦江發現「史前巨蚯蚓」 像蛇一樣長(組圖)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黃豔春 實習生 郭女 文 重慶晚報記者 史宗偉 實習生 周邦靜 攝  釣魚人尋蚯蚓作釣餌,以為遇到蛇了  薄刀嶺水庫屬飲用水源,周邊樹高林密,受落葉深度可沒腳的影響,大壩至水庫管理站一帶土壤異常肥沃。  上周,眾多釣魚人來這裡垂釣。期間,有人尋蚯蚓作釣餌,搬動水庫邊灌木叢邊石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