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穿刺成功率,留置針還能這樣玩?孩子再也不怕打針了

2021-01-09 騰訊網

留置針上的漫畫敷貼,你見過嗎?

說起打針,長長的針頭總會讓孩子們望而生畏!因此在兒科病房總是特別「熱鬧」:孩子的哭聲,家屬的唏噓聲和護士的指導安慰聲……

而最近在建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病房的治療室,孩子哭鬧聲少了,一些孩子開始不懼怕打針,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時安撫患兒情緒,兒科護理團隊出了一項「奇招」——給固定針頭的敷貼上畫上各種卡通人物、小動物、小花等。等到有孩子需要的時候,就給小朋友自己挑選喜歡的圖案。

這一舉動贏得了很多小朋友的青睞。一些孩子,尤其是3歲以上的孩子在等待穿刺的時候原本很恐懼甚至非常抗拒,但當護理人員拿出這些特別的敷貼讓他們自行挑選,這時他們的情緒明顯變得穩定一些,有些孩子甚至會自己主動伸出手,這給靜脈穿刺帶來了有利的條件。

「媽媽我不要打針!」這不,一位3歲的小女孩在得知要打留置針,始終抱著媽媽哭鬧著拒絕,這時護士拿出事先準備的漫畫敷貼,孩子的注意力馬上被轉移,情緒也逐漸穩定下來。一針成功後,孩子的媽媽笑著說:「你們這個方法真好,孩子馬上就願意接受打針了。」

「在穿刺的過程中,對於患兒心理護理也是十分重要。小孩子的世界很單純,他們常常喜歡一些新奇的東西,一些小小的東西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通過這種方式但是對於孩子們卻是不錯的心理安慰劑,他們就會馬上忘記打針的痛苦。」兒科護士長王麗琴介紹,之前我們護士打好留置針後,對於一些表現勇敢,配合好的孩子會在固定留置針的敷貼上畫個笑臉以表示讚揚。

如今,兒科的年輕護士,發揮自己的特長,他們利用空餘時間,給敷貼上畫上各種卡通人物、小動物、小花等,只為在工作中為患兒提供優質的服務。

護理是一門精細的藝術。面對患兒,兒科的護理工作更需要耐心與細心與愛心,小小的漫畫敷貼,卻是兒科護理工作不斷創新、不斷改進的體現。服務源於用心,精於技藝。只有精益求精的護理人員,才會有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

來源:現代護理報

相關焦點

  • 江西省腫瘤醫院護士體會提高穿刺成功率
    中國江西網訊 徐志清 報導:每天的工作是繁忙的,當去完成打針這一工作時,最先想到的是如何順利和迅速把病人的針打完,而且希望很順利。接受穿刺的病人,有著各自不同的心理,當給病人打針時,沒有病人的配合是無法順利完成的。    雖然穿刺是一個簡單的操作,可不同病人卻有著不同的複雜心理,如護士能一針見血嗎?她是剛參加工作嗎?
  • 都是輸液打針,一次性靜脈輸液針與靜脈留置針應該怎麼選?
    「我不打針,我不打針,要你們護士長來。」王奶奶因長期住院需長期輸液扎針,手上因使用一次性靜脈輸液針帶來的不舒適鼓了個小包兒。 早前,護士們建議奶奶選擇留置針進行輸液治療,但奶奶擔心留置針會給自己日常行動造成不便而拒絕。
  • 80% 的護士不知道:經靜脈留置針採血該如何操作?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視頻:    (視頻由作者提供)  回顧穿刺過程,發現留置針進針點過高,穿刺進針後又在皮下潛行了一段距離,欲繼續送針時卻發現留置針軟管長度不夠了。  在這裡,我們重點來討論留置針不同型號對穿刺成功率及導管滑脫率的影響。  眾所周知,成人靜脈輸液常用 20 G 或 24 G 的留置針。  而 24 G 靜脈留置針因為細而短,管壁薄,進入血管後可順應血管活動,減少與血管壁發生摩擦或損傷,因而可降低靜脈炎的發生率。
  • 留置針扎不好?關於靜脈留置針那些事兒,都在這篇!
    下面,我們就靜脈留置針的穿刺方法、固定要點和封管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解讀,給大家分享關於留置針的具體內容。 二、留置針穿刺篇 留置針穿刺時,進針之後見回血,開始送軟管,退出針芯,固定即成。 但有點護士會出現這種情況,留置針穿刺總失敗:明明回血很好,怎麼一送針就不行?
  • 這一招,孩子從此不再害怕打針
    孩子從出生起每年都會打幾次針,每次帶孩子去接種疫苗的時候都會看到這樣的畫面:有孩子哭得聲嘶力竭,家長累的精疲力盡,家長還會不停地抱怨:我們這個孩子可不聽話了,說了不疼不疼還是哭。如實告知孩子打針的事實。在孩子剛剛懂事兒的時候帶孩子去打針就會提前告訴孩子:我們要去打預防針,打針時候會有一些疼,但是這個疼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寶寶不哭鬧,護士阿姨會給寶寶選擇小的針頭,寶寶就更不疼了。小小的孩子,其實可以聽懂媽媽說的話。錯誤做法:不告訴孩子去打針的事實,而是為了帶孩子去打針用欺騙的手段。先告訴孩子去遊樂場,最後帶著孩子去了診所。
  • 「一針到位」最長可留置終身,泰安首例輸液港植入
    2歲女童患上腎外型腎母細胞瘤,手術切除後,為了減少化療期間普通靜脈穿刺容易造成外周靜脈炎症、血栓、血管硬化及閉塞的風險,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為該幼童實施了靜脈輸液港植入手術。據悉,該名女童成為泰安市開展的首例靜脈輸液港植入手術患者。
  • 瑞金新技術(十四)| 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在淋巴瘤診療中的應用
    瑞金新技術(十四)| 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在淋巴瘤診療中的應用 2020-12-03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帶寶寶打針又哭又鬧?教你8招讓寶寶不怕打針
    做遊戲讓寶寶接受打針平時可以跟寶寶一起玩醫生看病的小遊戲,泰迪熊或是芭比娃娃生病了,讓寶寶當醫生,給他的小熊或小娃娃打針;然後媽媽當醫生,給寶寶打針,並告訴寶寶,打針會痛一下,很快就會好的,讓孩子熟悉知道打針的全過程。邊玩遊戲邊告訴孩子打針的原因:打針可以幫寶寶預防疾病。通過遊戲讓寶寶在心理上做好打針的準備,在很大程度上就降低了寶寶對醫生和打針的恐懼感。
  • 「卡通醫生」讓孩子不怕看病打針
    卡通水木娃娃醫生和護士為寶寶量體溫、聽心跳、打針餵藥。和以往正襟危坐的枯燥健康宣教片不同,兒童醫院一個充滿童趣的「看病動畫片」最近在微博上被網友熱傳。  卡通片教孩子別怕醫院  小朋友生病上醫院,對孩子來說往往帶著恐懼心理。而父母又常常因為忙亂、缺乏意識而不關注孩子在看病前的各種症狀。
  • 重症監護室裡的「劉一針」:穿3層防護服 戴3層手套 靜脈穿刺一針成功
    「劉一針」的技術獲患者點讚 別看他是一名男護士,他的穿刺技術卻出奇的好,由於重症監護室都是危重患者,除了深靜脈置管外,靜脈留置針也必不可少。
  • 這家醫院開設卡通兒童主題病房「童話世界」讓寶寶再也不怕打針
    然而曲靖有一家醫院不僅能讓孩子們不害怕打針,寶寶們還很喜歡待在病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跟著記者去一探究竟吧。溫馨、活潑的環境氛圍營造了一個令孩子安心、舒適、愉悅的醫療環境。「媽媽,我今天要住那間小黃人病房!」五歲半的何星辰小朋友一大早來到醫院就開心地跟媽媽提出要求。她因為氣管炎需要連續幾天輸液打針,本來剛開始極不情願的,可後來一看到這麼多可愛夢幻的卡通病房,頓時覺得有趣極了。「我女兒這幾天把大頭兒子、小豬佩奇、小黃人的病房都住遍了,每天都要換一個。
  • 名貴布偶貓遭棄養,腿上還綁著留置針,它努力求生的樣子讓人心疼
    出身決定命運,這句話不知大家是否同意,但這句話用在毛孩子身上,卻無比適用。品種貓即使價格高昂,卻能讓一大群人趨之若鶩,甚至衍生了後院貓等黑色產業鏈;流浪田園貓滿大街都是,卻沒有人願意給它們一個家,因為從出生那刻起,它們的命運就已註定。品種貓真的不會流浪嗎?
  • 【約會春天】醫生打針我不怕
    又到寶貝去打預防針的日子。早上起來,給寶貝穿好衣服,我就跟寶貝說:「寶貝,我們吃完早餐,去打針,我寶貝勇敢,不怕啊,媽媽陪著你的,好吧!」想到每次去打預防針的時候都有好多人在那裡等,所以我們選擇坐車去(雖然離家裡很近)。今天還是陰雨綿綿的,吹著冷風,幸好衣服穿的夠多。可能是天氣冷的原因,今天居然沒有很多人。常規的量了體溫做了電腦登記,就開始進打針房準備打針了。
  • 舌後墜患者這樣下胃管,成功率大增
    小孫:「你算是說到點子上了,這些昏迷伴舌後墜的患者,通過體位的改變可以舌體由於重力作用而偏向前下方,從而暴露舌體和咽後壁、側壁之間的空間,從而增加置管成功率。」那麼,舌後墜患者如何增加置管成功率呢?3、床頭抬高置管法:孫娟、張莉、蓉趙坤的研究《腦卒中昏迷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的研究進展》中提到床頭抬高30度至80度可減輕患者的咽反射,增加置管成功率,因為處於此體位時食管和氣管近似於縱軸平衡,使胃管置人時能順利通過口咽部。
  • 和孩子一起玩醫生遊戲,幫孩子「療愈」看病恐懼感【玩具測評】
    可是當我一拿出小陽最愛的《手電筒裡看世界裡面-醫生》這本書,娃的興趣一下就提上來了:「原來書裡一直看的纏在手臂上的就是這個東西啊」接下來就開始歪樓,對應著手上的玩具套裝找書上面對應的醫療器械,這個是創可貼、這個是聽診器,這個姐姐吃多了要打針,孩子對這套玩具的興趣就這樣被提起來了。然後理科爸爸開始跟孩子簡單講解氣壓推動指針運動、慣性等物理現象,一邊玩一邊講解,娃更加容易理解。
  • 想說愛「你」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可不怕打針!》繪本賞析
    午休後去幼兒園接他去社區醫院打針,一路上齊齊都在說,我不怕打針啦,我要打在胳膊上,因為我今天穿了很厚很厚的衣服……到了社區醫院,齊齊遇到了好多幼兒園的朋友,大家都在等候打針,齊齊沒表現出一絲的膽怯,跟朋友們互相打招呼。
  • 放學後,那些躲進廁所打針的孩子
    但對於像慧慧這樣還在讀書的「小糖友」來說,「活著」和「生活」卻成了一個矛盾對立的命題。他們每天都要打針,但學校裡找不到合適的地方。每次糖友聚會上,都有新家長問:「你們的孩子平時在哪裡打針?」但問來問去,也只有一個老答案:「廁所,廁所裡打。」「小糖友」冬冬也在學校廁所裡打針。
  • 「我不想打針針……」3歲小女孩為逃避打針,騎車離家出走
    收到這樣一個可憐巴巴的小傢伙,值班交警汪鑫怡和中隊長樓駿有些驚愕!怎麼回事?這位熱心女士告訴交警,自己在經過長安鎮修川路和景華路路口時,看到這個小女孩背著書包騎著小自行車,在路口闖紅燈!幸好被交通勸導員及時攔了下來。監控顯示,小女孩已經在路上繞了很大的一圈,一邊哭一邊騎車,身心疲憊,旁邊的汽車還呼嘯而過,非常危險!
  • 孩子打針鬼哭狼嚎,也許父母的方法有問題,試試這3招吧!
    去之前我和二寶說:「寶寶,我們現在要去打預防針啦。」二寶問我:「打針疼嗎?」我正準備告訴娃有點疼的時候,娃爹卻一下把孩子拽過去說:「我們是男子漢,一點都不疼。」二寶聽完後開心的去玩了。不少父母都會這樣,為了讓孩子能配合打針吃藥,或者對於即將面對的困難,總是想要靠自己的一些「小伎倆」來哄騙孩子,但我想說,你們真的低估了孩子的承受能力。