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媽媽送給寶寶的第一份最珍貴的禮物,但總有一些寶寶沒那麼幸運,因為各種原因,沒辦法喝上母乳,雙胞胎圓圈兄弟就是其二,一滴母乳都沒有喝過。
群裡也有不少媽媽提到沒有母乳和不能餵母乳的無奈和遺憾,同時也為沒有給寶寶們餵母乳,擔心長不大而感到異常焦慮。
圓圈兄弟是喝配方奶長大的,今天這篇就來談談雙胞胎的純配方奶餵養,文章有點長,我列了個大綱,大家可選擇性閱讀:
奶粉的選擇奶瓶奶嘴和消毒鍋雙胞胎的奶量外出喝奶怎麼辦?夜間喝奶怎麼辦?雙胞胎純配方奶餵養的誤區:盲目追趕式餵養純配方奶餵養的好處和壞處寄語(餵奶路上打雞血專用)
【01】
奶粉的選擇
圓圈喝過的奶粉品牌有三種:美素佳兒港版,喜寶港版,雀巢能恩大陸版。
0—1.5歲:美素佳兒港版,這是個瘋狂喝奶的階段,我記得當時奶粉罐子佔據了大廳的半壁江山。
1.5—3.5歲:據說美素佳兒太甜了,聽說喜寶好,於是就換了價格更貴的喜寶,至於具體哪裡好,我也不清楚!主要是當時經濟條件稍好了,有錢任性了,只要說是喝了對兒子們的成長更有好處的就買了!
至於雀巢能恩,其實只吃過一罐,他們在一歲多經歷了一場輪狀病毒感染,症狀就是嘔吐拉稀發燒,吃啥吐啥,在小區一奶奶的介紹下買了能恩,也不知道是不是快要好了,還是咋滴,好像拉稀確實有所緩解了!
對於選什麼品牌的奶粉,我沒有經驗傳授,我本身就很迷糊這個品牌問題,換過兩次品牌的奶粉都是跟風買的。
比如,我只是聽說美素佳兒在香港很暢銷,經常斷貨,想想那麼多人買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於是就加入了去香港搶購美素佳兒的隊伍。
網上有很多奶粉品牌的測評,我從來沒看過,也沒有對比過,所謂成分添加劑,我也不了解,而我也不打算去深究,畢竟,像我這種數理化經常在合格線外的外行人去研究那些DHA,磷脂,蛋白,酶...基本上是浪!費!表!情!
當然,如果你是新手父母,純小白一枚,可以適當參考也無妨,還是有點幫助的哈!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最終選了什麼品牌的奶粉,奶粉的購買渠道很關鍵。我們正好處在海淘,代購,網上旗艦店….風起雲湧的大時代,請一定要保證購買來源,也許你千辛萬苦等來的那些漂洋過海而來的奶粉就在哪個偏僻角落的加工廠出現了!
這也是為何我選擇了最原始,最艱難的方式:去香港背奶粉,我不敢說那肯定是真貨,但至少我買到毒奶粉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
在此,順便提下早產兒奶粉。
圓圈屬於早產兒,出院時醫生建議喝早產兒奶粉,但我沒有遵醫囑,理由如下:
圓圈出生體重有5斤以上,評分達標,有35周+的胎齡,不算早產太多。家裡已經囤好了美素,扔掉太可惜了!醫院推薦的惠氏早產兒奶粉好像不咋滴,且本人堅持貫徹不給孩兒們吃國產奶粉的方針政策。後期轉奶怕是很麻煩,接受還是排斥?又是一場持久戰,怕!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作祟:早產兒奶粉都是智商稅。
沒有最好的奶粉,只有最適合的奶粉,雙胞胎喝什麼奶粉與當時家庭收支情況直接掛鈎,因為奶粉這塊真的很燒錢,其實也沒啥好糾結的了,看經濟狀況量力而行,選性比價高的大品牌,找正規渠道就對了!
【02】
奶瓶奶嘴和消毒鍋
純配方餵養的寶寶需要哪些必備用品?《10個媽媽8個暈,雙胞胎寶寶的奶瓶奶嘴選好了嗎》這篇有詳細介紹,可以參考下!這裡就不囉嗦了。個人建議,純配方奶餵養比較適合用玻璃奶瓶。
玻璃奶瓶可以幫助你快速感知到水溫,一旦衝奶衝出經驗來,只要摸一下瓶身就知道是否合適,這一舉動為快速衝泡奶粉助力不少。
不要小看衝泡奶粉的技巧,這對於同時要餵兩個雙胞胎寶寶的家庭來說,時間就是生命。
你必須了解一個真相就是:雙胞胎同時餓了吵奶喝,那種撕心裂肺二重奏式的哭泣,真的讓人聽了會心碎,肝疼,胃脹,腦炸…
奶瓶奶嘴消毒問題,最經濟實惠就是用買個大鍋把奶瓶奶嘴放進去煮,想要一勞永逸,就買奶瓶專用消毒鍋等輔助用品。
提個醒:每個商品存在都有其市場需求和價值,就看適不適用於你,但很肯定的是,消毒鍋最終淪為閒置物或者壓箱底的機率特別高!
【03】
雙胞胎的奶量
初月齡:圓圈剛出院回家的前3天,奶量少得可憐,醫生建議每頓喝60ML,但實際是時多時少,喝奶間隔時間也不固定,因為他們大多數情況下都在睡,每次醒來就餵一點,有時候沒喝完就睡了, 晃都晃不醒,我們沒有經驗,完全是暈的!
慢慢摸索到一些規律後,開始按需餵養,只要他們睡醒了就餵奶,60ml—90ml不等,每天餵6--8次。
注意這裡有個小細節,每次喝完奶,我會給他們餵一小勺溫水。
關於寶寶要不要餵水,說法不一,我給餵水的原因有點滑稽,擔心他們喝奶粉喝多了,容易長蛀牙,所以要餵點水把口腔內的殘餘奶汁稀釋掉。
2月齡:每頓90ml—120ml,一天5—6次,間隔2—3個小時。3--6月齡:每頓120ml—150ml,一天4—5次,間隔2—3小時。6--9月齡:每頓150ml—180Ml,有時210ml,一天3—4次,喝奶不固定,因為開始添加輔食了,有點凌亂!一般會依據輔食攝入量增減奶量和間隔時間。9—12月齡:每頓120ml—150Ml,一天3--4次,開始固定時間吃輔食,如迷糊,星星麵條,雞蛋,碎肉泥...奶量相應減少。12—18月齡:早180ml,中150ml ,晚180ml,一天3次,偶爾加餐,比如午睡前會喝90ml(這不是個好習慣,不要效仿)
18--24月齡:早中晚都是150ml,一天3次,有時中午那頓不喝。
24—36月齡:早晚120—150ml的奶量,一天2次,一直這樣喝到3歲半,他們終於沒有喝配方奶的強烈欲望了,睡前一瓶純牛奶就滿足了。
從此喝配方奶之路,圓滿結束!
在此,吐槽下給雙胞胎瓶餵的感受!
好像一天到晚都在餵奶,餵奶,餵奶!尤其是前3個月,我們全體成員(4個大人)好像一個陀螺一樣圍繞著兩個娃的奶粉不停地轉,衝奶粉—餵奶—洗奶瓶-衝奶粉-餵奶….
以至於到現在我對餵奶這件事還有陰影,每次看到諸如下圖這種餵奶畫面,就會禁不住老淚縱橫...
抱娃餵奶,怕是這輩子得的最甜蜜的內傷,無法治癒了!
【04】
外出喝奶怎麼辦?
配方奶餵養的雙胞胎家庭,出趟門可謂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架勢啊,為了兩寶寶在路上的口糧,不得不多準備些東西。
手機錢包和豬隊友可以不帶,但是這4樣東西千萬記得:4個奶瓶,1個暖水壺,奶粉,奶粉盒/奶粉袋。
奶粉盒/奶粉袋是神器,奶粉袋更佳,小巧方便不佔空間,用完就可以扔,省事!
提前往奶粉袋裡按餵奶量放入奶粉,奶瓶事先裝一些溫水到一定的刻度,需衝泡時加入開水摳兌即可(介意使用陰陽水衝奶粉的親們請忽略)
比如,圓圈要喝180ML的奶粉,我會事先往奶瓶裝入120ML 的溫水,待到他們需喝奶時,憑經驗感覺倒入適量的開水,再調下水溫即可。
還有一些外出喝奶必備用品:乾濕紙巾,口水巾,衣服….遇到溢奶吐奶時,可更換。
【05】
夜間喝奶怎麼辦?
從深度睡眠中爬起來給兩嗷嗷待哺的小嬰兒衝調奶粉需要很大的勇氣,能爬起來的絕對是真愛,能爬起來還能迅速去衝奶粉,還能瞪著眼睛把娃抱起來餵奶的,絕對是真!生!的!
餵母乳的媽媽可以坐起來靠在枕頭上,衣服撩開就可以餵了,而配方奶的我們必須迅速崛起,摸黑去準備開水,溫水,奶粉,然後以非一般的速度衝泡奶粉。
這是喝配方奶的硬傷,需要時間去衝調奶粉,這是非常折騰的事情!尤其是人手不足,兩寶同時大哭吵著喝奶時,真的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兩手衝奶粉,兩手抱孩子。
為此,你可以來點輔助工具,如暖奶器,恆溫壺…但這些神器只是前期有點幫助,到了後期,漸漸泡出境界了,已經升級「泡奶高手」的你,就會覺得神器已成雞肋矣。
與此同時,最關鍵的是調整雙胞胎同吃同睡的作息,這才是治標治本的錦囊妙計,才能讓你餵奶的同時還能小睡片刻。
【06】
雙胞胎純配方奶餵養的誤區
盲目追趕式餵養
育兒專家說,要幫助早產兒追趕式生長。我們總是擔心他們吃不飽,總覺得他們是早產兒,要使勁吃才能趕上足月寶寶。
於是,在圓圈3月齡各項體檢不達標的情況下,我不顧實際情況,盲目加大奶量,每次都會多喂,一次餵180ml 甚至210Ml,,只要不吐就使勁喂,只要他們想吃,就不會拒絕。
有時他們能喝進去,打個飽嗝,有時喝進去後會噴射狀全吐出來,看得出,他們吃得好勉強,那段時間,他們的體重的確長了不少,但睡眠很不好,經常半夜哭醒,白天也不大愛玩,老是無理由哭鬧,我們全都心力交瘁了!
經歷過育嬰師的培訓後,才驚覺自己之前的做法是多麼愚蠢。在這裡提醒下,早產兒要追趕式生長一定要根據寶寶的情況規範性調整,不要拿所謂的標準奶量盲目加大或減少寶寶的奶量。
有些寶寶喝100ML就飽了,有些寶寶喝完180ml還想再來一瓶,所謂的標準就是自己跟自己比,每個階段地比,拋開事實依據的比較都是耍流氓,無意義!
至於那些奶量標準,生長曲線圖.....只是參考,低了也不要太悲傷,諮詢兒保醫生,調整餵養方案,高了也不要太激動,沒長大成人之前,每個孩子都會給你製造一種上一秒如漫步雲端,下一秒如墜入地獄的體驗!
【07】
純配方奶餵養的好處和壞處
我能想到的好處就是,我不用經歷開奶那種痛苦,餵奶那種傷神,擠不出奶那種絕望,催奶那種糾結…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好好睡覺!
娃餓了醒了,有奶瓶奶粉在就行,我幾乎可以哪裡涼快哪裡去!當然前提是要有一個給力的隊友,他支持你心安理得地當個「後媽」,不管不問!呼呼大睡!
壞處就是,喝配方奶的寶寶普遍體質較差,圓圈哥倆1歲前去醫院的頻率從未被同小區的寶寶們超越過!
從我的養育雙胞胎經歷再一次驗證一個常識:母乳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全世界最美味的口糧,沒有之一!
如果可以,如果有選擇,如果給我機會,我願意承受所有餵母乳的痛,堅持母乳餵養!
在此致敬所有餵母乳的雙胞胎媽媽,你們真的好偉大!正如明星雙胞胎媽媽範瑋琪所說,堅持給雙胞胎餵母乳這件事足夠我吹一輩子的牛逼!
【08】
寄語(餵奶路上打雞血專用)
喝配方奶長大的圓圈兄弟身高體重都在同齡人水平,我指的是理論上(就是按那個生長曲線圖的標準),實際上呢?他們的個頭在班上是最矮的,不知道是不是其他孩子營養過剩還是我們家孩子餵養不當,營養不良,再或者是我160cm的身高配上180cm的隊友,拖後腿了,基因突變了?
於是,我時常這樣安慰自己:我的孩子競爭不過別的孩子,但還有很多孩子的父母競爭不過我!哈哈!
也許在某些育兒大咖,學霸級的奶爸辣媽眼裡,我的這些配方奶餵養經歷處處是槽點,但有一點值得肯定:當年在襁褓中任我又親又抱的崽兒們,終於被我拉扯大,現在已經可以滿大街撒潑撒野了….
已然是老油條的我算是明白了,不管我用什麼方式養娃,每一種方式都會被人詬病,最後都會被判斷是錯的!
聽我一聲勸吧,那些沒辦法給雙胞胎喝上母乳的媽媽們,別太焦慮!不管是純配方奶餵養還是母乳,喝多還是喝少,照豬養還是照書養,精細圈養還是佛系散養,我們的雙胞胎孩子們終究會長大的!
看著雙胞胎一起哭,一起笑,一起上學,一起打架,一起成長…一種無法言喻的成就感早已治癒了你千瘡百孔的玻璃心,誰還記得或者介意曾經養娃路上那點是是非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