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市民田裡捉到一隻「巨型蛙」,網友:怎樣弄好吃?

2021-01-19 厚街發布

「田雞」

相信大家都有見過也吃過

但這樣一隻要雙手才能抱得住的「田雞」

就十分罕見了




今天早上,一段「有人會煮田雞嗎?朋友在田裡捉了一隻」的視頻在微信群裡傳開了,如此碩大的「田雞」瞬間引起諸多網友熱議,有趣的是,網友們都把注意力放在該怎麼吃這隻巨型「田雞」身上……



據了解,這隻巨型「田雞」是厚街一市民昨天在沙田一農田裡捉到的。由於十分罕見如此巨大的「田雞」,該市民就把它帶回家,並拍了一段小視頻發送給其朋友。


今天早上,其朋友便把該視頻發到多個微信群,並向廣大網友請教:有人會煮田雞嗎?朋友在田裡捉了一隻。



小編看到該視頻時也著實嚇了一跳,從視頻裡看到這隻巨型「田雞」疑似深灰色,「珠圓玉潤」,視頻裡的人要兩隻手才能夠把它抱住,且很生猛,被抱住時手腳不斷掙扎,一下就掙脫了出來,估計也有3-4斤重。



巨型「田雞」的視頻在微信群傳開後立即引起了諸多網友熱議。有的網友說,「小時候經常到稻田裡抓,但真沒見過這麼大的田雞,嚇死人了,隔著屏幕看到都起雞皮疙瘩,太噁心……」。



還有的網友說,「這不是田雞,有點像蛤蟆,田雞應該是腰比較長。」甚至有的網友說,「田雞是不是變種成精了?怎麼會有這麼大的田雞,都快像只烏龜那麼大了……」。



更有趣的是,探討完「田雞」是不是成精後,網友們開始探討該怎麼吃這隻「田雞」了。「這是變種牛蛙,這肉好吃。」一網友說,「能不能分一隻蛙腿給我,我再帶點芥末現場生吃。」另外一名網友說。但有的網友建議不要吃,「這隻田雞轉基因吃多了,建議不要吃。」、「不怕基因突變嗎?你們還敢吃?」、「都變種了,這能吃麼?」……



該巨型「田雞」是否是真的田雞呢

小編學識不夠,期待專業人士的解答



至於它的「最終結局」?

你猜!



文稿:黃豔敏

視頻:受訪者提供

編輯:江洵

版式:林二汶

相關焦點

  • 村民挖出「巨型蛙」 原來是牛蛙
    村民挖出「巨型蛙」 原來是牛蛙5月8日,綿竹土門鎮石團村6組的村民孫德華爆料,他們村上工人施工時挖出一動物,很像青蛙,個頭很大,叫聲像貓,他們覺得很奇怪,不知這是什麼蛙類。記者來到孫德華家中,我們看到,這隻蛙被裝在一隻裝滿水的桶裡,個頭挺大,背部呈棕綠色,有斑點,嘴角為青綠色,據孫德華介紹,這是附近工人挖高壓線基腳挖到的。
  • 火遍臺灣的火雞飯,厚街這裡能吃到!
    說起厚街的美食.....我想說厚街的臺灣美食真的好豐富.....臺灣美食不僅種類多,且都挺好吃。除了去臺灣,要吃盡臺灣美食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厚街就是這麼一個地方臺灣的各類美食,基本能在厚街吃到當然「臺灣第一招牌飯」火雞飯也不例外...一開始來吃的大多是臺灣吃客,後來厚街的吃貨越來越多。
  • 電白隔壁有人捉到一隻"水鬼"?有人見過水鬼長這樣?
    7月22日晚上吳川微信群傳上了兩個視頻其中,視頻裡有聲音表示,捉到「水鬼」了?而後,論壇上也出現了似「水鬼」言論舊聞了樹懶大家現在都認識了吧?水獺身型與樹懶相似,但水獺是水中的矯健獵手,凡被水獺一眼瞅見的魚、蛙、蝦都難以逃脫厄運,最終必定喪生獺口。水獺在陸上行走時,肚皮緊貼地面,因肢體短小而爬動艱難,顯得非常吃力,易被敵害追上。而在各類報導中,也有水獺攻擊人的報導。
  • 網紅達人齊聚東莞,拍的兩個片子獲網友怒贊,厚街「火」了
    這種公益宣傳創新方式獲網友點讚。兩條短視頻濃縮版在「廣東靚仔風少」抖音號首發,24小時內觀看量約600萬,引發了東莞網友熱烈評論。10位網紅達人應邀助陣,打通公益宣傳「最後一公裡」出租屋歷來是火災事故易發、高發地。作為東莞工業製造、商貿業發達的鎮街,厚街出租屋數量龐大,流動人口眾多,近年來,包括消防網格化治理等在內,厚街作出了多種努力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 石蛙、虎紋蛙、畫眉鳥、麻雀…… 這些野生動物不能隨便捉!
    昨天,記者從甌海區人民檢察院獲悉,湖南男子黃某因捉了20隻石蛙,該院以涉嫌非法狩獵罪對黃某提起公訴。  查看新聞發現,因為狩獵這些受保護野生動物而被判刑的人還不少。記者主要選取五個案例,提醒大家私自捕獵野生動物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將負刑事責任。
  • 《捉妖記2》巨型胡巴空降香港 梁朝偉新年送福
    當天最受矚目的當屬長達3米的巨型胡巴造型氣球,巡遊活動中氣球穿越香港鬧市。在稍後舉辦的發布會上,梁朝偉表示在《捉妖記2》中飾演「人人喊打」的賭徒角色,這次拍攝更遭遇了「從影以來最大的挑戰」。作為當天的神秘嘉賓,胡巴的老朋友、知名華裔設計師Vivienne Tam驚喜亮相,將紐約時裝周驚豔四座的「捉妖記」主題時裝秀搬到了香港。《捉妖記2》將於2018年大年初一全國公映。
  • 捉土狗、吃田鼠,那些年我們在田裡做的事
    ,就在我快夠到藍天的時候,一陣激昂的音樂突然響起,把我拉回了現實。「喂,媽,怎麼啦,這麼早打電話過來」,我迷糊著眼睛起了床,走到窗邊,用力地把窗簾拉上,「喂,媽,你大聲點,我這邊有點吵」,厚重的窗簾,還是沒能把外面的喧囂和一陣陣刺鼻的柴油味隔斷。
  • 沼澤地中一隻白鷺捉到大青蛙,為從白鷺口逃生,大青蛙不斷對抗
    在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個沼澤地中,攝影師Mary McGonagall拍攝到:一隻白鷺捉到一隻大青蛙,為從白鷺口逃生,避免白鷺「一口吞」,大青蛙不斷對抗,場面也算激烈。 據攝影師介紹:這隻大青蛙躲在沼澤地的淤泥中,以為白鷺不會發現,卻不知白鷺善於從水底、汙泥中或地面獲得食物,長長的鳥喙有助於白鷺尋找到獵物的蹤跡
  • 8米高巨型「網紅貓」亮相長沙,吸引市民來「打卡」
    你見過8米高的巨型貓嗎,你見過慵懶地躺在商場的巨型貓嗎?走進長沙覽秀城商場,一隻8米高的巨型貓赫然眼前,吸引了每一位來逛商場市民的注意力。只見這隻巨型貓懶洋洋地躺在地上,而它的眼神更是不屑一顧,氣場十分強大。
  • 沒有一隻蛙,能活著跳出成都!
    在成都,越可愛的東西越好吃。當年電影裡的一句「怎麼可以吃兔兔?兔兔那麼可愛!」變成了成都人最經典的笑話。就連最近人手一隻的青蛙兒子,嘿嘿···,令我母性大發的這款遊戲,讓我更愛吃蛙了。今天就來盤點成都幾家響噹噹的吃蛙聖地,指不定你離家出走的青蛙兒子就在這裡等著下油鍋喲!自貢好吃客 十多年老味道每回口中無味,腦子第一想到的就是去吃自貢好吃客!
  • 狐狸流落街頭被好心市民收養 能養嗎?要上交嗎?
    狐狸流落街頭被好心市民收養 能養嗎?要上交嗎?金羊網  作者:王俊偉、朱雪琴  2019-08-21 經厚街農林水務局核實,這隻動物確實是狐狸。那麼,這隻狐狸究竟是怎樣跑到市民家中的呢?
  • 夫妻吃蛙身亡?是驚天陰謀,還是另有隱情?
    內容提要近日,接熱心市民龔女士反應,聽到電視上新聞在說一對夫妻吃蛙吃死了,我問撒子原因,她說好像是說蛙頭有撒子毒,煮熟之後也不能完全消除,建議大家還是少吃這種東西。給我一個吃了二十多年蛙的人說這種事,既覺得震驚又感到困惑。帶著這種複雜的心情,作為另一個熱心市民的我決定探查究竟,然後發現,龔女士根本沒有認真看新聞,逮到半截來黑我。
  • 日本街頭這種奢侈美食,一隻巨型「蜘蛛蟹」需要3200元人民幣
    日本街頭這種奢侈美食,一隻巨型「蜘蛛蟹」需要3200元人民幣,網友:吃不起,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人的生活質量都變得非常好,甚至很多人在閒暇的時間會計劃去一些地方遊玩,有些人可能會選擇出國玩,但是由於距離太遠,大多數人還會找一些就近的東南亞國家。
  • 農村小夥田裡挖田鼠,當手伸進洞裡被裡面的不速之客嚇得當場大叫
    它們偷吃田裡金黃的糧食,喝著田裡的水,可謂是生于田,長于田,並沒有接觸什麼下水道或者是其他有汙染的地方。所以在農村的很多地方,都會有人去田裡捉田鼠回家當下酒菜。據一網友口述,他和幾個朋友閒來無聊,便想到田裡挖田鼠打打牙祭。他們在田埂上發現一個比較大的洞,看著洞邊上那些咬碎的稻殼,洞裡面應該有大貨。
  • 印度朋友為「大象」製作巨型糖果,中國網友:感覺不好吃
    印度朋友為「大象」製作巨型糖果,中國網友:感覺不好吃。當你去到印度當地旅遊,你會發現當地經濟的條件非常的差,但是當地活動非常的多。相信大多數吃貨朋友們都知道中國國寶是一隻非常可愛的熊貓,而印度國家的國寶則是一隻大象啦。每當重要的節日到臨,當然就會製作出各種各樣的糖果給大象吃呢。
  • 「厚街警務工作站」做客東莞電臺《城市的聲音》欄目!
    1月7日  厚街警務工作站  >  東莞廣播電臺  FM 104  城市的聲音  ●播放欄目:FM104《城市的聲音》  ●播出時間:1月11日 19:30-21:00  ●主持人:葉純  ●採訪嘉賓:厚街公安分局指揮中心負責人單桂絲
  • 農村最難捉的「野味」,野兔田雞上榜,最好吃的是第一種!
    農村最難捉的「野味」,野兔田雞上榜,最好吃的是第一種!蜂蛹,看上去有點瘮得慌,不過營養價值可高著呢。炒著吃,味道很好!最好吃的是第一種!稻花魚:每年水稻收割後,水田都能抓很多魚出來。近些年在田裡養這種魚的不是很多。幾乎已經找不到了,已經消失了!生活於池塘、稻田及湖泊的上層。性活潑、喜集群。田螺,吃的時候再來一瓶啤酒,實在太爽了,看到這一個我就忍不住流口水了,田螺在中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田螺對水體水質要求較高,產量少。
  • 厚街19小區寵物可免費接種疫苗,名單時間在這!
    月30日 上午9:15-11:30 下午2:45-5:00 小編了解到,今年秋防,鎮農技中心在疫苗準備、人員安排、養殖情況摸底等方面做了充分準備,以全面提高動物疫病免疫注射率,確保厚街不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等動物疫情
  • 探訪臺灣溼地保育,讓田裡留下人與自然共舞的腳印
    震驚的人們意識到,農地經營管理方式也會影響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保護的成效;而且,鳥吃了農藥會死,那麼如果人吃了帶有農藥的作物會怎樣?  2000年,「林務局」委託慈心基金會輔導官田的農民停用農藥,改用有機的耕作方式,以保護水雉。但是,「有機」認證的標準嚴苛、環節複雜,對普通小農而言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
  • 市民目睹貓頭鷹鬧市捉老鼠(圖)
    東北網雙鴨山11月20日訊   昨日上午,在漢口解放公園路進化村,不少市民目睹了一件稀奇事:一隻老鼠剛從下水道爬出,就被一隻貓頭鷹抓住。  市民劉先生介紹,昨日上午12時許,一隻老鼠從路邊的下水道裡爬上來,幾秒鐘功夫,大樹上一隻幼小的貓頭鷹迅猛地飛過來,用爪子一下將老鼠抓住,貓頭鷹最後用爪子抓破老鼠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