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是最佳的嬰兒餵養方式,並且最好能持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更長時間。但是有的寶媽受限於各種原因沒辦法完全母乳餵養,就採用混合餵養或者奶粉餵養。由此就產生了一個被熱烈討論的話題:寶寶母乳餵養與奶粉餵養差別真的很大嗎?
母乳or奶粉,寶媽選擇不同的餵養方式,帶來的連鎖反應是不一樣的。寶媽作為主要當事人,應該是最有感觸以及最有話語權的,我們來聽聽她們的真實看法:
「營養」
「母乳的營養無可替代,是寶寶最好食物,我一直堅持母乳餵養。」
「雖然奶水不是很多,但是想給寶寶最好的母乳營養,一直努力堅持親喂。」
從營養層面來說,的確沒有任何配方奶粉能與媽媽的乳汁相媲美。母乳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吸收,不同階段的成分組合包括蛋白質和脂肪比例、鈣磷比例以及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能夠完美貼合嬰兒生長發育所需,母乳中還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和抗體等免疫成分。
能選擇純母乳餵養當然是極好的,但是當媽媽母乳不足或者因為其他原因沒辦法純母乳餵養,那也不得不面臨奶粉餵養這條路。
「生完孩子後奶真的很少,用了各種方法追奶,我的奶水也沒能增多,最終放棄了追奶,給寶寶選擇了奶粉餵養。」
嬰幼兒配方奶粉存在的意義,就是給無法得到母乳餵養的寶寶提供更專業、更安全的營養來源。雖然配方奶粉跟母乳在營養方面相比還有差距,但是如今越來越多的乳企不斷對母乳進行研究,奶粉也不斷的改進中。目前國標對配方奶粉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有著嚴格規定,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必需營養素以及可選擇成分的添加,合格奶粉中的營養成分是可以滿足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
如果媽媽母乳不足或者沒辦法完全母乳餵養,嬰幼兒配方奶粉是最佳的母乳替代品,採用奶粉餵養是明智的選擇。
「成長」
從成長影響方面來說,母乳餵養與奶粉餵養的差別真的很難說清。
「孩子愛不愛生不生病,和先天體質、以及後天的環境、護理等都息息相關,絕不是選擇餵養方式就能決定的。」
但是餵養方式不同,寶寶成長或多或少還是會受到影響。
有對照研究的數據顯示接受母乳餵養的嬰兒,在肺炎、泌尿道感染、敗血症等嚴重疾病的發生率均低於奶粉餵養的嬰兒。母乳餵養對嬰兒以後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還有很多長期的益處。包括減少肥胖的發生、減少糖尿病的發生、減少感染性疾病的發生、減少嬰兒死亡的機會、更高的智商和更好的發育表現。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能夠母乳餵養當然是最好的了。但是,不可否認,純配方餵養一樣可以哺育健康的寶寶。
「因為出生後沒有母乳所以只能母乳餵養,現在一歲半,我們也沒發現和其他小孩有什麼不同,體檢各項指標都不錯,寶寶體質很好。」
寶寶的成長有個體的規律,不能一概而論。長遠來看,甚至已經分不清母乳餵養與奶粉餵養的差別。因此,我們倡導母乳餵養,但最終媽媽選擇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應該綜合各方面因素再做決定。
除此之外,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母乳餵養讓媽媽與寶寶之間有親密接觸的機會,能夠增進母嬰之間的情感關係,有利於嬰兒的身心平衡發育。當今社會,大家不僅僅要關注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更應重視寶寶的心理發展。
因此,奶粉餵養的媽媽一定要注意在餵養過程中要給寶寶更加親密、溫柔、愛意的呵護,讓寶寶覺得通過奶瓶餵奶也能感受到媽媽的愛~
「經濟」
「我自己母乳餵養。我覺得母乳餵養的優點就是:省錢,省錢,省錢。」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的天然口糧,營養又免費~」
母乳餵養對於家庭來說,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節省花費。母乳是媽媽對寶寶的無私饋贈,每一滴母乳都是媽媽自身合成,因此母乳不用像奶粉需要花錢購買。
奶粉費用是個不小的開支,正常純奶粉餵養的嬰兒,大約一個月要花費1000-2000元左右,如果選擇昂貴的奶粉那可能會花銷更高。這樣算下來,一年純母乳餵養節約的錢還真不少。
但是,母乳也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媽媽泌乳是一個高能耗工作——為了保持持續穩定的泌乳,媽媽要保障自己的營養均衡,維持原材料供應穩定;為了合成營養又健康的乳汁,需要從寶媽的身體各個組織器官中調取原材料。媽媽的乳汁來之不易,不是簡單用金錢能衡量的。
「方便」
從便利性來說,乍一看,奶粉餵養似乎不佔優勢,奶粉餵養首先就需要糾結選奶粉這個大難題,其次後續餵養更是要買奶粉、奶瓶、奶嘴、消毒器,還要衝奶、洗奶瓶、消毒......一系列工作做下來,不得不感慨養娃真麻煩~
母乳餵養就不一樣了:
「掀開衣服就能吃,不怕燙不怕涼。吃完了也不需要做後續清洗消毒餵奶工具,母乳餵養是懶人福音有沒有?」
「母乳溫度適宜且隨時隨地可以餵養,真的是解放了媽媽,不用擔心有沒有熱水,奶粉夠不夠,奶瓶的清洗和消毒。」
寶寶餓了媽媽可以及時餵哺,例如夜奶期間,「半夜孩子哭了,摟過來吃上奶瞬間沒聲音了,不用下地衝奶,很方便」。
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無法忽視,部分寶媽在餵哺過程中常常面臨一些煩擾的問題,例如這位寶媽所說:
「遇到堵奶的問題,最嚴重時候,兩側乳房完全變形,布滿凸起的硬塊,就算一動不動,也感到鑽心的疼。」
對於每一個親餵的媽媽來說,母乳餵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少寶媽都經歷過乳頭破裂、堵奶、乳腺炎等問題,身體上遭遇的艱難辛苦一言難盡。對於一些上班後繼續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說,還要面臨背奶工作,其中的辛酸淚也不少。
「背奶媽媽很難。我原以為十級陣痛就是疼痛閾值的頂點,卻沒想到漲奶堵奶的疼痛同樣撕心裂肺,這種感覺在我做背奶媽媽之後達到了頂峰,開會堵車漲奶成了一次次考驗。」
更難的還有去哪兒擠奶的問題:
「因為公司沒有專門的母嬰室,我只能在悶熱的雜物間存下孩子的口糧,還時不時會瞄到未婚未育女同事嫌棄的表情。夾在工作和奶孩子之間的尷尬和心酸,沒做過背奶媽媽的人沒法感同身受。」
不論選擇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都不是簡單、容易的事,給所有的媽媽說一聲:「您辛苦了」。
「心理感受」
餵養寶寶的過程中,採用不同的餵養方式,寶媽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包括聽到的外界的各種聲音也是不同的。
由於社會鼓勵母乳餵養,包括家庭傳統觀念影響,如果寶媽給寶寶採用母乳餵養,常常會被認為是「母性的光輝在閃耀」。不可否認,母乳餵養對嬰兒來說是最好的,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是偉大的,純母乳的媽媽們,真的很棒。但是,與此同時,母乳媽媽面臨的心理壓力也不小。
母乳媽媽最常聽到是:
有奶嗎?有奶嗎?
奶夠不夠?奶夠不夠?
娃餓了!娃餓了!
這連環三問,讓不少母乳媽媽在餵養過程中壓力倍增...
「可以母乳餵養寶寶,我很自豪,可是沒多少人關注我母乳餵養背後的難過,我不吃那麼多東西,被家人說自私,不為寶寶考慮;我多多吃多多產奶,又被旁人說我成了一個奶牛而已...」
而那些想給寶寶母乳餵養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媽媽,嚴重的甚至陷入心理障礙之中。
「想給寶寶母乳餵養,無奈奶水不足,月子裡自己多次自責大哭後,後來都有點抑鬱了。」
如果說母乳餵養的媽媽,在這一過程裡常常承受著難以言喻的心理壓力,那麼那些奶粉餵養的媽媽,感受到的就是另一翻滋味了。
因為部分狹隘的人,認為給寶寶奶粉餵養就是媽媽「不稱職、不願意為母乳努力」。
相信任何一位愛自己寶寶的媽媽都不願意聽到這樣的評價吧,但是當那些狹隘的、不友好的聲音常常出現在耳邊,部分寶媽潛移默化心理上也受到了影響:「自卑,不安,敏感,痛苦,總感覺自己對不起孩子,平常再自信也從此總是認為自己沒有母乳餵養就是低人一等...」。
不得不說,否認選擇奶粉餵養的媽媽的價值真的很殘忍!雖然她們沒能給寶寶純母乳餵養,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她們愛孩子呀!從餵養方式來看,奶粉餵養更是一點都不輕鬆,她們一樣半夜醒來無數次,要給寶寶燒水衝奶、餵奶、拍嗝、哄睡,再回到廚房把奶瓶洗乾淨消毒,一套流程下來早就睡意全無......
無論選擇什麼樣的餵養方式,給寶寶的愛並不會因此打折扣。所以,有母乳就母乳餵養,沒母乳就奶粉餵養,千萬不要自責或內疚,你們真的已經很棒了。
總 結
不管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適合寶寶和媽媽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寶媽有條件母乳餵養,就儘可能堅持,不輕易放棄母乳餵養;如果寶媽經過努力嘗試也沒有辦法提供足夠的母乳,可以採取混合餵養;如果寶寶媽媽實在是沒有母乳或沒辦法繼續母乳餵養,那麼選擇奶粉餵養也沒什麼問題。
不論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請大家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媽媽從懷孕到生子經歷了很多辛苦,帶寶寶長大的過程更是一路艱辛。請給她們多一點點理解和寬容。在合適的情況下採用合適的餵養方式,母乳or奶粉都很好,真的不必太糾結。
(文中寶媽觀點引用整理自知乎網友)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育兒的道路,需要每位家長不斷探索,如果遇到疑問或者問題,請在文末給我們留言~
往期精彩:
網購奶粉,你敢買嗎?
奇蹟藍罐、啟賦、合生元等8款HMO奶粉深度評測,哪款值得選?
關於「小分子奶粉」,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